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要为赵本山再说句公道话(两篇) 作者:孙尔台


 

  还是要为赵本山再说句公道话

这几天想来想去,觉得除了上次谈他的高价字以外,今天还应该为赵本山再说一句公道话。为什么呢?就是因为现在社会上对赵本山的议论太多了。而且在一些人的眼里,似乎春晚的不景气就是小品的不景气,小品的不景气就是赵本山的不景气,赵本山的不景气就带来了整个文艺的不景气。而他本人却成天在忙着办公司、买飞机、收徒弟,自己红红火火,全然不顾整个文艺界的死活,真是罪莫大焉。

当然,其实并没有人真的这么讲过,这些话都是我故意编的。这也是我的讲话风格,因为从中就可以看出我的个人倾向。

去年四月的《乡村爱情故事》研讨会上,赵本山向一位资深的老教授发了飙,影响很不好。起初我对赵本山的这种举动也有看法,认为他太不冷静,太不大度了,哪能这样对待一位老教授啊。但后来仔细一分析,倒是对他的那种失控情绪和那番驳词有了几分的同情和理解。因为我也是搞文艺的,平时也喜欢评评说说,所以我一看报道的内容就知道了赵本山之所以激动的原因。下面我就逐条逐句地把那些话分析给大家听听,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

教授开头就说:“本山先生被收视率带来的鲜花、掌声给弄迷糊了,被某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和没有原则的吹捧给误导了。”这开头一巴掌肯定就把赵本山打懵了。因为影片在央视的收视率最高不是赵本山安排的,媒体的报道也不是他所能左右的。你现在啪的一巴,说他是被弄迷糊了,被误导了,而且用的都是肯定性、判断性的语气。那么在大家的眼里,赵本山要不是一个极度爱慕虚荣的人,要不就是一个傻乎乎的大笨蛋。所以你说赵本山他能听得下去吗。

而且教授的第二句话的份量就更重了,说影片缺乏“历史进程中本质的真实”。就是说不仅缺乏一般的生活真实,而且是缺乏历史本质的真实,这又是一枚重磅炸弹,是定性的问题。这话如果是放在五六十年代来说的话,就等于是说他在反党反社会主义,也就是给这部影片判了死刑。

第三句话是“塑造的人物形象扁平化、不够典型,没有时代背景下共同群体的特征。”这句话也非常要命。如果刚才是说他的政治标准不合格,那么现在又说他的艺术标准也不合格。文艺作品强调的就是典型人物,如果人物没有时代特征,形象扁平,立不起来,那整个作品就是一塌糊涂了,那么央视的收视率第一又是从哪儿来的呢?赵本山肯定是想不通的。

第四句是“电视剧绕开真正的现实生活走,其实是一种伪现实主义。本山先生应该抓住更广博、更深层的东西,敢于揭示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这样的作品才能流传下来,长留艺术史。”教授说的后半段话是对的,也是一种希望。但前面干嘛先要扣上一个伪现实主义的大帽子呢?它本来就是一部轻喜剧,带点插科打诨的味道,就是作为社会心理的一种调节也是需要的。这也符合艺术表现的不同层次性,为什么非要用正剧的标准来衡量呢?

最后一句大概是赵本山现在最为腻味的一句话了,教授说“本山先生不缺乏技巧,但更重要的是要追求更高尚的境界和更博大的情怀。艺术家应当以追求高雅、崇高为目标和境界。”当然,教授的用意我们不能怀疑,他也绝对不是想说赵本山就是一个缺乏境界和情怀的乡村艺人,他只是想表达一种更好的愿望。但这些话和前面的那些批评一旦联系起来后,似乎就有所指了。所以当教授最后谈到高雅和崇高的问题时,赵本山终于抓住了把柄,发起飙来。

赵本山真不是等闲之辈,他的政治头脑和思维的逻辑判断能力看起来真的不比这位教授差。因为他知道党的先进文化理论强调的就是雅俗共赏,强调的就是群众喜闻乐见。所以他开始对教授表示了蔑视,并且有力地诘问道:“电视为谁做的?难道是为高雅(人)做的吗?应该是为大众、为百姓做的。”我估计那位教授听到这句话后也就哑口无言了。

由此我还想到了另一位教授和马东的一场争辩,且不谈多少是非曲直,仅就马东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言,其缜密程度和流畅程度就明显地比那位教授高出一筹,显然是那场辩论的获胜方。还有央视的一位主持人赵普,博客上的文章也写得很有水平,一点都不比学者逊色,所以我对主持人已经刮目相看了。

最后还是回到前面的话题,我为什么要为赵本山鸣不平。在赵本山的问题上,雅和俗的争论一直搞得大家云里雾里的。其实赵本山说得是对的,没有俗就不可能有雅,雅俗都有共生共存的理由。而且我们还可以再简单地想想,难道高雅文化建设就是赵本山的事吗?你总不能叫二人转的演员去跳芭蕾吧。你那么多的文艺团体拿不出什么吸引人的好节目,整个春晚就靠赵本山一个人来撑场子,而且一撑就是十几年,你说他究竟是功大还是过大呢?

