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丽江印象 作者:三叶虫


   离开中甸,汽车在颠簸的滇藏公路上向南开了5个小时左右,终于到了古城丽江。 
  丽江古城,风景秀丽的古城,始建于宋元,盛于明清,古时就已“居庐骈集,萦城带谷”、“民房群落,瓦屋栉比”。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又经过历年来的修缮,更加古朴典雅,光彩照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其为世界文化遗产,并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据说各种建筑不能随便拆建,哪怕要拆一堵断墙残垣也得经联合国批,并有拨款。96年大地震时,核心和一批中央官员到此视察,发现了此地风景秀丽独特,提出要大力发展旅游事业,遂发展成现今的旅游胜地,这在入城的地方有碑文记载。于是这么个古城就与当权者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这也算是中华文明的一个传统吧。有价值流传的东西谁都会来粘一手,不管当权的还是国外的。现此地已成为香格里拉旅游走廊的重要一环,到滇西北旅游如不来此地,那无疑是枉此一游。 
  丽江古城没有城墙,这似乎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不符,其实这是因为明朝时以木氏土司的官邸和周围的民居为主进行了一次城市扩建,据说规划城市街道时主要干线从四方街向六个方向伸展,形成一个木字。当时此地的统治者木氏土司(第一代木氏土司木得曾进京朝拜过朱元璋,并深得宠信,被封为此地的地方官)认为,如果再在周围修上城墙,整个城就成了一个''困''字,岂不影响木氏家族的发展,因此古城自古就没有城墙。 联想到我们现在的城市规划和建设能有如此精密和远见吗?拿我们常州来讲,街道和房屋总是拆了建,建了拆,平了挖,挖了平的,没有一个长远的总体规划。人们用古体诗的韵律格式来形容街道建设为“平平仄仄(江南人念此“仄”字音与 “拆”字音类同)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火车站广场前的那条阻挡人视线的立交桥,这还只不过十年左右呢,现在又要拆了,这些浪费的巨额银两比起现在那些重大经济案件来说只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这能追究谁的责任呢?都说这是浪费国家的钱,可国家的钱哪来的,还不是咱老百姓的吗?从某些方面来说,当官的政绩就是重大经济案件,就是对老百姓的名正言顺的盘剥。 
  此地是纳西族的聚居地,各种文化景观和特色建筑保存得相当完好。亭阁绣楼,雕梁画栋,小桥流水,青石铺地,河边绿树掩映,城外山外夕阳。此地走马观花亦可,长驻细品更佳。哪怕一条寻常的弄堂深苑,一座镂花的街边木楼,都能让你驻足留连,叹为观止。 
  初一看颇象江浙一带幽静典雅的水乡小镇,可细品之,又有很多不同之处。江南小镇虽雅却较为脏乱,而此地则虽小却干净整洁,各类古建筑民居错落有致,且色彩绚丽,几近辉煌,却丝毫不俗气,不象江南小镇只是白墙黑瓦,颜色单一。看来少数民族对颜色的运用确比我们汉族要丰富和富有想象。此外这里的干净整洁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我留意地观察了一下,街上河面竟无一点垃圾,令人惊奇的是路边竟找不到一处垃圾筒,怪哉怪哉,其环保意识之强,令人印象深刻。偶遇一件小事就很能说明问题:游客很喜欢吃当地的一种类似于果冻的特制饮料(叫什么名不记得了),店主很认真地提醒游客吃完后将其撕破的包装袋留下以便集中处理,可想而知其环保意识已成习惯,且有着久远的传统。服装美,装饰美,歌美,舞美,当然环境也更美了。这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值得我们汉人学习,说句不好听的话,我们汉人的聚居地往往是脏乱差齐全,据人讲国外最脏最乱的地方除了贫民窟即是唐人街了,不知是真是假,作为同胞,我感到很难为情。而此地的清洁却令人神清气爽,舒适异常。古城中心有个小广场,名为“四方街”,地面由五花石板铺成,好似一颗府印,取意“中镇四方”,曾是木府权力的象征。我很奇怪那凹凸不平的石板街道和广场为何如此一尘不染呢?问过导游,方才明白,原来四方街东西两面都有流水,若将西边河水闸起,水可流过四方街,流到东边的河里,就能将广场和街道都冲洗得干干净净。如此冲洗每周一次,夜闸起而冲街道,昼起闸而通河水,焉能不干净? 
