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老友自力新書作小序(外一篇) 作者:老例


 

 

 為老友新書作小序
   

老友自力將報刊專欄「心裡話」的文章結集出版,囑咐我寫一小序,遂有了如下文字:

認識自力已逾二十年,那時他從美國到國大英文系任教,我從中國到國大中文系就讀。那時候就覺得他很不洋派,很中派,談起古典詩詞,如數家珍,還喜歡寫,還寫得好,令我汗顏。後來還發現他的多才多藝,會彈鋼琴,會唱歌,還很專業的水準,尤其畫畫,居然還開畫展。再後來,更看到他在早報開專欄,訝異之餘,便就追讀起來。
於是就納悶了,美國大學怎麼可以培養出如此風流名士呢?看多了他的「心裡話」,也逐漸明白了:那是他的人生歷練了他,成就了他。

他的多彩亦多舛的人生,大家從他的文集便可得知,我想特別提出來的是,他在文革的下鄉經歷:在東北邊疆大草原,「當地淳樸的鄉親,老的把我們當孩子,吃穿貼心關照;少的視我們如手足,大地共同揮汗……靠著心底的善良和真情,相扶走出這歷史的災難」(〈真情〉);「在茫茫大草原上,羊兒馬兒都聽不懂的情況下,對著浮雲清風高唱過百老匯幾回」(〈逆水〉);他深情懷念在呼倫貝爾大草原上克爾倫河的波濤之中“把生命都天真純樸善良地獻了出來”的知青英雄(〈奔流〉);他以微笑感謝晚輩的同情與憐惜,而依然秉持「吃苦正是一種理想」,彰顯「天高地闊叫人心馳意爽,風狂雪暴更添浪漫豪壯」(〈憐惜〉)……

我自己也有下鄉的經歷,留下的多是灰色黯淡的記憶。然而,自力的下鄉經歷,卻給他的生命增添了更具理想主義與人文關懷的底色。
於是,我就明白了,自力的筆下,為何那麼多對理想的執著,對社會的關注,對生命的熱愛,對文化的沉緬;處處展現的是性情人生,寬容胸襟,淡泊心境。

於是,我也就更相信了,有了知青生涯這碗老酒墊底,任何坎坷波折,自力都可以雲淡風清,閒庭信步了。

 

 

 有關甘鐵生小說《聚會》的一段回憶


    近日看了网站轉貼甘鐵生的《歲月軼事》,其中說到甘根據當年的知青生活寫了一篇短篇小說《聚會》,引起很大反響。不由令我回想起當年在大學的一段往事。

那時我剛考入大學不久,一次上「文學概論」課,老師給我們發了一篇小說,作為課堂討論的資料,那就是甘鐵生的《聚會》。從老師給我們的說明中,可見是打算作為「反面教材」用的。然而,當我們讀過小說後,卻迅速形成兩種絕然相反的意見,從而展開了激烈的論爭——而遠不是老師所期待的批判性的「討論」了。

我們同學間的兩種絕然相反的意見,各自是「認同」或「反對」。認同者,即認為該小說反映的是真實的情況,體現了當時知青普遍而真實的生活狀況與思想狀況,是一篇「具有深刻意義的批判現實主義」的小說。反對者則認為該小說以偏概全,只是注意知青運動中的黑暗面,未能體現革命現實主義文學典型性原則,是「反現實主義」的作品。

且不說我們給該小說貼上的簡單化幼稚化的標籤,我們之間那種尖銳對立的論爭實在是空前的激烈而且持久。從課間爭論到課外,從課堂爭論到飯堂乃至宿舍;爭論的範圍也迅速從小說《聚會》,蔓延到對知青運動的評價以及對文革、對毛甚至對共產主義理想的評價。

在白熱化、情緒化甚至是不時失控的爭論中,什麼驚世駭俗、驚心動魄、驚天動地的論調都不合時宜、不分青紅皂白、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湧現了。過後想想也令人多少有些後怕。但慶幸的是,事後也從未有人追究或秋後算賬。當然,這場論爭多少也有些情緒化,以後一些同學的觀點也多少有些調整、甚至改變。但當時那種尖銳的對立,真有國共勢不兩立、你死我活的勁頭。

有意思的是,直到爭論後期(幾天之後),我們才發現這麼一個現象:認同的一方以班幹部團幹部為主,而這些人幾乎都是當年的知青;反對的一方,則以港澳學生以及應屆高中畢業生為主。在發現這個現象後,一個港澳生深深感歎:共產黨是怎樣教導出你們的?!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