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岛小夜曲-绿岛-火烧岛(台湾采风两篇) 作者:隐于市井


 

  绿岛小夜曲-绿岛-火烧岛


    《绿岛小夜曲》,想必各位耳熟能详,也是我K歌的保留曲目。

关贵敏、郑绪岚的《太阳岛上》引我去了太阳岛,张曝黙的《鼓浪屿之波》不但指我登上鼓浪屿,还诱我去基隆港寻找老水手。那么听惯了紫薇(后来是蔡琴)的《绿岛小夜曲》自然得上绿岛去一趟了。

我原本以为,小夜曲所唱的绿岛,就是台湾东南方大海里那个小岛。依靠现代资讯手段——网络查询,才得知其中故事。

那是1954年一个仲夏夜的晚上,同在(台湾)中国广播公司音乐组供职,同住中广仁爱路单身宿舍的周蓝萍、潘英杰二人,闲聊时谈到创作流行歌曲的话题,喜爱文学的潘英杰欲以“抒情优美取胜”的小夜曲来创作一首流行歌,与周蓝萍一拍即合。隔日潘英杰就把抵台数年来的观感融于歌词中,交予周蓝萍,此时正处于热恋之中的周蓝萍看了十分感动,颇有深获我意的感觉,在爱情甜如蜜的企盼下,随即谱成《绿岛小夜曲》。这是一首以“绿意盎然”的台湾景观为背景,描写恋爱中男女的患得患失、起伏不定的心情,与大海里的那个小岛并无关系。

这首歌由紫薇在中国广播公司录音室灌录。原本打算用在一部电影中,因故遭弃,未曾想菲律宾的“万国唱片”看中了这首歌,把它灌成唱片后引介到菲律宾,立马风行起来,甚至还流传到马来亚(当时马来西亚还没有成立)、印度尼西亚一带。为了炒作,马来亚的报纸还绘影绘形地描述,说这首歌原来是一名争风吃醋的杀人犯在狱中写给女友的一封情书,情意感人。在那个资讯不发达的年代,这首充满“凄美”故事的流行歌曲,博得了许多人的同情,广为流传,大家都以为这个故事是真的,即便在大陆,80年代也曾以讹传讹。

1958年,台湾的“凤鸣唱片”发现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居然是台湾原创,便设法取得了紫薇当年在中广的录音,在台湾发行,于是台湾歌迷才初次接触到这首歌曲。1961年,“四海唱片”重新灌录此曲,仍由紫薇演唱,有赖无线电广播,很快就在大街小巷流行起来。80年代,作为首批流行歌曲之一传入大陆。1990年,中国大陆歌唱家吴霜(剧作家吴祖光之女)到台湾开演唱会,曾公开演唱此曲。

《绿岛小夜曲》曾给作曲及作词人带来不小的困扰。这首歌刚出炉的时候,安检部门认为不妥,原因是歌词里一开头这么几句:“这绿岛像一只船,在月夜里摇呀摇。”当时的危机意识,炽热又强烈,他们认为,歌中的“船”,指的就是“台湾”,“在月夜里摇呀摇”,不是暗示就快翻覆了吗?周蓝萍、潘英杰几次被有关单位叫去查问。无奈当时台海情势紧张,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被有心人士拿来大做文章,弄不好当事人就身陷囹圄,这是听歌者难以想象的事。所幸二人命大福大,并没有被发现有什么密谋的证据,可说是有惊无险。

再回过头来说说绿岛。绿岛虽小,名气很大,这与绿岛的特殊作用有关。绿岛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孤岛,过去交通极不方便,这种特殊地理,成了关押犯人的理想的场所。早在日据时代,凡是重要人犯或屡犯不改的窃贼,一律送到这里与社会隔离,据说,当时被送到岛上的犯人,几乎是有来无回,因此,被视为魔鬼岛。而到了国民党时代,这里更是关押来自全省各监狱的特殊分子、帮派分子、政治犯、流氓,尤其是政治要犯一律关押在此。1951年,当局在绿岛设“新生训导处”。此前国民党军在登步岛俘虏解放军官兵百余人,押来台湾,先是安置在台北近郊的内湖看守所。后来,继在南日、东山、大陈等战役中又俘获了一些人,内湖看守所太小,不够容纳,于是便迁到绿岛。“新生训导处”的主要工作就是对犯人进行思想改造,故称为“新生”。当时实施戒严,压抑异议,不少知识分子因言获罪,也有许多人因党派势力倾轧暗斗,或以莫须有的罪名遭致陷害,也被送到绿岛来。对台湾绝大多数走过戒严岁月的人来说,绿岛是个神秘而具有各种复杂涵意的地方,既有禁忌与恐惧的阴影,又有犯罪与惩罚的色彩。等到政治“解严”后,许多曾在绿岛被关过的政治犯成为活跃的政治人物,又仿佛代表了一种人权与自由的象征。台湾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许信良,当今“副总统”吕秀莲都曾经在绿岛坐牢。这多变的涵意与色彩,也正代表了台湾战后所走过的复杂岁月。“绿洲山庄”、“进德山庄”、“自强山庄”分别是岛上的三座监狱,如今关押在这里的则主要是刑事犯了。

