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烟北平》 作者:董浩


 

   《狼烟北平》


    《南歌子•古戍》

纳兰性德

古戍饥乌集,

荒城野雉飞,

何年劫火剩余辉。

试看英雄碧血,满龙堆。

玉帐空分垒,

金笳已罢吹,

东风回首尽成非。

不道兴亡命也,岂人为。

****************

纳兰性德是清代大词人,一般的评价都说他: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悼亡词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王国维有评:“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但我觉得其实未必。本词《南歌子•古戍》便是一例。满腔的沧凉之情跃然纸上。

试着翻译一下,本意在于抛砖引玉。

古战场上都是饥饿的乌鸦云集,城市废墟中出没着野鸡,哪年战乱后的屠城的战火冲天而起,与落日的余辉相互照映。战死的士兵都是皇帝的勇士(龙堆——1、宫殿:见熙陵幸小周后图;2、沙漠、战场)

到如今,战争的双方空分敌我,金笳(在这里应类似战争中鼓士气的乐器)也早已没人吹了,吹过战场的东风(拟人)低头看人间的战场,觉得争斗双方无论怎样,都是错的。说什么朝代兴亡都是命中注定?岂是如战争领袖说的那么好听?

纳兰性德是满人,但《南歌子•古戍》所表现的思想在却是不分种族的,在他之前有杜甫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以及张养浩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等等。

说来惭愧,虽说文学是我的“吃饭家什”(当年老师语),其实对纳兰性德所知并不多,仅在清代文学史有一小节内容,且不做重点,所以对他也并不特别关注,仅知道而已。我知道本词是来自电视剧《狼烟北平》的片尾标明了片尾曲作词是纳兰性德才知道这《南歌子•古戍》的。

《狼烟北平》为什么把纳兰性德的《南歌子•古戍》作为片尾曲词?何况这词与《狼烟北平》表面上的内容并不符合,为什么?是不是可以认为什么军统、共党都是过眼烟云?又由此想起小说《亮剑》的真正含义。巧的是《狼烟北平》总编剧也是都梁。真的是碰巧吗?

抄一段百度百科:

纳兰性德(1655-1685):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族,满洲正黄旗,清初著名词人。

性德少聪颖,读书过目即能成诵,继承满人习武传统,精于骑射。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均有一定造诣。康熙十五年进士,授三等侍卫,寻晋一等,武官正三品。

在此前,我只知道纳兰性德是前清时期的大文人,好象是什么御前侍卫。我总很难把御前侍卫和文豪挂起勾来。就是现在,我依然这么看。虽然文学史说他“精于骑射”,我觉得这是后人因他头衔而设,牵强附会的。就象权威评价说他的作品“哀感顽艳”一样,偏他有本词《南歌子•古戍》。

是不是可以这么认为:因为他的文学成就,皇帝封他个“御前侍卫”的头衔?就是说,“御前侍卫”对纳兰性德是个头衔而非职务,给他这头衔无非是方便他御前“行走”。就象张春桥当年是南京军区第一政委、总政治部主任一样,张春桥是懂军队还是懂军事?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