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嘴最馋的人 作者:老笨


在中央党校的校医院里曾经有过一位叫杨萍的护士,大概由于她出身高干,又插过不少年的队,所以说话那动静很是有几分大大咧咧的劲儿。再加上她的头发剪得奇短,看上去就更象个假小子。有一回不知道她因为什么事而大叫了一声,把一个小护士吓得失手将针管摔碎了一地。
  杨萍的儿子叫杨阳,生得虎头虎脑的,大家评论说,无论长相和脾气都有点象他妈。
  杨萍爱儿子,决定让儿子按照他自己的天性发展,绝不象儿子他爷爷那样一定要象训练革命战士那样训练她。她清清楚楚地记得,小的时候她爸在她吃饭的时候竟然为她掐表,规定只能用20分钟就得把饭吃完,说是“部队里比这还严格”。现在杨萍的做法正好和她老子相反,完全采取了“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原则(这是医院里杨萍的同事对她教育方法的评价)。比方说,她家刚刚搬进新的两居室,儿子就在雪白的墙壁上画了只兔子。她发现以后不但没骂他,竟然还在兔子旁边加上了根胡萝卜!再后来索性将那堵墙开辟成了她和儿子涂鸦的乐园,待画满了就用相机拍照下来,然后粉刷了再画。她对儿子最严格的要求只有一条──不说谎。
  她以为用了这样西方先进的现代教育方式一定会对杨阳的个性开发有很大的好处,没曾想儿子却为此付出了代价。
  杨阳上小学以后很不受老师的待见。比如有一天老师发现他的图画作业画得很好,就想表扬他一下,因此故意问:“同学们,你们说,咱们班谁画得最好呀?”杨阳把手举得老高,站起来笑着回答说:“我!”
  还有一次,他在课间休息的时候用纸叠了很多的小飞机,老师看到了就批评他浪费纸。可杨阳说那些都是用过的草稿纸。老师有点下不来台,就生气地问:“是废纸你就叠吗?那你今天回家后把家里所有的废纸都给我叠了吧!”
  杨阳没生气,他甚至没听出老师那是句气话,所以回家就翻箱倒柜地找出所有他能找到的废纸折起小飞机来了。一开始,杨萍以为这是老师为儿子留的课外作业呢,也就任由他叠。可后来看到儿子叠起没完了,就开始奇怪,再一听儿子学老师当时说话那动静,她就又气又乐了!“哈哈!傻儿子耶!”她笑得直擦眼泪。说,“来,妈帮你叠!”第二天,全班孩子都兴奋地大叫,原因是杨阳和他的妈妈用自行车驮来了三大纸箱的小飞机!要知道,那可是这母子俩几乎干到半夜才完成的呀!
  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了。
  一天,老师在布置课外作业的时候出了个作文题──《一个最爱……的人》。老师要求学生回家之后在“……”那里添上自己喜欢的词儿,然后写成一篇作文。同学们看过之后都很能领悟老师的意思,纷纷把那题目写成了《一个最爱班集体的人》、《一个最爱学习的人》或《一个最爱帮助别人的人》,等等等等。可杨阳却被这个绕了弯弯的题目难住了,他啃着铅笔头想了半天也没能决定写什么。就这样,他还倔,不肯问妈妈。而他妈妈竟然也就不问是什么把儿子难住了。当然,到半夜快12点钟的时候,杨阳终于写完了。看得出他很为自己的创作而感到得意,因为他想出的题目是《一个最爱吃羊肉串的人》,那就是他自己!
  第二天,在讲评作业的时候,老师果然把他的作文当着全班高声朗读了一遍,可那声调却有点奇怪。更奇怪的是同学们听了哈哈大笑。杨阳不知道他们笑什么,也跟着笑。可老师把作文放下的时候却火了:“同学们!你们说,这篇作文说明了什么?”
  同学们齐声回答说:“没──说──明──什──么──!”
  “不!”老师胀红了脸说,“只能说明写这篇作文的同学是个嘴最馋的人!”
  在同学的欢笑声中,杨阳哭了。他回到家把班上发生的事情对妈妈说了,眼泪汪汪地问:“妈妈妈妈我是不是个嘴最馋的人呢?”
  杨萍这次没笑,很认真地把儿子揽到自己的面前,对他说:“不!你很小,算不上嘴最馋的人。要说妈妈比你嘴可馋多了。妈妈在东北兵团当知青的时候,有一天馋得不行,又没有钱,就上供销社打了半瓶子醋喝。到现在我都没喝过那么好喝的东西!嘴馋怕什么?又不是什么缺点!”
  杨阳笑了,说:“以后我长大了会比妈妈还嘴馋。”
  杨阳后来是不是变得嘴馋了没人知道,因为不久他就和妈妈搬到美国去了。但杨萍给她在医院的伙伴们来过一封信,信上说杨阳在美国很快就适应了,而且作文老是全班第一!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