直到1980年代,台湾反对运动日趋成熟,政治与社会价值也跟着改变,绿岛的政治犯由过去的负面形象逐渐现出抗争以及争取自由的光彩,并随着反对运动成为政治英雄。许多前政治犯有关绿岛生活的文章和书籍也陆续出版,原来在人们心目中充满神秘色彩的绿岛终于揭开其真实的面目,一段曾被视为禁忌的历史终得公之于世。

1990年代中期以后,政治犯成为历史名词,绿岛的囚室也成了历史遗迹。曾在绿岛坐监的作家柏杨努力奔走,希望能促成在绿岛竖立“垂泪碑”,追念这一段黑暗的岁月,并衷心期盼母亲们永远不需要在暗夜中为儿子哭泣。1998年,这座“垂泪碑”以“人权纪念碑”之名坐落在绿岛,不过因当局的疏忽,许多有历史意义的囚牢已经改建,面目全非,未能保留原始的面貌。

绿岛是一个现代和古朴相结合的天然园林,岛上有小飞机场,有高档汽车,岛上的居民拥有现代化的打渔船,而且家资颇丰。百余年前,梅花鹿被引进绿岛,珍贵的鹿茸曾帮助绿岛人民渡过贫困艰苦的岁月,成为热门副业,乡公所甚至将梅花鹿当成公共财产,交由民家托养,而全岛遍植的鹿草(兰屿铁苋)更是绿岛特有的农业景观。后来把饲养的梅花鹿野放山林,造就了梅花鹿新乐园,游人若在夜间或清晨进入山区,还有可能与它们不期而遇呢!除了打渔,早年的岛上居民有赖于监狱所造成的有关就业机会,而今则依赖旅游业的发展。

早年因交通不便,游客稀少,1990年开放为旅游区后,随着交通因科技发展而变得便利,蜂拥而至的游客日益增多,每年达30多万人次,从台东市乘飞机(20几座的)只需10分钟就到绿岛机场。从台东的富岗乘游轮(就像芦潮港到镇海的那种),只消50分钟。

绿岛四周全被裙状珊瑚礁所围绕,再加上临海高峭的台地崖,经海水侵蚀,岩石嵯峨雄伟,景色自然天成,构成特殊的景观资源。海岸线火山礁岩与白色贝壳沙滩相间罗列,海水一片湛蓝,展现十足的海洋情调。火山岩长年受强烈的海蚀,因而形成有许多天然奇观,不但景致宜人,且充满了神话的传奇。一条将近20公里的环岛公路,皆是平坦的水泥路面,把所有的景点几乎都连接了起来,不论搭乘汽车或步行方式游览皆宜。

绿岛灯塔在该岛西北机场北方的海岬上,塔高近10米,为白色筒状的建筑,在四周绿地的围绕下,塔顶着蓝天,傍着碧海,景致十分幽美。该塔为美国所捐建,以纪念1937年美籍“胡佛总统号”船难时,绿岛人民奋勇救人的义举。

将军岩在岛北边,为一小群凸出海面的珊瑚礁岩,其造型远望如同将军头盔伸出海面,形态称奇而得名。绿岛公园在该岛东北,园内碧草绿树成阴,设有望海亭与太平洋相对;静心亭则位于园中南边,其旁瀑水相依,草木扶疏,景致幽美静温;仰止亭则沿山势而立,居高临下,能眺四野,海岸奇景,一览无遗。观音洞在岛东北角,为隆起的珊瑚礁长年受流水侵蚀而成,因其位置隐蔽,加上终年不断的流水,显得沁凉无比。洞中有小形的钟乳石及石笋,犹如石灰岩地形,其中一具高约1米的石笋,形状如同观音菩萨,传说为一个菩萨的化身,岛上居民常来焚香祭拜,此后信徒大增,于是成为岛上民众的佛门圣地。

