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大巴结奇缘 作者:黎娉儿


 

 

  风情大巴结奇缘

 

确定方向

一提起这次欧洲旅游,不知为什么就想起多年前看的一部香港喜剧片“巴士奇遇结良缘”,一部很搞笑的电影,情节不记得了,只记得里面的女演员很好看,很淑女。

我们家的旅游大计一直是由本太主持的。我家先生对非人文出游(非探亲访友)的态度历来是三不一照办,“不发起,不安排,不反对,坚决照办”。但阴消阳长,凡事都有两个方面,本太大权在握,充分享受权利带来的荣誉感和满足感时,当然也同时必须承担责任和义务。

这次去欧洲旅游,自然也是由本太提议,全体两票通过的。先生一如既往,对去不去游,到哪游,游什么,怎么游,全听中央的,他的职责是旅游途中负责行李的搬运及人员的安全。

大方向——欧洲确定后,就要确定方式及路线了。过去的游法多是自由自助游,天上的,地上的,游轮的,这次本太想换个样,参团游。先收集信息,朋友对参团游褒贬不一,经总结归纳,优点不外乎方便,快捷,省心,经济,缺点不外乎无自由度,走马观花,不能选择交通工具,长途坐车等。经考虑,参团游也是一种新的方式,尝试一下也未尝不可,再说省去很多杂务,不用操心吃饭住宿的事情,只专心坐车游览,也不错。走马就走马,观花便观花,当即拍板决定,参团!

加拿大有不少欧洲团,但路线都不尽人意,有些地方我已经去过,比如巴黎,不想再重复,好在先生虽没去过,但他的优点是没有巴黎情结。经身在德国的朋友介绍,决定参加德国的中国人旅行社组织的欧洲团。

欧洲旅行社管这种坐旅游车游览的团叫“大巴游”或“大巴团”。我上网一看,精华游,深度游,阳光游,风情游,亲子之旅,浪漫之旅,回归自然,真是名目繁多。最后挑中了路线对头且让人有遐想空间的“南北欧风情之旅”。

冒着“旅行社可随时取消行程”的危险,毅然订了飞机票,大不了改成自由行就是了。接着就是交钱,发上团证等,感到整个程序不是太正规化,出错的时候不少,有些处理也不太恰当。

飞到了慕尼黑,旅行社发的通知是到火车站机场快车的门口等,但大巴却在前门等,导游并不清楚旅行社的安排,我的手机在欧洲也不能用,幸好我打公用电话,才和导游联系上。终于坐上了风情大巴,开始了十几天的省心游。

列位看官,我下面要讲的可不是风光,也不要指望会出现美丽的高水平的图片。

 

风情之旅

我们有个朋友酷爱旅游,西藏,敦煌,南美等都去过了。我的结论是:要想把他逼疯,就让他参加大巴游。那朋友崇尚的是自由地,不受时间限制地,有品味位地享受自然风光和城市风情.他曾背包游西藏,也曾在欧洲街上的小咖啡馆外慢慢品尝咖啡,细细观赏过路行人。他的旅游一定要在严谨的计划下,随心所欲,而我们的大巴游正可谓最无自由和个性可言的,而且还难免节外生枝(请容后叙)。我断言,他要参加我们的大巴游,非揭竿起义,犯上暴乱不可。

我们乘坐的是一辆陈旧的大巴。本来我对大巴及它们的新旧没什么概念,但一路看下来,与其他旅游团的大巴比较,还没看到过比我们这辆更旧,更矮和更窄的。但是这辆大巴除了外观比较寒酸外,并没有让我觉得有什么其它不好,它具有一个正常大巴应有的一切功能,行驶正常,路上没抛过锚,有空调,座位可以半倒下,有脚踏,有窗帘可以遮阳,有厕所(不让用)。只要不把它称为“豪华大巴”,你也就挑不出什么毛病了。为了减少成本,租这样一个大巴也实在是无可厚非的。

