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黑龙江边境之旅(一)(图片补齐) 作者:中条山人


 

  内蒙黑龙江边境之旅(一)


(1)克什克腾揽胜

8月1号,和几个朋友架两辆车赴内蒙、黑龙江边境一游,原本是计划北极村连同东极抚远,后来车已经开到嘉荫,终因道路问题而放弃,改道伊春哈尔滨长春沈阳而返回。

40年前,我有很多同学去内蒙、黑龙江或插队或兵团,他们都曾邀我同行,但由于对严寒的惧怕,我最后选择了四季分明的山西中条山地区插队。虽然没能去东北,可始终对那一片神奇的土地充满了想往,希望有一天能够亲眼看一看那广袤无垠,蓝天碧野的呼伦贝尔大草原;那历尽沧桑,奔流不息的黑龙江;那闻名遐迩,神予天赐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那饱蕴矿藏,富饶丰产的黑土地;那侠肝义胆,豪气冲天的东北哥们姐们……所以,这也可以说是一次圆梦之旅。

我们第一天早上从京津塘高速经过五环路踏上京承高速,过赤峰,晚上到达林西。宿林西。

第二天,走了一条很窄很颠簸的路到达克什克腾旗的一个景点----阿斯哈图石林。阿斯哈图石林虽不比云南石林出名,却也独具风貌,它已被联合国命名为世界地质公园。它的每一组石群都好像是由一层层的石饼摞上去的,远远望去像千层饼一样,好像你可以一层一层地揭开。很多自然天成的石群形象各异,美不胜收,令人产生不尽的联想。

这里属于大兴安岭西南端。缓缓地山坡上生长着许多白桦林,一簇一簇的绿草像翠绿的地毯,远处的草毯上游荡着马牛羊,一群一群在悠然自得地吃草。天空碧蓝如洗,朵朵白云缀在空中,像漂浮的棉絮。游人如织,停车场上停满了汽车。附近的城里人开着爱车到这里来度周末。

中午,我们在景区边上的渡假村的蒙古包里吃了中餐,然后赶往下一个目的地----阿尔山。

阿斯哈图石林
                       
        

                              
        

 

(2)放歌锡林郭勒

   景区外面的渡假村
      

  东乌珠锡林郭勒大草原

我们顺原路返回到去西乌珠穆沁的国道,向北进发。这里属于锡林郭勒大草原,由于干旱,一路上的草场并不丰美,有些草已经枯黄,有的像癞子头,东一块,西一块的露出黄色的土皮,显示出植被的脆弱。

晚上,我们穿过西乌,到达东乌珠穆沁旗。西乌和东乌的县城比我想像的要好一些,特别是东乌,新区比较大,也比较繁华。在最繁华的马路上,路边树立着标牌,上面赫然写着“严管街”,意为交通严管,令人哑然失笑,不知道哪里是无须“严管”之地。

在一个较为偏僻的地方,我们找到一家即将开业的“养老院”住下。经过了解,这里的居民大多为蒙族,他们自己对话,我们是完全听不懂的。第二天早上,在附近的一家小饭馆吃到了“蒙古果子”的食品,是用牛奶和面发酵炸制的一种小吃,我很喜欢吃,一直到15号回到廊坊,感觉这是一路上唯一从未吃过的,有特点而又好吃的食品。

东行一百多公里,路过满都,下面就开始走边防公路了。内蒙的边防公路虽然不很宽,但是平坦,空旷,视野开阔,道路笔直,路况很好,你可以尽兴地飞驰,无须担心什么超速,你开到200迈,也不会有任何危险。这里的草场看起来不错,一望无际的锡林郭勒大草原,处处是美景。面对绿油油的草毯,黄亮黄亮绸缎般的油菜花,漫山遍野的羊群,马群,你会不由自主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而齐欢唱……

忽然,在北边,远远的出现了一片建筑物,高高低低的房子时隐时现,阿尔山市到了?不对啊,这里距离阿尔山至少还有一百五六十公里,我们不可能看见啊?!这一方没有城市!是海市蜃楼!我们看到了海市蜃楼!大家立刻停车,拿出相机,噼里啪啦一顿乱拍。可惜,那魔幻般的海市蜃楼并没有进入我们的镜头,可能它太遥远,太虚幻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很庆幸,因为在草原上能看到海市蜃楼也并非是人人可以遇到的好运气啊!

