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与“滴血的”——读两本知青回忆录 作者:劳作坊


美好的”与“滴血的”

    ——《魂牵梦萦的地方——小丁子》读后记

进入新的一年了,已闻友人在议今年的年份有些纪念意义。可不是吗?今年,正值“大跃进“六十周年、“上山下乡运动”五十周年、推进”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时下国内公众舆论,对一前一后的两个,应当无争议。对“大跃进”理应写祭文;对推进“改革开放”,大颂特颂也不为过。但对中间的“上山下乡运动”,则另当细论。作“祭文”的,大有人在;写颂篇的,或有更多的人。不是这样吗?

近日,阅读友人所赠《魂牵梦萦的地方——小丁子》一书,读着读着,就有一个感觉,该书集中反映了当下社会舆论对"上山下乡运动"的争与不争。本来,对一个时间跨度长、涉及人数极多、社会影响又很大、民间与各类媒体议论纷杂,且有很多争议的历史事件,简单地说“否”或者“是”,都是不行的;即使是仔细观察相当多的当事人(下乡知青)的种种议论,也不能简单地归纳为“有悔”与“无悔”之争。

好在通过求同存异的方法,可以发现作者(论者)争执的各方,还有一些共同点,就是有不争论的地方。第一个不争论,就是争执各方有一个共同的态度,就是一致地坚决否定以搞政治运动的方式,组织发动城市青年到农村去落户就业。第二个不争论,则是争执各方普遍同情上山下乡知青,可怜知青失学、可悲知青缺少自主选择、可泣知青受苦受难。这两点不须多议,毋庸赘文。

需要申说的是各方争执的地方。争论焦点也是两个,一是上山下乡知青究竟值不值?二是下乡所在地有没有受益(或者说得不偿失还是相反)?在这两个问题上,有着很大的争论。那是因为各自的经历与感受,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我一惯主张是允许各自表述,用不着固守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有得必有失,有失未必有得。所以说幸福的人们,看上去是一样的。不幸的人们,却是各式各样。目前可见评价下乡得失与下乡地利弊复杂状态,正是不同论者持有不同参照物的反映。各说各有理,有实例有依据有判断,就是有价值的陈述。

《魂牵梦萦的地方——小丁子》是小丁子村(下乡时代叫作"逊克县边疆公社边疆大队")知青的集体回忆录,全书收录60余篇知青(只有几篇出自下乡干部)回忆文字,其中的文字既有忘情讴歌青春岁月,欢愉"回忆是美好的";书中多位作者记载自己在当年偷出户口簿去报名插队的经历,也有记载当时迫切下乡的心态:“原定出发日期是3月5日(好像是),不想在3月2日珍宝岛事件爆发,行期被推迟,急不可耐的我们多次到外滩的市府办公楼前请愿,要求尽快奔赴北疆。甚至有人提议扒火车出发。”直到“出发那一天,送行的亲友哭天哭地,我们满怀激情,臂佩红袖标,手捧红宝书,与亲友告别。”写出了激情少年有志保国,插队边疆,敢当“长城一砖”的初心。但这只是知青岁月的初篇,续篇则是激情输给了残酷的现实,无情而又不幸的事情屡屡发生,使得操笔作者不得不沉痛追忆可悲年月,哭诉"我们的心在滴血"。

这样一本书,出自同一个知青群体。在这个群体里,就有"缅怀青春"与"悲惨人生",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而这两者都是真实的现实的,无疑也是正确的。“魂牵梦萦”的含义,不仅仅是因为脑海深处留存着曾在那里出现的无比珍贵的、不可复制的青春倩影、笑容与欢歌;还因为心灵中有那一块不能拭去的伤痕。

我阅读了若干册插队所在地知青的回忆录或图文册,总结起来喜欢阅读亲历者的回忆与感受,完全可以保持自己持有的"客观不偏不倚,稍带积极态度"。所以,读到某些议论文,看到在哪个方面说得过头,读起来就不舒服。阅读?魂牵梦萦的地方~~小丁子?,虽有短暂的陷入悲情之中,但反转一想,得失比较,还是更欣赏缅怀青春美好生活的积极态度,只是不敢忘记曾经的不快事,尤其是不该忘记受到不公正待遇或不幸罹难的插友们。果然,读到该书的再续篇,就是众作者表白自己的插队收获,“赤脚医生”治病救人,民办老师“冰校”育人,拖拉机手垦荒百顷,饱尝痛苦艰难的城市娃蜕变成为边疆“栋梁”(用“栋梁”之词,不为过)。还有,知青与当地很多老乡的情感交融,也是多篇文字着力之处。

