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便笑:《插队轶事》 作者:盐贩子搜集


 

  插队轶事》

作者:开口便笑


插队轶事(1):第一天的回忆

这天一早,爸爸妈妈和好友辛中一起送我到学校。我们用自行车推着行李,缓缓走在路上。路上碰见其他父母送子女,神情都显得有些呆滞。我想起六年前一个夜晚,我和父母一同送我姐姐去插队。那时她初中毕业去四川万县的农村,条件很艰苦。花了很大的力气,她才上调回来。现在轮到我了。我们是北京市文革复课后第一届高中生,传闻说本来是准备直接上大学的。两年里同学们学习都很用功,老师教得也很努力。谁知毕业之即,正好赶上张铁生交白卷、黄帅反潮流的反复辟回潮运动。最终还是难逃下农村的命运。

在学校上车,和父母告别。车行之时,车上车下,哭声一片。我并不悲伤,因为命运难逃的无奈,也因为在京郊插队,没有离家远行的感觉。那一届毕业生中,有几个激进的学生在报纸上发表宣言号召毕业生去延安插队,扎根农村。我们的思想却没有没有那么激进。对这样的做法都不以为然。我们当时已对知青插队落户,对农村有自己的比较实际的看法。我们班上有八九个同学,思想兴趣都比较接近,经常在一起讨论时局,对一些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毕业前,我们就在反复辟回潮运动中反潮流。贴大字报反对批判老师,反对不学文化课的做法。我们都有在两三年里奋斗回城的计划。

车先开到区里。有中小学生和居民夹道欢送。但欢送者表情木然,气氛并不热烈。感觉象是在欢送牛羊进屠宰场。区长也来了。工宣队李师傅连忙让大家鼓掌。没想到我们这帮学生已经变成知青,谁也不再卖他的帐了。有的人反而和区长开起玩笑了:“区长,给根烟抽吧。”知青在车窗上疯抢欢送学生手中的纸花,抢到手就哈哈大笑,用制造的热闹来麻痹惶惑的心。

到了公社,宣布分配名单。既高兴又失望。我的大队是条件最好的,但我最好的朋友却分到了其它大队。离开公社,就上了颠簸的土路。向西边的大山驶去。正是梨树开花时节,路边大片的白花中点点绿叶,煞是好看。

到了山脚下,车停了。这是一个傍山依水,半平原半山区的村子。京密运河流过村边,灌溉着村东的百亩麦田。知青房在村头。远远离开村内其它房子。一溜五间新盖的石头瓦房。最头一间做厨房。剩下四间,五个人住一间。一间房大约有9平方米。进屋一看,迎面一张大炕,占了半间屋子。还有一个大水缸。还准备了脸盆,暖瓶和毛巾。地面是泥土砸实,一扫地都能扫起半簸萁土面。没有天花板,抬头就看见铺房顶的高粱杆。厕所在房子的另一头,一个无顶半人高的棚子。正对着进村的马路。知青一边浇水,一边为贫下中农站岗防哨。

由于李庆霖给老毛写信反映下乡知青们的艰难困苦,哭诉他们的无米之炊。我们这一批知青的条件已经改善了许多。北京的知青都改在郊区插队。国家有专款给知青盖房,房子规定要在知青来之前盖好。第一年每月每人还有十元的生活补助费。

大队书记和生产队指导员来看望我们。公社副主任也来了,告诉我们要做好扎根农村的准备。我们被交接完毕。领导们都走了。吃完牙碜的菠菜打卤面,我们开始午休。刚才热闹的场面,一下子变得冷冷清清。屋外突然一阵狂风,把满树的梨花吹得象下雨一样,纷纷落地。孤独之感,离家的别愁,对未来的惶恐混在一起,涌上心头。我开始意识到,今后在这里的生活将是非常艰难的。同伴们都午睡了,我辗转反侧,睡不着,写下了到农村后的第一首诗:

咏落花
今春狂风严相逼,
梨林忽见雪飞急。
香飘百里曾几何?
凋落万片亦一时。
离愁莫对残景解,
苦恨宜傍短樽依。
仍存洁魂莫乞留,
待候明岁芳此期。

 

--------------------------------------------------------------------------------


插队轶事(2):分红风波

那时社员挣工分,出一天工,记一天工分。到第二年春节前结算。根据一年整个生产队的总收入,留下一定的生产资金,除以全队总的工分,就是分值。这个分值要上报公社批准。公社公社,就是一大二公。一是要监督生产队留足公积金,二是要照顾左邻右舍,不要超出别人太多。生产队的钱都在公社的信用社里存着。公社批多少,生产队领多少钱。这样就在公社和生产队之间产生了一些矛盾。我的故事就是就从这里开始。

我们队傍山依水,一半平原,一半山区。平原种麦,山区植梨。种麦子每年赔钱。但是一则公社要求以粮为纲,二则为了解决口粮问题,每年还要投入大部分劳力去种麦子。尽管如此,粮食产量还是不高。年年都要吃国家的返销粮。农业损失林业补。林业就是鸭梨。我们大队的鸭梨品种特好。从没见在市场上卖过。都特贡人民大会堂国宴去了。那梨经放,在屋里放一冬天也不会坏。屋里放上几个鸭梨,满屋都是经久不散的香味。个头大,果肉细,糖份高,梨汁流到手上,手指都张不开。大队还有采石场,卖花岗岩也能赚不少钱。

过了元旦,会计就忙着算前一年的收入。干部们也开会,商量分配方案。社员们上工时也打听,分值是多少?一年就指望这一回了,不能不关心。过了十来天,分配方案定下来了,队长宣布,一个工分日值(10分)是1.04元,但要报公社批准。社员们开始算起来,一家子收入是多少?是能盖房子还是能娶媳妇?因为一年的花销都指望这次分红。按照今年这个分值,一个整劳力,一年的收入大约有350元,刨去口粮钱,能实收200元左右。虽然不多,但比起很多只种粮食的生产队已是好的多了。这几天,社员们个个在肚里拨算盘,脸色都透着喜庆劲。就等着分红后割肉打酒过春节了。

又过了几天,听说公社只批了9角2分。队干部们不肯,会上吵得很厉害。所有的干部都去开会了。没人带着干活,大家都坐在地头上,骂公社,不干活。下午副队长杨士义来带工,说吵了一上午,我们该扣的扣了,该留的留了。公社还是不同意。感情他们拿国家的钱。让他们把钱交到生产队里,干活挣工分,他就知道我们一年不容易了。社员们就齐声嚷嚷:打他个杂操的。这一天,太阳还老高老高,大家往地头一坐,刷锹洗镐地都不干活了。刚过四点,就收了工。

第二天开会,队长说:不怕犯错误,如果公社批了一元,就按一元分,如果只批0.96元,就按1.04分。离春节越来越近了,大家的心都揪揪的。不知是什么结果。

又过了几天,早上出工前开会。队长和一个公社的下放干部,副主任,宣布开会。此人和陈希同同名,弄不清他到底是不是后来腐败了的北京市市委书记。队长首先说起党的政策,公社的规定。然后说分配方案定了,是0.967。然后请陈希同陈副主任讲话。陈说话拖泥带水,又有口音。才说了几句,社员就不耐烦了。林业队的小力子第一个站了起来说:“大伙儿别听他的,他说不出什么道道来。”陈希同愣了一下说,你先听我把话说完。小力子说:“拜着你是佛,不拜着你是王八。你别绕来绕去,有话直说,凭什么不批我们?把你的工资50元抹下来,你干不干?”“一块零四就一块零四。少一分就不分了。”这时几个社员都站起来,七嘴八舌围攻起陈希同来。就连平时闷不作声的大江子,也吼了一句:“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大伙儿责问陈从来不下来劳动。陈说我有别的工作。“你喝人民的血。一块零四是我们挣来的。按劳取酬受宪法保护。公社就看着社员还活着,没死。你们吃饱了不饿。”大家还骂他不关心群众的生活。去年公社命令一律种老玉米,造成减产,公社也没下来问问。你每月工资50大元往家一拿,也就不疼不痒了。陈希同辩道:“你们可以联名写信,降我的工资啊。”孟庆华说:“你倒配,有纸还不如擦屁股呢。”陈被社员一顿奚落,好不尴尬。两手插兜,作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队长开始劝大家几句。劝不住,干脆躲到一边去了。其他队干部也不见了。见孟宪华吵得最凶,陈希同吓唬他说:“你别挑拨党和群众的关系,用贫下中农恶毒攻击党。”这下更惹恼了大家,同声质问他:为什么说贫下中农恶毒攻击党。陈连忙辩解说他没说。大伙儿更恼了:刚说的就不承认。这时队干部看吵得差不多了。就来劝大家别吵了,去出工去。大伙儿说,豁出一天工分不要了,跟他干一天。还是接着吵。队长说,过几天你们就知道了。要按党的政策办。有人问:前几天你怎么说的?拉出的屎还能坐回去?队长说该坐就得坐,拉多长都得坐。大伙儿还不甘心。这时杨士义猛丁喊了一句:咱们的小猪只有十三只了。大家一愣。然后大笑。这样一场哄吵才结束了。

第二天出工前开会,队长向大家解释分配的过程。说公社常委都来做工作。原来只批0.92元。后来老陈好说歹说,才增加到0.967元。队长说准备犯错误。宁愿受党内处分,也要按一元分。要保密,到信用社取钱,只能按0.967元取。这样差了3000多元。动员几家缓分。再扣除知青第二年的粮款,问题不大。待会儿听敲钟为号,到队部来分红。

第一年从四月份开始插队,我干了八个月,刨去粮款,分到了将近100元钱。这是我的第一笔收入。实实在在的不容易。

 

--------------------------------------------------------------------------------

 

插队轶事(3):二下天津卫

插队时,我出过一次公差,二下天津卫。

1974年,旗手同志号召学习红星人民公社,占领农村业余文化阵地。这一天,知青理论队伍和大队干部一块儿在公社开会,议论起农村的夜生活太乏味,吃完饭就吹灯上炕搂媳妇睡觉。大队支书说起在县里开会时看见有个叫电视的方盒子,里面有人能唱能跳,跟小电影一样。啥时候咱们能弄个那玩艺儿瞅瞅,晚上也有点事儿干。就不知那家伙啥价钱?有知青说四百来块,但市面上买不到。支书说大队这点钱还能买的起。又问谁能有门路买到?大家都摇头。我突然想起老爸有个同学姓田在天津电视机厂当副厂长,就自告奋勇说,我可以试试。

