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无一用是书生—一个老人的故事 作者:风清流


 

 

  百无一用是书生

        ——一个老人的故事


    小时候,到婆婆家玩,婆婆是一孤寡老人,见得我们这些超级小字辈来了,老人特高兴,总要抓住我们,教我们学《声律启蒙》,什么“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我们那时小,不懂礼貌,跟婆婆念完后,总要搞出些好笑的名堂跟婆婆作对,比如什么“老对小,臭对香,丫头穿开裆”【开裆——幼童穿的开裆裤】,逗得婆婆哈哈大笑,“骂”我们“毛得学问罗”。我们那时小,不懂“学问”是什么“东西”,只晓得婆婆说我们“没学问”。

后来我读小学了,再到婆婆家,婆婆不教我们学《声律启蒙》,要教我们学“绝句、律诗”和“平仄”了。跟婆婆背“绝句”觉得轻松,背一两遍就记住了。可是背“律诗”我就烦,嫌“律诗”太长。待到要我们背“平仄”了,更烦。总说婆婆拿“金箍咒”“咒”我们。婆婆说:“不学诗,肚里空,毛得学问罗。”我们那时小,拧原“毛得学问”也烦背“平仄”。婆婆见我们都是些“竖子不可教也”,后来她也不强迫我们学“平仄”了。

婆婆不教我们写诗填词了。我们再到她家时,就给我们讲故事。讲《三国演义》,讲《水浒传》,讲《西游记》,讲《红楼梦》,讲《西厢记》的故事。婆婆说,她小时候,家里的大人告诫他们那些小人说,男不看《三国》,看了心术不正,女不看《西厢》,看了不守闺房。她偏不信,两本书都偷偷看了,而且挺喜欢里面的故事。后来她又给我们讲“解缙巧对讽权贵”的故事。讲完“解缙”的故事,婆婆说,这人是聪明往为聪明误了,到头没得好死,千万不要学他。那时我们小,除了喜欢听《西游记》,根本听不懂婆婆讲的《三国》、《红楼》等大人的故事。

五七年反右,父亲的很多朋友,都是些有学问的人,被打成了右派。父亲幸好不通政治,只知实业救国,顺利过关。我们到婆婆家玩时,婆婆给我们讲“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楚汉相争”的故事。讲完故事后她念了一首诗给我们听,谁写的,写些什么,全忘了,仅记得最后两句好象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刘项原来不读书”。那时我还在读小学三年级,婆婆讲的故事,只知其言不知其所以言。直至文革开始以后,我也成年了,亲眼目睹了很多知识分子被整的惨状,才懂得知识分子——古代叫书生的这些人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

我读中学以后,因为是在学校住读,去婆婆家的机会就很少了。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我成了逍遥派,有的是空闲时间,我心血来潮,想学写古体诗词了,写了几首诗词拿到婆婆那里,请她老人帮批改。那时婆婆已经不太能走动了,见到我的到来,她还是挺高兴。婆婆很认真地看过我写的诗词以后,拿笔在上面做了些修改,指出我哪些地方平仄不对,哪些地方用词不当。她对我说要学写古体诗,得从基本功练起,太费时间了,她劝我别学古体诗了,要想写诗,就写些现代自由体的诗,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轻松自如,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婆婆又说,写诗啊,容意遭祸,还是不写为好。当时正值文革,我见婆婆说的话也有道理,从此我不再写诗,连当时写的那些请婆婆修改过的诗词也一把火烧掉了。

婆婆问我学校何时复课,我说,真有点“君问归期未有期”,我也不清楚。婆婆说,看来老M这人,不会让你们读大学了,不读也好,“百无一用是书生”,人啊,达则应济天下,穷则应独善其身,还是别想着济天下吧,以为自己在济天下,实则在祸害黎民百姓,那还不如不济天下,天下反倒太平。你啊,今后就不要去想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事了,还是独善其身吧。——当时我不完全赞同婆婆讲的这些话,心想天生我才必有用,总有一天我们这些青年人会挑起国家兴亡的担子吧。

六七年秋天,我和几个同学自动退学,走上了自救求生存的道路。历经了开放改革后二十年,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搏击的风风雨雨,酸辣苦甜,方知天下兴亡的担子我们根本挑不起,才想起婆婆身前跟我讲的最后一席话,她其实已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必须跟我说一番语重心长的话了,“百无一用是书生……达则应济天下,穷则应独善其生……还是独善其身罢”,婆婆已经将我们这一代人的前世今生都看到了——就是这样的结局——能做到独善其生也就不错了。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