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考证柒则 作者:隐于市井


 

   原来“无毒”并非“无度”——讹传的讹传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是现代汉语中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的一句俗语,可这句俗语亦非其原来面目。溯其本源,当下一种流行的说法认为“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是由“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讹变而成的。他们认为,“无度不丈夫”中的“度”是指气度,和“量小非君子”中的“量”合起起来正好构成“度量”一词,后来在流传的过程中“度”字才被讹传为“毒”。这种解释看似合情合理,其实却是想当然之说,理由有二:其一,“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之说严重违反了汉语对偶句的平仄规律(还请精通格律的朋友对‘量小’和‘无度’作一番探讨);其二,在明代以前的典籍中找不到相关的书证。

其实,追根溯源,俗语“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是由“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演变而来的,其大体意思是说:对仇人不痛恨的人不是君子,对敌人不狠毒的人成不了大丈夫。在元明清三朝的笔记、话本、传奇、杂剧、小说中,“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句俗语的用例多得举不胜举。如:元·关汉卿《望江亭》杂剧第二折:“便好道‘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元·马致远《汉宫秋》杂剧第一折:“教他苦受一世,正是‘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98回:“常言说得好:‘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清·李玉《清忠谱》第六折:“〔付〕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一俗语的产生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背景:自元朝以来,正统的儒家伦理文化、道德价值体系、社会政治及伦理秩序受到严重冲击,市井流氓文化急剧膨胀,诸如“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人善有人欺,马善有人骑”、“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无奸不成商,无谎不成媒”之类带有浓厚流氓文化色彩的俗语在民间大量产生,并被人们广泛使用,而“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就是其中之一。由于这句俗语中所表达的思想与正统的儒家道德思想格格不入,所以在其产生后正统儒家文化的维护者们试图通过同音替换的方式将“毒”曲解为“度”,为了与“度”对偶,他们又将“恨”替换作“量”,使“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讹变为“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但是或许是由于“无毒不丈夫”这句俗语的生命力太强、对人们影响太深的缘故吧,“度”字始终没能将“毒”替换下来,结果就形成了“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句俗语,并流传至今。

 

   曾几何时

“曾几何时”,是一个颇具感情色彩的文言词语。大概是为了煽情,或是为了转文,这个词被用得如洪水般泛滥了。比如,有一首歌:“曾几何时,无限量倚赖,然后天涯走得飞快。从阴到晴无言地长大,成熟得不须关怀了解……”读起来倒是琅琅上口,细斟酌,这“曾几何时”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啊?是不是“相当初”、“曾经”的意思?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时间过去没多久。

让我们先看几个经典的例句。

1,杨渥之去宣州也……(注):杨渥袭位曾几何时,而修怨于一州将,其褊量如此,固不足以君国子民。(司马迁等《资治通鉴》卷265) 2,讲到这件事,可算文学史上一段伤心事,当时何等轰轰烈烈,想把旁行斜出抬举出来,化为康庄大道,曾几何时,遭逢古典派与普罗阶级的夹击,以致壁垒沉没,队伍哗散,岂不可叹可羞!(俞平伯《人生不过如此》) 3,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台湾的不少报纸都有文史版……但曾几何时,这些文史版都统统砍掉了……(王春瑜《风雨故人来》)

以上例句中的“曾几何时”用得显然正确,是指没过多久的意思。在它的前边,一般都有交待、说明有关的时间和问题,不能凭空、突然地在没有“没过多久”之意的地方用“曾几何时”。有些人对“曾几何时”的含义和用法未弄清楚,以致误用、滥用。

“曾几何时”语出唐代韩愈的《东都遇春》一诗,其中有两句是“尔来曾几时,白发忽满镜”。“曾几时”显然是“才多长时间”,“曾”是“才”的意思。后化为“曾几何时”,“几何”意为“多少”,和“曾”连用,其间带有浓重的感叹情绪。如王安石的《祭盛侍郎文》:“补官扬州,公得谢归。曾几何时,仆者来门”。再如梁实秋的《风水》:“清朝的慈禧太后……陵寝也造得坚固异常,然而曾几何时禁不住孙殿英的火药炮轰,落得尸骨狼藉。”古今大家的用例,准确地告诉了我们的语意及语用特征:

使用“曾几何时”一词时,其句子的一般语序是:当初,(原状态)……曾几何时……后续,(反状态)。“曾几何时”的语用义指向在由“原状态”到“反状态”的转化上。

为感叹某事物在不久之后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用“曾几何时”形容时间之快,表达了作者的心理认知的确定和感情的强烈。“曾几何时”这个词还含有反问的意味,通常在使用者看来,所述的变化,往往是令人遗憾痛惜的,有时也可以是令人愉快的。