写信告诉老爸,希望为农村革命化做贡献。过数月,接老爸来信。说天津来信,有货,速去。支书大喜,立即派我和大队会计出发。我们一早坐队里的小手扶到公社,再坐长途车到北京站,换火车下天津卫。找到电视机厂,传达室却不让进。原来星期二是全天津市干部政治学习时间,一律不接待。打电话,田开会不在。只好去他家找他爱人。路上我们想先吃晚饭,但走了两条街,才找到一个饭馆,只有包子卖。吃完包子,找到田家。他爱人带我们住进厂招待所。晚上田来看我们。问我们什么时候提货。心想还没来过天津,趁便逛逛,就说定下午再提货。次日一早即起。但为早饭却奔波半天。先是到一家包子铺,排队人很多。一问,要等一个半小时。再往前走到一家海河饭馆,只卖馄饨。只好再买些面包填饱了肚子。会计虽然常在外边走,到底是农民本色,在城里就有些畏头缩首。不认路也不敢问路,只是埋头乱走。我也是第一次到天津,但在城市里就有鱼找到水的感觉。迷路是不会的。带着会计走到市中心。在和平路上东看西看。又逛了人民商场,百货大楼,新华书店。想买一些天津奶糖,竟然要天津购货证。天津的乞丐很多。吃午饭时,有一小女孩碰碰我,伸过一张纸条,上写来津*,请帮助几两粮票和几毛钱。我给她三毛钱,她才走。又从人行悬吊桥过海河。晃晃悠悠地很好玩。会计却有些害怕。

不觉过了中午,于是去提电视机。离火车站还有一里路。我想和会计两人抬,但是会计坚持自己背。到了火车站,他已经累坏了。我们排队到了检票口。检票员问盒子里是什么?心想大不了补张行李票,实话告诉她说是电视机。检票员把我们的票一把抓到手里。让我们在边上等一会儿。另一检票员来问谁带电视机?问我们要出市证。才知道带电视机上火车出天津要出市证。好说歹说,就是不让上。只好将电视机存在田家,空手返京。到北京也顾不上回家看看,就乘长途车回村了。车到温泉站时,站旁正放电影《杜鹃山》。司机把车停下,看了十分钟电影,才继续开。乘客只敢小声抱怨。

第二天和支书一说,支书为难了。钱花了,电视机还是没拉来。有人出主意。村里有北京供电局派来的帮助管理知青的工人师傅,找他们帮忙。李师傅很热情,马上往北京打电话。说正好有车在天津,第二天要回北京。让我们赶紧去。于是我们二下天津卫。赶到北京站时,已经晚上7点多了。当天的天津票已卖完了。我就去找退票。正找着,一个窗口打开了,挂出牌子售夜车票。大家蜂拥而上。会计没见过这阵式,只在旁边发楞。我仗着年轻,又有多年在北京挤公共汽车的经验。三下五下就挤到了前头,刚买到票,窗口就关上了。车到天津已经11点半了。又摸到天津供电局。大门已关。无奈,不知道到哪里住店。只好返回火车站。候车室里已躺满旅客。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只好找个空子,坐在地上,半睡半醒地过了一宿。第二天,我们又再次去天津供电局,找到了车子,去田家拉上电视机,一路顺利返京无话。

电视机拉进大队部时,社员们还没收工。全村的小孩都来看热闹,都非常兴奋。晚上我帮着把电视机调出了图像。虽然有一些雪花,但图像还是蛮清楚的。电视机放在大队部里,屏幕通过一个窗户对着院子放映。院子里挤得满满的人,后面的人只能看见人影在屏幕上晃动。不过听听声音也很满意。绝大部份人都是头一次看电视啊。

这台电视机是黑白14寸电子管的。后来大队专门找了木匠给电视机修了个柜子,上锁。由大队广播员专责保管,每天开关。一直到我们离开村子它还没有退休。

 

--------------------------------------------------------------------------------

 

插队轶事(4):乡居诗草


    我对古体诗词的兴趣起源于高中时读郭沫若的《李白和杜甫》。文革期间,除了老毛的诗词外,看不到什么古体诗集。郭沫若的《李白和杜甫》因为抑杜扬李,投老毛所好,得以出版。是当时仅见流行的谈诗之作。郭著中生拉硬拽,牵强附会之处很多,连我这个初学者也看了不以为然。但郭著中引用了不少李杜诗作,并稍作讲解。成为了在当时的文化专制下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后来从同学处借到一本《唐诗三百首》,古版重印,注解很少。连猜带蒙地读。非常喜欢。抄录了不少其中的诗。再次读《红楼梦》时,开始对其中诗作感兴趣。久读能诗,不禁手痒,自己开始写起来了。我的第一首诗是拉炼去农村割麦子时,和睡在一张炕上的同学,晚上想家难寐,联句写出来的。题目是“夜思”;头三句是“初更明月泛银光,寂寞村庄满地霜。辗转反侧不得眠,”最后一句久思不得。有一同学顺口接道:“不如家乡饭菜香。”大家大笑,喝道打回去。最后改成“倚窗抱膝思家乡。”显然带有李白“静夜思”的痕迹。

自此上瘾,和二三同学唱和酬作频频。到插队时,吟咏已是积习难改了。插队第一天,看见梨花被风吹落如雪铺地,触景伤情,即作“咏落花”(见前篇“插队第一天”)。初到乡村,被分到科技组,说是科技组,也不搞科技。只做一些给土豆剪花,为棉花打杈的零活。不和大拨一起干活,因此不甚累。略有陶令闲心。田中劳作,正逢山雨,吟成一首“暮春山雨”

山色飘渺隐无全,暮春小雨送轻寒。
    扶锄伫立衣尽湿,持笠漫步趣更鲜。
    鸣蛙喜雨声欢畅,碧柳滴泪姿堪怜。
    初到乡村逢山雨,湿衣虽寒仍开颜。

雨后新晴,空气清新,心情大畅,又作一首“雨后”:

山居景色何称佳?雨后新晴不胜夸。
    远山历历浮翠微,岚光淡淡举素霞。
    紫燕低掠碧禾畦,红蜓轻翔积水洼。
    风雨浴洗尘埃后,芙蓉出水看红花。

新鲜感很快消失了。麦收时节,农活忙起来了。科技组解散了。参加大拨干活后,农活繁重。再加上思家心切。好心情不再。作“笼鸟”一首,咏物抒怀。

四寸铁网羁一身,鸣忆林栖自在心。
    闻客烂夸阳春曲,谁人堪解变征音?
    志跃青云难舒翅,心逐雪浪屡撞门。
    林鸟莫倨天地宽,行即有碍网无痕。

夏夜浇地。拎着铁锹,提着马灯,象鬼火一样地游荡。碰到长的地段,把水渠改好之后,就可以在地头偷着和衣睡一两个小时。一不小心睡过了,水漫金山,第二天就要挨队长骂了。黎明时,拄锹瞩望东方天色一点点变白。待一轮旭日从运河上跃起,不禁诗兴大发,得诗两首。

“不寐”
入夏清宵舞流萤,两三星火走行灯。
卧闻蛙声梦魂远,坐临溪流咏思成。
时羡星河倾银波,更赞绝峰立墨屏。
诗思屡为困意扰,强振精神吟三更。

“夏夜浇地观日出”
广野久立过半宵,东天透白兴愈高。
银河隐退启明烁,红霞浅染云色娇。
黎鸟百啭残寂破,天鸡一唱夜色消。
倏然东昊红转紫,指看一轮跃河皋。

日未出而做,日已落才息。收工后还读书,终日忙碌。故有“咏忙”诗为证:

闻鸡即起披星忙,衣食枉费好时光。
    诗书久怠积灰埃,壮心长抑入黄粱。
    憾惜白驹过隙疾,怒令青发不染苍。
    性喜千钟销日月,珠峰累我日遑遑。

干活休息时,仰卧见蓝天白云,驰翔如意。对比我辈羁于山村一隅,身心俱无自由。不禁心向往之。

“白云”
    行止随意任去留,离岂恋栈留何忧?
    初春降霖浥轻尘,盛夏蔽炎护凉幽。
    冰雪清质易为彩,素洁轻魂难笼袖。
    心轻万事如浮云,悠悠驭气超浊流。

夏夜将寐,不知何方传来一曲音乐,闻曲触情,感怀而作。

抛卷灭烛将成眠,忽起变征惊梦残。
    平池投石荡碧波,静思闻曲感华年。
    合节共鸣心底声,触情重弹寂冷弦。
    弹者岂知听者苦,枕上玉容泪阑干。

当时喜好文学,以此为抱负。读杜诗言志而作,

既耕文苑更无求,三年携酒看红榴。
    隅荒方惊一枝艳,园繁不折百花稠。
    鸿腑常蕴珠峰云,秋鬓怕见无名丘。
    子美名句口时颂,“语不惊人死不休”。
    又是一年梨花开,我在乡村已一年。

展望未来,希望渺茫。这是插队周年时的写诗自勉。

去年此时花正凋,今年未归仍萧条。
    溯行一载烟波阔,文峰千丈绝顶遥。
    偷闲破书一万卷,困乏垦田十分劳。
    一年一春春已阑,雨打梨花一样飘。

    其二
    去年花下诗吟豪,来春芬芳冲九霄。
    今年未艳明年艳,冰心仍存志未消。

正是风华少年,性喜嬉游。不甘整日田间劳作。与二三好友相约同游昆明湖。作桂枝香纪兴。

湖中击楫,正斜风细雨,愁人天气。
    绰约万寿雨中,蒙纱处子。
    几度湖上醉春风,何曾见,烟织十里?
    水鸟低徊,垂柳相迎,别生幽意。

游侣双依,恰情话切切。粲然一笑,舟中歌起。
    更思一身孤孑,青春能几?
    景色恼人人恼景,逐波去,急飞双楫。
    杯中求乐,醉欢醒愁,怅惘更厉。

摘完梨,有一段时间农活不太忙。我就请了假,和家人南行一游,去了南京,无锡,苏州,上海。江南的好山好水,风土人情,都是吟咏的好题材,一路上得诗38首。其中

长江大桥上观江
一派浊浪天际来,水气澄朦一江白。
凭栏俯看恍如飞,波涛汹涌泄入怀。

舟发鼋渚向梅园
渔舟轻发向梅园,凭窗指点数白帆。
笑听舟工夸年景,自觉此渡亦新鲜。

留园
涵碧山房香风飘,荷花池中万柄摇。
九曲路尽想回头,“又一村”中花色娇。
注:涵碧山房和又一村都是留园的景点名。

插队将近两年。突然结束。工作分配时,又一次经历了命运不被自己控制的无奈。我被分到一个师范中专上学。不喜欢,曾打算不去。但是当时知青几乎走光,留下来更是前途渺茫。有诗两首,纪念知青生活的结束并记当时的心情:

投笔屯田年有余,忽从箧底发旧书。
    江头伫望几徘徊,此去龙门虬或鱼?

