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读万州 作者:中条山人


 

 

  浅读万州


    (一) 

逛城市就是在读城市,好象读一本书。我每次来万州都要逛街,因为我喜欢那弯弯曲曲转上绕下的马路和曲里拐弯登梯上坎的小巷。

万州是下川东进入三峡的第一个城市,也是唯一能算得上城市的城市。由于地形的缘故,城市的马路顺长江和大巴山的走向蜿蜒而上,房屋建筑也就势建在马路两边,高低不平,错落有致。

漫步在大街上,马路看上去是弯的,走不多远就拐弯了。拐过去是什么样子?总有一个悬念在勾引着我。所以尽管我可能在爬坡,可能在出汗,但却始终饶有兴致地边走边看,并不觉得有多累。

不象在大平原,如石家庄,城市被切成豆腐块,一条条笔直的马路一眼能望到头儿。平铺直叙,没有跌宕起伏,读去索然无味。

在栋栋高楼的缝隙里,依稀可见远处高高低低的山岗,又让你产生无尽的遐想。

万州人能爬坡,因此房子盖得也高。以前没有电梯时,七八层高的楼房比比皆是,现在有的新楼盖到九层----据说这里的房子九层以内可以不设电梯。

房子盖得高,盖得技术也高,而且漂亮。有些楼房就盖在坡上,有些楼则距离很近,几乎可以和对面楼里的人握手。所有的楼房都贴有彩色的外墙砖或者粉刷成五颜六色,看上去赏心悦目。

城市虽然几经翻新,但历史上由小路演变成的小巷依然保留下来。这些小巷有的还存有极少的老房子,是解放前有钱人家盖的较为讲究的小楼。大部分土木结构的那种乌木青瓦白墙的旧房子都已被拆除,小巷里的青石板路和条石“梯坎”也已被地砖所取代,虽然漂亮了许多,读来却失去了许多诗情画意。

小巷子有很多出口,不熟悉地形的人常常会找不到原来的入口,不过你也不用担心,每个路口都可以走到大路上。

市区的小巷现在基本上都是自由市场,供应着市民的日常生活。一清早,市郊的农民就担着各种蔬菜、水果,从四面八方来到各个小巷里面,期待着把他们的劳动果实换成生活的可持续性。

小贩们的摊位一般是固定的,他们主要经营肉类,蛋类,调料和副食品。当然还有很多小店铺出售着米面或加工食品。

市场里一般看不见城管,但这并不影响农民受气。他们虽然来得早,趁固定摊贩没有出来时在好地段摆上一会儿,但很快就会被赶走。经常可以看到小贩在呵斥农民:“摸顿在那里哟,要不得哟!”那农民就得赶快离开,虽然他所处的位置对赶他的人并不构成威胁。

所以,有时你不得不感叹:在中国,任何工作都可以做得很粗糙,惟独人是分得最细致的。即使同在一个小巷里摆摊,也是要分出三六九等的。


    (二) 

在重庆未直辖以前,就知道四川是人口大省。重庆直辖之后就是全国最大的直辖市,尽管万州只是一个区,但也足以做人口大市的形象代表了。

万州市区人口57万,但高笋塘商业区是我到过的中国城市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北京的王府井、中关村,上海的南京路,天津的劝业场,太原的迎泽大街,重庆的解放碑,成都的春熙路……统统不在话下。尤其在年节期间,不管是星期天,还是工作日,街上的人总是熙熙攘攘,人头攒动,象眼下春运的北京西站。

为什么感觉人这么多?一是三峡水库淹没了万州原来的两层街道的商业区,现在的商业区高笋塘是原来市直机关所在地,小且过于集中;另一方面也确实人多。春节期间,除了常住人口外,本地外出打工的人和周边县打工的人也回来了;在外地读书的学生回来了;相当多的移民擅自回迁或者探亲来了;都要在这里滞留、购物,于是把个弹丸之地的高笋塘挤了个水泄不通。

人群里,穿戴阔绰出手大方的是有钱人,持卡购物不用现金的是公务人员,不怕寒冷穿着张扬的是小姐,挑着竹筐采购年货的是农民,花钱犹豫算来算去的是下岗工人,东张西望找生意的是棒棒,左顾右盼光看人不买东西的是小偷----不动声色,盯着这些人的是便衣。

由于天寒,需要燃烧热量,万州人吃得。由于吃得,饭馆就多,卖食品的就多,生意也相当不错。特别是在年关,大大小小的饭馆均需预定,几乎全部爆满。而且越是高档的饭店越排不上号,真不知道人们手里到底是有钱还是没钱。

所以在这个疯狂的时候,饭店是服务态度最好,饭菜质量最差。街上的卖小吃的摊摊前也站满了孩子和小女生,而小碗里装的炒洋芋之类的小吃,量也一定比平时少些。超市更是出奇的火暴,人山人海,拥挤不堪,商品自然要上涨个百分之四五----不显山不露水也没人较真。货架上的商品不断地更新,有些低价促销的日用品已经脱销,人们大包二包地提着,抱着花花绿绿的装着膨化食品的塑料袋子,拥向交费口排队,好象这里的东西不要钱,是慈善机构免费发放的一样。

我因为要准备返程时路上的食物到“新世纪”超市买几包方便面,谁知才进去就走不动了,你挤我,我挤你,乱成一团,那情形象当年去天安门等候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接见。我们挤到里面,从货架上取了四桶方便面又挤到交费口用了近20分钟,排队交费用了20多分钟,挤到马路上又用了20分钟。好容易从人堆里挤出来,又挤进一个更大的人堆。

交通警察在马路中间走来走去,面带微笑地注视着人行道上来来往往的行人队伍。几乎每条街上都有警车,但看不见警察。城管也很少见,据说是自从那年闹事,万人上街,烧了几辆汽车以后,棒棒们的腰杆比原来挺直了许多;警察脸上真真假假的也有了些笑容,说话也和气了许多;好象警察与棒棒正在开始共同谱写和谐社会新篇章。

记得有句老话: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未治蜀先治。你说,巴山蜀水这么多人,要是不和谐,怎么了得?!