  古城中的河水一部分是从古城西北象山之麓的黑龙潭流出来的,黑龙潭有众多的泉眼。但更多的水是来自玉龙河,玉龙河水又是来自玉龙雪山。古城充分利用泉水之便,使玉河水在城中一分为三,三分成九,再分成无数条水渠。使之主街傍河、小巷临渠,使古城清净而充满生机。 
  此地的文化气氛也很浓郁,几乎每家的大门都有刻上楹联的扁额,且均很富于诗意和哲理,特别是小巷深处的那些殷实之家的很有气派的门楼牌坊上更是楹联点缀,文笔生辉,单是那笔书法就令人赞叹不已,至于其意境则更是令人反复呤赏,不忍离去。可惜没有记住几个令我深有感触的好联。 
  当我们吃完晚饭上街时,已是夕阳笼罩着整个小城时分,路边小河里淙淙地流着从城外高山流下来的碧青如境的溪水,河底茂盛的苔草随着水流而整齐划一地倾向一边,离离地呈现出无限的柔情。我不觉哼起了芭蕾舞《鱼美人》中 “水草舞” 的曲子,心情非常舒坦。这种水中苔草是可以做菜吃的,后来我与昆帮网友聚会时就曾吃过一道炸水草的菜,味道独特鲜香。小河岸边均用石头砌成,上有多处木板小桥,当然也有许多很别致精美的小桥,配以岸边的柳树垂叶的掩映,美得叫人目瞪口呆,神情恍惚,不知今夕何昔了。那茂密下垂的柳条不象江南的垂柳那么直,而是卷曲的,很有特色。一些老外也挺会享受,和国内游客一样散坐于河边屋前石廊上,在浓荫水声中,在晚风夕阳下,小桌小椅,幽情闲趣,刀叉筷子共用,中西饭食混吃,佐以大碗啤酒,顺便看上几眼风景,相当惬意,俨如身处世外桃园般。此时小城在夕阳中通体红遍,更加深情,且些许淡淡的伤感,是怀古?是忆旧?是伤情?是思念?还是别的什么的?说不清,个中的感觉挺复杂,大概还是源于那个“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千古慨叹吧。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想起了温州,也是个小城,也有古宅小河和那一城的夕阳,还有许多儿时的幻梦和感觉…… 
  上灯时分,正是四方街上最热闹的时候,在一处空地上围着一大圈人跳起了纳西族的传统民族舞,音乐声中,顺时针方向转几步,一只脚一翘,再逆时针方向转几步,另一只脚再一翘,辅以手牵手的前后晃动,动作整齐划一,煞是好看。许多游人也加入其间,圈子越围越大,气氛也越来越热闹。四方街周围的夜市也很热闹,沿街店铺灯火辉煌,各种小商品琳琅满目,有民族服装、各类饰物、玉器、珍贵的木质雕刻、金属饰品等等,应有尽有,游客络绎不绝,一派繁荣景象。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店中许多都是女人当家,丈夫不大管事,或类同伙计。几个同事欲买银制手镯,砍价时,丈夫似乎做不了主,或犹豫不绝,或干脆一口回绝,不肯压价,这时旁边的主妇站了出来,一锤定音,敲定这笔生意,丈夫此时站在旁边唯唯诺诺,言听计从,买完手镯,大伙想要几个精美的小纸盒装手镯,丈夫又来劲了,小气得就是不给,妻子不耐烦了,将几个纸盒往柜台上一扔,拿去吧,丈夫旁边只有垂手而立的份,真有意思。据说纳西族亦有女人当家的风俗,上山下地,屋里屋外什么活都做,男的就是整天看书看报,或喝茶喝酒聊天,舒服得一塌糊涂。一年到头,只有大年初一的那一天必须起大早背水做顿饭。这种情况下,家里焉有男人说话的份?话又说回来了,比起离这儿不远处的泸沽湖摩梭人(其实亦是纳西族的一分支)残留的原始母系社会的风俗来说,这儿还算好多了哩。 
  我们沿着街市再走过去,突然一处壮观的古建筑群呈现于我们的眼前——木王府。虽然已是暮色四合,然高大的木王府牌坊和建筑群仍显得巍峨雄伟,颇有帝王之气。前面为一条小河,河上有排精致的小桥,桥这边正对着木王府的是一个大的屏风般的白墙,上面该着徐霞客的题字:“拟于王者”。哇噻,好气派啊!木王府是人们对丽江军民总管府的俗称。据史书记载,在明洪武十六年,丽江土司木得进京城朝觐皇帝朱元璋时,朱元璋给土司起了汉姓木。木得土司回到丽江后,成为第一任世袭的丽江军民总管府的总管,并在狮子山南麓的缓坡上,仿北京紫禁城的宫殿构局修建了军民总管府。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的《滇游日记》曾写丽江古城中木氏土司宫邸“宫室之丽,拟于王者”。