梦别诸友转侧频,神思不定昧旧魂。
    踏烂乡陌痕仍在,汗沃原野香犹闻。
    识尽人生真与伪,尝遍尘世苦和辛。
    莫憾山乡六百日,东风送我跃龙门。

三十年匆匆而过。检点旧作,感慨系之,积习重泛。咏成一首五言绝句为本文作结:

插队六百日,
    得诗九十篇。
    感时故国远,
    怀昔旧梦残。

 

--------------------------------------------------------------------------------


 

插队轶事(5):乡间读书乐


    翻看当年插队日记,常看见记有某人来访,带来几本书,嘱几日看完之句;还有从家中返村,带了什么书等等。插队时,忙闲随季节变化。农忙时四点即起,晚九点才回。饭罢,即熄灯睡觉。累得无暇它顾,哪有时间读书?但冬季农闲时晚出早归,昼短夜长,最宜读书。初到山村,被分配在科技组,三个农民,两个知青。组长是人称之为老叔的一个农民。到了地里,干完一个小时,老叔就吆喝道:歇会儿。带头找个树荫,放倒便睡。等他一觉起来,太阳已经落山。又吆喝道:老阳儿下山了,收工回去罢。在山脚下干活,太阳落山早,这时也就五点来钟。次日就带了本书去。他睡觉我看书,两不耽误。特别喜欢被队长派去干那些俏活。比如看场,每天晚上睡在场院的小屋里,只干下午半天,在场院上做些收拾打扫的杂活。晚上和上午都有充分的时间读书。还有晚上浇地,夜里可以在地头上偷着和衣睡一两个小时。次日可以不出工,有一整天的时间。还有一次,我被派去跟拖拉机犁地。就是用铁锹平整拖拉机犁不到的田头地埂。正好我借到一本《红与黑》,书主催得很急。为赶时间,我把书带到地头。怕人看见,就趴在垄沟里看。看一会儿书,就跳起来,猛挥铁锹,大干一气。如果天公作美,下雨,不出工。就可以得到额外的读书时间。这样的机会并不多,主要的读书的时间还要利用收工后的零星时间。我不喜欢像很多知青那样到老乡家串门聊天,意在为今后上调打群众基础 (中央文件上说,上调选拔要经群众评议),宁愿用这些时间来读书。有一次,盛夏时节,母亲来看我。正是中午,别人都在午睡,只有我光着膀子伏案读书。上午为玉米地锄草。背上是被玉米叶剌得道道血痕。母亲看见,嘘唏不已。

那时读书以文史哲小说为主,也读一些诗词之类。历史哲学方面有任继愈的《中国哲学史》,范文澜的《中国通史》和周一良的《世界通史》。小说主要是外国的文学名著:《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欧也妮?葛朗台》,《大卫?科波菲尔》等等。这类书当时还是禁书,主要是通过同学朋友互相借阅。由于常常是辗转借阅,在手里停留的时间都很短。有一次我和朋友同看一本书,书主只给了一晚上时间。我看上半夜,朋友睡觉,后半夜我把他叫醒接着看。我还看过辗转借阅来的《基督山恩仇记》手抄本。不知名的抄者很认真,字体工整。抄在一个硬皮笔记本上。我看此书全神贯注,如饮甘霖。看完后还能向朋友复述情节。可惜的是看完邓蒂斯从地牢里逃出后,就再也找不到下文了。不知道邓蒂斯如何去报仇。这悬念一悬三年。直到文革后《基督山恩仇记》重新出版,我立刻买下了全套四册书,才圆了旧梦。我还借到了1956-57年的《文艺学习》杂志合订本。文艺界在反右之前的繁荣和反右之后的的凋零对比强烈,使我非常震惊。另一类是当时的地下文学,当然都是手抄本。我看过《第二次握手》,《一双绣花鞋》。看这些禁书的心情,紧张而兴奋,兼有发掘宝藏的激动和独享美食的快感。真正是那种雪夜闭门读禁书的感觉。一个初中生偷偷借给我一本《少女的心》,并千叮万嘱不能给任何人看见。它抄在一个小学生的练习簿上,字体歪斜,显然抄者的文化水平不高。描写非常暴露,令读者脸红心跳。但文学水平不高。听说现在大陆又重新出版此书。我认为这是和所谓红色经典一样的黄色经典炒做。后来听说又在查禁此书。但是是和《往事并不如烟》,《中国农民调查》绑在一起来禁,莫名其妙。

还有一类书是当时的内部出版物,像《希思首相》,尼克松自传《六次危机》、田中角荣自传《我的履历书》、朱可夫的《回忆与思考》,《第三帝国的兴亡》、费正清的《美国与中国》,《法国大革命史》,《多雪的冬天》,《你到底要什么》,《落角》,《人世间》,《州委书记》,《沙器》和《望乡》等等。这些书大多是通过家里找到的。所以插队回家的日期往往取决于还书借书的需要。上调回城之后,我还经常跑东单二条的内部书店,通过朋友搞到的一个介绍信,在这里买了不少内部书。这些内部书,是蒙昧时代里了解外部世界的一扇窗口。通过阅读触发了我们在正统说教下的独立思考。当时还写了不少读书笔记。写自己的体会,也抄书中的精彩段落。有些书甚至对我的思想产生过巨大影响。读《你到底要什么》时,正是从农村上调之时。因为分配工作不理想,我面临走与不走的抉择。长到二十岁,人生观一直模模糊糊。从来没有认真问过自己你到底要什么?此书书名的提问,书中人物伊娅的生活态度,都对我有很大触动。它让我第一次认真地思考人生哲学的最基本命题:你到底要什么?从书中悟到人如果过度追求物质,就会为物质生活所累,成为物资的奴隶。人只应该拥有必需的物质生活,而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精神丰富和高尚上。

中学毕业时,立志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千里之行,始于插队。插队虽苦,读书有乐。所以尽管劳做碌碌,仍不废读书。

 

 

--------------------------------------------------------------------------------

 

插队佚事(6):自行车的故事


    村子离汽车站五里,离公社八里。路是土路,天旱起灰,天雨成泥。初到农村,无交通工具 。回家和上公社开会,或徒步,或搭顺路马车。徒步费时且累。时旗手同志号召学红星人民 公社经验,大办贫下中农理论队伍。我被公社指派为理论辅导员。常去公社开会,不堪跋涉 之苦。见村中富裕人家有自行车。再上公社开会,就去借车。农民朴实,借车少有被拒。土 路颠簸,磨损颇大,但车主亦少有怨言。一日大队喇叭呼我速去公社开会。急切之中,向一 陌生农民借车。连车主姓名也忘问。会毕,又去邻村访友。留连至夜深方归。正虑何处还车 。甫至村头,见一农民迎上来说“怎么才回来?”心讶并不熟识,何其莽撞?猛然醒悟,原 来此人就是车主。原来他明日一早要用车,故在村头等待。

长此以往,求人不如求己。尤其是当我管理伙食后,每天奔波买菜颇苦。从家中骑来一辆旧 车。此车年纪尤甚于我,乃老大哥苏联所造。上有洋文,有识者说标牌为基辅。老基辅乃倒 蹬脚闸,初骑者颇为不惯。老大哥制造皆以傻大粗黑闻世。此车亦不例外。但甚皮实且耐用 ,历二十年风雨仍能效力。从此我屡屡以基辅为驾,驮满麻袋菜蔬,驰骋于泥泞之途。老基 辅车把甚活,骑一程,则需停车于道旁以正车把。时至秋天,队里又分土豆,白薯和鸭梨等 物。乃载百来斤的梨筐,骑两个小时回家。长期锻炼,车技提高很快。

插队回城,将两年所挣所有收入上交家里。父母用其为我买了一辆凤凰牌锰钢自行车。老基 辅从此退休。我骑着凤凰上中专,上班,上大学,上研究生,直到出国。大学期间,我曾经 计划暑期骑车去旅游全国。为了准备这次自行车旅游,我和一个同学骑车去了一次十渡作为 演练。那时十渡还没修路。有三十里路都是在石子路上骑。车和屁股都几乎被石子颠碎了。 很多地方只能下车推行。北京尚且如此,何况全国?从此打消了我骑车旅游的计划。一次回 国,问起此车下落。父亲说,一个亲戚来北京上学,送给他骑。终于被盗,不知所终。

听说我们插队的村子已经成为北京的一个旅游景点。当年的土路,也变成了柏油马路。只是 还是没有公交车直通村子。游客们需要搭乘村民的接客小车,每位十元。这也算是为村民们 致富保留一个途径吧。

 

 

--------------------------------------------------------------------------------


插队佚事(7):中秋宴会


    知青食堂在知青屋的东端,做饭的是队里派来的一个大婶。食堂管理员由知青轮流,一人一月。管理员要起早,热早饭,打发大家吃早饭。然后发上面,再去买菜、计划一天的伙食、挑水、帮助大婶做饭、卖午饭和晚饭。这活儿,说轻也轻,说累也累。农忙时,大家还在睡觉,你就起床。冬天日子短,忙一天都不歇气,可其它知青都早早收工回来了。农忙时,出工早,收工晚,管理员就是好活了。所以农忙时很多人都争着干。九月里,地里的庄稼都收干净了。该种的也种了。果园的梨开始熟了。爬树摘梨这活大家都喜欢干。不累,还能随便吃梨。没有人愿意这时当食堂管理员。眼看食堂就要断火,队长急得跳脚。找到我,左劝右说。推辞不过,反正早伸头也是一刀,晚伸头也是一刀,我就当上了九月的管理员。

一干,方知这活不易。知青每人每月十元伙食钱。20人总共200元,一个月里的柴米油盐菜,都要从这里出。前任的管理员卡得太紧,以素为主,让我们当了三月和尚。尽管如此,还拉了亏空,这个月还要设法补回来。这年的十一又正巧是中秋节。所以我暗暗筹划到我卸任那天,也就是中秋节前夕,办个中秋宴会,大家补补油水。可是200元钱,日常的伙食都勉勉强强,如何还有多余的钱呢?

于是精打细算。顿顿饭不敢多做。如果打菜时手一抖,掌握不好,没剩下菜;或者按着定量做的饭,碰见有的知青来了朋友,要求多买饭。就只好委屈我自己了。

那时农村经常停电,最怕的是中午本来准备蒸馒头,万事俱备,突然停电。吹风灶不能用。只好烧柴灶改吃面条或烙饼。知青们着急出工闹着喊着催逼开饭。这时心里的火比灶里的火还旺。

从牙缝里很难省钱,管理知青伙食只好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每天多跑两个地方,比较价钱。我曾经在一个菜店看见三分钱一斤的小白菜,嫌贵都没有买。后来跑到10里外的另一菜店买到了一分钱两斤的小白菜。买菜也是只挑便宜的菜买。我们常吃的菜是冬瓜,茄子,小白菜,因为这些菜最便宜。那时社会上对知青普遍同情。很多人都有年纪相仿的孩子,不是知青,也是将来的知青。只要一说是知青,售货员一般就会通融照顾很多。我因此和肉店的赵师傅关系甚好,可以到他那里买到价廉物美的排骨,还不用排队。有些社员也托我帮他们带买。

一个月里,我学会了烙饼,贴饼子,擀面条,蒸包子。也烧裂了一口铁锅,烧糊了一个笼屉。

三十天操心的日子终于过完了。九月30号天公作美,早上下起了中雨。今天队里不出工,我抓了几个知青帮厨,一早上就忙乎开了。挑水挑媒,买菜买肉。我自己还出钱买了一些月饼,为大家助兴。忙到11点,就开出饭来。菜谱是:土豆粉条烧肉,肉片炒豆角,红烧带鱼,海带烧肉,加上月饼。各屋自己买酒凉菜之类。炕上摆起一桌。大家都吃得兴高采烈,不亦乐乎。

总结当管理员的心得,就是两句话。一是众口难调;二是任劳容易任怨难。

现在回国时和朋友家人出去吃饭,轻易就是200元以上。这可是当年我们二十个知青一个月的伙食外加一顿中秋宴会啊!