大巴有四十八个座位,但由于是夏季,南欧之旅只有十几个“风情游客”,很松快,可以随意调换座位或横躺翘脚大睡。幸好还凑了十几个人,据说人太少会有取消的可能,那样我们只好改游其他路线了,比如东欧什么的,退钱可是不大容易地。

老公一向目光犀利,他很快把车上的人以家庭为单位分成了几组。而我混混浊浊的老得向他确认某些太太和孩子的归属,其实笼共也只有三几个太太,和三几个孩子。车上的其他人都是从德国参团的,有上学的,工作的,探亲的,只有我们不远万里来到德国。

有意思的是,除了我直接称呼导游的名字,别人都直接叫“导游”,我不知这样是不是不太礼貌,还是欧洲方面就是这样称呼。直到有个意大利“地陪”称导游为“X导”,我才发现了这是个最好的称呼,亲切而不失尊重,还让人有联想的余地,从此我就沿用这称呼直到旅游结束。

车上的人居然互相也不称名字,也不自我介绍,导游开始也不叫名字,提到某人时都以先生的姓和居住地称呼,比如,吉林的W家,四川的M家,我们自然是加拿大的L家了。认人和认路一样,对我是个巨大而艰难的挑战,我先把看起来般配的男女搭配了一下,结果基本是乱点鸳鸯谱,看起来很合适的搭配,在现实中并不存在。虽然我对家庭的搭配有些混乱,但一旦搭配好了,我就发现“幸福的家庭都是同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们车上的家庭都应该是幸福的家庭,它的基本结构是,有太太的,小事听太太的,有女儿的,小事听女儿的。先生自然都主管大事。不过,一路游来,居然也就没发生什么大事。

大巴旅游的路线,都是明码标记的,你会欣喜地看到,你所知道的著名景点基本都包括在里面了。你也做好了心理准备,大巴的游法是走马观花。但要真正知道大巴游的滋味,体验其中的乐趣,你还是要亲自游游才有发言权。

经我归纳,我们此次大巴游的主要方式不外乎以下几种:暴走名城,经典四大件,过门而不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甚至打一枪换两个地方。

 

“暴走罗马”

“暴走”这个词是我们敬爱的X导首先使用的。那天早上,在威尼斯城外一如既往地吃完丰盛的早餐后,X导宣布,今天的任务非常艰巨,大家要充分做好思想准本,我们要“暴走”罗马。这个词儿立刻令我耳目一新,半天下来,才深深体会到它是多么的贴切和有创意。

意大利和德国还有奥地利不同,对旅游车及旅游团进城有很严格的规定,要交买路钱,还不能在城内随便停车。带团的导游如没有意大利的导游执照,也不能随便在旅游点讲解。这样我们的车只能停在离景点比较远的地方,大家步行或做市内交通游览。罗马当地的旅游公司给我们派了一个“地陪”。

据我分析,我们的时间本来就紧,只有几个小时,罗马的景点又多,还包括那梵蒂冈,又基本靠走路,地陪是收了我们固定的钱的,不按小时付费,早完早歇,我们还要在规定时间回到大巴。以上的众多因素造成了我们只能“暴走”,别无选择。

那地陪先生走得飞快,顶着罗马的骄阳,我只好拿出兵团拉练的架势,紧跟地陪不掉队。我们这十几人的队伍,哩哩啦啦摆成了长阵,居然还真没人在这急行军中走丢了。

游了众多的景点,该游的都点到了,游的什么我不大记得了,只记得进了梵蒂冈大教堂,别的全没进,都是在大街小巷里“暴走”,汗流浃背,口干舌燥。那天集体去卫生间的次数大大减少,这也使得全团人马更高效率地完成了“暴走”。

经过了罗马的“暴走”,全团老少,什么样的“走”全能对付了。

 

