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碉楼 作者:知了


 

 

  开平碉楼


(一)宝地风物撩人醉

                    

蛋爹提议到著名的侨乡开平看碉楼。10月6日,一大早就出发,自肇庆——高明——鹤山——开平——三门里——塘口自力村——马降龙村落全程120公里,一路看下来。开平碉楼,真让人如痴如醉。

进入开平地界,不禁概叹竟有如此美的村落?!在路两旁就可看到参差错落在民宅或是田间的碉楼,其实这离真正的绝色碉楼群景点还远着。

两眼不够用,连绵数十公里的范围内,每个村落都有几个、十几、几十的碉楼。

开平“申遗”碉楼自力村碉楼群。楼前是荷塘,可惜入秋荷叶已枯,要是夏天时分,远方的来客当可享受荷香四溢,绿水环拢的那一抹清凉。

碉楼的精美远非我们能够想象的,其主人用财富、才情、浪漫情思精心筑就,人在碉楼,若置身童话世界,纯真而怡悦。桑梓之情是否可寻?自力村入口有一楹联:

自得怡然,探世遗宝地,风物撩人醉。

力行兴感,叹村落裙楼,空山追月稠。

此联工整雅致,开平碉楼颂语也。

借问碉楼往那走?牧童遥指自力村。

                    

马降龙村与自力村的配票,90大洋一人。入村看到挂在碉楼村篱笆上的东东,就想起四邑有句老话:“水瓜打牛,唔见佐一大截。”不禁大笑,哈哈!

然,匪夷所思,这么短的水瓜,又如何鞭牛?

                  

这就是申遗自力村主碉楼在“铭石楼”的楼顶,可拍到周围碉楼的最佳角度。

                

                

                      

                     

          

                  

                  

          

绿意盈盈的稻田间,稻穗在扬花,一座座高大坚固、造型独特、中西合壁的古老建筑——精美碉楼就在稻花香四溢的田野,突兀地屹立着。

资料参考:“开平碉楼与村落”作为2007年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唯一项目,6月28日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表决通过,成为中国第35项载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也是中国最“年轻”的世界文化遗产。

开平是广东著名的侨乡。开平碉楼的历史最早可上溯到明末清初,鸦片战争后,人民生活困苦,加上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生产需要大批的劳力,来华招募劳工,很多人离乡别井,到国外谋生,他们赚了钱,便纷纷回来购田置业,尔后又返回国外,如此循环往复。19世纪末当地华侨纷纷回乡买地建屋,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了侨房建设的高峰期。为了防御当时的土匪,开平的华侨和乡亲将楼房建成了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特殊建筑“碉楼”。碉楼最多的时候有3000多座,至今仍完好保存的1833座碉楼散落在3060个村落中。

从形式上来看,碉楼是一种中西建筑的完美结合体,上面是西装,下面是唐装。当年社会不稳定,为了防匪患、防洪灾,开平碉楼将居住的功能、防御的功能和中西不同的生活方式都包含了进去,形成了一种中西合壁的融合体。

开平碉楼大致可分为泥楼、青砖楼、钢筋水泥楼等,尽管在用材、风格上各有差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铁门钢窗、门窗窄小、墙身厚实、墙体上设有枪眼。从它们的材料、功能、结构上,可以看出当时华侨受西方个性张扬、观念自由的影响很深,他们不仅带回了外国的建筑文化,还带回西方的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和其他器物文化,将这些西方文化和本土文化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充分体现了他们面对外国先进文化时自信、开放、包容的心态。

开平现存的1833碉楼每一座几乎都是依山、面水、近田,与周边的河流、池塘、田野、山丘、树林等连成一体,浓缩了开平百余年社会转型变化中个人、家庭、家族的生活变迁,形成一道独具侨乡特色的农耕文化景观。碉楼加上村落,使中西合璧的碉楼和谐地融入到东方稻作文明中。

 

(二)早从乡梦识四邑

老画眉我惭愧手中没有五彩笔,无法浓墨重彩描绘粤西南“四邑”。纷纭思绪若当年飘泊他乡的游子,纵然浓浓的乡情纠结于心,欲想将珠子般的乡情史料一颗颗串联起来,集合成链,捂于胸襟,而那浮光掠影之碎片每每却象指缝间的那捧细沙,才团拢起,又滑溜跑掉。

