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美感多种境界——读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 作者:黎烈南


 

 多重美感多种境界

    ——读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

朱熹《观书有感》(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诗多少年来,广播人口,久读不厌。为什么这首诗具有如此强大的艺术魅力?笔者以为,对此种人人耳熟能详的诗歌,最宜细味咀嚼,从多种角度欣赏,方能在前人的基础上,进入到一个更深入更高层的境地。以下提供三种赏读方法,以求教于方家。


意象微妙----“塘”、“鉴”之间见匠心

第一种方法,曰撇开题目,专看诗歌内容。了不起的诗歌,往往并不一定依靠题目来诠释它自身,而更主要的是靠它那活生生的内容本身来打动读者。因此,观朱熹此诗,可把《观书有感》这四个字暂且放在脑后,先一睹它提供的鲜活艺术画面。

请看开端两句所描写的景象——那半亩见方的一塘池水,像镜子一样地打开了,澄澈之极。由于它如此澄澈,蓝天上的日光、朵朵云彩,还有那外界的多多景物,都“纳入”在它澄澈的镜中了;这是一种多么司空见惯而又让人永远着迷流连的景象啊!仔细想想,天光云影倒映在如镜的池水中这种景象,在古代诗歌中比比皆是,但朱熹本诗的开端两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究竟何在呢?

先请看那个“开”字与“共”共字的巧妙配合。把池塘之水比作镜子,在诗歌中是并不少见的;而诗人用了一个“开”字,便赋予了“半亩方塘”一种主动积极的色彩,使人感到,若不是池水主动地打开它这一面明镜,那蓝天与白云怎么能“搬进”到它的“家里”来,并与水之波纹“共徘徊”呢?由于这一“开”字下得特别有力,便使得“开”与“共”字形成了一个极为紧密的因果关系,而且使“共”字的感发效果也更加强烈。“共”,大有应时而至、纷纭而来的意味,把个天光云影的大千世界现身在半亩见方的小小池塘中的景象生动勾勒出来,形成了大小相随、小中聚大的奇观。于此可知,池水倒映外物这种寻常情景,在诗人笔下,形成了一种近乎魔术般的景象,不可等闲识之。

正因为有此近乎魔力的“水镜”,诗人才有很诧异的一问:“问渠哪得清如许”——请问这面水镜为什么如此清澈、鲜亮?作者既然视方塘为镜,按说应以明亮之字眼(如“明”字)形容之,但须知池水如镜,但池水又非镜。用“清”而不用“明”,是因为池塘显示的是一种既明亮澄澈且摇曳回环的境界。说它明亮澄澈,是因为如打开了一面镜子——“一鉴开”;说它摇曳回环,是在于有“天光云影”“徘徊”于水中。“清”字便恰到好处地传出这两种神韵,见出诗人的精微诗思。池塘之水反映外物,不同于铜镜之不差分毫地反映之,而是以其潋滟多姿之涟漪与天光云影共同造就了更丰富、更灵动的水中倒影。至此,可以看出用镜子来比喻池水的“局限性”。诗人仿佛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因而,他用“共徘徊”三字把池塘这一“水镜”的活力写足,并暗暗地把结尾之精彩的“活水”逗引出,倍见匠心。

那么,这一塘池水是怎样保持自身之“清”的呢?在这方面,塘与鉴有类似之处,那就是它们都要不断清除污染之物。而方塘池水,其保持自身之映照天地万物的能力,却不是像镜子那样靠外力——抹布之类来擦拭,而是用自身的固有之力——即本诗所说的“活水”,来冲刷漂浮的一切不洁物。而此刻诗人之“活水”的用意,就在与人间所用铜镜之暗中比较中,产生了。由此可知,“活水”二字,极是精当的字眼,因为它展现了水靠运动保持自身活力的内在本质。

镜子般的池塘,大约总会给人们一种清净潋滟、静止如镜的感觉;殊不知,这种静止如鉴的池水,却有着不断流淌的“活水”的供给,否则就是一潭死水,没有任何的生命力了。作者在仿佛静止的一潭池水中,看到的正是其生命的本质——运动。不断运动,带来的是勃勃的生机,生命的美感。总之,静中含动、静谧澄澈之池水乃是活水运动的不断积累,演绎着诗人对生命之真谛的诠释,对生命之动感的欣赏。