比萨斜塔事件

每到一处,我们都必游当地的经典“四大件”:皇宫,教堂,广场,议会厅。

我热爱皇宫和教堂,也不反对广场和议会厅。它们单个慢慢看,细细品游,精美,华丽,每一个都是世界顶尖级的瑰宝。但当它们成串短时间内出现在你眼前时,就会引发审美疲劳。到最后,哪个皇宫属于哪个皇帝,甚至属于哪个国家,我都有些昏昏然了。不过好在也到此一游,心理上还是很安慰的。

就像皇帝吃腻了山珍海味,反而觉得菠菜豆腐更美味一样,在众皇宫和教堂中其他有特点的景点或变故反倒让人如喝了提神的咖啡,回味无穷。比萨斜塔事件便是很有趣的一件。

游意大利,自然要游比萨斜塔。我们的旅游行程上清清楚楚地写着:第X日,游览佛罗伦萨,游览比萨,住宿比萨酒店。

头天下午,X导开始分别找人谈话。X导告诉我,由于总公司临时改变了住宿地点,酒店离斜塔非常远,不能去比萨了,我当然表示很遗憾。他建议,如果还有人想去,他可以和司机(匈牙利人),通融一下,我们交点钱,绕点道,算自费项目。如果大部分人都同意,我们明天就去。我觉得这个主意不错,我们这么大老远来一趟,似乎不看著名的斜塔有些说不过去,交点钱也值得,这点钱既不能让我们变穷,更不能让我们变富。不想X导的建议在我这轻易过关,却在一位头脑清晰的上海先生那马上碰了钉子。

上海先生是和太太一起探读书的女儿的,一个德国朋友给他们联系的旅游。他们家境看来不错,可以支持女儿读书,团里的自费项目也都积极参加,用钱也比较随意。像其他幸福家庭一样,先生主外,其他一切小事听太太的。女儿很可爱,很懂事。先生也像其他幸福的先生一样,在别人眼里非常模范,在太太眼里出错不断。他犯的较大的错误有:一早上就把六个小时的录像全录完了,电池也用完了,下午的美景全没法录,还有在拖着箱子进旅馆的时候,被一个小坎儿绊了一下,而别的先生都顺利过坎儿。这些错误都受到了太太低声而严厉的上海话的批评。先生每次都做了深刻的自我检讨,态度极好。还跟我说:要时时处处替领导着想,按领导的旨意办事。我告诉他:你的错误在于太被动,要做到领导想到的你做到,领导没有想到的也要替领导想到并做到。上海先生频频点头,深有感触。

还是回到我们的斜塔。X导和上海先生一谈,他立即发现了里面的问题。旅游路线上明明有比萨,而且没说是自费项目,为什么公司可以随意改变路线和行程。我一听,头脑立即清晰了很多,有道理啊,怎么想变就变呢?不合适吧。其他几家在上海先生的启发下,也发现这样不妥。

我们敬爱的X导当然不同意我们的看法,他说,你们仔细看一下行程安排,并没有写去比萨斜塔,写的是:游览比萨,住宿比萨酒店。啊?这下太有意思了。总公司狡猾狡猾地,难道去比萨是为了干别的事吗?X导说,公司临时改变了住宿地点,他也无法控制。上海先生说,他们的德国朋友在出发前和旅行社特别确认过,有游比萨斜塔的项目。X导的最后一道防线终于也被攻破了,全车各家都开始抱怨了,大家一致认为应该公费游比萨。

上海先生的女儿建议,为了不让导游麻烦,我们可以给总公司打电话,直接交涉。X导制止了大家,让大家一定要相信他,因为报到总公司那反而对他不好,公司会认为他没有应变能力,不能替公司分忧解难。这公司也太差劲了,自己造成的麻烦,反而让导游承担,太难为人了,导游真是难做。

X导后来告诉我们,做导游最害怕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置于全车的对立面,这危机不化解,导游的日子就别过了。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X导苦口婆心地劝大家,千万不要把心情搞坏了,出来玩要开开心心的。我向他保证,不管发生什么,不管看不看斜塔,我的心情都不会受影响。X导真诚地说,他不担心我,他担心我们家老L。我们家老黎心情其实只坏了一小会儿,当他发现我很享受这一突发事件时,他的心情就再无问题了。

 

堤内损失堤外补

上回说到,批萨斜塔事件引起全车集体抗议(就不用暴动这个词了),那我们敬爱的X导师是怎样带领大家转危为安的呢?

