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改革三篇 作者:海宽


 

 

(1)来自春城的春天信息


    2010年7月2日,新华社发出了一条关于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的新闻:

罗崇敏曾调研过云南近10年来的22名"高考状元"和"奥数"大赛获奖者,让他吃惊的是,这些"状元"、大奖获得者都没有什么事业大建树,与当初人们对状元的预期相去甚远。他还查阅了1977年到2009年32年来全国的124名高考状元,一个都没有成为所从事的职业领域的领军人物,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目标。为此,罗崇敏给学生寄语:"别为状元而学习,别把教育当工具,要为发展而学习"。

罗崇敏同志认为,要改变高考热、状元热的现象,必须对高考制度进行革命性的改革。他提出五项建议:取消普通高等院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变一次性的结果考试为学业过程考试;变一张试卷定取舍为综合素质作评价;由高校依法行使自主招生的权力;制定高等院校招生考试条例,建立公平公正的招考监督体系。"高考制度不革命,素质教育是空话",罗崇敏说。

http://www.yn.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0-07/02/content_20229460.htm

这可能是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第一次有一位省级教育主管提出“对高考制度进行革命性的改革”。

2009年5月29日我曾应邀参加了云南省教育厅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关于“三生(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的研讨会。其后,我曾在本博写到:

我相信,伴随“三生教育”的推进,人们会逐渐发现:“三生教育”的激情将在坚硬的高考面前折戟。为了推动“三生教育”,必须推动实质性的高招改革。祝愿“三生教育”取得进展。期待“三生教育”成为推动高招改革的因素之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e63730100d7e4.html

一年后,听到这来自春城的春天信息,博主深受鼓舞。高校招生是以省为单位进行的。高考改革,完全可能在一个省的范围内进行。因此,2007年,本博开博贴出的第一篇文章是《高考改革方案》(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e637301000889.html),第二篇文章就是《关于高考改革给教育厅长们的一封信》。(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e6373010008ai.html

产业升级和产业转型,是今天中国面临的严重挑战,是一次关系民族命运的挑战。如果不改造今天这种摧残儿童创造力的教育,产业转型只能是空谈。罗崇敏同志是一个有责任心、有抱负、想干事情的领导干部,是一个对教育问题有较深思考的教育管理者。我期待着,他的探索和努力,能为中国的教育改革闯出新路。


延伸阅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e63730100izzf.html

 

 


(2)关于高考改革给教育厅长们的一封信

   
厅长同志:您好!

1980年,当我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书时,发起成立了高考研究小组。我们的研究报告《对高考试题的统计分析》发表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5期)。从那时算起,我思考高考问题已经有25年。(到2009年,已经是28年)1999年至2000年,我曾到负责SAT(美国高考)、GRE(美国研究生考试)、托福等考试的美国教育测验服务中心(ETS)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博士后研究。25年来,考试问题一直是我的主要研究课题,我的职业活动一直围绕着考试研究。这里,我郑重地向您提出一个高考改革的方案,希望引起您的重视。

2005年5月在巴黎进行的中欧贸易谈判中,商务部薄熙来部长曾说:“为了买回一架空中客车A380,中国需要出口8亿件衬衣”。这句话,突出地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缺乏自主创新的问题。因此,在刚刚结束的16届5中全会上,“自主创新”成为核心话题之一。在《全会公报》中提到要“着力自主创新”,提到“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到“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今天,中国对人类在科技和文化艺术方面的贡献,与得到世界公认的中国人的“聪明与勤劳”并不相称。虽然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不能说与“学以应考、教以应考”的“应试教育”没有关系。这种“应试教育”,从童年起就挫伤了中国儿童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影响到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整个国民教育体系,影响到我国的国民素质,摧残着中华民族的自主创新能力。如果不下决心通过高考改革来改变应试教育的局面,我们就很难走出目前这种“别人吃肉,我们喝汤”的局面,就很难改变目前这种“8亿件换1架”的局面,就只能在21世纪继续跟在英特尔、微软、朗讯、松下、索尼、夏普后面,喝一点残汤,吃一点剩饭。