这一组宏伟的建筑群在清朝以后逐渐凋零,经过几次大的劫难便被彻底地破坏了。丽江古城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当局方拿出专项资金,按照博物馆里保存的图样,重新建起了新的木王府,恢复了这一组建筑群的历史原貌。如今的木王府建筑气势恢宏,殿堂壮丽。宫前有忠义石牌坊,有护城河、金水桥,沿中轴线建有三大殿,而且沿着缓缓向上的山坡后面,玉音楼、光碧楼、万卷楼、五凤楼亦随着山势的增高而建,显得十分威严。再加上府内古树、名花,真有皇宫的气势与美丽。 
  在木王府前游览了一段时间,我们开始调头往回走。晚间,街边有许多小贩在兜售一种纸做的小船似的河灯,游人们都喜欢买上一个,里面点上蜡烛,许上一个美好的心愿,把灯放到河面上,流水便将它带向远方,生活是如此美好和富于诗意。如今虽然电影电视上充拆着帝王将相、清官救世主之流,但毕竟时代不同了,尽管那些想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妄想还是搬出那套清官治国、明君兴邦的老把戏来愚弄人民,然而人们早已对那些“东西”失去信心了,人们早已明白“要创造幸福,全靠我们自己”,与其寄希望于好官和救世主,还不如靠自己,不如自己给自己祝福,虽然在当今要想实现这些美好的祝福可能较为渺茫,但如同这一盏盏随波逐流逐渐飘向远方的河灯一样,人们的愿望总会在将来实现的。让我们等待吧,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只要心诚,那一盏盏飘逝的河灯终会给我们带来美好的希望。 
  丽江确实是个好地方,如果现在还没有被人发现的话,估计还会保存得更好,单拿民风来说就是如此。自古以来,这里民风古朴,且文化风气并不比汉人差到哪去。丽江壁画、象形文字与纳西古乐是丽江地区的三大人文景观。他们以其历史悠远、博大精深和优美诱人而蜚声海内外。此外,这里是独特的东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东巴文化是纳西族的古代文化,主要记载于一千数百卷东巴经文典籍中。东巴文化所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它涉及到宗教、神话、历史、语言、文字、文学、哲学、民俗、天文、地理、医学、艺术、古代生产知识、天文历学等多种学科……,可说是无所不包。东巴经文是由东巴文字写下来的。东巴文字是一种古老的象形文字,因为东巴教的祭司至今还活动在现实社会里,他们集巫、医、学、艺、匠于一身,传承着纳西族的传统文化,所以人们称记录东巴经的文字是当今世界上惟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美籍奥地利学者约瑟夫·洛克在1922年来到丽江,当他一踏上这片土地就被这里美丽的风光、纯朴的民风、神秘的文化所深深吸引,于是他的下半生便断断续续地在丽江生活了25年,是他最早最全面地把纳西传统文化传向了世界,使一个躲在深山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被置于世界文化的重要位置之上。 
  看完河灯,继续往回走,忽然听到从一街边小木楼中传出一阵阵笛弦交融,筝琴悦耳的悠远典雅而奇特的乐曲声,我们不觉驻足细听,但闻细吹细打,木鱼小铃,吹拉弹拨,不紧不慢,从容安详,韵味十足,很是耐听,颇类似道教音乐。原来这两天恰值纳西古乐团从美国演出归来,现正在一小楼中演奏着这支古老的曲调。 
  纳西古乐是公元14世纪以来,纳西人在接受以儒道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明影响而创建的艺术结晶。纳西古乐早已融入了丽江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之中,不仅老年人喜于演奏古乐,而且早已为青年人中知识阶层所接受,成为他们极为推崇的修养施教的雅趣。五百年间,虽说由于历史的风风雨雨,致使丽江城的民间古乐队时建时散,但古乐的流传和影响仍久盛不衰。纳西古乐融汇了道家的洞经古乐、儒家的典礼音乐、唐宋元明的词曲和纳西先民的音乐。据说有些唐曲在中原地区早已失传,却奇迹般地在丽江纳西族地区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因此有些音乐研究者便到丽江来寻找那些古老的乐曲,并且给了它们“活化石”的美称。 