始终没搞清到底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还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反正你有方,他就有法,各庄都有很多高招。

在比萨斜塔事件的当天,还发生了两件让X导头疼的事情,一是“集体罢车“,二是“地下室早餐”。“罢车”事件的导火索是由于匈牙利司机不按导游安排,擅自决定停车或不停车,弄得大家有几天没法好好吃饭。“地下室早餐”是意大利几家旅馆把我们和其他客人分开,让我们在地下室的储藏室里在严密监视下限量限种类早餐,大家很有意见。我在暴走罗马的路上向X导对“地下室早餐”表示了关注。X导已经敏锐地看出了问题的严重性,三箭齐发可更够他受的,他立刻坚决制止我再毫无眼力价把那个问题继续下去。他让大家先把那两件事放放,他先集中解决斜塔问题。

第二天一早,X导满面笑容地告诉大家,斜塔问题解决了,我们先去斜塔,再去佛罗伦萨(两地很近),最后再去离斜塔较远的旅店。他没有提收费的问题,大家皆大欢喜,那一天玩得很高兴。

不过我很快就发现了问题,除了进塔要钱(自费),去斜塔要坐专门的车,也是要买票的,虽然不多,但导游自己掏了腰包,没收我们的钱,我觉得好像不太合适,这样导游岂不亏了?

亏不亏的问题第二天就解决了。导游通知大家,第二天有个自费项目,游维罗纳,罗密欧与朱丽叶故居,是旅游路线上没包括的著名景点,可自愿报名,收费若干,因有进城费,景点费,及付司机的额外小费等。如大多数人同意去,不想去的也只得少数服从多数,被拉去和付费。有两家不想去,可只好捏着鼻子交了钱,去了。

这次一点进城费也没收,主要景点只要了几欧元的门票,其他景点等都是自费。有人憋着X导要求其他景点公费,X导客气地拒绝了。这一路下来,似乎是收费又太高了点,估计与斜塔一混合,还是应该只赚不赔的。不过游也游了,玩得也不错,还是“阿Q”那句话,几十欧元也致不了富。当然不想去的人就比较亏了。

X导在某天喝完两杯啤酒后,推心置腹地告诉我们:我那天要的是狠了点。但一路下来,导游也真是够辛苦的,用自费项目增加点收入,也不全是他们的问题,总公司就是这么安排的。我们每人多出几欧元,全车几十人,导游的收入一下就增加了不少,对他是一件好事。但这样的安排太容易造成游客对导游的不满了。

 

全欧洲的困惑

去年游完巴黎后,我写过一篇“巴黎的困惑”。本以为巴黎在“困惑”上有其特殊性,不想大巴游了其他欧洲国家后,才知巴黎在洗手间文化上,一如其他方面一样,仍然领导了欧洲的潮流,当然其他各国也都拥有具本国特色的“困惑”。

“困惑”在欧洲第一站慕尼黑中央地铁站就开始了。先是发现洗手间如此不好找,找到了才发现要钱,巴黎的起码还是基本不要钱的。洗手间有个漂亮的透明玻璃大门,门上像商店一样,有开关时间,并准确列出各项收费标准:洗手洗脸0.5欧元,洗手加使用马桶1.5欧元,淋浴3欧元(可能记忆有些许误差)。