 

 

--------------------------------------------------------------------------------

 

插队轶事(8):打赌


    农民喜打赌。农村生活单调,少娱乐,田头小憩时,打赌就成为调节繁重劳动的一节目。打赌还有延长休息时间的作用,因而赌风长盛。往往是两人争执不让,旁观众人再起哄叫板,赌就打起来了。赌的内容常常是比赛力气或技巧,赌注常常是钱或者食物。我插队时以腕力称雄本村,常有农民来和我比赛掰腕子,战绩赢多负少,只是我不以此为赌。

一天,众农民和众知青一同耪地,骄阳似火,累渴难当。耪到了机井房下,带活的队副杨树风一声令下:“歇会儿!”。众人如闻大赦,立马歇手。先趴在渠上,大口痛饮刚打上来的冰凉井水,再在机井房旁找个阴凉,席地而坐。闲极则生事,杨树风就撺掇张建新和王德春打赌。杨树风喜热闹,性狡黠,尤好鼓动他人打赌,但从不参与。他只做中人,无论哪方输赢,他都能沾点好处。张建新和王德春是一对冤家,见面就掐,经常打赌,互有输赢。张建新为人豪爽,爱逞勇斗狠;王德春却爱占点小便宜。说起王的爱占小便宜,有一事为证。前次干活,王德春和老邵子打赌,赌注是两盒烟。王德春赢了,老邵子掏了一元钱,派小亮子上供销社买了两盒香山烟,见者有份,一人散了一根,剩下的一包半就归了王德春。小亮子把买烟剩下的两毛钱还给了老邵子。王德春却嘟嘟囔囔说这两毛钱应该归他。大家都说不对,赌的是烟不是钱。王却依然唠叨不休。

这次张建新和王德春赌的是爬电线杆子。电线杆子在机井房旁,高一丈八尺。并不难爬,难的是要求倒爬。如果王德春能头朝下地爬上电线杆子,张把他的上衣和回力鞋输给王;如果爬不上去,王输给张十元钱。王德春想要现钱,有些犹豫。杨树风看张的上衣和鞋子有八成新,约摸着能值二十元。就说如果王赢了,张的上衣和鞋抵给杨,杨给王十元钱。那时的十元钱非常金贵,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王德春不禁心动,跃跃欲试。在电线杆子旁边拿了几个大顶,比试了半天,最后还是觉得没有必胜把握,声言放弃。旁观众人大失所望。杨树风又撺掇张建新爬机井房和王德春赌赛。机井房有两人高,平顶,墙是花岗岩砌青灰抹缝,爬之不易。但墙凹凸有致,加上石缝之助,也可一试。王德春被众人将住,只得应战,但提出苛刻条件,要求张建新背着墙爬,以肩与房顶相齐为胜。而且把赌金减为一斤水果糖。张建新仗着年轻,身体灵巧。王的话音刚落,他就反身跃起,利用石缝,倒手几次,就够到了房檐,两手有了借力之处,曲臂提身一使劲,眼看着肩膀越过了房顶。众人齐声喝彩,张应声一跃,平稳落地,又是一片彩声。王德春无话可说,被众人催逼去买糖。这天我们不仅甜了嘴,而且多休息了一个小时。

近墨者黑。时间既久,打赌之风侵淫知青之中。小高初中毕业即来插队。插队前是我们那一带的顽主,喜欢打架,为打架还进过局子。此人讲义气,爱吹牛,还有些痞气,人送绰号“高老庄”。他自嘲粗人一个,但喜欢亲近有学问之人。那天我和他一道干活,他和我侃得热闹。说起去年中秋节阴天下雨没看见月亮,他说“俗话说‘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去年中秋节没月亮,今年元宵节一定下雪。”我告诉他,这个民谚只是描述,不是因果关系。八月十五和正月十五的天气没有直接关系。他不信,说明天就是元宵节,我们打赌,如果下雪,你给我买盒烟,如果不下,我给你买糖。看看天气正晴,不像要下雪的样子,我就应了。第二天起来一看天,心下大惊:天不助我。原来一夜之间,天色大变,彤云密布,朔风渐起,一场大雪眼看就要纷纷扬扬下将起来。高老庄看见我,分外高兴,嚷嚷着要我买烟。可是等了半天,雪就是不下。直到中午时分,天上落下了稀稀拉拉的几颗落地就化的冰粒后,开始放晴。高老庄满心期盼着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不禁大为失望,不过还是硬说下雪了。我拿出字典,告诉他,这叫霰,是雪的亲戚,但不是雪,这就像高老庄的亲戚不是高老庄一样。高老庄不甘心,逢人便问,今天下雪了吗?一半人答下了,一半人答没下。这个公案难断。最后只好我买烟,他买糖,几个人凑在一起,热闹一下,权当过元宵节了。

高老庄还有一件趣事。那天在知青院子里他当众吹牛,说他敢喝自己的尿。众人自然不信,他就打赌说如每人给他五毛钱,他当场喝给众人看。那天有十来个个知青围观,每人掏出五毛钱。他拿了一个粗碗,到厕所里接了一碗自己的尿。众人看他要来真的,兴奋起来。有人起哄有人看热闹。在众人的加油声中,高老庄端起碗,摆出个鲸饮东海的架式。岂料一口下肚,五脏六腑翻江倒海地闹将起来。赶紧找碗水,喝几口,把嘴中的尿味冲淡,再端起尿碗继续。可是味道实在刺鼻,他最终难以忍受,剩半碗尿不能再喝,把钱还给众人。好长时间被传为笑谈。

 

 

--------------------------------------------------------------------------------

插队轶事(9):我们村里的阶级斗争


    进村的第一课是阶级斗争课。大队的治保主任老安把全村的地富反坏都叫到队部,让我们认识一下,避免以后在街上碰到时,还亲热地打招呼,赶着叫大爷,就成为丧失阶级立场的大问题了。四类分子在前面站成一排,微微弯着腰,低头看脚。几乎所有的人都唯唯诺诺,只有一个年轻人,斜着眼看人,一付满不在乎的样子。老安告诉我们,他叫李加纯,因为说反动话,打架斗殴,被戴上了坏分子的帽子。戴帽时间不长,还很狂。时间长了,就会被整老实了。黑四类中的唯一一个地主,叫张山。解放前在城里开了一个修车补胎铺,吃手艺饭的,属于工人阶级。只因为挣了点钱,买了几十亩地,就成了村里的首富,正好赶到解放就被划成地主了。

以后再一起看见他们,就多是在大队部开全村大会的时候。不论是批林还是批孔,他们都是活靶子,在前面弯腰戳着。我和张山在一起干过活,他很老实,不太说话。有一次在地里除草,忽然他手碰到一个虫子,吓了一跳。一个农民开玩笑说,别怕,那是粘虫,不咬人。他一本正经地回答,知道了,下次就不怕了。老蔡个头很矮,人称恨天高,常被人欺负,更爱欺负不如他的弱者。有一次他和张山一起在场上赶牲口脱粒,老蔡一反畏缩之相,颐指气使,吆三喝四,把张山支使得团团转。老张山一边咧着豁牙笑,一边连声说“听你的,听你的。”大部份贫下中农和四类分子的关系和谐,看不出有敌我界限。干活休息时大家都喜欢抽张山的关东烟,和他开玩笑。张山的儿子文革前在北京上学,差点去了外语学校,文革时被遣返回村里。他喜欢看书,特聪明,学什么会什么。他们家的房子就是他自己画图纸设计的。

一天队长到知青屋来,说要抓阶级斗争。原来公社让四类分子出劳务工,如果不出劳务,就要扣工分,叫见勤工。坏分子李加纯觉得这太欺负人了,不服管教,和队干部吵了起来。队里决定第二天开会斗争他,如果他不服,还骂干部的话,就揍他一顿。但是群众平时和他关系不错,怕群众发动不起来,所以想让我们知青明天上去揍他。知青都不愿掺合,虚言敷衍。临走时队长问我们什么是阶级异己分子。最后得意地告诉我们,阶级异己分子就是很多人都想挤进***的门,所以叫一挤(异己)分子。

第二天开会大队书记讲话,先大讲无产阶级专政,再说到昨天吵架事。决定停李加纯的工,如果李不服从,将有更严厉的制裁,然后让李作检查。李加纯站起来说:“那我就说说昨天的事。昨天我不知是公社的指示,我以为是大队的那几个人存心挤对我。大队的那几个人平时都不咋样。我要知道是上级的指示,我就不闹了。我这个人就这样了,就这个脾气,坏就坏下去吧。我也不打算好啦,就差一颗枪仔把我毙了”虽说是认错,他的口气却很横。说完之后,全场默然。过了半天,支书才说“还有话没有,没有就走吧。”李正要离开,他妈妈哭着把他拉住,向支书求情。说他的检查不行,这样下去不行,要好好说他。支书不想惹李加纯,正巴不得结束此事,摆手赶紧让李走了。这次批判会没有达到把李加纯的傲气压下去的目的,倒给了他一个示威的机会。他的态度不软不硬,没有给队干部动手的口实。

后来听到群众反映,觉得大队做得过分了。李加纯也就是一刺儿头,戴个坏分子帽子,处罚太重,人为地制造了敌我矛盾。其实底下普通群众都当他是自己人,和他的关系都很好,干活时打打闹闹。

真正爱说反动话的却是贫下中农。我们队里有一个当过八路军的农民,叫王全瑞,在地头休息时常讲起他当年的经历。他的记性很好,当时的人名,地名,时间都记得清清楚楚。他告诉我们:红军吃皮带根本是没有的事,皮带怎么能吃?红一方面军过雪山损失最少,因为在山下把老百姓的牲口全宰了,背着肉上去的。后来的部队,无粮可筹,损失就大了。过草地时,人一陷就下去了,别的人根本就不能救,一拉自己也玩完,没什么阶级友爱互相帮助。狼牙山五壮士的副班长,投降给鬼子杀死,五人无路可走,才跳崖的。八路军扩军时见老百姓就问:“八路好还是日本好?” 当然回答是八路好,说日本好就是汉奸了。“既然八路好,你就背枪当八路吧。”有几个村的老百姓哗变,把一支队五百人全部活埋在山洞里。他有一次为国民党军队带路,一脱口说出一个军事术语:“回合”。国民党就问他;你当过八路军吧?他连忙否认。国民党也不追究。最后让他跟他们走,他不干,也很和气地把他放了。那时讨饭的都是懒人,要像这会儿这么苦干,谁都可以发财,谁都是地主。

这些就是我在农村上的阶级斗争教育课

 

--------------------------------------------------------------------------------


插队轶事(10):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


    “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是当时的时代语言。下乡之前,在决心书上都用滥了,真正体会到滚泥巴的味道是到了农村之后。

