水晶女人的花信风——读子蕴《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 作者:黎燕


水晶女人的花信风

    ——读子蕴《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

子蕴的话:黎燕,吉林海龙生人,老三届知青,返城后就职于鞍钢从事宣传工作,辽宁省作协会员,曽出版散文集《乐水》《梦幻与飞翔》《锦瑟无弦》与他人合著《素馨集》《花静静地开》等作品。是缘分让我在茫茫博海中与黎燕惺惺相惜,莫逆相知。我对黎燕说,网上朋友很多,但得一知己不易,我喜欢黎燕的为人,她性格真诚热情坦荡,我喜欢黎燕的文章,她文字潇洒飘逸绚烂华丽,读她的文章总是让你感受到她一颗火热的心,让读者也随之激情澎湃,真的是一种享受。今天收到黎燕兰心惠笔玉赠美文,真是好喜欢好感动,无以为报,惟愿黎燕与我: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友谊地久天长!

感谢新浪博园,让我结识了颇有品质的朋友。女知青子蕴(其名刘湘)与我年龄、经历、性情、爱好等大同小异,源自精神根系的隐秘汇合,倍感亲近。一经在某个时间点相遇,仿佛相交甚久的老友,无需见面,却心心相印。

2017年春节过后,子蕴将她的专著《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通过快递赠于我。捧起装帧精当,格调不俗的文集,兴奋与欢欣无以言表。我知道这本书一问世,就引起了轰动效应,走红于大陆和台湾。一些高人、奇人看好此书,抒写了别开生面的书序或书评。

近年来,很难对一本厚书,连续地从前读到尾。而今,却一反常态。子蕴的文集,让人爱不释手。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以不可遏止的热情和兴趣,一页页细心品味,且做了读书笔记。

无疑,纪实文学集《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堪为知青文学的一束劲枝,中国当代文学的一朵雪浪花。以其独具一格,素朴淡雅的格调,低吟浅唱了一名知青的人生旅痕与心灵牧歌,折射了一代人跌宕起伏的命运,华夏民族千回百转的进程,极具史学与艺术价值,必将在未来的岁月里,恒久地星光闪烁!

此书的装帧设计耐人寻味。

封面上半部(大于二分之一)为中国红底色,右侧印有竖排版,硕大的白色宋体字书名“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小字“子蕴著”;左侧是子蕴感念:“那是一个狂飙的年代,青春似火红,他们却上山下乡,为了什么?得到什么?又失去什么?”下半部(小于二分之一)为纯白底色,印有北大荒知青子蕴冬天穿棉服,头上裹着长毛围巾,肩扛铁锤的一帧黑白老照片。简单而明快,单纯而恢宏的封面设计,独具匠心,极富神韵。还没读正文,先自夺了人的眼和心。

这本书以笔者自己为主人公,按照人生的经脉走向,依次展开。369页的容量,分为:四篇序言,十个章节与尾声。

子蕴行云流水,清波荡漾的文字,间或搭配与之契合的黑白老照片,格外清逸。如此素面朝天,率性而行,不是天生丽质,就是底气颇足。清流致远的气格,或源自皇城根血脉里的醇厚达观,或源自骨子里的清丽潇洒。不禁想到,杨绛先生,汪曾琪先生的行文风格均江河行地,静水流深。子蕴的文字,与文坛大家根出一脉,以云飘哪里是哪里,水流哪里是哪里的特质,自成一家,尽致呈现了大气洒脱的至纯至真。

子蕴的这本书如兰似蕙,弥散着心性的沉香。将此书的灵魂物语,归结为水晶女人的花信风,可好?

纪实文学集《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的艺术特质,可多视角透视,我仅从二个方面加以解析:

一.子蕴以素描的笔触,真实地描摹了曾经的知青,共和国同龄人的成长史,素馨流觞地吟咏了水晶女人的心灵牧歌子蕴用三个章节,120页的篇幅,细致入微,情景交融地抒写了长达十年的知青生涯。这部分,是此书的文眼,重头戏,值得细细品味。

想来,人生能有几个十年,而这十年,恰是一代人风华正茂的青春时代。数以千万计的学子,不明就里地被中断学业,大潮裹挟着,群体性地破四旧,大串联,造反,上山下乡……青春年少的大好光阴里,这些年轻人,独自离家在外,经历了非同寻常的磨砺。

无法抹去的知青烙印,是这段岁月的刻骨留痕。

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则是这代人的共同名字。

因而,知青话题,便成为中国当代史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尽管至今仍莫衷一是。

令人欣慰的是,当年平凡如草芥的年青一代,其中的佼佼者,狂飙奔突的年代里,无法做出自己的抉择,也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却在既定的樊篱里,以坚定的信念和燃烧的激情,以向着阳光而行的生命姿态,踏着荆棘坚定不移地向前走去,遂将一场无望的悲剧,改写为质感明亮的别样风景。

