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成都的竹篮(成都新印象续篇) 作者:中条山人


 

   怀念成都的竹篮 

 

写完《东拉西扯话成都》,总觉得有点大题小作。东拉西扯还算符合,可要话成都就不是三言两语能够做到的。

第一次来成都是1976年的冬天,那时还没有什么高楼大厦,人也少,马路上的公共汽车随便在哪站上都可以找到座位。

从火车站往南走,马路两边到处是卖竹器的小贩。有背篓,有筲箕,有竹席,有竹椅竹凳,然而印象最深的是那手编的竹篮。一个个农民挑着簇簇竹篮在大声叫卖,令人目不暇接。

那些竹篮,有的是本色,有的夹杂着红色、黑色和绿色;有圆的,有扁的,有方的,有长方的。大的象我们今天用的电饭锅,小的象吃饭碗那么小。每个竹篮都有盖子,掀开轻松自如,扣上严丝合缝。细致处,竹蔑劈得比挂面还细。编得有条不紊,错落有致,各式各样,精致又好看。

我一见便爱不释手,因为我是第一次看到这么精致的手编竹子物件,感到十分惊叹。见到我对竹篮赞不绝口,小贩们便“哗”一下把我包围起来。纷纷拿着样品报价。那时四川东西很便宜,记得我当时住的旅馆一个床位还不到一块钱。大的竹篮一块多钱一个,还可以讲价,买多了可以讲到六角钱。

当时我只挣30多块,手头并不宽裕,一路上省吃简用。谁知此时竟不管不顾了,忘乎所以地挑选起来。那一次,我和爱人带了很多竹篮回山西送朋友,花去不少银两,而且上火车的时候费了许多周折。

那时候,成都的竹篮是成都的一景,不仅街上卖,大大小小的商店里也卖,只是稍贵一点。从成都出发的火车上,行李架的上面、下沿也挂满了竹篮,象从北戴河出来的火车上挂满了海鲜一样。

回想起来,那是几十年来,我和爱人在一起共同购物时最主动的第一次。30年前的情景忽然涌上心头,我们想去寻找可爱的竹篮。然而,我们去了很多买土特产品和旅游用品的小店,包括象洛带那样的古镇都没有找到竹篮的踪影,令人大失所望。

这些商店大都卖些手包,机制的竹木器,假玉器和小食品,虽然也是五彩缤纷,琳琅满目,却惟独不见了竹篮。问那些营业员小妹,有的没见过竹篮,甚至有的竟不知道我们说的竹篮是什么东西。

今天的成都看不见卖竹篮的了,取而代之的是遍地的腊梅。此时正是腊梅上市的季节,长长短短的开着淡黄色小花的腊梅枝随处可见,几块钱可以买上一大簇,便宜得很。所以几乎家家户户都买上一些,带回家插到花瓶里。于是淡淡的幽香弥漫着整个成都,全城都飘逸着春天的气息。

从竹篮的手工艺制作,到腊梅的规模产业化的形成映衬出几十年的思想变革和社会变革的轨迹。成都人的生活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的生活节奏。于是,一些费时费力的民间工艺在逐步失传,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渐渐谈出,比如竹篮。

难道它们真的被现在的社会淘汰了吗?我不能回答自己,只觉得有些失落和惆怅。

走在春熙路和盐市口的大街上,已经不见了当年的弯弯曲曲的小巷和古色古香的民宅,能够见到的只是拔地而起高耸入云的电梯房。那时的春熙路和盐市口是成都最繁华的商业区,是成都的象征。我只去过一次,曾走马观花地逛了一圈。当年的景象已然难以搜寻,然而能够回忆起的仍是那各种各样的手编竹篮。


                                         
                                                                          2007-02-11

 


   在成都逛商场 

 

春熙路是成都传统的商业区,但今天和过去大不相同。狭长的街道拓宽成了广场,变成铺着大理石的步行街;一爿爿依街排开的店铺也早已不见了踪影,映入眼帘的是鳞次栉比,摩肩接踵的摩天大楼。多家商业大厦一展风姿,竞显斑斓。下午两点多,我们夫妇陪小姨和她的公子来到春熙路商业步行街购物。