刚到农村时,我被分配在科技组。下乡时,带了几本科学种田的书,这些纸上谈兵的东西在这里却用不上。科技组没有科技,就是专管小麦以外的农作物。我们的农活主要就是给棉花掐尖,给大麦施肥。春天时节,山村的景色很好,活计也不累,游哉悠哉了几十日。

这天在棉花田薅地-蹲着用小宽锄除草松土。一不小心,薅倒了一颗苗,抬头看看无人注意,连忙拿土培上。刚好大芹子也锄倒了一棵苗,她却自己喊了出来,组长老叔开玩笑说:“你要把它埋起来,也就没人知道了。”我脸一下就红了,觉得老叔就像在说我。李大妈在我薅过的地里找到了几颗草,老叔解释说,“他们手生”,然后对我伸伸舌头。李大妈看是我干的活,歉意笑笑。这天我在日记里写下:“看到了我的小资产阶级虚荣心,这是我们和贫下中农的差距。”

麦子熟了,科技组解散,大家都去割麦子。早上3点钟,天还没亮,出工钟就敲响了。知青食堂把早午两顿饭送到地头,一直干到天黑才回去吃晚饭。麦地有两里地长,割到头才能休息。知青的镰刀不快,手生,劲也不够,总是拉在后边。当我们割到地头时,社员们已经歇了好一会了。我们还没来得及喘一口气,他们又开始往回割。那时最怵的农活就是割麦子,心里暗恨人民公社的田大得没边。后来我们割得快了,知青们又心齐,快的接慢的,所以经常是知青们先到地头,这时轮到我们歇着看社员割麦子了,对人民公社的巨大从暗恨变成了热爱。队长怀疑我们偷奸耍滑,背着手来回检查了几次,也挑不出大错来。

割了一天麦子,晚上还不能休息,要在场上给麦子脱粒。女的往脱粒机里送麦捆,男的把麦垛拆开,叉到脱粒机前。脱粒机像个怪兽,大口地吞食着麦捆。我们一刻不停地干,才能满足它的贪婪。又累又困,看着像小山一样高的麦垛发愁。这时候觉得世界上最好听的音乐不是贝多芬或者老柴的交响乐,而是脱粒机超载时发出的怪叫。因为每一次超载都要堵塞机器,我们可以得到十几分钟的喘息时间。

麦子割完了,科技组也没有恢复,随大拨一起干活。每天一打钟,就集合在村中央庙台下,等队长派活。每天都希望今天能摊个好活。最好的活是看场,白天在场院上干些零活。晚上睡在场院的小屋里,有充分的时间读书。队长喜欢派知青去看场院,因为知青不会往家里偷粮食。我还喜欢晚上浇地。拎着铁锹,提着马灯,像鬼火一样地游荡。碰到长的地段,就可以在地头偷着和衣睡一两个小时。一不小心睡过了,水漫金山,第二天就要挨队长骂了。黎明时,拄锹瞩望东方一点点变白。待一轮旭日从运河上跃起,不禁诗兴大发,胡诌几首歪诗。次日又可以不出工,偷得浮生一日闲。最高兴的事是早上醒来,发现天下大雨,今天可以不出工了。最不高兴的事也是下雨,但雨不够大,队长仍然敲了钟。淋着小雨干活,浑身湿冷。

第一年夏天,即使在田里劳作得大汗淋漓,知青们仍然穿戴齐整。第二年我们就学农民打赤膊,只用一条一米见方的笼屉布(当地叫豆包布),在脖子上打个结,披在身上。这种着装有许多好处:既遮阳,又透风凉快,还可以擦汗,在地头休息时,在水渠里洗净汗迹,再往身上一披,水分蒸发带走了身上的热量,感觉分外凉快。特别是登高一站,身后的豆包布随风飞舞,仿佛就有夏伯阳披着大氅的感觉。

一次夏日雨后,在玉米地挖沟排水。比人还高的青纱帐里又闷又热,衬衣穿不住,光着膀子干活,背上被玉米叶拉出一道道血印。渴得要命,来不及到地头去找水,就喝玉米须和玉米叶上的雨水。那水的滋味胜过了甘泉。拼命地干,可是我还是拉在了后面。心里纳闷,怎么这么卖劲,也赶不上别人?后来留神一看,别人都是挖得浅浅的,有的地方干脆走了过去。原来农民干活也有偷奸耍滑的。

秋天到了,上山去摘梨。满园都是梨香,爬在树上悠悠地摘梨,摘累了就吃个梨解渴。梨随便吃,很多社员连早中饭都不吃,渴了饿了都吃梨。村里的鸭梨是特贡人民大会堂国宴的品种。果肉细,汁多,糖份高,梨汁流到手上,手指都张不开。在屋里存一冬天也不会烂。屋里放上几个鸭梨,满屋都是经久不散的香味。

冬天也不能闲着,学习大寨在山地上造平原,把山地里的石头刨出来,叫捣地阶子。在高低不平的山路上推独轮车运石头可是个功夫。不会推的人经常翻车,我们练出了推独轮车的绝技,能在坑坑洼洼的田埂上跑得飞快。

最累的活是抬加汽砖。水泥加汽发泡做成的砖,一米宽,六米长,千把斤重。抬上房梁做房顶。村里的挣10分工分的壮小伙子都不愿干,队长却把活派给我们这些只挣七八分的知青。抬砖的杠子一上肩,死沉,觉得肩膀就要塌了,不由自主地就腿发软,要往地上坐。张京平首先受不住了,被压得乱晃起来。赶紧叫停,却又掩饰说:“我想先看看往哪儿放。”*和毫不留情揭穿了他:“抬不动了就说,别装蒜。”大家大笑。趁机喘了几口气,重新鼓劲,咬着牙,使劲站了起来。走了几步,就不觉得那么重了。喊着号子,一鼓作气,把加汽砖抬上了房梁。很累,但累得痛快。抬完一块可以长长地歇一气。休息时看着抬上房的砖,能体会到自己力量的壮美,有成就感,还能领会到集体协作的力度。比起不紧不慢地薅地,我们更喜欢这种短暂的力气活。晚上发现肩膀又红又肿,第二天一挨杠子就疼。

插队两年,挖过河,赶过车,盖过房,捣过粪。泥巴滚了好几身,手上老茧磨出了几层,心有没有炼得更红一些就不知道了。

 

 

--------------------------------------------------------------------------------


插队轶事(11):县创作会


    1974年的黑画事件后,旗手同志号召贫下中农占领农村文艺阵地,从批林批孔开始,批《三字经》,批《女儿经》,批《千字文》,批《增广贤文》。批来批去,没啥剩下的了。想想不能只破不立,自己也要拿出点东西来,作为文化大革命的成果。于是有赛诗会,再后来是公社下达任务,要求每个大队拿出几部文艺作品。本村支部书记不甘寂寞,从公社接下一篇长篇小说,转手交给了几个知青。经过访贫问苦,搜集素材,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我们写出了一部二十万字的长篇小说,交到了县里。

这天县上来了通知,让我们去开创作会议。策马离山村,来到县衙前。先到县文化馆报到,发饭票,分配招待所房间。房间很大,住十几个人,十分热闹。安置好后,就去礼堂开会,传达市创作会精神,然后分组学习讨论。会上遇到很多知青,像崔村的小张,南邵的小苏,十三陵农场的张伯华,中越友好公社的杨炼-现在已是海外著名诗人。大家交流作品。杨炼,张伯华朗诵了他们的新诗。俩人的诗作都不错,张伯华的诗更朴实老练一些,受到农民作家的喜爱。张伯华在农场插队十年,已创作多年,在《北京文艺》上发表过多篇作品。他又念了他写的一个小快板,歌颂批林批孔后涌现的新事物:男嫁女。快板节奏明快,活泼有趣,受到大家的喝彩。

食堂吃饭是份饭,有荤有素。还可以自己换点菜票,另外加菜。我们买了一份酱驴肉,一份回锅肉,可惜无酒。但比起村里知青的伙食,已然大大地改善。难怪干部们都喜欢到公社和县里开会,既不劳动,又有好吃的,还有钱粮补助。

第二天学习“讲话”(《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简称)。念了一会儿,众人都觉得枯燥。主持人让大家结合自己的作品谈体会。有人点名请我们写长篇小说的发言。推辞不过,我就谈了写小说的经过和体会。最深的体会就是如何处理劳动和写作的关系,不脱产,就没时间写;脱产写作,又容易引起群众不满,同来的小孙就是因为脱产多了,今年的工分被生产队刨了半分。作为任务搞创作,就像挤牙膏,确实很辛苦,每天都要写得很晚。

小苏介绍他写剧本的经验,刚到农村时,什么都写不出来。后来挑水跌伤了,受到老贫农的细心照顾,很感动,一下写出了一个独幕话剧。自此文思泉涌,三天能写出一个六幕话剧。知青里真是藏龙卧虎。农民里的人才也不少,写小说,写剧本,写歌词的都有。老谷是老高三的,串联跑了很多地方。李启全写了一部十八万字的长篇。崔景泉上过师范,毕业时正赶上文革,在村子里等分配,到大队帮忙,就不让走了。现在正在写电影剧本,他一天能写出个四千来字的短篇。听这些农民作家聊天很有意思,语言特生动。

县文化局的老刘来参加我们座谈,谈到在市创作会上遇到浩然。浩然是当时的“全国八个戏一本书”中一本书的作者,中国的头号作家。浩然作报告说业余作者不要过早变成专业。有个业余作者给他寄稿,修改后发表,就飘飘然,被请到基层作报告。浩然劝他不要去,说你一个短篇能谈出什么体会。他还是去了,谈了四个小时,还说带来了浩然的指示。浩然听说我县搞创作的还管买菜,本县创作组的老谢答是,他就兼作食堂采买。老谢邀请浩然来本县。浩然说,去,一定去,去吃你买的菜。

晚上看县宣传队的表演,节目精彩,短小精干。之中也有知青,能歌善舞就从村里调了上来。所以有个民谣说:“干的不如写的,写的不如说的,说的不如唱的,唱的不如看的”。宣传队每人发一件军大衣,国防绿是流行色,宣传队男男女女,不论天冷天热,都整天裹着绿皮,蔚为景观。回到宿舍,别人扎堆打扑克,我和崔村的小张聊天。我和他很谈得来。他会拉小提琴,还会画国画,当场表演,几笔就画了两只虾,又画了一只奔马。小张内秀,外表却很朴实,像一个农民。

第三天,大家都混了个脸熟,口没遮拦,什么都说,谈到了许多社会上的落后现象,结束时赶紧补充一句“这都是个别现象,整个形势还是大好的。”听说《北京文艺》的编辑要来座谈,众人激动起来,又打扫房间,又擦桌子。来的是编辑老谭,问到几个作者,包括我们的长篇小说。酒厂的一个胖子自称文革前在中学就是创作爱好者,投稿《北京文艺》,从来缈无音信。北京日报如有一线可取,就帮助作者修改,发表。小苏说他往《北京文艺》投过两篇独幕剧,没有下文。老谭答应回去查查。尽管众人都宣称要为工农兵而写作,不追求名利,但是想发表作品的欲望是掩盖不住的。