于是又想起成都武侯祠里一幅著名的楹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 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 后来治蜀要深思”。

真得好好地想想啊!


    (三)

万州城区北边有个山岗,叫太白岩。上边有个太白祠,传说诗仙李白曾在此地饮酒作诗,后人修个太白祠来纪念他。大年初一,这里的人有登太白岩的风俗,取新年登高之意。我们夫妇二人也入乡随俗,在舅哥的陪同下,去攀登太白岩。

穿过白岩路,就有通向太白岩顶的石梯。太白岩又高又陡,让人看着眼晕。青绿色的,墙壁一般直立的岩石上,人们顺着一层层青石台阶盘旋而上。远远望去,一股密密麻麻的人流仿佛扒在岩石上,象一支庞大的蚂蚁大军在向山上蠕动。

我们随着这支队伍不紧不慢地跟着爬。已经有人下来了,春风拂面。有的手里拿着一根树枝,有的竟持着一根粗粗的树干,据说取意为“发财(柴)”。

人太多了,每个拐弯处都有警察维持秩序。有的警察还拿着话筒,不停地大声喊叫,提醒人们注意安全。好在靠岩边都修了坚固的铁栏杆,不至于出现太大的意外事故。这些警察大都是年轻人,个个身强力壮慈眉善目的,感觉他们可爱极了,怎么也难以把他们跟“万州事件”联系在一起。

爬到山顶的时候,我已是大汗淋漓,浑身湿透。而舅哥却若无其事,悠哉悠哉。我太太虽然跟我在华北大平原生活了二十几年,却仍然底气十足,精神矍铄。看来,还是他们基础巴实,有劳力啊!

爬上山顶,俯瞰长江,一池碧水,百舸竞渡,尽收眼底。左手指处可以看见好几座大桥,最远处是长江二桥,右边是长江大桥。江北的城区高楼林立,街道纵横,千姿百态,此起彼伏,江南新区可以看到蜿蜒曲折的公路上跑着汽车,几座大楼正拔地而起。据说政府要搬到那里,而目前正守株待兔,期盼着有钱人来开发。

太白岩上有许多“农家乐”,大都是本地的村民办的。他们在平坦的地方搭建个棚子,支上锅灶,做些小吃卖给游客,那些在城里刚刚吃过的人们就又坐在了农民的凳子上。

----“哪个要的酸辣粉?”

----“我那碗包面煮没的?”

----“面来啦,莫烫到起哟!”……

人来人往,生意很是兴隆。

棚子外边就是一排排麻将桌,桌桌坐满了玩家。

以前有人说:四川省叫做麻省,飞机一进四川,就能听到下面稀里哗啦搓麻将的声音。过去在家里打,茶馆里打,马路上打;现在要与时俱进,上公园来打,上农家乐来打,更有情调,更时尚。我真是服了,天天在家里打还打不够,还要费劲巴力地爬上山来打?妻说,要的是这个气氛。

北方打麻将,什么牌都带,许吃许碰。万州人打麻将的规矩是,东西南北风、白脸发财中,一律不带;只许碰,不许吃。麻将桌上,劈里啪啦地出牌,一张接一张,快得很,好像谁也不假思索。哪个要是出慢了,立刻就会遭到嘲讽:“快点哟,莫困着了哟!”顷刻间就结束一把。牌少,搓着快,码着快,摸着快,打着也快。格外显出万州人耿直、痛快、简洁的英雄本色。

自古以来,生活在长江一带、大巴山区的农民就是坡上种地,河里赶路,身背肩扛扁担挑。逢年过节,总要背个背篼,带上些自家熏制的腊肉香肠,自家炒的米米、捣的糯米粑粑跋山涉水地走亲戚。生活艰辛,交通闭塞,与不在身边的亲朋好友欢聚一回不是很容易的。

虽然现在物资丰富了,交通方便了,但是习惯并没有改变,而是沿袭下来成了传统。所以这地方的人对春节格外重视,你看那外出打工的下川东人,一到春节,拼死拼活地也要回家;管他什么春运,管他什么高价票,“老子要回去过年”,这就是硬道理。

其实万州人赶在春节期间回来,就是大家在一起吃!玩!家里有地方的,聚些亲朋在家里摆,摆它七个盘子八个碗;不方便的就去饭店,点它满满溜溜一大桌。条件好的去大饭店,差一点的去小饭馆;没人眼馋谁,也没人笑话谁。家家饭店爆满,个个一醉方休。酒足饭饱之后,找个地方支起麻将桌,昏天黑地地战斗一宿。管它几块几十块,反正是带响的。

这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人的生活方式。这是任何力量也难以改变的。尽管修建三峡大坝迁徙了大量移民,但基本上以失败告终。移民款花完了,大多数移民也跑回来了,这就是现实。

外面的世界再精彩,也难以拴住他们的心。他们的生活再苦累,他们的生活方式再原始,他们也不愿意放弃,他们离不开养育他们的长江和大巴山。祖祖辈辈就是这样过来的,这情结早已牢牢印在了他们的血液里。

 


                                                                2007-02-26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