最后当然还要补充几句,文艺创作还是要坚持解放思想,推陈出新。要开展积极的、以理服人的文艺批评,坚决抵制低俗、庸俗的内容。只有这样,我们的文艺百花园才能争奇斗艳,长盛不衰,才能涌现出更多的像赵本山、宋祖英这样的杰出人才。同时,春晚节目也要不断创新,不要太程式化,不要总是那几个老面孔,要推出更多的新人,这样大家也就不会老拿赵本山说事了。

 

  赵本山的书法拍卖何错之有

最近赵本山又火了一把,龙飞凤舞的四个字被拍卖了92万元。其实在去年赴台的一次演出中,赵本山的一幅书法作品《水调歌头》就拍卖了500多万元新台币,折合人民币100多万元。

赵本山原本是个草根艺人,实在是因为才华太出众了,在央视的春晚一炮走红后就老下不了台,最后成了演艺界的一号大腕,现在富得连私人飞机都买上了。由于经常在天上飞,所以眼界也就越来越高了。在一次直播现场,他就当面顶撞了一位老教授,搞得人家下不了台。后来他又耍起了书法,还到处高价义卖作品,于是又触动了书法家的神经。最近陕西省的一位青年书协秘书长就通过媒体表示,赵本山的书法根本不是什么艺术作品,这种高价炒作更是一股坏风气。看来赵本山今后还有可能再惹出一些事来,招来更多的非议。

但细细想来,有些事也不能全怪赵本山。因为如果说前一个教授与赵本山的分歧还能值得探讨的话,那么像这次的争论我就觉得有点莫名其妙了,甚至觉得是当事人的动机有点不纯。因为他说来说去,并看不出是在维护什么艺术的纯洁性,而似乎只是在维护书法家们神圣不可侵犯的市场垄断地位。

其实赵本山拍卖书法作品的事情一点都不复杂,因为本身就是一个慈善义卖的活动,而慈善义卖的价格完全是根据现场的气氛和捐赠者的意愿决定的,这跟书画市场的拍卖行情并不完全相同。所以连现场的拍卖师都不是正儿八经的行家,而是连锤子都不会拿的电影明星章子怡,刚听到有几个人来报价就乐不可支地敲下去了。可见他们只是来助兴的,是为艺术基金会筹款的。在台湾的那场拍卖会的买主也是来自辽宁的一位企业家,说白了就是去捐钱的。而且只要一出那个门,谁也不会再去花一百多万元换他的字的,这一点大家的心里其实都很明白。

再说赵本山自然不是书法家,他的书法应该属于名人字画一类,这与书画名人的作品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书法家们根本不该为此耿耿于怀,各有各的市场嘛。但有一点大家必须清楚,书画作品一旦进入收藏这个领域以后,价格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与艺术水平完全不能划等号。就比如文革时期聂元梓写的那张大字报,如果你当时敢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把它揭下来,并一直收藏到现在,那这张作品的价格就是天价了。如果现在有人愿意花天价去收藏赵本山的字,那以后吃亏讨便宜的事情就由他自己一人兜着了,因为这是有风险的。

我为什么不喜欢那位青书协秘书长的讲话呢?因为他先是说明星参与练习书法对书法热和书法文化的推动有积极意义,但一谈到明星书法进入艺术市场时,就说人家没有系统研习过书法艺术的技法,没有临摹过古人的法帖,技术性太差,几乎只能算是毛笔字,还谈不上是真正的书法艺术。他还说唐国强虽然在学毛体,但是一直没入法度。赵本山的“龙腾凤舞”粗看很有气势,其实没内涵。张铁林相对学过一些帖子,不过技法不成熟、夹生,等等。这些话从技术上来讲应该是有道理的,但这话说的场合和语气不对,无非就是要把人家都贬一通,提醒大家不要去买他们的字画罢了,这就有点缺乏大家的风范了。

其实在我看来,技法高不高是一回事,但演艺界的人能练练书法还真不是一件坏事。就比如唐国强演毛泽东时,能真刀真枪地写上一篇毛泽东的书法,从艺术表现力上讲,无疑是提升了一个档次,所以大家都交口称赞。而像赵本山这样的人,原来就是土包子一个,现在大笔一挥,也能写出个文绉绉的《水调歌头》来,这不也是为咱们艺术家的脸上增添了光彩吗,有什么不好的呢。

唯一的不好可能就是因为他们的作品进入市场了,还被卖了高价,所以书法家的心里就不高兴了,说“如果这些现象不断出现,就会丧失真正文化人对严肃文化艺术的敬畏,并对整个文学艺术的严肃性、专业性和学术性造成大面积负面影响,这对把艺术作为崇高理想和人文最高境界追求的人是非常不公平的,也会不断引发文化艺术行业的不正之风,最终造成先进文化的大倒退。”

我觉得这些帽子真是太大了,如果再拔高的话就会说成是干扰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影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了。你说这都能对得上号吗?不就是一场慈善活动嘛,干嘛一提到钱就这么激动呢。再说现在是市场经济,卖不卖字是他的自由,跟他的技术水平高不高没多大关系。他打着名人的旗号也好,不打着名人的旗号也好,只要不是做假,这种愿打愿挨的事情别人都无权干涉,能不能卖出去也跟别人没多大关系,更何况他还是为了一场慈善募捐。

幸亏那些话不是当着赵本山本人的面说的,否则老赵肯定又会发火了,会立刻回敬你一句:我可不懂得什么狗屁书法艺术,也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和追求。我只知道一个人的字能买出几百万块的钱,并把这些钱都捐给了有困难的人,而不是揣进自己的腰包,这难道不是做了一件积德行善的大好事吗?我就卖高价了,你爱咋咋的吧。

 

  孙尔台文集:http://www.hxzq.net/showcorpus.asp?id=136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