那时在村里很闭塞,出来开个会可以开开眼界。

 

 

--------------------------------------------------------------------------------

插队轶事(12):回城日记


    11月30日 星期日

今天是回家休息的第二天。小毕来访,他得到绝对可靠消息,知青要上调一批,方向是医院,师范和工厂。他急着回村里去。我半信半疑,刚回家,想看看再说。

12月1日 星期一

上午*和来,他也听说了上调的消息,但是是电影,照相等行业。我决定下午和他一起回村。晚饭之前到村子。村里的知青已听说要分配了,大家议论纷纷。借调到公社中学当老师的小孙也回来了,他在公社也听到了内部消息。似乎这次不是谣言。

12月6日 星期六

这几天都上马坊,学大寨平整土地,搞人造平原。公社要求每个大队都抽人参加。人海战术加疲劳战术,要求从每天早上七点到晚上七点。可是冬天日头短,两头黑。看都看不见,更干不了什么活了。第一天刚到晚上六点就没人干活了,都拄着铁锹站着,一直耗到七点公社才让走。第二天就没人遵守这个规定了,天一黑,大家都抢着上拖拉机,就像溃兵一样。

听见传说,10号是上调体检日期。一直盼着上调,但骤然上调成为现实,不知为什么,心里又有一点惆怅。小高听说,我们村46人要走40人。

12月8日 星期一

早上政治学习,指导员证实了上调的消息。大队的意见是全走,一个不留,但名额只有40名。让社员推荐。社员讨论说在村里干农活的知青都走,到公社中学当老师的知青劳动少,应该留下继续锻炼,指导员说不行。其实谁走谁留,大队已经定了下来,社员讨论只是一个过场。下午大队宣布,高中生走,初中生不走,因为这次招工单位都愿意要高中生。小孙下午来,说这次有上学的,是二外,师专,医专。招工的有铁道部,农科院,煤矿部。他想上学。

12月10日 星期三

这几天在牲口院里铡草,这活又累又脏。今天接到爸爸妈妈的信,他们单位今年将分来27名知青,工作有炊事员,司机,勤务员,保育员等八大员。建议我如果上学的话,去二外,招工的话,去仪表局最好。但现在外事工作特要求家庭出身,听说一个人外语学院毕业后,又是查三代,又是看外貌,都通过了,最后却分到了北京饭店。最好还是当工人吧。

12月15日 星期一

这几天知青都不出工了,在家里打牌,到各村知青点乱窜,打探消息。今天知青到公社体检。先是王立江副主任讲话,让知青站好最后一班岗,服从分配。体检过程很简单,量量血压,摸摸脾胃,唯有视力检查还算郑重。我检查时,其他知青和公社管知青的干事小彭都在旁边提示,公社卫生院的医生气得直骂。所有的人都通过了。看到小孙,他从公社得到了消息,我上二外,他自己去二医,小周是七机部卫校,并向毛主席保证消息绝对正确。我心里已倾向去仪表局,听此消息,略有沮丧。小周也闷闷不乐。填完招工表,交到大队管知青的老安家里,证实我是去二外。想想二外也不错,仪表局单位好,但听说招的全是搞后勤的八大员。

12月18日星期四

*和拿来一个算命表,说是从阿尔巴尼亚画报上抄的。根据生日预言一个人的将来,包括性格,爱情,婚姻,财富和职业。知青们都很感兴趣,信徒颇众。当人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时,就喜欢相信命运。晚上辗转反侧,咏成三首,录此其一:更信此生风雨稠,借得东风送小舟。两年白发生多少?遥看明日百尺楼。

12月19日 星期五

妈妈来,她打听到可靠消息,不是二外而是外语学校,中专,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中学教书。我情绪立刻掉下了深谷。中小学老师整天和学生置气,是受气包,社会地位低,“家有隔夜粮,不当孩子王”。好几次公社想调我到公社中学当老师,我都拒绝了,看来最终仍难逃当老师的命运。妈妈让我到公社问问。到了公社,问王立江,到底是什么学校?王胡诌,说毕业出来后当大学老师的。旁边有个幼儿师范来招生的,证实就是外语学校。和妈妈一起到饭馆吃午饭,一直心神不宁,母子相对,两付愁肠。送妈妈上车走后,回到村里。我想这次不走了,等下次机会吧。小刘和张京启接到通知去公社报到,听说他们分到一轻局。刘张都很兴奋,他们是走的第一批。我们就像一群囚犯,每天被叫出一批去宽大。没叫到的心情复杂,既羡慕别人又担心自己的命运。

12月21日 星期日

昨天一天都在等待,众人都无心做事,打牌消遣。今天二商局来接人,小马小李走了。不想再等下去,与其干等命运光临,不如拼争一下,到公社再去说说,能不能换换。二队的女生张萍想学外语,她想和我交换。王立江正在吃饭,打官腔“哼哼哈哈”的。说已经定局了,两个单位都同意了,县里也盖了章。不好推翻了,只是虚言敷衍。悲哀的是,我们的命运就掌握在这个土皇帝手里。

12月23日 星期二

昨天老安来,听说我不愿去外语学校,怪我没有早告诉他,说这次上学的都是挑学习好的。我说你那时说是二外。今天老安通知全大队23个知青去七机部二院,我们生产队有十人。只剩下小毕无着落,他上公社去问,得知是去二轻局。我们一起去上镇里的饭馆吃饭给他们送行。买了八瓶青梅酒,葡萄酒和啤酒,十多盆菜。喝得很热闹。大呼小叫,旁人侧目。服务员问我们是不是分配了。醉步踉跄地回到村里,他们挤了一屋子,兴奋地谈着。我头痛得要命,躺在炕上。走的人和留的人矛盾很大,小高和小贾已经吵了好几架。我今天问指导员,留下来行不行。指导员很诧异,我告诉他原委。他说走的欢送,留的也不反对,只要公社同意,生产队没意见。我把走的知青都送到村口,依依惜别。回到屋子,火已经灭了,室内冰冷,人去屋空,满屋零乱。想到以后要独自在这里生活,心情凄苦。

12月25日星期四

上午又去公社,和王立江又谈了一次,他一口咬定,无可更改。我腻透了,命运掌握在这样一个不通人性的家伙的手里让人很无奈。出来碰见小孙,他分配去二医,很兴奋。一起在饭馆里吃了饭,我有些绝望,闷头吃饭。小王分到七机部卫校,因为他父亲被政府枪毙的家庭问题,被退了回来,非常沮丧。 二队的女知青小胡也被分派到外语学校。她也不愿去,哭了好几次。送走了最后一批知青,下午我决定上北京去外语学校看看。学校在几座楼后面,进门就看见新生报到处。接待的人告诉我,是两年中专,出来当中学老师。果然看到我的名字,分在德语系。碰到党支部书记,大谈一番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大道理,颇让人烦。有个门头沟的知青来报到,谈到他们那里的知青也不想来学外语。都希望去工厂。可是公社已经把他们的材料转走了。

12月26日 星期五

回家待了一天,想认真好好想想何去何从。这几天在读一本内部书,苏联作家柯切托夫的《你到底要什么》,书的名字触动了我,第一次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到底要什么?我很喜欢书中伊娅的生活态度和追求,那种拥有丰富学识的达观和潇洒。书中有段话说过度的追求房子和汽车这样的物质,就会为物质生活所累,成为物资的奴隶。人只须拥有必需的生活物质,而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知识丰富和精神高尚上。这对我触动很大。我可能面临一个人生态度的突变。工厂这样的环境真是我所追求的吗?如果人能超脱环境,到哪里去的问题就不一定那么重要了。老师的工作是精神方面的,也许更适合我的追求。要好的朋友都走了,我留下来会感到很孤独的。晚上小胡来,带来一份外语学校的报到通知书。说她和她爸爸今天上公社找王立江说了半天,不行。王立江说不去就不再分配了。明天外校就来车接人。天平上压上了最后一颗稻草,开始向外语学校倾斜。我决定走。

12月27日 星期六

今天一早就赶回村子,匆匆地收拾行李。和留下的知青告别,他们把我送到村口,最后地看了一眼我在此度过两年的知青屋,感慨无限。没想到知青生活就这样地结束了,前途多艰,吉凶未卜。占诗一首,以志纪念:投笔屯田年有余,忽从箧底发旧书。江头伫望几徘徊,此去龙门虬或鱼?

 

--------------------------------------------------------------------------------


插队轶事(13):家书一封抵万金


    爸爸妈妈,您们好,

您们的来信已收到。因前几天劳动太忙,早上五点既起,晚上八点才收工,每天在地里干十几个小时。所以没有及时回信。这几天上山割青。就是把山上的青灌木割下来,埋进坑里沤成绿肥。要求每人一天割三百斤。首先要爬到草木茂盛的山坡,把割下来的草棒成一大捆,然后背下山去。背着比人还高的百十来斤的草捆走山路很困难。活很累,但我努力咬着牙干,对自己也是一个锻炼。山上的风景很好,有奇松、怪石、山涧、瀑布,但是我们干活很累,根本没有心情去欣赏。

前天起来晚了,社员已经走了,我不知道地点,就问了路线,追了过去。路走岔了,到了西山农场的果园里,随手摘了几个青苹果,生脆,有股清香味,很好吃。一人独行,颇感寂寞。好不容易找到干活的社员。队长让我去装车。马车下山时,要跟在车后面压车闸减速。到了半山腰,车翻了,还好没有伤着人和马。只好把草卸下,重装。因而回去得很晚。路上碰见小梁,说“你妈来了。”我一阵惊喜。他又说“又走了”。我以为他在开玩笑。回到宿舍,看见脸盆里有桃子和一个饭盒。饭盒里装的炸鱼。炕上放了几件衣服。问其他知青,才知道妈妈搭车来此,因为司机急着回去看电影,所以放下东西就走了。要不是翻车,我可以早点回来,就能看见妈妈了。这时才想起今天是十一节日,家里放假,而我还在满山乱转。心里无限酸楚,独坐灯下,怅然愁思。这几天劳动很累,加上同屋的小孙到县里开会去了,比较孤独,就特别想家。非常后悔回来晚了,不然我也许会随车回家的。想不到现在我的感情会这么脆弱。

上个月到公社开了一星期会,成立公社理论队伍。每人交六两粮票,公社再补助2两粮票,四毛五分伙食钱。公社正副书记任班长付班长,共17人,有知青5人。上个星期公社的杨副书记叫我到公社去。说县里交下任务,让写一篇《历史上劳动人民的反孔斗争》。公社指定由我执笔,要求两万字,一星期交稿。杨副书记特意打电话给大队,让我脱产一星期。我用三天找材料,两天写初稿,两天修改加抄写。杨副书记看后说很好,要打印出来。北京电力局是我们公社的厂社挂钩单位,带队的工人师傅把稿子带回到局里打印后,让我去北京校对。住在前门附近的电力局招待所里,晚上到都一处吃烧卖。招待所同屋的是一个怀柔供电局来的,姓卜,被推荐到北大上大学。他一晚上没睡觉,忙着填大学申请表。半夜时他把我叫醒,问怎么写对上大学的认识和态度。我告诉了他,他非常感谢。张铁生交白卷之后,文化考试被废除,全靠推荐,走后门之风愈演愈烈。以前是勤奋读书考大学,现在是积极表现考大学。大学对于我们来说就更加遥远,可望而不可及。