小姨的儿子今年24岁,十分精灵,也是前卫消费的三个代表,身上穿的耐克,脚上踏的老人头,手里永远捏着一瓶可乐。

下了公共汽车,一边是王府井,另一边是太平洋,挨着它的是伊藤(日资),都是贵族消费的商业广场。走在琳琅满目的大厦里,打扮入时,年轻貌美的营业员不时地献上一个妩媚的微笑,伴随着一声娇滴滴的“欢迎光临!”每个品牌的区域都挂着多种式样的时髦流行的服装,标牌大都是七扭八拐的洋码子,看不见一个中国字,似乎这里已经被八国联军占领。

商场里,不论是皮草,还是时装;不论是箱包,还是饰品,价格都高得吓人,动不动就上千,甚至几千。一排排的怪模怪样的模特,一排排挑着华丽衣衫的衣架,一排排艳丽多姿,夹道欢迎的川妹子,犹如刀枪林立,摆开了迷魂阵。

很少能看见国产品牌,我怀疑因为国产品牌人们耳熟能详,不好蒙人,所以才真真假假整出这么多洋品牌来。记得说相声的有句名言:您不懂英语?这就好办了!我想成都人大都不懂英语。

虽然成都人多数不懂英语,但消费观念的突飞猛进却令人刮目。其实小外甥并不能算是地道的成都人,他是上大学的时候随他父亲从万州移民进入成都的。他高高的个子,长得一表人才,又是大学生,穿几件好衣服也算得好马配好鞍,所以满脑子名牌观念。当然,革新观念是很容易的,但是要获得经济支持却不是那么简单。所以虽然他在这里轻车熟路,可要是把人家的品牌包在自己身上的时候还必须得拉着老娘。

我们跟着这母子俩在大厦里转来转去。小外甥不时地捏捏这,摸摸那,看看价签,嘴里不断发出喃喃的感叹:“真不贵!”仅听着这巨大的口气就足以令人瞠目结舌。小姨刚刚做完手术,伤口还未拆线,便陪着爱子购物。伤口已经不疼了,但刚刚毕业尚无就业打算的爱子一个又一个的愿望让她多少有些心疼。

这几天,孩子一直在向她申请买车的事宜。从两厢飞渡到伊兰特,从一汽宝来到标致307。孩子说得不无道理:“你老不买车,我学车取驾照岂不是浪费?”后来小姨说:“等你参加了工作,给你买。但是养车你自己负责。”孩子说:“开什么玩笑?你买车怎么让我来养?”真是有些冤屈,听着让人同情。

不管怎样,买车是眼后的事;眼前的事是要先买一件毛衣,一双皮鞋,一件羽绒服。王府井、太平洋和伊藤都转了一圈,不是不满意样式,就是不满意价格。小姨口口声声不管样式和价格,只把质量关。而一到该她做决定的时候,却是“我看不起”,或是“太贵了,不值!”。把个大学生拿捏得不断地提出抗议。

两个小时后,终于选中一款毛衣,试来试去,在天蓝色和粉红色中间犹豫不决。最后非要征求我的意见,其实我也是外行,思索再三,我只好说:“还是买你自己喜欢的颜色;不要考虑别人。”他想了一下,便欣然买了粉红色。皮鞋试了几双,也没选定;羽绒服最低的打完折还要699元,但试了几件仍难定夺。

这时已经快八点了,花花绿绿的霓虹灯早已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商场里那些只逛庙不烧香的游客也逐渐散去。我和老伴儿有些疲惫了,经过商量决定,我们先回家给他们做饭,由他们母子将购物进行到底。

离开商场,才觉得稍稍能透过气来。记得三十年前来成都,满大街的蓝灰色,还有许许多多的老人围着打满补丁的围裙,头上盘着一卷蓝色的旧布,如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那样。但今天的成都已经发展成了一个绚丽多姿五彩缤纷的世界,一个遍地帅哥靓妹充满青春活力的城市。

我们老了,观念已经陈旧。世界是年轻人的,城市也是年轻人的,尽管支撑他们生活理念的思维还缺乏一点点理性;世界是向前发展的,城市是走向繁荣昌盛的,尽管支撑这一切的背后还有一些泡沫,一些黑洞……

 

                                                                         2007-02-11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