中午,我们来到宝格达山林场,距离阿尔山市还有75公里。这里就是中国地图那大公鸡脖子上,鸡冠下的拐弯处,我们吃饭的小饭馆背后5公里就是边境线,可以清楚地看到那边蒙古国的边境哨所。

小饭馆老板不在,他的父亲跟我们亲切地聊起来,老人是部队转业军人,曾在林场当过武装部长,河北泊头人,退休后协助儿子照看生意,虽不甚富裕,却也自得其乐。

午饭后我们继续赶路,大约于下午3点左右,到达阿尔山市。所谓阿尔山市前身是原来阿尔山林场。林场所在地叫伊尔施,相当于一个县城,还在北边7公里。停止树木砍伐之后,阿尔山林场靠着得天独厚的温泉优势开发了旅游业,并在伊尔施南边盖了许多宾馆,就是现在的阿尔山市。

新城不大,但是非常漂亮。据说以前的各部委都在这里有温泉疗养院,让我们不得不叹服领导同志们的独具慧眼和高瞻远瞩。

    草原上饮水的群马

  草原上的油菜花

 远处隐隐约约可以看出一点海市蜃楼

    笔直的边防公路,右面的铁丝网即边防隔离带

       到阿尔山市

 

(3) 阿尔山之梦


    阿尔山林业局现在叫“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也属于大兴安岭林区,曾于1998年5月13日因雷击发生一起大火,燃烧9昼夜才被扑灭。有的游人看到5.13大火纪念牌,说是费翔唱燃的一把火,其实是一起错案。

阿尔山除了天气凉爽,可以泡温泉之外,风景极一般化,并非想象的那么好。里面的所谓景点也是人工所为,制作拙劣,寓意牵强。它的门票180元,实在不值,吃住也贵的惊人,一口能把人咬死。

它只是供官员们避暑泡温泉的一个好去处,因为他们可以报销费用,作为普通百姓,去那里旅游,实在是最盲目,最糊涂,最不佳的选择。我天生不会违心地奉承,我是绝不会再踏入阿尔山半步了---------不过,也许这句话恰恰给阿尔山做了广告,中国人有这种心理:你越说不好,我越要去看看---------所以阿尔山并不怕你说它不好。

     阿尔山晨雾
     

    阿尔山的杜鹃湖

   阿尔山天池

    阿尔山森林

           哈啦哈河
     

 

(4)陶醉呼伦贝尔


      新巴尔虎右旗街景

我们下一个目标是穿过新巴尔虎,到达满洲里,呼伦贝尔大草原和著名的呼伦湖就在途中。

从阿尔山景区出来,回到伊尔施,然后北上。公路笔直,路况一般,但是车辆很少,车开到100迈是随随便便的。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内蒙最大的草原,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最好的地方,一切都是原生态,没有任何污染。一路上,天,是蓝蓝的天,地,是绿草如茵,一望无际;空中朵朵白云,地上马嘶牛哞羊吃草,悠然自得,令人陶醉。

车到新巴尔虎右旗时,交警拦住了我们,当时心中“咯噔”一下,以为超速了,可是一路上没有汽车,我们也没有见过限速标志。这时交警向我们敬了一个礼,然后递过来一张卡片,上面印有该旗交通管理部门的电话号码,并印有新巴尔虎至其他市县的交通路线和旅游景点。交警又很和气地说,“请保持安全速度,一路平安!”我第一次感到了交警,特别是外地交警,特别是内蒙交警的可爱。因为07年去锡林浩特,回来时在赤峰生生地被交警敲诈了一百元!

在新巴尔虎右旗的县城里,我们吃了中饭,可笑的是赶上停电,居然众多的饭馆没有饭!结果我们在一家“加州牛肉面”里面吃了一碗面。面里的牛肉比我们这里的多,肉质也非常好,这倒在其次,只是“加州牛肉面”这样的美国品牌竟然加盟到了如此偏僻的地区,令人惊叹美国商业的巨大威力!