子蕴是其中的杰出者。

形格势禁,却心怀理想主义情愫,以中华文化的渊源传承和仁善天性,在精神荒原上,谱写了美丽人生的华彩乐章。

她的脉搏与共和国一起跳动,一起喜忧;她的心魂与共和国一同经受磨难,一同淬炼成长。

漫长的岁月里,无论身处何种境况,子蕴始终坚守对祖国,对社会,对家庭,对亲人,对朋友深埋于心的责任感,将担当的缰绳,紧紧地套在柔弱的肩膀上。北国的黑土地,留下了她向善向美的身影。修水利,挖河泥,掰玉米,编写文艺节目,撰写新闻稿,坚持说真话,过烟火日子……其实,以子蕴天生丽质,聪慧睿智,多才多艺的内外双修,省劲儿走捷径的机会,也是有的。但,她将自设的底线,看得如生命一样重。

宁可经受艰难曲折,千辛万苦,也要活出自我,活出尊严。凸凹不平的岁月里,子蕴以外柔内刚,不屈不挠的爱到极致,至善自强,将波折与困境化育为暗香盈盈的花朵来。这就是水晶女人的生命力量!

这样的画面经久地萦绕我心:

北大荒女知青宿舍里,子蕴以大姐情怀,不声不响地把自己安顿在靠门处,让萍水相逢的几位姊妹少受冷风,多些安稳;无论在连队,还是三十二团宣传队,团宣传股报道组,子蕴都和大家友爱相处,眼里尽是别人的长处优点;报道组第一人在《黑龙江日报》发表长篇人物通讯,子蕴无半点沾沾自喜,把功劳全记在别人身上;子蕴毫不犹豫地将回城的机会让给了弟弟,为的是井下挖煤的弟弟早日脱离危险的工作环境,回到母亲身边;在扑灭山火的重重险境中,子蕴悲绝地目睹战友壮烈牺牲,面对荒草肆无忌惮,疯狂燃烧,随时有葬身火海的危险,毫不畏惧,间歇时与队友一起唱歌,鼓劲加油;子蕴坚守真爱,不怕被牵连,不怕多受苦,不怕回不了城,与同年同月同日生,社会关系复杂的知青D,风霜雨雪里苦苦相恋十年,千磨万击还坚劲,有情人终成眷属,在极偏僻的大兴安岭大杨树结婚生子,谱写了超越艺术塑造的唯美爱情之歌;……

子蕴以超强的记忆力,将铭刻于心的往事娓娓述说,讲给儿子,并将它们抒写成文,发表新浪,结集出书。字里行间,既没有高大全的虚假伪饰,更没有悲催,凄凉与愁苦——哪怕艰难的回京探亲之路,遭遇无端报复;哪怕小偷将家里度日的粮油等洗劫一空……乌云翻滚,霜寒露重中,我们看不到子蕴呼天抢地,怨天尤人,相反,她总是以阳光思维,坦然面对生活的风霜雨雪,淡化消解坎坷与波折,找寻生活与人性的亮点,加以放大,让自己心里溢满光明与温暖,集聚能量,去闯过一个个陡坡,迎来一路的花雨缤纷。

于是,书中的主人公,一个真性情,心里满是温情爱意,耿直聪慧,纯真豁达的水晶女人,有血有肉,呼之欲出地凸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大家情怀,大家手笔,大家气象,自然天成于素朴浑厚,诗意盎然的文字里。

此书的内在魅力,由此成就。

二.子蕴以简约的笔触,清晰地抒写了与自己命运息息相关的家族,亲人及友人的枝枝蔓蔓,贴近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脉搏往昔,概念化、公式化、制式化的公共话语,一度统辖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群体无意识,已司空见惯。这种阉割人性,高韬虚妄,一风吹,一边倒的极端倾向,不仅在实际生活里无孔不入,在文学作品里,也喧嚣多时。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日常生活与文学作品,稀缺“我”的声音,“我”的生活,“我”的所思所想。

放弃一个人固有的独一无二,真实的个性化所在,世界与生活沦陷于虚假的荒漠之中。

一个人的身影,折射了生命的花开花落,季节的草荣草枯,时代的潮起潮落。

一花一神谕,一人一世界。

任何人的生活情境与喜怒悲欢,都不是无缘无故的。一个人的际遇,总是与所处的年代、国运息息相关。

这本书的难能可贵,就在于子蕴不加粉饰地描摹了一个人真实的爱,真实的痛,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背景,展现了烟火人间的生活真味,构建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品相。

子蕴不仅原汁原味地抒写了主人公的知青生活,成长境况与情感纠葛,在此基础上,还有拓展。视角开阔,画龙点睛地抒写了自己的家世,亲人,朋友,以及相遇相知的丝丝缕缕。

共和国同龄人的生活写真,与之相勾连的人事场景纪实,这些在时代大潮中,看似微不足道的蛛丝马迹,却有声有色地反映了那年那月的特质与情境;眉眼清晰地映像了一个个时间点的投影与回声,时浓时淡地展现了女主人公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通透具象地凸现了老北京的气息与脉动,成为探幽旧时光的真实资料。