总之,在遣词造句的时候,假如在没有“没过多久”这一意思的地方用上了“曾几何时”,则不妥。出现在一则短文之首,似乎不够贴切。不如换成“想当初”或“那时候”等等。

 

   我行我素

我喜欢用我行我素来标榜自己,却引来一些朋友的微辞。大概出于礼貌抑或情面,并没有引起什么争论,本来么,求同存异就是我的交友原则。可是私下里我始终不认错,我认为友人没有不赞同我的理由。由于没有争议,事情就那么一直搁着。昨日说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忽然来了灵感。

歧义,这也是歧义所致。

《礼记·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荻行乎夷荻,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素:往常,平素。? 不愿乎其外:不能离开自己所处的环境地位去行事。? 夷荻:指少数民族,古时少数民族风俗简陋。? 无入而不自得:不管到了什么地方都要守善道。

这段话的意思大概是说:真正的君子不论生活的境遇有什么变化都能够做到快乐自在。富贵的时候不会骄奢淫逸、忘记人生的志向,贫困的时候也不会有任何怨言,依然快乐自在。

后来“我行我素”成为成语,一般的理解是,不以环境为转移或不受他人影响。也指不管别人怎么说,仍然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甚至发展到,不听旁人意见,独断独行的意思。

而我对“我行我素”的理解,则是表现我的本来面貌,不必为了环境而刻意改变自己或者小心翼翼的从众。

 

   成语中的“将来过去时”——明日黄花

本来我们知道有“明日黄花”这个成语,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人喜欢用“昨日黄花”。渐渐地,这两个成语竟有了“竞争”之势,甚至有人提出依“从众”原则,立“昨日黄花”,废“明日黄花”。

成语是不是应该“与时俱进”我不知道,只想在这里把我所探究的事情的原委说一说。

“黄花”,指菊花。重阳(农历九月初九)赏菊,是我国的民俗之一。所以,古代的文人骚客常在这一天相聚赏花,吟诗作文。在我国的文学史上,有不少歌咏重阳,或颂菊花的佳作,像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安石的《城东寺菊》等,都是。此外,史称“三苏”之一的宋代大学士苏东坡,也曾写下过相应诗篇,其中之一就是《九日次韵王巩》。在这首诗中,苏东坡向朋友表示:既已相聚在一起就不要着急回去,还是趁这菊花盛开的重阳节日赏花为好。因为,倘等到“明日”,重阳已过,不但人观之无趣,恐怕飞舞的彩蝶看了那过时的菊花也会犯愁的。这,就是人们熟知的所谓“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之苏氏名句。此诗写于九月九日,即重阳节——赏菊的日子。一般说来,过了重阳菊花就纷纷凋谢了,好景不再。因此,用“明日黄花”来比喻即将过时的事物。

有些写作者和演讲者不知道这个成语的典故,以为“昨日”才是过去时,“昨日黄花”才是比喻过了时的事物。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这“明日”与“昨日”的划定标准——“今日”何所指,缺少相对的时间概念。其实,“今日”是指九月九日重阳节,赏花的正经日子。过了今日才是明日,花当然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得不再艳丽(这里“明日”宜作广义解,不一定就是第二天)。既是如此,用“昨日黄花”作为成语来比喻即将过时的事物似乎就缺乏理据了。

然而事情并不那么简单,也有人引经据典提出:黄坚庭诗曰“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着冠。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版尽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说是浪漫的老人挽着年轻美貌的“黄花姑娘”面对时人冷眼。可见此处“黄花”特指妙龄女性,“昨日黄花”之说可专用于女性而感叹以往的年轻与面貌,属于真正的过去式表达,引伸运用泛指已经过去的美好,决不是仅说菊花之意。

我同意在一般意义上黄花不是仅说菊花之意,于是“昨日黄花”作为词组,其意思也很明白的。但仅仅是词组,而不能作为成语,因为它没有典故。黄庭坚的诗中借黄花指妙龄女郎,却没有提“昨日”。而“黄花”比作妙龄女的典故出自南北朝,比黄庭坚的年代早了许多。

 