吃过饭,继续前行。路上遇到一个岔口,指示着呼伦湖的方向。大约十几分钟后,我们见到了闻名遐迩的呼伦湖。呼伦湖巨大如海,浩瀚无边,当时赶上阴天小雨,在空中阴云密布的映照下,我们没有看到湖面碧波荡漾的景象,游人极少,空空荡荡,让人产生一种莫名的压抑。湖边,一个很具规模的度假村里,停放着几辆警车,可能是我们途中遇到的那几辆,正在这里就餐。

后来,我们就跟随那几辆警车,狐假虎威地向北前进。下午3点左右,我们到达美丽的边境城市----满洲里。

   吃牛肉面的蒙古族一家

  新巴尔虎左旗入口

  呼伦湖

  呼伦湖岸边的渡假村

 

(5)迷情满洲里


满洲里的名气如雷灌耳,也许跟溥仪的那个“满洲国”有一定关系。仅管从火热的华北平原踏进内蒙古高原的一瞬间开始,我们就已经感受到了北国的天高气爽。但是,来到美丽的满洲里,仍有一种“久旱逢甘霖”的感觉。

我们找到住处后,就直奔国门。满洲里是一个狭长的城市,东西长,南北短,国门在最西边,距市中心8公里。路非常好,宽敞平坦,车子雷驰电掣般前进,片刻就到达国门。日头偏西,彩云朵朵,路边的建筑极具俄罗斯风格,五彩缤纷,鳞次栉比,仿佛进入异国他乡,令人目不暇接。

参观国门的人很多,也可以把车开到里面。国门的门票30元,很不便宜,然而在里面上卫生间还要付费,这实在太不厚道了!在国门大厦的顶楼,隔着玻璃,远望对面的俄罗斯小镇,不由大失所望。俄罗斯的国门及其简单,其建设规模和装饰标准比起我们的国门来说,简直就是一个乞丐面对着亿万富翁。那边的小镇也是灰暗无光,丝毫不能引起我越过国门探究异国的冲动。

而此时,一列大概有一百多节车皮,满载原木的列车,从那边向我们这边缓缓驶来,估计是我们向俄罗斯进口的木材,这似乎与我们泱泱大国雄威的国门不相吻合,让人心头涌上一股淡淡的醋意。是的,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仅在于外表,支撑强大的永远是实力,这和一个家庭没有什么区别。

满洲里的市区建设得很好,而且现在仍然随处可以看到吊车,还在搞建设。我们在国际饭店附近转来转去,看到许多俄罗斯商人,他们来这里采购日用品和衣服,大包二包的往车上装。俄罗斯的汽车是可以直接开进满洲里的,大部分是日本产的丰田面包车和SUV,看上去漂亮而又实用。人高马大的俄罗斯商人和游人悠闲地在街上散步,他们大都住在市中心的豪华酒店里,并不急于返回。我问了一下,市中心的步行街上,大酒店标间豪华舒适,380元,低的300元,只碰上一家,打完折248元,我想这个价格住一夜还是可以承受的,可惜,提前订了一家招待所,虽然便宜,但条件实在不敢恭维。

马路上,基本上都是俄式建筑,雄伟壮丽,多姿多彩,好像走进了俄罗斯城市的街头。啊,满洲里,一个彩色的城市!

   满洲里的俄式建筑
       

    满洲里国门

     蓝色大门是俄罗斯的国门标志,一列满载木材的火车正在驶进我们的国门
     

    俄罗斯商人

     走在满洲里街上的俄罗斯美女

     满洲里街头雕塑

 

(6)室韦临江风情


         内蒙边防公路

第二天早上,我们迎着朝阳,东行北上,沿边境线上的边防公路向著名的俄罗斯族小村----室韦进发。室韦传说是成吉思汗创建蒙古的地方,这个所谓的一代天骄以奔马和屠刀征服欧亚的出发点,不过今天这里已由俄罗斯后裔居住耕作,成了几近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边防公路沿清澈的额尔古纳河蜿蜒北上,一路上风光无限。走过黑山头,又过恩和,大约两个小时之后,到达室韦。但是室韦已经人满为患,我们没有找到住处,只好继续北上,据说10公里之外,有一个叫临江的小屯子,也是俄罗斯族聚集地,仍是风景如画的好去处。

     美丽的额尔古纳河

    额尔古纳河对面的俄罗斯村庄

我们钻过10公里弯弯曲曲的麻子脸一般的土路,来到临江。屯子很小,但游人也不少。几个孩子牵着马在村口怂恿着游人骑他们的马去观光。我们很容易住进了一家俄罗斯后裔的家,主人叫娜荙莎,据说做过职业厨师,炒一手好菜。

   会炒菜的娜荙莎

因为房间不够,我两人住进了另一个家庭,呵呵,像40年前的插队落户。男主人叫刘忠厚,是81年从吉林一个金矿下岗后流落到这里的汉人,女主人(很遗憾,忘了问姓名)是俄裔,眼睛有些黄,由于常年劳作,脸上红扑扑的,但五官十分端正,是个很漂亮的女人。