政治理论学习是上面轰轰烈烈,下面冷冷清清。一点实际问题也解决不了。现在刚下来时的新鲜兴奋都过去了,对农村的现实常常感到的是失望。毛主席说“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农村的落后现象还是很多。普遍自私落后,干部也很简单粗暴。复员军人李士启自恃本事大,骂队长。队长停了他的工。他三天没做声,第四天就沉不住气了,颠颠地去找队长。队长正在捣粪呢,他抓起耙子就要干,队长拦住不让,队长说人手够了,没有他干的活。他千求万恳地说自己不对,又承认错误又作检查。队长说你跟我检查有什么用。他说那就开会,我在大会上作检查。队长说还能为你一个人开会?他说我去喊人,马上绕着村喊人“大爷,奶奶,快去开会吧,我作检查,不检查不让我干活。”找了一百多户来开会。他在会上作检查:“骂人是两千多年前孔老二传下来的。”大家哄笑,有人说“干脆说是孔老二骂的”;“别刨他的分了,刨孔老二的工分吧。”还有赛诗会,要求人人上台。我念了以前写的描写梨园丰收的新诗。很多知青都没写过诗,但也被赶鸭子上架,来斯文一把。小王念了他写的诗,其中有一句:“摘片白云擦把汗,凑近太阳抽袋烟。”我觉得他整首诗中就是这句写得最有神采,但又觉得有些耳熟。后来想起,以前在大跃进民歌选中看到过。

家里的旧报纸别扔了,等我回去看。

祝好,

儿敬上

 

 

--------------------------------------------------------------------------------

 

插队轶事(14):魂惊知青屋


    知青来之前,村里已把知青小屋盖好了,用的是国家拨的知青盖房专款。知青屋盖在村头第一家,挨着进村的大路,远远离开其它民居,有点敬而远之的意思,又像是让知青给全村站岗放哨。一溜五间土坯砖石混合的瓦房,最头一间做厨房,剩下四间,每间五人。一间房大约有10平方米,原定住两人,住五人就挤了一点,低于国家的规定。队里答应以后再盖新房,但是直到知青走时也没有兑现。屋里迎面是一张占了半间屋子的大炕。门旁是一个大水缸,还准备了暖瓶,脸盆和毛巾。地面是土,每次扫地都能扫起半簸箕土面。厕所在房子另一端,一个半人高土墙围出的土坑。紧挨着进村的大路。如厕之际,还可观看大路上的风景。

没有天花板,抬头就看见铺房顶的高粱秆。晚上能听见虫子大嚼高粱秆的沙沙声。炕上看得见掉下来的虫屎,令人不禁担心晚上张着嘴睡觉的危险。不时有老鼠和蟑螂出没。乍然望去,灯绳怎么是黑色的?走近一瞧,群蝇飞起。灯绳又恢复了本色。

路对面就是三队的梨园,春天时白花满园,如云似雪。秋天之时,每次回家,如果碰到队里的梨园还没有卖梨,我们就在夜色的掩护下,乘看青的不注意,摸进梨园,摘一书包梨带回家。半熟的梨,清甜多汁,非常可口。

陋室如斯,我从家里带了几张画贴在墙上。隔壁的小高看中了那张江青照的海岛女民兵,想要。开始没答应他,但是架不住他的反复央求,硬是让他从墙上揭走了。因为不仅他来求,他同屋的知青都来求,说小高迷这幅画都迷疯了,不要到这幅画,他就什么活都不干。小高把画贴在炕头,每天躺在炕上都要看半天,说看看就浑身有劲,不吃不睡都行。一天晚上小高出工回来看见地扫得干干净净,屋里收拾得整整齐齐,火也生着了,而门还是锁着。他就做起了中国民间故事中光棍们常做的春梦,以为画上的小姑娘活了,白天下墙来扫地做饭,心中一阵狂喜。又有些害怕,怕画成了精,小姑娘晚上趁他睡觉时拿锤子砸他。后来一问才知道是同屋的知青探家回来,打扫了屋子,又出去串门了。

此地习惯用地炉子。因其全埋在炕前地下,故名。地炉子烧煤,有烟道从炕下通过。冬天一烧地炉子,不仅整个屋内都暖烘烘的,而且土炕同时也烧热了,冬天晚上睡热炕可以驱除一天的寒气。地炉子生火是一个技术,用几个玉米芯引着火后,再加上煤块,但是地炉子通风渠道和普通的炉子相反,是从炉口向下进风的。开始没经验还很真不容易把火生着。经常需要生火,因为隔几天就要熄一次火,以便把炉灰掏干净。地炉子的第二功能是做饭。知青食堂伙食不好,知青们有时自己开小灶,在炉上煮挂面,熬棒碴粥。回民小马炖过一次红烧羊肉,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羊肉,一点膻味都没有。晚上知青们围炉聊天,在地炉子里焖几块白薯,炉口上贴几条馒头片。满屋都是焦香味。不烧饭时,就在炉口坐一壶水,水烧开了即可冲茶,又可临睡时烫脚。

但是地炉子通风不良,容易煤气中毒。有一天晚上,我被隔壁敲墙的声音惊醒,问了几声,不见回答。过去看看,原来他们中了煤气,动不了,只好使劲敲墙,由于救助及时,一屋子五个知青平安无事。这次风险没有引起我们的警惕。过了几天,大队干部老安到我们屋聊天。他走了之后又回来,说屋里有煤气味。于是我们把门开开通风了一会后才睡下。半夜忽觉头痛猛然惊醒,觉得浑身乏力。看看身边同屋诸人,都纹丝不动,不见一丝生气。意识到是煤气中毒,想喊,但说不出话。想还是就这样一直躺下去舒服。正想再睡过去,突然心里闪过一个念头,不能这样放弃,一定要起来。于是挣扎着爬到门边打开门。片刻之后,冷风清醒了头脑。回来叫醒了同伴。他们还是一点都动不了。通风了一会后,他们才能说话。后半夜就这样一直开着门。第二天头疼了一天,但总算大难不死。马上在窗户上装了风斗,从此安然无事。

 

--------------------------------------------------------------------------------


插队轶事(15):性与乡村


    这个题目套用了“Sex and the City”。那个时代,全社会都讳谈性,除了伟大领袖一人性亢奋,八亿中国人民都被性压抑。我们这些处于青春期的知青,更是在性的蒙昧阶段就被发配到农村。广阔天地中的性却比城市开放,我们原始粗犷的性启蒙就从这里开始。

上中学的时候,就有男女界限。男女生之间很少讲话。如果有人跨过这个界限,和异性说话就会受到其他同学的嘲笑,属于思想下流一类,在班里就抬不起头了。所以我们毕业时,很多知青还不会和异性交往,每每表现得非常腼腆,脸欲红而心跳,口将言而嗫嚅。到农村后,为了避免麻烦,大队把男知青分到一队,把女知青分到其它两个生产队。男女知青的房子也分别盖在了村子的两头,最大限度地拉开了男女的距离。所以到农村后男女知青仍然很少接触,缺少一帮一一对红的机会。

村里的男女之间却没有这些界限,关系比较自然。农村讲究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干活时男女之间常常打情骂俏,互相开些很荤的玩笑。说者语带双关,听者佯做不知。有一次几个姑娘媳妇说老寿子的新媳妇“大方,不怕人瞅。”在旁边听的孟万才色迷迷地插话说:“她不怕人瞅,怎么不把裤子脱下来让人瞅,解手还背着人呢。”姑娘媳妇们听了,只是暗暗发笑。休息时更是打打闹闹,男女之间经常相互动手动脚,滚成一团。夏天天热,生过孩子的媳妇们,图凉快,都不着上装,在古老的中国演出了一场玲珑满目的上空秀。我们当时习以为常,不以为怪。

村里有个大龄青年,小名叫铁疙瘩。人特老实,他妈妈是地下党员,早早牺牲了,爸爸也早亡。虽说本人长得眉清目秀,因为家贫,没房子,一直娶不上媳妇。一次去后山相亲,对象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哑巴。回来后大家问他对象长得怎么样?会做饭吗?他都一问三不知。有人开玩笑你没看清是男的是女的?后山比我们村穷得多,所以这次铁疙瘩相亲成功。结婚之后,铁疙瘩出工干活,休息时社员们围着他打听洞房中事。铁疙瘩一五一十地老实回答,说晚上睡觉,是哑巴主动勾搭他的。

农村中开放的启蒙性教育和苦闷孤独的环境,让人很容易产生对异性的追求和对知己的渴望。我有一位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小曹。他家就在农村,因此他没有跟我们一起去插队,而选择了回乡,当时叫做回乡知青。他的村子与我们村不远,我们常常见面,交流读书心得,讨论时事。他是知青中最先交女朋友的。他的女友小方也是回乡知青,很喜欢读书,发愤要改变自己与生俱来的农民命运。两人由借书而相恋。我见过小方,人很秀丽,天真,举止却很大方。有一次我和小曹小方一行四人一起去颐和园泛舟,在雨雾迷蒙的湖上讨论读书,理想和人生,赋诗放歌。又在颐和园门口的饭馆内斗酒论诗,醉卧路旁。我曾经写了一首《桂枝香》描写当时情景:

湖中击楫,正斜风细雨,愁人天气。
    绰约万寿雨中,蒙纱处子。
    几度湖上醉春风,何曾见,烟织十里?
    水鸟低徊,垂柳相迎,别生幽意。

游侣双依,恰情话切切。粲然一笑,舟中歌起。更思一身孤孑,青春能几?景色恼人人恼景,逐波去,急飞双楫。杯中求乐,醉欢醒愁,怅惘更厉。

其中“游侣双依,恰情话切切。粲然一笑,舟中歌起。”正是描写小曹小方相恋依依之状。两人最终有情人成眷属,后来小曹下海致富,但始终糟糠之妻不下堂。回国与旧友夫妻相聚,忆起当年这段佳话,不禁唏吁感叹不已。

当时回家酒醒之后,感叹人生得一红颜知己不易,青春的渴望躁动,一气呵成写出了一首新体长诗“星”。

当我们上调之后,回村去领前一年的分红时,却惊奇地发现留下的三对男女知青们已经打破男女界限,搬到一块去了。我们的知青小屋变成了鸳鸯屋:一对鸳鸯住一间,过上了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的幸福生活。时当隆冬,看他们屋里装扮得舒适安馨,温暖如春,让我们这些早走的知青好一阵艳羡,不知道我们早一步回城到底是幸事还是不幸。

 

--------------------------------------------------------------------------------

 