流水不腐。清亮的水当然需要活水的供应,但是,本诗的更绝妙处恰在于“源头”之“活水”。只有拥有着强大源头的活水,才永远不会枯竭。正如长江之水有自己的上源陀陀河与其它支流一样,保持着强势动力的事物,才有用之不尽的生命源泉。读至“源头活水”句,不禁让人联想起禅宗神秀之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坛经?行由品》),此偈语就是以拭镜来比喻参悟修行的,应该说,这种比法,虽然与朱熹此篇有相通之点,但若从艺术上着眼,未免要处下风了。鲜活的生命是动态的,因而用具有最具动感的源头活水来作比喻,与用镜来作比,显然更活泼,更深切。“源头”二字,呼应着全篇各个字句,是诗人对生命真谛诠释的最深邃处。可以说,有了这“源头”二字,全诗更增十分精彩,令人深长思之,咏叹不已。

半亩方塘如鉴而非鉴,这是将哲理与诗情集于一身的朱熹之艺术思维一个微妙之处。从此细处着眼来品味之,或许能有助于对本诗的理解欣赏。


巧设题目——对智慧来源的体悟

第二种方法,曰仔细品味本诗题目《观书有感》这四个字,并与全诗对照欣赏。应该说,作者精心安排的这四字正蕴涵着又一重美感。如上所说,在不看题目而阅读本诗时,我们已经感觉到,作者不是为写景而写景的,他深情歌颂这池水的清净,显然是在诠释生命之真谛,欣赏生命之动感。当我们把诗人之这种诠释、欣赏与“观书有感”四字联系起来玩味,就会发现,这清清的池水,不仅仅是池水而已,它实际是“心”(古人以为“心”是思维器官)的喻体。能体会作者这一点用心,解释起来,就会有新的意味了。

诗人的意思是:人的心虽小,功能却很大,它能把万事万物都映照出来——就像这小小的池塘之水,能映照广大天空中的各种景物一样。而这种映照,不是死水一潭中的倒影,而是“徘徊”的天光云影。池塘之水在轻微荡漾,所以,它映照的万物亦在“徘徊”;在参照“观书有感”四个字后,“徘徊”的另一层意思便豁然显露——当世间各种事物进入人的脑海时,人总要把这些事物的现象、规律等等想象辨析、思考一番。朱熹是非常讲求“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出自《大学》)的,这“徘徊”二字便深刻、细腻地反映了他对人心之反映、辨别、思考各种事物的功能与作用的体悟。由此可见,当“徘徊”用于人之思维活动时,它便由景物之美化为智慧之美了。这也便是笔者所言之第二重美感。

在前面说过,“开”字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字,它与“共”字呼应起来,很具感发力量。如果联系“观书有感”四字,作者之“感”就更显语重心长了。试想,人的头脑是用来思考事物,并使人能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的器官。把它打开,就能使人能领悟天光云影般的广大世界,见闻到人生的更多道理,使人生更精彩,更有意义;而这种人生意义与智慧的获得,不正是要靠观书,要靠思考么?

因此,接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之深意,就绝不是就水论水了,而是问智慧生发的缘由。人的头脑为什么会能如此清晰、明澈?于是,下面的答语也就顺理成章了:“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个源头活水,呼应着“观书有感”四字,暗示不断读书求知后所积累的知识与感悟。

这里,对“活水”须要仔细体味。“活水”,强调的是“观书”之意义在于领悟、汲取前人的智慧,亦强调观书时思考、消化、辨别、感悟的一系列活泼的过程。而当这种过程进行的同时,观书者之种种感慨生发了,其心智也在发生着变化,一种清新、透亮的境界也随之形成。此刻读者会猛然意识到,“活水”与“方塘”之水之间,并无截然的区别。如上所言,“方塘”是心的喻体,而“活水”,又何尝不是心的喻体呢?相对而言,“方塘”比喻心灵有所感悟的澄澈状态,而“活水”则更多地体现所观之书蕴藏的前人美德、智慧与观书者心灵之汲取、探索、进取之活泼状态,皆为人之思维之比喻。“活水”之所以为“活”,正包含了作者对观书求知时的心态、方法诸方面的细微、活泼之感受;所谓“有感”,正是强调读书后要真正有所领悟,真正有所收获,否则所读之书,不过为死板文字,而大脑亦徒为书袋而已。今日之读者涵咏之,正不可辜负他的这一番苦心!