海参坪在该岛东海岸旁边,为一处景致迷人的海湾,湾内南端有状似“哈巴狗”与“睡美人”的巨岩景观,狗儿踏地,守着平躺的睡美人,造型生动有趣,这是海参坪景观的主要焦点。

小长城位于海参坪北侧山坡,有条长约400公尺的石阶步道,有如万里长城,沿阶道登上观景台,展望绝妙,堪称绿岛第一。

旭海温泉在该岛东南帆船鼻附近,是一处举世罕见的天然海底咸水温泉,又称为“朝日温泉”。目前仅在日本的九州和意大利北方发现有此种温泉,故视为稀奇罕有。大湖温泉在该岛东海岸边,为硫磺泉,对人体皮肤无刺激,水温平均约在70℃左右,涨潮时被海水淹没,水温下降;退潮时,温泉露出,泉水温度升高,此时便不宜浸泡。管理部门为使温泉池扩大使用,目前已建设泉水区域,使其与海水浴成为天然的浴池。

我记得小时候刚学地理的时候,就知道台湾东南方的大海里有个小岛,叫做火烧岛,一个很奇特的名字,给我印象很深,曾经暗想,什么时候去那里玩玩!天顺人意、心想事成、梦想成真。现在知道,这绿岛就是之前的火烧岛。有关火烧岛名称的由来,有多种解释:一说在百余年前,渔船在薄暮归航,远望这座被夕阳染红的岛屿,犹如被熊熊火焰围绕,好像一幅野火烧岛的景象,因此火烧岛的名字就不胫而走;二说是这岛常常被浓雾笼罩,出海打鱼的人们经常找不到这个岛在哪,留在岛上的人为了让亲人安全回家,就点着一堆堆篝火,为亲人导航,火烧岛因此而得名;三说过去岛上没有电,也缺乏燃油,到了晚上,岛上的居民就点燃火把照明,远远看去,好象整个岛都在燃烧,故此得名火烧岛。

国民政府退居台湾以后,当时的台东市长认为火烧岛名字不雅,将其改名为绿岛。49年的时候台湾很流行改地名,附庸风雅的地方长官深谙此道,一则显示自己的文采,二则替自己树碑立传,。只不过大陆上的教科书没有及时跟着人家把名字改过来,或者可以说,那个时候根本就不承认人家改的名字。

 


   筠园


    既然到了台湾,就必定要去看看邓丽君。

邓丽君在很多人心目中是中国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女歌手。她给我们留下了诸多歌曲,脍炙人口,经久传唱。我知道流行歌曲,也是从邓丽君开始。邓丽君的歌传到大陆,恰逢十年浩劫刚过,人们处于文艺饥渴的时代。就是所谓两邓齐名的说法也不为过,那时候大陆的老邓还没有登峰造极,传颂的只是三上三下的传奇而已,而小邓作为艺人,可以说是空前绝后,一时间成了众人的偶像。邓丽君生长于眷村(在大陆那种地方叫做‘部队大院’),演艺生涯中又不乏劳军之举,于是,曾被誉为“军中情人”、“爱国歌手”;于是,在两岸剑拔弩张的年代,终没机会踏上大陆一步;于是,我等“粉丝”无缘亲眼目睹芳容。

邓丽君原名邓丽筠,故墓园还其原名,叫“筠园”。筠园地处台北县金山乡境内的金宝山,虽说算不上名胜古迹,在有些地图上还是可以找得到,只是没有公车可以直达。一般推荐自驾游或者搭公车到金山乡,再叫计程车前往。从地图上看,金宝山与法鼓山直线距离不过二公里,山间小道再崎岖,这点路对于我这个习惯于徒步自助游的背包族来说实在算不了什么。法鼓山是台湾四大佛教圣地之一,久已向往,且与台北之间有公车,于是决定两处并作一日游。

一早,朝拜过了法鼓山的观世音菩萨,就四处打听去金宝山的路。也不知是不是佛教与流行歌曲相去甚远,法鼓山的善男信女,包括众多义工和比丘、比丘尼,都说不知。偶然有香客知道的,说是要下山到海边,再走另一条路上山,约莫七、八公里。那是汽车走法,也难怪,台湾人出门都是轿车,从来就不知道山间还有小路,要有,就是公园里的那种路,叫“步道”,是供健身用的,不作交通用。无奈,我按照估计的方向,视线越过兴建中的法鼓大学工地,遥望那边的山梁,觉得似乎有路,就径直走去。结果,越过工地就是去金宝山的公路,再走二公里就到了。全程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等到了金宝山往下望,才看出来,如果取道慧明禅寺、朱铭雕塑馆,那就更近。后来,我借助google earth从卫星俯视,证实了这一点。