插队轶事(16):浪漫的事

少女怀春,少男多情,本是天底下最自然不过的事情。知青插队时都是十七八岁的年纪,正是发生点浪漫事的年华。但在那禁锢的时代,只能表现为偶尔眼波的飘飞和倏忽心灵的电击。

山清水秀最养人。我插队的村子依山傍水,景色秀丽,果然出落了几个漂亮的姑娘。老杨家有四朵金花,属老四最好看,一双扑闪扑闪会说话的大眼睛,两支油黑油黑的粗辫子,温柔腼腆,喜欢围一红头巾,知青都管她叫杨四。杨四初中毕业回的村,是村里文化最高水平。她先在队里当记工员。第一次和杨四交往是她向借我钢笔。她不直接借,却通过队长向我开口。我正纳闷队长干活时要笔干什么,却看见队长一转身把笔递给她。她还笔的时候却不通过队长了。一声不响地站在我身后,开始我没有察觉,突然感觉什么地方不对,回头一看,杨四笑盈盈地把笔递给我。又一次在路上相遇,杨四低着头瞅过来,没留神,撞在前面走路的老太婆的锹把上。她捂着撞痛的脸,吃吃地笑着,半嗔地埋怨老太婆。老太婆说:“你自己失了魂,光往北瞅,自己往我锹上撞。”

以后又见到杨四,她总是低着头,有时偷眼瞅过来。只觉得目光流盼,楚楚动人,那一双眼真能勾魂。如果你回看过去,她则把头一低,脸一红。记工员还管队里分东西,我注意到每次分东西时她都远远一看到我,就把账本翻到有我名字的那页,称好一份,放在一边等着。冬天农闲,学大寨平整土地,农闲变成了农忙。男的推车运土里刨出的石头,女的往车里装石头。杨四把装满石子的簸箕放在地上,也不给别人装,只等着我。也不装第一簸箕。要等到别人装第一簸箕后,她再开始装车。

知青房旁边就是电井。全村的人都到这里推水。从几十米地下抽上来的水,冰凉刺骨。夏天时,劳动了一天,满身大汗,我喜欢在电井旁冲个凉水澡。冲澡的时候,只穿个短裤,接一盆水兜头浇下去,浑身打个激灵,爽透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次我在电井旁冲澡时都会碰见杨四来推水。开始我和她只是打个招呼,后来也找些话说。有时两人眼光碰上,就相视一笑。水塔只有一个出水管,她看到我要用水时,就会主动把水管递过来,我也会让她先装水。一车水四个桶,一般五分钟就能灌满,她磨磨蹭蹭总要花上十分钟。有时装满水的推车陷在泥里,我就会搭把手,帮她起步推出来。长此以往,一天如果看不见对方,就若有所失。我也因此延长了冲冷水澡的时间,从而养成了喜欢洗冷水的习惯。这习惯我一直坚持到上大学,夏天晚上一定要到水房里浇几盆凉水,才浑身舒服。出国后,尽管热水很方便,我还是坚持洗冷水,从四月一直洗到十一月。好处是很少感冒。

后来杨四到大队部管广播兼信件收发。我当时订了一份文汇报,报纸经常被其他知青打劫而去。所以我特意和杨四说好,不要把报纸交给别人,我每天会去取。但她常常给我送过来,同时问我一些不认识的字。有一次我去供销社去买东西,没戴眼镜,半路上似乎听到有人叫我,回头看看,只见几个小孩在墙边玩耍,以为他们和我闹着玩,因为急着回去,就没停步继续前行。回到知青屋,看见杨四在门口,嗔道:“以后不给你送了,叫你怎么不答应。”看她满眼是话,我心里一动,原来是她叫我。

平整土地全公社大会战时,每个村都抽人参加,我也在其中。她在工地上当广播员,要我写稿。我本来干活太累,没有精神写,但看在她的面子上,答应下来。晚上半宿没睡觉,写了几首歌颂大会战的新诗。第二天交给她,她念了两遍,连声夸诗写得很好,马上就在大喇叭上广播了。干活休息时,我和几个知青去各处逛,到广播室的帐篷时,她看见我来,喜出望外,把自己的椅子拿过来给我坐,还特意倒了一杯茶端过来给我喝,说话的声音非常柔和。同去的知青很是羡慕,嚷嚷厚此薄彼。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些男女之间表示好感的举动,发乎情,止乎礼。淡淡而隽永,含蓄而稚朴。花非花,雾非雾,欲拒还生,欲握还消。始于有情无情之中,察于有形无形之际,止于有意无意之间。男女相悦,情发于衷,含情脉脉,表达爱慕都是年青人的自然本性。可叹的是秋波流盼常常止于对社会礼法的怯懦,心灵火花的碰撞往往熄灭于差异鸿沟的约束。知青最终还是要离开这块土地的。没有坚实的基础,没有共同的兴趣,没有勇气去跨越知青和农民之间的鸿沟,在渴望和恐惧的矛盾中结出的花只能是无果之花。

 

--------------------------------------------------------------------------------

 

插队轶事(17):知青告状

中国农村缺的不是劳力,而是土地。知青每年都像蝗虫一样,被*驱赶着,从城里源源不断地飞来,在农民碗里分食。所以农民打心眼里对知青并不欢迎,因此产生了不少矛盾。

为了让知青在农村扎根,上面要求生产队按照社员的标准,分给知青自留地。土地是农民的命根,生产队也没有闲田,所以对这个规定迟迟没有执行。其实知青们对自留地也没什么劲,每天干活累得要命,收工后哪有劲头去伺候自留地?但是队里扛不住公社的催促,第二年给知青每人分了一分地。知青们更喜欢社会主义大锅饭,把刚分下来的自留地立马又合在一起种,要走共同致富的道路。但是每次到自留地去干活,总有人偷懒不去,吵来吵去,很快就没人去了,地就撂荒了。我们的小型共产主义试验流产了。

队里杀了一口猪,分肉时瞒着知青。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吃肉不炫耀,等于没吃到。一个社员向知青吹牛走了风。知青去问队长。队长说那是老母猪,从来不分给外人,社员吃了没病,你们吃出了毛病怎么办?生产队分粟子也瞒着知青分,一人五斤。最后剩了一点带沙的底,没人要,就分给知青,一人一斤,说以后多给你们一些玉米。还有大豆,芝麻都没有分给知青。

用国家拨款给知青盖的六间房,留了一间不让知青住,要用来办托儿所。公社拨给知青作篮球板的木材也被大队用去做桌椅。国家给每个知青买农具的钱也被队里截留了一半,这些问题知青向大队说了几次,也得不到解决。如此积怨甚多。

这天分白薯,队里给我们的白薯都是又小又破。知青们不想要,队长说不要就不要,照样扣你们的钱,又把知青们骂了一通。当天晚上,本来是大队开团员会,可是吃完晚饭,大家议论起来,越议越气,更触发了以前积累的怨气。有人提议上公社去告状,大家说好,谁不去谁是孙子,于是七八辆自行车出了发,后座上也都带上了人。飞车急驰,自己感觉威风凛凛,像夜袭队。每经村落,即振铃不已,引得群狗狂吠不止。到了公社,呼拉拉大队人马推车拥进大门,占了半个院子。公社的人看见一大群知青闯进来,以为是来打架的,都惊呆了。管知青的干部正在打牌。我们把他叫到办公室,七嘴八舌反映了分白薯的问题,给他看了我们带的白薯样本。还反映了篮球架,房子,大豆小米芝麻等问题。公社答应明天来解决。回来以后,知青们又有些担心,这次闹的有点儿大发了,怕和队里的关系闹僵了,以后上调时队里会刁难我们。

第二天,公社知青干事骑车进了村,先来取证,看完白薯,承认是小了点。就去找队干部了。又过了一天,政治学习后指导员把知青留下,让我们推出几个代表,到队部去谈谈。我们要求一起去,指导员说队部太小,盛不下。我们的知青组长已调到公社中学教书,不在村里。知青们怕以后队里给穿小鞋,谁也不愿出头。我说,不就是谈谈吗?我去吧,又找了一个知青和我做伴。商量了作战方针,陈述事实讲道理,冤家宜解不宜结。到了队部,指导员、队长、副队长、妇女队长、会计七八个人已等在那里。显然是想仗着人多把我们的气焰压下去。我们先说了事情的经过。指导员问,为什么不先找生产队和队里解决。我说以前为这类事都找过生产队和大队,不是都没有解决吗。其实白薯事不大,问题是队里不公平对待我们。队长是急性子,说了几句话就嚷嚷了起来“公社说不说不理他,我顶着。”其他人也跟着吵。只有指导员不说话,闷头抽烟。等吵得差不多了,才说生产队并没有对知青不好,白薯可以重新分,让知青以后不要上公社了。我们见好就收,同意了这样的解决方案。

有此一闹,知青和队里的关系变得不冷不热起来。不过很快分配的指标就下来了,队里二话不说,就让我们分配。队长说这下可把这些不好伺候的大爷们送走了。

 

附:

推荐“开口便笑”所作《乡居诗草》

作者:盐贩子

《乡居诗草》一文,以作者“开口便笑”在农村所写九十首诗歌中有代表性的几首为题材,记录了农村生活,艺术的真实体现了作者农村生活的真实性。拿《暮春山雨》来说,“初到乡村逢山雨,湿衣虽寒仍开颜”所表现的心境,正是当年相当一部分14岁左右未成年人脱离家长的严厉的政治控制,脱离终日无所事事的空虚环境后,所表现出来的喜悦心情。前几天一朋友还说起当年刚下乡时,什么活儿都抢着干,推着车子使劲跑,觉得好玩极了,尽管时间不长就知道“那不好玩!”

那不好玩,这位作者则用“性喜千钟销日月,珠峰累我日遑遑”表现出来了。再往后,通过“心轻万事如浮云,悠悠驭气超浊流”表现出“身心俱无自由”的作者对于“蓝天白云,驰翔如意”的向往。

当年,不少人留下了供自己“把玩”的诗句。那些诗句多数具有十分强烈的现实主义——以自己的心境表达出现实社会中人性的正面与副面之间的碰撞。这种碰撞延续了自古以来中国诗歌的精髓——诗言志。中国古代,最早直接表现这种碰撞的如:“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再如“系像牛头充炭值……”而这位作者“弹者岂知听者苦,枕上玉容泪阑干”也属于这类碰撞。

曾几何时,“诗言志”单纯地被那些人解释成了吾主政治理想,个人政治抱负,表达报效吾主吾党吾国的准政治口号也成了诗句;为此,有人煞有介事地像引用著作成语录那样,语录了“毛诗序”来为此辩解。后来有人不得不出来重提“诗言情”来抗衡这种歪风邪气。实际上,《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后面还有话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就是说,诗乃心情互动之表达,这个志乃是现实社会的善恶在心中的碰撞,而不应该是志向,那是标语了。我想,判断当时留下来的诗句是否有价值,就是要看作者所表达的心境是否是现实主义的,是否表现出现实社会中善与恶的碰撞。我所推荐的这位作者当时留下的诗句,便应该是有价值在纸媒上保留的诗句。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