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部发言人的强势语气从哪里来 作者:黎烈南


 

 铁道部发言人的强势语气从哪里来

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后,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在24日新闻发布会上,在解释为何掩埋车头时说,是为了便于抢险,并称:“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乍听他说这句带着一种强势语气的话时,颇感意外——以为这是领导在给下级训话,颇有一点幽默的个性;同时又感觉这话语似曾相识——引起了我遥远的回忆。

没错,这种语气,词句,都酷似70年代的一段全国人民都熟知的声音:

我们唱了五十年《国际歌》,结果我们党里有人搞了十次分裂活动。我看还可能搞十次、二十次、三十次,你们信不信?你们不信,反正我信。——毛泽东

这是文革期间,毛泽东在1971年8月27日抵达长沙后,同华国锋等人的谈话。在谈话中,毛泽东将中国共产党内历史上发生的一些不同意见的事件,说成是党内搞分裂的事件;而历史证明,毛泽东的结论是错误的。例如彭德怀于庐山对大跃进问题的建议,完全是忧国忧民的言论,决没有分裂意图。毛泽东不但坚持他的一己之见,而且竟然还预见这种你死我活的分裂与反分裂斗争,在党内还要进行到二三十次。如今,中国(绝大多数)人民已经彻底并永远否定文革式的“反分裂”的残酷斗争,不要说二三十次,就是再来一次,觉醒的人民也会坚决反对,断然抛弃。而由于毛泽东的“战无不胜”的人生经历,和他强势的性格,以及当时封闭的中国大搞个人崇拜的情况,他那“你们不信,反正我信”的自信心,曾大大左右着广大人民的思想,最终转到他的思想轨道上来。记得我们在听传达并集体讨论这一“最高指示”时,都不断地深入体会到“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艰巨性,准备着在毛泽东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与妄图分裂党的行经作坚决的斗争。林彪说过:对毛泽东的指示,“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的确,在我们、尤其是青年人心目中,我们不相信的东西,只要毛泽东相信,我们就会及时转变,紧跟他的指示,坚决执行。当时的这种基本国情,使得毛泽东那“你们信不信?你们不信,反正我信”的话语,底气十足,掌控一切。

总之,毛泽东相信的,全国(绝大多数)人民都相信;在毛泽东的强势领导下,我们其实都不自信,人们将国家、民族的命运,都寄托在他一人身上。他那“反正我信”的个性化的言语,也曾经罩上了神圣的光环。当历史证明毛泽东关于以后党内还要有人高三十次分裂的结论是错误的时候,他那“你们不信,反正我信”的强势语言,已经成为一种讽刺了。毛泽东当时这样的讲话,是在中国一种特定的情况下产生的,也是他自信性格的显现——它是十足的代表毛泽东个性的语言,其他人是很难模仿来的。

出生于1955年的王勇平,当年在文革中,显然是经过了讨论毛泽东之“你们不信,反正我信”这一指示的岁月的,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政治宣传部部长、新闻发言人,他显然对各种文件,尤其是毛泽东的话语,都比一般人更加熟悉和了解。在回答记者问题时,他模仿毛泽东的“反正我信”的强势语气,来面对掩埋车头的提问,面带自得之色,遭到了网友与大众们的一阵阵嘲笑。毛泽东曾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面对这次7·23特大事故,王永平不强调认真调查事实真相入手,却来重复、效仿毛泽东的语气,显得滑稽可笑。当他在名人后面亦步亦趋地强势作态时,他忘记了,毛泽东是在握有绝对权力与巨大声望的情况下,作出了错误的判断与预见——那时,百姓们都虔诚地学习,学习,再学习,对他那充满个性的“反正我信”,崇拜有加,津津乐道,牢记在心,是形势使然;而王永平则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面对着已经大大觉悟了的公众,作了一次并不成功的表演。看来这种强势语气,在不同的时期,出自不同人之口,其效果是大相径庭的。王先生显然是错误估计了形势,模仿前辈之语言,闹出了笑话,并引起人们深思他的强势表演的根源,给公众的反思空间,是很深广的。


 黎烈南文集:http://hxzq05.d68.zgsj.net/showcorpus.asp?id=130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