一路游下来,发现欧洲的洗手间管理基本分三种:1.自动投币,2.专人把门收费,3.专人把门,自愿捐献。

德国各地的洗手间管理还是很不错的,并首先在高速公路上实现了连锁化。高速公路上的休息站,都配有餐饮店和小超市,内部自然也会安排洗手间。洗手间入口像地铁入口一样,有一个投钱的设置,把钱投入,转栏才打开,放人进入,同时还会打出一张收据,这收据可在德国境内的任何高速公路上的休息站店内购物。收据出了德国便无效,进城也无效。各家包括我们家,在分手时纷纷把收据赠给德国本土的游客。有的洗手间在入口收费栏旁边开个小门洞,彩色绘图,形状巧妙,约一米高。研究了一下才明白,这是儿童通道,如身高低于小门,便可从此通道免费进入洗手间。

德国和奥地利的洗手间就算不错的了,但它们还是让我深深地怀念加拿大的洗手间,干净,方便,免费,醒目,数量多。

意大利的洗手间管理和卫生总的来讲差一些,形式似乎以有人把门收费为主,还可以讨价还价。有次明码标价是0.6欧元,有个同车的人对接待台的人说,0.5欧元行吗?那人很干脆地挥手让他进去了,估计考虑薄利多销吧。

加拿大的大型商场,都有很方便的洗手间,设在很明显的地方,不断有标记提醒所在部位。但欧洲大商场的洗手间却很难找,往往没有明显标记,还经常设在最底下一层,往往于拐弯隐蔽处。连麦当劳和汉堡王的也经常设在最费腿儿的地方,比如三楼上,好在是免费的。

到某市时,发现收费的洗手间收费人员都不在,设置也都不工作。原来正赶上清扫洗手间工人大罢工,所有的洗手间全被迫免费了,方便了群众,如果群众不在乎它们脏乱程度的话。

由于洗手间难找,不收费的洗手间就更难找,全车人员像别人示好的一种方式,就是主动把自己发现的免费洗手间用第一时间通知别人。一次自由活动若干小时,我们和一家四川人路遇两次,两次打招呼的内容都是他们通知我们最新发现的免费洗手间。

大家很头痛收费洗手间,老得准备好硬币。有次大家排队使用街上一个付费的移动钢种洗手间,一个人进去后,另外一个人建议,他们把门拉着,这样可以不再付钱,一个接一个地使用。这主意虽然非常具有吸引力,但是实施起来却发现完全行不通。那洗手间面对大街,如拉开门,里面的情形一览无余。不知是不是为了对付这类想法的,有的洗手间有相应的措施,最多使用20分钟,时间一到,便会有水从上面喷出来,淋湿衣服。欧洲的人,真是聪明啊,什么都想到了。

欧洲各国洗手间虽有各性,但也具有共性。正如我在巴黎的“困惑”一样,战壕之间的距离太近。加拿大的战壕之间一般都有明显的屏障,即使距离近,也都采用曲径通幽的设计方案,敌对双方比较隐秘,不易窥测到对方战壕内的具体动向。而欧洲的战壕,设计简单直白,毫不含蓄,一目了然。也许欧洲人这方面看得更开?同车男士抱怨,他们在战壕中时,女清洁工进进出出,根本无视他们的存在。有人开始还很不习惯,后来一想,她们不怕,我们怕什么?按说男士们是最无权抱怨的,我们的战壕里,也经常有男清洁工进出。大家最后想通了,入乡随俗。不随俗,你又能怎样?