四邑指开平、恩平、台山、新会(包括阳江的上下川)。四邑以台山为中心,文化与语言皆影响周边。侨胞当年为侨民初时,多是让人“卖猪仔”到他国充当苦力,如台山到美国掘金开矿的尤其多,专出“金山伯”。恩平、开平、新会乡亲到加拿大、新加波、马来新亚、越南、香港都有。离乡别井的背景是:1840年鸦片战争的大炮轰开了沉重的国门,铁桶般封闭的大清帝国终于打开了一道缝隙,随之而来的海风,激起了四邑乡村祖祖辈辈安分守己耕田做工的农民们的一些并不实际的幻想。

严重缺粮也是逼迫远走高飞的驱动力。当时的四邑地区依靠大量进口洋米维持生计。如台山县“山多田少,人民生活维艰,查近二十年来,县民挈眷往南洋各埠寄居谋生者,计每年不下数百家”。“仰给洋米,倘舟楫偶断,炊烟立断”。每年在买洋米上的开支是118万两白银。新会的粮食供销总量中有60%-70%来自海外。粮食供应的不足直接导致民众生活水平的下降。“富者骤贫,贫者愈贫。教养并阙,民起为盗,赌盗相缘,而游手游食之辈遍城乡矣”。生活重压之下,贫穷的人们必然寻求出路,到海外谋生就成为必然的选择。开平山塘村在1848—1879年间就有11户14人挥泪告别父母妻儿远涉太平洋到美国去实现他们的“黄金梦”。这只是千百个村落千万户家庭被迫骨肉分离的一个缩影。四邑城乡过去流传“家里贫穷去亚湾(古巴),为求出路走金山”的顺口溜,就是这一社会现实的生动写照。

于是,自愿也好,被迫也罢,一传十,十传百,户传户,村传村,很多对外界毫无认识的老实巴巴的农民洗脚上田,踏上了不堪回首的出洋谋生之路。当年流传乡人形容外出打工哲语“喜鹊喜,贺新年;爹爹去金山赚钱,赚得金银成万两,返来起屋兼买田。”“当初穷过鬼,霎时富且贵,唔难屋润又家肥,回忆囊空因命水。运气催,黄白从心遂。否极泰来财积聚,腰缠十万锦衣归。”“当初一文冇(四邑土话,意为没有),否极泰来到。旋过个边就富豪,移步何难财主佬。”这些民间打油,一定程度可以印证当年人们的心态。

小少离家老大回。因为长年生活在异国他乡,当中一些人,又娶续新人,回到故乡,面对旧人故居,内心交织着复杂而辛楚的感情,个中滋味,岂是外人能体现?!如今我们看来十分雄伟的牛气碉楼,那一砖一瓦,无不铭刻客居他乡游子们的辛酸血泪。我或者无法惴测,19世纪中期,横下一条心飘洋过海的“一脚牛屎一脚泥”的男儿们想的是什么,但同是作为“侨属”(我的父亲曾到越南织布,祖国解放才回参加土改。这个在个人简历一笔也没有),也算所谓归国华侨子弟吧,对父亲所述说的“他乡”,亦耳有所闻。这,或者也是我对四邑留心的理由。

窃以为,为生计飘泊他乡的游子,绝对不是所谓“衣锦还乡”之新贵。

四邑籍华工自落人猪仔船始,等待他们的将是皮鞭、棍棒、饥饿、疾病和繁重的体力劳动,死亡的阴影时常在他们头上盘旋。经过几个月“海上浮动地狱”中缺水少食的颠簸,以及疾病和绝望痛苦的煎熬,在港口迎接他们的则是人肉市场嘈杂的喧嚣,接下来那长达数年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身负脚镣披星戴月的劳动折磨更是炼狱般的煎熬。据资料所述,同治十三年(1874)二月十日恩平、新会籍古巴华工向前来调查的中国官员控诉:“古巴一岛,形如鳄鱼,毒气熏蒸,迥殊别处。糖寮林立,四望蔗田纵横,千百里中,监房不下数千间,脚铐不止数万副。内中被虐工人,呼冤受痛之声,皮开肉裂之形,刎颈悬梁,吞烟投水之事,不一而足。”在美洲、在澳洲,四邑籍华工们遭受的是同样的命运。很多人离开故土后,再也没有回来过,连骨灰也撒在异国他乡,成为海外孤魂。