筠园这个名字好,比起与之相邻的“和园”、“福园”来,要雅致得多,多了一些文化气息。据说,邓丽君去世后,精明的墓园老板争相邀请将邓丽君的墓地建在自己的墓园,还提供了多种设计方案。在邓丽君择地安葬之前,她的亲友跑了几个墓地,最后选择了金宝山。这块70坪墓地的取得,只是象征性地花了新台币一元钱,合人民币二角五分。金宝山墓园的老板之所以只收一块钱,想必是看中邓丽君的名气。他把墓园当作花园来经营,邓丽君的墓地当然会轰动一时,歌迷会慕名前来参拜,还有游客如我等,在我心中此地不亚于台湾任何一景。如今金宝山地块已经售磬,或许真的与邓丽君的广告效应有关。邓丽君纪念公园位于金宝山墓园的“爱区”,分为广场和墓园两个部分,大约占地150坪左右,广场比墓园大一些,约为80坪,广场部分是金宝山墓园的公共用地,真正属于邓丽君的,只有70坪的地方。台湾的所谓一坪,相当于3.3平方米。据说,这样一块墓地在几年前价值仅百万,现在已上升为几千万元。

台湾是比较多雨的,特别是清明时节的北海岸。来到金宝山已近正午,头顶上翻滚着乌云,洋面上漂来阵阵阴霾。在凄风苦雨的伴随下,走到离邓墓约十来米的绿地前、靠近黑白相间的花岗岩筑成的巨型钢琴平面键盘时,只听四围悠然响起了邓丽君《甜密密》的歌声,也许是风的回声,雨的作用,还有心理上的因素,这歌声听来确实有些变形,往日的“靡靡之音”,此刻真变成了“冥冥之音”。美是美,只是让人感觉有点聊斋的意境。广场地上埋着的那架硕大的大理石钢琴,键盘露在地面。游人可以在琴键上踏出钢琴的铿锵声音,我忍不住童心大发,踩上去来回走了几遭。心里却想,这墓地的维护费用还要不少呢!

公园内还有小憩之地,游人可以在这里边休息边听邓丽君的歌曲。小憩之地在广场的旁边,有石桌、石凳,是一个露天棚的形状,上面是树枝垂伏。这里最引人注意的是,石座中间有一副邓丽君的照片,是少女时代的模样,这样的安排,仿佛邓丽君就坐在你身边,和你坐在一起谈心。照片是彩色的,邓丽君青春焕发,光彩夺人。照片装在一个镜框中,周围有点发黑和发黄,似乎有些陈旧,可能已经保存相当长的时间了。

走进邓丽君的墓园,前面是一个小花坛,鲜花簇拥着邓丽君的全身塑像,塑像呈青铜色,长长的披肩发被风吹起,面容微笑的她充满青春活力。花坛很有讲究,所栽种的花叫“四季花”,除了四季会开花外,它还会在不同的季节开不同颜色的花,有“四季长青”的寓意;花坛里的花组成一个大音符的形状,借喻邓丽君和她的歌曲,永驻人间,永远流传,把美永远留在世人的心间。

沿着甬道往前走,就到了邓丽君的墓前。邓丽君的墓不算很大,在这个素有千佛山之称,占尽风水的金宝山墓园内,与周围那些巨型阴宅、牌坊和各种神兽石雕砌成的达官贵人的坟墓相比,倒是十分朴实。邓丽君的墓前面有一尊生前演唱时的等身石雕像和一小块绿地,西式平面石廓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唯一有点醒目的是石廓后黑色大理石墓碑上有邓丽君的写意雕塑,半卧,只是面部立体感太强,象西方人,我不喜欢。墓碑上刻有“邓丽筠1953-1995”的字样。棺廓的两边是一品红,红得灿烂。墓前放着游人敬献的鲜花,鲜艳欲滴。旁边一块巨石,石上“筠园”二字刷成金色,乃宋楚瑜所书。墓地的后面是郁郁葱葱的山岭,显得充满青春与生气,多少冲淡了些许阴霾。

顺着墓的朝向,则可以远眺大海。近处游船点点,远处海天一色。有几处云层开裂的地方,几束阳光直射洋面,很美。

我至今还欣赏邓丽君,可能因为我已经到了怀旧的年龄。如今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有知道邓丽君的,但是喜欢她的已经不多。正如同我,听说过周旋,却没有多大兴趣一样!再过几十年,粉丝对邓丽君的感情将随时间流逝,邓丽君的商业价值将消耗殆尽,她也就会渐渐被众人遗忘了。

世事就是如此,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过一场梦。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