原以为中国是厕所收费这一古老文明的发源地,现在才明白,欧洲还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奉劝诸位,还是那句老话,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知己知彼,才能轻装上阵,百战不贻。

 

地下室早餐事件

早餐基本是没什么问题的,不论旅馆大小,其早餐的丰盛程度,都让我们这些从加拿大乡下来的人非常满意了。午餐和晚餐如果时间允许,X导会安排团餐。中餐馆,五菜一汤,饭管够。南欧8欧元一餐,北欧14欧元。菜的质量视据餐馆而异,一般比较大众化,有荤有素。我图省事,因吃饭时间太紧,自己也吃不好,所以基本上是团餐的积极参者。X导对我很满意,因人越多越好组织。如人到达一定数量,餐馆还可让导游免费进餐,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也算是导游的一项福利。

先去的德国奥地利都没什么出什么问题,到了阳光明媚的意大利,问题就接踵而来。我们的早餐总是和其他旅客隔离,还限量。这一隔离待遇终于在“暴走”罗马那天到达极端。我们一行十几人干脆被单独安排在地下室一间空房内进餐。据我研究,那是一间储藏室。每人的座位上安放了一定的食品,经去餐厅考察,我们的食品花样大大少于餐厅,尤其是一些较高档的食品,我们根本就没有。一位餐馆女士,站在门口虎视眈眈地盯着每一个人。我礼貌地和她打招呼,她板着脸,对每个人都视而不见。

大家当然都有异议了。我实在无法理解,问X导原因,并且希望X导向旅馆提出抗议。X导告诉我们,过去某些中国来的旅游团把中国人的名声搞坏了,尤其是些由地方官员为主的旅游团。他们在地方上前呼后拥,作威作福,出来后也不认为应该遵守旅馆的规矩,乱吃,乱拿,大声喧哗,随地吐痰等。

我告诉X导,中国的某些旅游团表现差,并不能因此就对所有中国人的旅游团采取如此歧视态度。首先可以和大家讲清规则,责成大家遵守。另外我们这个旅游团是个很文明的团,没有任何违规的举动,也不是由官员组成的。如中国某些旅游团表现差(我相信这是事实),在德国和奥地利也是一样的,可那两国并未因此采取区别对待所有中国人旅游团的情况,意大利也同样无理由如此。X导虽不愿生事,但在以我为首的抗议下,同意和旅馆交涉。第二天,虽然仍在地下室,但食品的种类有所增加,那个原本横眉立目的女士,也回应我们的“早上好”了。考虑到X导要考虑旅行社的利益,我们也就不再提更多的要求。X导告诉我们,意大利一贯是问题最多,服务反应最差的南欧之旅的国家。

意大利是唯一另有“地陪”的国家,另付小费,进城也要进城费,而且管理相对混乱,不像德国和奥地利那样中规中矩,井井有条。

 

分手时刻

南欧游结束了,分手时,我们和最友好的一两家互赠了礼品,我们赠给别人的是德国连锁洗手间使用卷(因为我们不会再用了),受赠的是他们余下的饮料。

有一家三口,父母亲和一个十几岁的大男孩。那孩子很可爱,很有礼貌,是在欧洲出生的。由于年龄相近,和这家人比较谈得多点。他们本来还有一个大女儿,可惜在几年前得了绝症,仅几个月就丢下父母走了。这悲惨的故事听得我心都抽搐了,直掉眼泪。我想他们希望讲给陌生人他们孩子的故事,用这种方式抒发和宣泄内心的悲痛。我有幸做了这陌生人,也应该感激他们对我的信任。不过故事还是太悲惨了,我一个外人都难以承受,可想而知做父母的了。我和他们分别时还真有些不舍。

 

狡猾的北欧小偷

南欧结束后,北欧之游直接开始,除了我俩,整个换了一批旅客。和南欧相反,车上几乎坐满。虽然车内可活动空间小了不少,可车上立时也热闹了不少,男女老少齐全,说说笑笑,打牌聊天,也另有一番情趣。我对敬爱的X导很同情,人多了,他的事情和责任也多了。但X导一句话提醒了我:人多小费也多,还是多点好。

人太多了,用地方来代表各家已经远远不够了,一个地方就可以有几家,年轻人和单身的也不少。为了方便,好记,我们给同车的旅客们秘密起了些“暂用名”,只限内部使用。一位“老民主派”老先生,南京人士。他可不是后来混入民主党的,他是某民主党的老党员了。他身体硬朗,非常健谈,不管谁和他聊,他都会全盘介绍有关他的一切,全盘阐述他的观点。