现行高校招生制度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其中,最不合理的是高中教师没有发言权。作为一个心理测量学者,我深知,即使仅就能力评价而言,再好的考试也不如教师对学生的长期观察更准确,更不用说非智力方面的评价。今天的情况是,对学生观察一年以至几年的高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升学却没有发言权。相反,招生决策几乎完全依据在评价学生能力的有效性(效度)方面颇值怀疑的考试。要知道,比我国高考科学化程度高出很多的美国高考“学习评价测验(SAT)”,在美国大学招生考虑中所占比重也不过30%左右。美国大学招生的主要考虑是高中成绩。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为了使本应最具有发言权的高中教师在大学招生中发挥评价作用,我向您推荐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高考改革方案。这一方案的主要特点是以高中校内成绩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主要依据,以全国或全省统一考试作为高中成绩的校准参照,统一考试成绩完全与考生脱钩。

具体的做法是:在进行全省或全国统一考试以前,将所有应届考生的高中校内成绩上报存档。统一考试以后,根据统一考试的成绩,以学校为单位,对各个学校的高中校内成绩进行校准,校准为具有可比性的“校准高中成绩”,提供给高校。高校根据“校准高中成绩”录取新生。每个考生在统一考试中的成绩将成为国家机密,严格保密,完全与考生脱钩。面向社会仅仅公布各个学校的统一考试平均成绩。用教育测量学的术语说,就是以统一考试作为“外部共同题”或“外铆”,对各个学校的高中成绩进行等值,以经过等值的“校准高中成绩”作为大学招收新生的依据。

各个学校在统一考试前上报存档的高中校内成绩将不仅仅是期终的笔试成绩,而将是一个包含平时成绩和教师主观评价在内的综合性成绩。

测验等值(或考试成绩的可比性)是我近十年的主要研究课题。借助现代教育测量学的研究成果和计算机技术,完全可以借助统一考试在各个学校自己的校内考试成绩之间建立可比性,在技术方面完全可以实现。

在这种招生方式中,全国或全省统一考试的作用主要是评价学校的教学水平,同时评价学校校内考试的难度,并不对学生个人进行评价。

这一方案具有多方面的优点。首先,既给了最应具有发言权的高中教师充分的发言权,又保证了大学招生的公平性,使受到不同学校综合评价的考生在大学招生选拔中受到同等的对待。既注意到评价的有效性(效度),也注意到评价的可靠性(信度)和可比性(等值)。

其次,可以促进教育从面向少数尖子生的精英教育向面向全体学生的国民教育转化。对各个学校校内成绩的校准是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只有保证本校全体学生的整体水平,才能使学校的校内成绩获得更多的校准加权。这种评价方式,将使校长和教师的注意力不再仅仅局限在少数尖子学生,而是关注全体学生的整体水平。

第三,以长期的“形成性评价”取代了一次性的“终结性评价”。由于高中教师参与评价,影响评价的将不仅是一次的考试成绩,还包括教师对学生平时学习状况的综合评价。

第四,以“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评价取代了单纯笔试的评价。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许多重要的能力因素,很难通过笔试来进行。在大规模统一考试中进行面试很难操作。在这种中学教师参与的招生方式中,实际上实现了笔试和面试的结合。

第五,使一些非智力因素被包含进招生考虑之中。智力固然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责任感、勤奋、毅力等非智力因素也同样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甚至比智力因素更重要。忽视非智力因素的考查是现行招生制度的重要缺陷,也是中国大学与世界上真正的一流大学在招生方面的重要差距。在这种中学教师参与的招生方式中,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将一些非智力因素包含在评价过程之中。

由于我国的招生是以省为单位进行的,这一改革方案完全可以仅仅在某一个省的范围内实现。我恳切地期望您认真考虑这一由职业化的教育测量研究者提出的高考改革方案。

最后,我想强调一下,我提出的方案是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虽然在高校工作,但我并没有离开考试操作实践。我1989年主持设计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今天已经成为公务员考试的主要组成部分,每年有包括中央、省、地、县、乡的数以百万计的人参加考试。我1991年开始专职从事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工作,今天HSK已经在36个国家建立了100多个考试中心。我2001年开始主持开发“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MHK)”,今天,MHK已经成为新疆、内蒙古、吉林、青海、四川、等5个省区的高考科目。我提出的不是一个“理论方案”,而是一个“操作方案”,不是一个“理想方案”,而是一个从中国国情出发的“妥协方案”。

 

                                                         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本文发表于《北京文学》2006年第2期)

 

 

(3)《高考改革方案》一文阅读请移步作者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e637301000889.html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