请看,子蕴以大写意的笔法,追根溯源,画龙点睛地抒写了自己的亲人:

颇有文采的爷爷,年轻时从安徽宣城辗转来到北京,创建了宣城会馆;才华横溢的父亲,爱好舞文弄墨,吹拉弹唱无所不能,还是扮相唱功俱佳的京剧票友。解放后,任天津钢厂财务科傅科长,讲究生活情趣,有精神贵族气息;母亲的爷爷也是安徽人,文质彬彬,言行举止有素,李鸿章的管家;母亲的姥爷医术高超,是内城官医院的院长,有房产;母亲天生丽质,心气很高,生活细节上,讲究品位,颇有艺术气质,她出生于大户人家,童年经历了家族的大起大落,在四合院的平民堆里长大,解放后,通过扫盲,达到初中文化,走出家门,获得稳定的职业;子蕴与哥哥姐姐和弟弟,都孝顺聪明,自强上进,品学兼优,就读于重点学校。1957年,姐姐和一名男孩代表天津市少先队员,在机场给前苏联领袖伏罗希洛夫献花,出乎意料地将红领巾系在尊贵客人的脖颈上,为国争光,深获好评,1966届的北师大毕业生,教书育人的优秀女教师;哥哥才气逼人,怀才不遇,特立独行,北邮大毕业后,被分配到阜新工作,后考入邮电学院干修班,几经波折,调回北京工作;弟弟宽厚大度,侠骨柔肠,从北大荒回城后,在单位主管人事工作,与人为善,热情待人,人缘极好……

一个个平凡而有文墨修为的亲人,一件件庸常而流溢温润的往事,在子蕴春风化雨的叙述中,形象鲜明地进入了读者的视野里,令人为之伤怀,为之欣悦。

这些人,这些事,全然没有高大伟岸,恢宏凝重的影子,却有着人间最普通最美好的热爱,关怀,体贴,帮助,自尊,自强……父母维持多年,无爱的婚姻最终解体,因彼此对孩子关爱有加,有教养有风度,对四个子女的成长并没造成负面影响。相反,这个家不仅爱意浓浓,且多姿多彩,有情有趣。文革前,家里书声朗朗,歌声回荡,笑语飞扬。

爱唱歌的少年子蕴在北京市少年宫老师的培养下,考入了人人羡慕的布谷鸟合唱团,快乐地受到了歌唱艺术非同寻常的熏陶和默化,还在人民大会堂演出过,这为子蕴的艺术气息,锦绣人生,起到了淬炼提纯的坚实铺垫。

逝者如斯,上善若水。

这些带着曾经的心痛和欢乐的岁月钩沉,是子蕴与时间、经历、命运;与亲人、朋友、同学、同事的生活写真;莫逆知己,心灵共振的勾连、交集、凝望、倾听的风片雨丝;也是收藏心灵感悟,成长轨迹的殷实谷仓。由此,回望远去岁月的剪影,凭吊一路风霜雨雪,过滤、打捞、拾捡、收藏旧日情怀与精神珍宝。

当子蕴深情回望前尘往事,清晰地听到了风中晨钟暮鼓的鸣响,心就栖息在一个人静观的精神王国里,灵魂深处就有岁月沉香熠熠生辉,星光闪烁。

心有悲悯,爱唱歌的,常常笑着的子蕴,挥洒文字所弹奏的竖琴之音,穿林过河,回荡于天地间:

——这是一个多雪的冬天。

纷纷扬扬的雪花似乎一直没有停下来过,那时我们刚搬出母亲的老宅,那个见证了我的家庭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的老宅,那个令我那么怀念的与父母姐姐兄弟们挤在一处浸满亲情温暖的老宅,那个盛载着我返城十年打拼生活足迹的老宅……

我常常想,随着老宅的被拆除,我的“老北京”是否也随风而逝了?因为在我的思想里,老北京似乎与平房四合院的空间联结在一块,与在这胡同里生活的北京人密不可分,那一声声亲切的“二姑娘。二姑娘”的叫声,浸润着多少浓浓的情意和故事啊!

                                             《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尾声》

真水无香的文字,情深意真地抒写,直入人心。多少年过去后,因这样的文字在,人们可知晓远去的岁月里,老北京曾经的生活况味,曾经的心灵脉动。

如是,子蕴的这本书,成了极具史学价值的珍贵文本。

我深信,纪实文学集《我曾经的名字叫知青》,其内在的精神力量与艺术品味,有着超越时空的力量,必将感染、震撼更多人的心灵。


黎燕文集:http://www.hxzq.net/showcorpus.asp?id=255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