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海 作者:戎马小子


 

 

   金色的海


    琅琊台位于胶南和日照之间,屏山临海,沐雪聆风,地处偏僻。冬日的午后,阴霾漫天,北风萧索。琅琊台游人绝迹,格外冷清。

琅琊台是两千多年前古人缘琅琊山夯土筑就的。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绘当时的琅琊台“孤立特显,出于众山上,下周二十余里,傍滨巨海”,它“台基三层,层高三丈,上级平敞,方二百余步,高五里”。现在的琅琊台,依然可见台分3个层次,递级而上。琅琊台景区包括琅琊台、龙湾、斋堂岛上的古迹和自然风光。

周初,姜太公封齐时作八神,其中四时主祠就立在琅琊山上,历代多有帝王来此祭拜。自春秋战国以来,先后有12个帝王登临琅琊台:姜尚、齐恒公、齐景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勾践、秦始皇、秦二世、汉武帝、汉宣帝,汉明帝等。

越王勾践徙都琅琊后,在琅琊山上起观台会盟诸侯,又在台东顶建望越楼,以登楼南望家乡会稽。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三登琅琊,一住数月,乐不思归。从内地迁来三万户百姓,修筑起琅琊台,并勒石纪功。他还在这里被神汉徐福上书忽悠,遣他率童男女三千,百工技艺之人,携带五谷等物,从琅琊台下启航,东入大海求仙。徐福最后到达日本称王,怡享天年。秦始皇一等三月,不见徐福回。在返咸阳途中吃了不法商贩的变质牛肉食物中毒驾崩。可叹威加海内的秦始皇,没死于朱亥的锤击和荆轲的毒刃,却断送在一盘酱牛肉里。

琅琊台声著史籍,驰名海内,为历史先贤所向往,孔子、司马迁曾到此;谢眺、李白、白居易、李商隐、苏轼、丁耀亢等历代文人骚客留下了赋琅琊台的灿灿诗文。

琅琊台是一部厚重的历史书,是琅琊文化的一个重要凝聚点,是访古探幽寻梦的地方。

琅琊台三面环海,一面接陆,风景秀丽,海天一色,周围海域时常出现海市蜃楼胜景。

琅琊台南侧有刻石亭。琅琊刻石立于秦始皇第一次巡游琅琊时,内容是歌颂其伟业盛德,共497字;秦二世即位后来到琅琊时又在该刻石旁加刻诏书以彰明先帝功德。两次均由李斯撰书。后来,琅琊刻石被毁,碑文只剩下二世诏书部分。琅琊刻石现存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86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刻石之一。琅琊刻石亭里的石碑,只是根据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的琅琊刻石原件复制的。

龙湾西岸有一巨石,上刻“倏起一龙”四字。取自明代诸城知县颜悦道《登琅琊述》石碑。历经450多年,此碑犹存。这是古人记述琅琊台留存至今的文字实物,也是古老的琅琊台如今仅存的历史遗迹了。

世上没有永恒,一切都会消亡。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亦难逃阎罗王的法眼,死亡是人们共同的归宿,不同的只是早晚而已。直钩无饵钓鱼的姜太公如是,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如是,横扫六和一统华夏的秦始皇亦如是……穿过厚重深邃的历史时空,留给后人的只是一些或美丽或丑恶、或真实或虚假、或开心或感伤的古老传说而已。

夕阳西坠。站在琅琊台远眺,天边,有一片雲;雲下,是海。金色的陽光透过雲隙,尽情向大海倾泻挥洒,像万千条金色的流苏自雲端垂下,映得眼前的波澜壮阔的大海一片金黄、粼粼夺目、熠熠生辉……天赐佳境美景,动人心魄撩人情思,久久难以释怀。

金色的海,给凛冽的冬日带来久违的暖意,虽是镜花水月过眼雲烟,却令人隐隐动容,油生对大自然的敬意和感动。

一瞬间,世界真美好。

 

                                                                     2009-11-30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