所以,我要谢谢赠我此书的朋友,开卷有益,使我通过此书、也是一个知青群体的实例,得以仔细地审视自己的知青观点。


书讯简介:《魂牵梦萦的地方——小丁子》(2009年8月)

此书是黑龙江省黑河地区逊克县边疆公社边疆大队上海知青为落户边疆四十周年制作的纪念册。集体编集,没有署名作者,编委有查金鑫、夏建良、王崇敢、印时菁、方德金、王卫法。

全书收录60多篇文字,不分类,绝大多数是回忆录,也有少量的议论文与诗。有前言与后记。前言云:“写我们自己的故事,这是编集这本纪念册的本意。”该知青群体特点是,人数多,有上海知青及下放干部240多人;插队早,最早一批119人在1969年3月22日到达,是本地区上海知青插队之先锋;村情丰富,诸如富裕程度高出周边农村、各民族杂居、知青思想活跃等等。因此他们的“故事”(回忆录)颇有看头。

全书正文210页,附图片(旧照占一半)24页。

方良记于2017.1.7.

 

领受时代变迁的启迪

    ——凌万春《插队岁月》读后感

手捧凌万春寄来的早年大作《插队岁月》,有些激动。早已得知在我插队的地方有一位写作高手,常年制作美篇,传播各大网络平台,宣传当地的历史文化,其中对当地的“知青时代”作为一个重点题材,频频讲述,受众颇多。同为写作爱好者,我很敬佩从年龄来看称得上大哥的他。前不久,我向凌大哥索要他的书,他爽快地答应了。

开卷有益,看书方知此书之珍贵。书写成于2003年,至今已有15年了;因为是自行印制本,印制数量少,作者把手头上仅有的几本,又寄给了我一本;又因为是个人回忆录,在15年之前写的,记忆程度一定是优于当下。看了书,又有一个新感受,作者作为当地城镇知青下乡插队,其插队生涯的回忆有不少地方不同于远道而来的知青。差别就是特点,特点包含长处。所以,读此书更有意义。

作者在书之前言就说明,此书为纪念插队35周年而作。在1968年5月,作者就从逊克县城下乡到距离县城40里地的干岔子公社干岔子大队。这个时间比首批上海知青插队逊克要早10个月。这十个月,不简单。那个岁月,“文革”的极左思潮十分猖獗,插队知青像中学“红卫兵”似的编成班排,集体下乡,除了劳动之中“战天斗地”,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开展“阶级斗争”。又逢中苏边境军事冲突的危险因素不断叠加,边境线上出现十分紧张的形势。干岔子公社紧挨着中苏界河——黑龙江面,承受边境冲突的压力更是首当其冲。插队知青成为“全民皆兵”的骨干,在边境线上持枪执勤。作者当时是中学“红卫兵”代表人物,又是插队知青排长,无论是劳动,还是执勤,都是冲在前面的“小将”。经事多,记忆深,回忆内容也就多且精彩;特别是对知青登上属于我方一侧的界河岛屿、开展武装执勤与生产劳动的情况,记载详尽,可以丰富当地历史资料。

作者作为“老知青”代表人物,在1969年3月参与了迎接首批上海知青插队逊克(包括干岔子公社)的前期准备工作,对当地干部群众迎接“上海娃”的心态十分了解,在书中有记载。作者写道:对比当地城镇下乡知青,“上海娃”不仅年龄普遍小,不仅离乡背井,还不了解农村,更不通农事,“上海娃”插队北疆的勇气可嘉,但稚气可怜,处境可悲。所以在字里行间,作者对上海知青多了一份人文关怀,不止于同情,还有更多的敬佩,“上海娃”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适应期短,成效大,业绩逐日显现。不到两三年时间,上海知青已经成为当地农村的基本劳动力,产生了一批基层领导干部;尤其是通过传播沿海物质文明与南方文化,逐渐改变当地习俗之时,显现出强大的引导力。

作者对自己四年插队经历,更是记录详尽,不遗巨细。所记各项农事流程与场面,环环相扣,首尾衔接。所记个人情感与跳“龙门(农门)”的选择,如实记述,相当可信。又有下乡思考数章,写出当下作者对“文革”期间各类历史事件的反思,其中有对知青下乡插队的理性评判。读者受益。

全书28万字,是作者对插队时代的回忆与思考,行文以记述为主,夹有议论,因而没有选择文学性的修饰。由于作者以熟练的写作技巧,写当年的故事,情节完整,人物清晰,文字平实,读者还是可以流畅地读完整本,取得阅读的快感。所以,值得推荐阅读,受到那个早已不存于世的时代的启迪。


劳作坊文集:http://www.hxzq.net/showcorpus.asp?id=225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