  近年来,早已名震遐迩的纳西古乐,又鹤声海外,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青睐和欢迎。美、英、意大利等国的广播公司在黄金时间大力播放了丽江古乐;荷兰、日本等国组团或有专家专程到丽江考察古乐,并著有专著。《泰晤士报》则整版报道了丽江纳西古乐队。1995年10月,丽江纳西古乐队应邀赴美国、比利时、荷兰作访问演出,一度轰动了欧美。 
  纳西古乐素来以其庄重典雅的格调著称,它是一种高雅的智能艺术,须得有一定艺术修养的人,方能欣赏玩味。本世纪30年代,有一个叫顾彼德的外国学者来到丽江,深为古乐陶醉,之后著有《被遗忘的王国》一书,书中尽情赞颂了纳西古乐。他写道:“……乐声以意想不到的美妙旋律倾泻而下,仿佛那是从玉屏落下的水帘;当乐声跟着一个小金碰铃的叮当之声逐渐远去时,就像是被纳西称之为“玉湖”的水中,掉进粒粒钻石,泛起了阵阵涟漪……我认为,表现在它那崇高的旋律中的含义是对‘生命’的歌咏。有时出现的音调游移,则表示某种叹息,或试图用音乐说明 ‘生命是存在的’的这一概念。”书中又说:“这种音乐是古典的。但它却是超时空的,是经典而永远的语言。音乐似乎还描述了这样一块乐土:在这里多么宁静、安谧;有着不灭的和平、大同。” 
  音乐是依附于一定的文化之中的,而纳西古乐中各种成份的融合,亦能在其文化背景上体现出来。此地早先的东巴文化是个各民族文化的结合物,并在不断的发展,后又融进了藏传佛教、汉地佛教和道教的有机成份,据传说藏人先民因怒其从天上偷得藏传佛教的精髓而在喇嘛带领下与其械斗,大战中,喇嘛的一只袖子被扯掉,露出了一条胳膊,从此藏族喇嘛就穿着露出一条胳膊的袈裟了。第二天我们参观了白沙古镇大宝积宫和琉璃殿中的白沙壁画,在大宝积宫的大厅的正中的一幅壁画中真正领略了其丰富的民族文化内含,这幅壁画描述了主尊元量寿如来(即阿弥陀佛)聚集圣众说法的场面。正中盘腿端坐如来佛,上列十八罗汉,两侧画道教尊神,下列正中是喇嘛教三位护法神,外侧为四大天王。整个画面将藏传佛教、汉地佛教、道教神佛形象揉合在一起,三位一体,有机融合,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大融合及一脉相承。有趣的是据《丽江府志》记载,这些壁画的大部分是一位叫马啸仙的汉人所绘,此人即我们江浙一代的人,哎哟喂,咱同乡也不胜荣幸之至。 
  我曾问当地导游一个问题,纳西族是否早先是羌族的一支,导游肯定了我的观点。既然如此,细究之下,羌人早先又是藏人的一支(有一观点说其在唐代同化于藏人),如此纳西人的祖先其实就是源之于藏人了?导游不置可否。遥想周幽王之时,藏族的一支犬戎灭了西周,改写了中国历史,真是很有意思。其实中华民族不光光是炎黄的后代,我们和藏人、纳西人等少数民族,其实都有共同的祖先,任何力量都永远也不会把我们分开,我们本就是一个整体。 
  絮絮叨叨,却仍意犹未尽。不过本贴是五分道听途说,三分胡思乱想,两分资料引述,未作细致考证,一派信口雌黄。各位若有机会作丽江之游,烦请细究指正。不在话下。 
  再见了,夕阳中的古城,再见了,暮色下的纳西,你把美丽的梦幻送给了我,我将美好的祝福留给了你。第二天当我们离开丽江时,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恋恋不舍。我默祝着现代文明的那些污泥浊水千万别来沾染这最后一块纯净的领地。让那先民的美好心愿永远笼罩在这块美丽圣洁的地方。  
                      
                           二OO二年六月二十七日晚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