至此方知,《读书有感》,是作者人生践履的重要心得,也是一篇短小精致的劝世书。作者叹息,人之为人,正因有一颗吸纳万物之理的心。“半亩方塘一鉴开”——把这颗心主动积极打开,充分利用其能量,来涵养提高自身,这正是人生大意义之所在啊。


诗外功夫----人格魅力的闪耀

三曰体会诗歌以外之心灵的最高旨趣。黑格尔说:“艺术的真正职责就在于帮助人认识到心灵的最高旨趣”。而杰出诗歌之心灵的最高旨趣,又往往需要从作者的生平思想、人格魅力中去寻找。在文学作品中,那些出类拔萃之作----例如本首《观书有感》,总会在艺术美感之外,给人们有关高尚人格之深邃、高远的联想。

仔细想一想,“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一鉴般大小的方塘与天光云影般的世界之间,是多么大的反差!而后者竟然就在前者中,很清晰地反映出来了。世界就是这样奇妙,大千世界可以在微小之物中贮藏起来;尤其是人,这灵性十足的动物,可以在自己小小的脑子中盛下大千世界的“天光云影”!这两句的意味,除了以上谈到的对人生之真谛、对智慧之美的领悟与赞美外,也竟把作者朱熹本人对人生意义之追求的大气魄、大境界烘托出来了。作为思想家的朱熹,他对宇宙人生探究之执着,之坚毅,是很惊人的。他有一句气魄很大的话:“穷天理”。而本诗中的“天光云影”,正是他所说之“天理”的形象化体现;而“半亩方塘一鉴开”与之深层含义,不也正是人类对那“天理”的穷究不舍的精神的展示吗?在这两句里,作者“心灵的最高旨趣”显现出来了。这是本诗的另一重美感与境界。

朱熹之观书,确有他不同凡响之处。作者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探究,在天文、地理、中医、养生、教育、政治、经济、文学等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与精辟的见解。他要对中国古代哲学进行一番总结,要对宇宙万物及人类社会之根本规律(即他所说的“理”)进行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必须通过遍读百书,体认每一事,每一物中之理才能达到“穷理”。他说:“上而无极、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一书不读,则缺了一物道理。须著逐一件与他理会过。(《朱子语类》卷十五)”如此可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优美形象与诗情画意,皆从作者投身于“太极”到“草”、“木”、“昆虫”之研究的气魄毅力转化而来,充满着对真理的向往憧憬,洋溢着对追求真理之魂的讴歌礼赞,饱含着作者为真理献身的一腔心事,把他的人生哲学诗化了。当然,作者也深知穷极宇宙人生真理这样的任务并非人类所能完成,在《偶题三首》之三中他说:“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明明看到事物的根源千头万绪,有“真源行不到”之叹,但他仍要拄杖寻觅,探索不止!“天光云影”每天出新,变幻无穷,而那以“半亩方塘”为喻的人之心灵的智慧也要随之永远清新,以映照那永恒变动的诱人世界。这样,无穷之活水的供应,就是绝对必要,就是题中应有之意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自然之水是有自己的源头的,如一切大江大河都有自己的上源与支流一样;而人之生活的意义也是有自身的源头活水的,这源头活水,在朱熹此诗的最高层面中,指的那就是在有限的生命中,不停止地追求真、善、美的心灵本性。朱熹对人的心灵之作用极为看重,语重心长地说过:“盖人心之灵,天理所在,用之则愈明”(《朱子语类》)。既然人的天性决定了对于明白事理的渴望是人之心灵的一个本质,那么朱熹在他的这首名垂千古的《观书有感》中所推崇的“源头活水”,不正是对这一心灵本质的精妙揭示么?这里“用之则愈明”之散文式的表述,其实正与本诗中“活水”的诗意审美表达一脉相通。自然之水保持活力的途径全在流动,人之心保持活力的路径在常常使用大脑,莫将荒废。

到这里,似乎可以将本文结束了,然而朱诗中奔流不息的“源头活水”,不仅仅指人之个体,它可以扩大到人类心灵一代代进化、丰富、发展的进程,因此值得进一步探求。朱熹临终前曾以这样的遗嘱叮咛活着的人们:“某是十六七时下工夫读书,……要须积累著力,方可。今老而将死,所望者,但愿朋友勉力学问而已”(《朱子语类》)!看来,读书、求知,在朱熹眼里,不只是个人的事情,而是人类的薪火相传、后浪推前浪的一个过程,是人的心灵传递发扬的过程,是他观书之感想的一大不可或缺的内涵。读者但能理解朱熹这一人类不断追求真理的殷勤期待,就会得知:他所说的“源头活水”,是一个代代无穷已的伟大过程,是人生意义的宝贵所在。由此可知,朱熹的期盼,是人人心头都发扬自身存在的那一份求知求善的本性,使人类自身充满如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一样的鲜活力量。这个“源头活水”,原来就存在我们人之心灵自身之中啊!

如上所述,《观书有感》一诗,语短意长,美感纷呈,境界层出。细细吟来,真觉娓娓动人,魅力四射。它是朱熹一生勤奋学习的写照,是他的人生哲学的浓缩。人道文如其人,岂虚言哉!


 黎烈南文集:http://hxzq05.d68.zgsj.net/showcorpus.asp?id=130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