我凑巧在丹麦哥本哈根游览时和老先生同路了几分钟,他言语铮铮地向我发表了两个看法:1.杨佳现在是上海人心中的英雄,他的大无畏抗暴精神,是大家学习的榜样。这个观点我没向同车的两家上海人核实,不知是否属实。2.如果现在中国开展民主选举,国民党一定会当选,肯定无疑。这两个观点老先生都是用结论性的语气宣布的,我自然也就不便参与意见了。第一个我不了解情况,第二个还没兑现。

老先生的太太和他正相反,非常安静,不说话,似乎还有点忧郁。也许一个家里的总话量是有限额的,当限额满了时,就没空间了。

有次午餐老先生和太太决定不参加团餐,自由活动。X导在和我们一起进餐时,接到了老先生的电话,他的腰包,包括里面的钱,相机,及证件全部被三个年轻的北欧小偷以联合作案的方式掠走了。

小偷们作案的方式很巧妙,我从没听说过,但据欧洲参团的人讲,很正常,而且专拣看样子是短期来旅游的亚洲人,尤其是老年人下手。

老先生到一个餐馆买食品,腰包自然是拴在身上,外面还套了一件衣服。一个小偷假装不经意地碰了老先生一下,把一堆番茄酱蹭在他身上,另外一个小偷马上过来道歉,并帮着擦。老先生先是只脱了外衣,两个小偷告诉他背上还有,老先生便把腰包卸下来放在桌上,让太太帮他擦背上的。第三个小偷本来装作和前两个毫无关系,这是从旁一把拿起包,飞速奔出门去。待老先生回过味来,前两个小偷也早溜得不见了。

X导立即带老先生去报案,也警告大家一定要多加小心,北欧的小偷可不是吃素的。我一注意,还真是这么回事。我在一个海边市场就发现有几个形迹可疑的人,其中两个老紧紧跟着我。我火速把这一发现通知了L先生,及时甩掉了尾巴,避免了盗窃抢劫案的重演。

X导免去了老先生和太太余下几天的餐费,还免去了他们全程的小费。回程时老先生的儿子(在丹麦工作)来接他们,儿子并没有补上他们应缴的小费。大家都为老先生被劫感到很遗憾,但也讨论到底那儿子是否应补上小费,因为那是导游的收入。X导到宁愿不要小费,也不希望有什么麻烦。可能出这种事故,导游要付很大责任。

欧洲的小偷还是真厉害呀,阶级斗争的弦一定要绷紧,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X导的感慨

在北欧坐了两次船,我们和X导一起在船上喝啤酒和跳舞。X导推心置腹地告诉我们,每一团,他一点要找些可以依靠的人来做他的基本群众,否则全车造反他就难以驾驭了。我很荣幸地感到,我们被X导选为基本依靠对象了。X导在喝了一杯啤酒后,坦诚地告诉我们,斜塔事件幸亏他急中生智,转危为安。虽然他有些损失,但马上就在罗密欧故居中找补回来了。他承认,罗密欧那他要的稍狠了点。想想X导也真不容易,奔波在外,既要对付旅行社(他是自由导游,每个旅游社都干),又要对付旅游团,吃不好,睡不好的。不过X导告诉我们,他还是很热爱这个职业,指挥和带领一个团,浩浩荡荡地走在大路上,让他很有成就感。

 

结束语

风情大巴游就到此结束了。天南海北,天涯海角的,能聚在一起,也算是缘分,这一辈子估计是很难再见面了。

大巴游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人文游,虽然马不停蹄,但确实体验了风情大巴游的文化。不过您要想游风景,赏文化,也许还是用其他方式更从容,更好。

 

 

                                                                         写于2009年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