  刘忠厚和他的俄裔妻子

他们有一个男孩,就是牵着马在村口招揽生意那群孩子中的一个。他家还有一条大狗,凶得狠,叫起来声音恐怖,像发生了战争。我把车开进院子里,那狗便叫个不停,似乎我是侵略者,把坦克开进了他家。

他们的小院子不大,也是那种木楞子房,外面看上去已经很旧,但屋里非常干净舒适。窗前摆满了鲜花,朵朵花儿竞先绽放,赤橙黄绿青蓝紫,炫耀着生命的活力。虽然是木头房子,里面却都有火墙,尽管冬天的大雪封门,可以达到一米三四的厚度,气温降至零下四十五度,可屋里还是暖洋洋的,没有一丝寒意。

刘忠厚说,过冬之前,他们就牵着马到山里去拣木柈子,大概拣一个月,就可以烧一冬了。山上的木柈子有的是,大家都去拣,也拣不完,但是绝不可以去破坏活着的树,每个人都能够自觉遵守这个规定。

     刘忠厚的儿子和他的爱犬

   刘忠厚家的小院

    刘忠厚家的客房

   娜荙莎家的烧火墙的炉子

其实这里的人不是村民,而是林场工人,他们都有工资。现在挺美,因为没有伐木任务,他们几乎什么活都不干,刘忠厚养了十几头奶牛,媳妇在屯子里公家的招待所做饭,儿子上学,成绩很不错,这次考上了县里的高中。刘忠厚说,他希望孩子将来能够上大学,成为有出息的人。

我们是在娜荙莎家里吃饭,娜荙莎的母亲,60岁的大妈来帮厨。她家里挂着娜荙莎母亲做列巴(面包)的照片,据说是北京人拍的。娜荙莎的母亲是屯子里做列巴的好手,因为做列巴比较麻烦,现在许多人都不做了,都到她这里来买。我们吃着她们的列巴,抹些他们自己做的蓝莓果酱,真是美极了。

    娜荙莎的母亲、女儿和侄儿

    娜荙莎的厨艺作品

晚上,我和娜荙莎的父亲母亲聊天,他们讲了文革中经历的苦难。看来他们也有许多的苦衷和怨气,我想这个毫无办法,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第二天早上,我们收拾好行李,就要离开临江,离开刘忠厚家。很早,女主人就去招待所做饭了,刘忠厚一个人在泡方便面,吃完泡面,就在门前为他的马疏鬃。他说,一会就得去县里送孩子,马还是要打扮一番。看得出来,他对这匹马有着很深的感情。这匹棕黄色的马今年7岁,属于青壮年,脾气不好,他说,对生人很不友好;它是它的妈妈怀着它被刘忠厚买来的,现在它的妈妈被派出所选中做警马,估计也一定是很健美的。刘忠厚说起这些,一脸的骄傲。

   刘忠厚和他的爱马

  临江屯村景

  刘忠厚的菜地

临江目前没有网络,没有银行,还处在半封闭状态。他们的工资已经都打在银行卡上,而他们要去额尔古纳城里才能取到工资,虽然有了公共汽车,但要跑一趟城里,也要起早贪黑,披星戴月,用去整整一天的功夫,很是无奈。

我们转回室韦,在口岸花了10块钱,登上边境大桥的东口看了看,什么也没看见。我们下一站是漠河,要取道莫尔道嘎,满归,还有一千两百多公里的路程,而且,不幸的是,据说一路都在修路,这将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室韦国门大桥

  去临江的土路

   室韦界碑

   室韦牧场

  边境河和边防公路

利用一点空间给他们做做广告吧:

刘忠厚,临江屯北,没挂招牌。还没有来得及盖新房子,但是正准备盖。现有的房子看上去简陋,但干净舒适,实际上是比较正宗的俄罗斯农舍风格。为人正如他的名字。收费很低,一人20元/夜。女主人也憨厚实在,不善言谈,但待人诚恳。电话是:15148427278

娜荙莎,汉名潘秀清,临江屯东,有招牌,厨艺不错。她母亲烤的列巴非常好吃。她家和她父母亲家都可以吃住。住一人30元/夜,吃另计。电话:13191300094,13191303133

他们热情欢迎祖国各地的朋友们光临!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