   “每況愈下”与“每下愈况”不相干

小时候读书,在鲁迅的文章里见到过“每下愈况”,其时伟大领袖的著作盛行,其中出现过“每况愈下”。而市面上广泛流行使用“每况愈下”。曾向先生求教,先生说,伟大人物的语言有巨大的影响力,现在大家都说“每况愈下”,那就承认这个词是正确的吧,尽管我相信它是从“每下愈况”演变来的。词汇是可以演变的,语言是要发展的,这也是语文发展的一个方面。于是,学生记在脑子里,直到最近……

原来“每下愈况”这个成语出自《庄子知北游》,篇中记述东郭子向庄子请教:“你所说的道,到底在哪里呢?”庄子说:“无所不在。”东郭子请庄子说得具体一点,庄子就举例说蚂蚁、草、砖瓦甚至大小便,都是道所在的地方。东郭子见庄子愈说愈低下,便不想听下去。庄子于是向他解释:愈是从低微的事物去推求,愈能看出事物的真实情况。就像市场上的猪贩用脚踏猪来估量猪的肥瘦一样,愈往下踏在猪的小腿处,就更加明白猪的肥瘦,这叫做‘每下愈况’(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豨也,每下愈况)。”因为猪的小腿是最难肥的部位,如果往下一直踏到猪的小腿上,猪肉仍是结实肥美的,那就是肥美的猪了。成语“每下愈况”在《庄子》原文中,含有由比照而显明的意思。愈:更加。况:由对照而显明。“每下愈况”比喻从愈低微处推求,就愈能看出事物的真实情况。可是这个成语相对冷僻,很少有人以原本的意思运用。

而“每况愈下”源出南宋文学家洪迈的《容斋续笔·蓍龟卜筮》。原文是:“人人自以为君平,家家自以为季主,每况愈下。”意思是说,人人都自以为是,家家都自以为贵,情况越来越糟糕了。《容斋续笔》虽比《庄子》晚许多,两个词中用的字又都相同,但实在看不出两词是同一个意思。至于“每况愈下”这个成语之所以得以广泛运用,恐怕也是占了伟大领袖的光。

现在,我以为,说“每况愈下”是从“每下愈况”演变而来,欠妥。

 

   空穴来风

“空穴来风”到底是什么意思?是表示“事情有根据”还是“事情没有根据”?因为现在很多报纸和文章中经常提到“某某事并非空穴来风”,按照上下文的意思读起来,这里的“空穴来风”表示“毫无根据”。

寻根求源,看看典故是什么。

战国时楚国的宋玉写过一篇《风赋》,其中有“枳句来巢,空穴来风”这么一句。“枳”指的是一种树,“句”表示弯曲,因为枳树(枳)弯曲(句),才招引鸟儿在树上筑巢;由于有了空的洞穴,才引来了风。后世对“空穴来风”的理解一直是正确的,比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朽株难免蠹,空穴易来风。”即意为腐朽的树木难免招虫蛀,空的洞穴容易引来风。“空穴”和“来风”本是一因一果。

那么我们常用的工具书又怎么说?

市面上最流行的大概要算《现代汉语词典》。如果你手头有一本早年的版本,你可以发现是这么说的:“有了洞穴才进风(见于宋玉《风赋》),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那么我们可以认为,眼下流行的用法是错的,正好意思相反。

如果你手头是最新的版本,你又会发现,后面追加了一句“……现在多用来比喻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那就是说,现在流行的用法已经得到官方承认,两种说法都对。反正我是不敢再用这个成语了,正反都行,用它说明什么呢!不知现在中学的语文老师会怎么说。

 

   呆若木鸡

查阅《现代汉语词典》:

【呆若木鸡】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楞的样子。

追根溯源,“呆若木鸡”选自《庄子·外篇·达生》【原文】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译文】

有一位纪先生替齐王养鸡,这些鸡是要训练好去参加比赛的斗鸡。才养了10天,齐王问:“养好了没有?”答道:“还没好,现在这些鸡还很骄傲,自大得不得了。”过了10天,齐王又来问,纪先生回答说:“还不行,它们一听到声音,一看到人影晃动,就惊动起来。”又过了10天,齐王又来了,当然还是关心他的斗鸡,纪先生说:“不成,还是目光犀利,盛气凌人。”10天后,齐王已经不抱希望来看他的斗鸡。没料到纪先生这回却说:“差不多可以了,鸡虽然有时候会啼叫,可是不会惊慌了,看上却好像木头做的鸡,精神上完全准备好了。其他鸡都不敢来挑战,只有落荒而逃。”

原来,呆若木鸡不是真呆,只是看着呆,其实可以斗,可以应战,可以吓退群鸡。

“呆若木鸡”这句成语,能照词典理解吗?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