杜甫《春望》诗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意思是说,因为感时伤怀,加之离乡别土之苦,即便是站在花前,也无心赏花,反而会对花洒下眼泪;即便是听到悦耳的鸟啼声,也无意倾听,反而会因为鸟鸣而使心惊慌。《春望》句,游子思乡之痛切,淋漓尽致。与别处不同,四邑侨迁乡民,格外珍重亲人相聚的日子。逢冬至和元宵隆重礼节,家家上灯、乡村舞龙,热闹排场犹胜过年。乡人还特别喜食咸汤丸,以圆思乡团圆之念。

四邑,有屋有田有水宜居地,人杰地灵。波浪壮阔的历史长河,淘尽多少英雄?有多少摧枯拉朽改革人物拔地而起?值得推崇是祖籍新会的维新变法风云人物梁启超(1873-1929年),其从爱国的立场出发,无情揭露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丑恶嘴脸,呼吁变法维新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梁著述甚丰,达一千四百万字,辑为《饮冰室合集》。梁启超是资产阶级政治活动家和宣传家,又是一位颇有成就的学者,在政治、经济、哲学、史学、文学、法学、新闻等各方面,都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宝贵财富。另一位是冯如(1883-1912年),广东恩平莲塘乡杏圃村人。十六岁时,在纽约的一间工厂当工人,学会了制造三十多种机器。是中国第一个飞行家,也是第一个飞机设计师。1911年2月22日,冯如宣布试制飞机成功和正式成立以“壮国体、挽利权”为宗旨的广东飞行器公司,并迁回祖国的广州,致力发展祖国航空事业。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11月广东光复,冯如即连同自制的飞机及助手一起参加革命,被任命为飞机队飞机长。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广州燕塘表演飞行,失事牺牲。今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旁立有“中国始创飞行大家冯如君之墓”。

弹指间,多少往事恍若一梦!眼前是“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夕阳的余辉给碉楼镀上一层金色,旁边的民居升起袅袅炊烟,牧牛的老人正牵着牛徐徐归来。悠扬的笛韵和梦想,象绚丽的晚霞徐徐笼罩着新侨乡。

再见,四邑!

马降龙村的碉楼。这些楼碉掩映在竹林和老龙眼树、杨桃树林中。

   它们不叫楼,而称“庐”。这是昌庐。更象碉堡。

     “林庐”。马降龙村的雕楼比较分散,目光穿过绿竹梢,突出的高大物体就是碉楼。

绕村一周看完碉楼,约要一个钟点。

           信庐

      马降龙村的碉楼都叫庐。碰上一这座叫“天禄楼”,又不叫庐了。

             这是仕庐。确有名仕风度。

下面是旧日风情片

16“铭石楼”主人们

     年代久远的留声机

     洋琴。很有文化很有钱!

惊艳,无语了。

                 

     豪华大床

     另一家:骏庐主人的洋衣车

骏庐主人的家居用品。捣粉,做糕点。熟悉的饼印也有!

             

                       

   厨房的坛坛煲煲盆盆桶桶。

         发现碉楼的小猫也长得很洋气

近傍晚才出景点,一整天,又晒又饿,看到景点有摆熟蛋,直想食。

                 

那大娘用当地话招呼:“鸡春,鹅春,大细2文!”哈?!小的这么小,大的这末大?反差艺术。哈哈,忍不住大笑。买大唔买小,大的顶肚。两人每人一只巨大鹅蛋吞下肚子,抹下嘴,打道回家。说来好笑,蛋爹竟然没有找到来时的路,竟从合水到横岗,自高要新桥一路乱跑,总算在天黑前平安回到家。阿门!

资料邑:古代称侯国为邑。先秦民众聚居地,包括城市或村镇及其附属田地。通指四通八达的城市或者乡村公社集群地。早在商代甲骨文即有“作邑”的记载,并称都城为“大邑商”。沿袭到春秋时,便有“十室之邑”、“百室之邑”、“千室之邑”等说法,聚居地规模大小相差悬殊。有的诸侯赏赐大臣一次能多到“二百又九十又九邑”。有的国,卿可以享有百邑,大夫享有九十邑;而另一些国,诸侯赏赐卿六邑;晋国的邑甚至拥有百乘兵力,其规模相当一位大臣的全部采地。进入战国,“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殖,汉以后,皇后、公主所食之县曰邑,各级封爵的封国亦往往称之为“封邑”或“国邑”。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