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村纪事——(十)集体户前留影 作者:郑亚鸿


 

 

红村纪事——


(十)集体户前留影


    现在,每当拿起相机或看到摄友们扛着“长枪短炮”到处狂拍时,我总会想到,我们上山下乡那些日子里,如果有一架相机该多好,它将留下我们多少青春的身影和足迹呀!可惜当时,知青家里有照相机的非常少,就算能借到相机,买胶卷和冲洗照片也得花一笔钱,是我们难以承受的。

我在红村只留下两张照片,一张知青集体照,一张个人照。拍这两张照片时的情况,至今难忘。

那是1970年3月,当地的一个传统节日,一位照相老师傅带着一架老相机下乡为人拍照。当地农民能拍得起照片的少之又少,当时在农民家里,几乎看不到照片。老师傅听说这里有知青,认定可做成一笔生意,便找上门来。

拍照当然要钱,要不要拍,我们犹豫了很久,因为即使是一块钱,对我们来说也不是小数目。但机会难得,总得在这里留张照片纪念,加上老师傅不断劝说,于是,我们决定拍,拍一张集体照,个人是否拍自已定。当然,事先我们免不了与老师傅来一番讨价还价,但他毕竟是小本生意,便宜不了多少。

除了拍人,当然还得把我们住的房屋作为背景拍下来,否则,不如回城时到照相馆拍照。

我们集体户七位知青在屋前摆好姿势,三位女的站前排,四位男的站在后面的田埂上。

老师傅架起三角架,钻进用黑布罩着的取景框里对焦,然后面对着我们,一手放在镜头盖上,一手指挥着:“看着我,笑一笑。”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他用那只放在镜头盖上的手迅速取下镜头盖,接着,头也不回,又迅速准确地将镜头盖盖在镜头上。

“好了!”老师傅舒了一口气。

“好了?”我们没见他按快门,一下子反应不过来。

“照坏不收钱!”老师傅似乎对我们的怀疑有些不快。

虽然他不说,我们终于明白,他这架老掉牙的相机曝光装置(通常是用手捏一个小球)坏了,只好用掀开镜头盖再盖上的办法曝光。能在不看一眼的情况下,把镜头盖准确地盖住镜头,这是需要功夫的,不能不令我们对他刮目相看。如今的摄影高手,恐怕也没这等功夫。

几天后,老师傅把照片送来了。虽然不很理想,可也挑不出大毛病,一手交钱,一手交照片。就这样,青春被定格在偏远的小山村,定格在集体户房屋前,这些照片成了我们在红村唯一的珍贵的照片。照片上还写着我们要求写的一行字:我们生活在红村,一九七0年三月。

如今,40年过去了,照片已有些发黄。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恍如隔世。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