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特琳与张纯如 作者:田小野


 

 魏特琳与张纯如

大概因为是9·18的关系,前些天一口气看了5部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电影,两次获得奥斯卡奖的美国纪录片导演比尔·古登塔格的《南京》,世界纪录片电影节的创始人安妮·皮克任导演和制片的《张纯如:南京大屠杀》,这是2007年的两部国外的纪录片,一部是回忆性的,一部带有个人传记色彩;还有2009年的两部剧情片,德国青年导演傅瑞安·加伦伯特的《拉贝日记》(此片在堪称德国奥斯卡的劳拉奖上获4项大奖)和陆川的《南京!南京!》;最后还扫了一眼更早的1995年吴子牛的《南京1937》。

要说感觉那是受到了猛烈的轰炸,炸毁了俺的无论感性还是知性的底线,俺甚至想,为啥俺们诺大一个中国到如今就出不了本·拉登呢?……

俺深知理解父母一代人就是要从日本侵略入手。俺的另一个收获是,具体而清楚地了解到,在那地狱般的史实里,一些人犯下了难以想象的罪恶,而另一些人则做出了难以达到的高尚。

首先是德国人拉贝,在日本的进攻下,国民党政府从南京迁都重庆,抛下60万南京老百姓,国民政府的大员都跑了,一个德国人,西门子中国区总经理拉贝,留下了。拉贝和20多个外籍人士建立起受国际法保护的南京国际安全区,他被推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拉贝的身份是希特勒纳粹党人,他却用这个身份救了25万中国人,电影里纳粹大旗覆盖中国难民的帐篷那些镜头告诉我们,历史就是这样,它似乎没有后人想象的那么简单。对这位南京老百姓口中的“活菩萨”,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版辛德勒”,俺在此不再赘述。除了拉贝,还有救死扶伤的美国医生威尔森,用摄影机留下屠杀罪证的牧师马吉和金陵女子大学文理学院的院长明尼·魏特琳。

魏特琳谢绝了美国大使馆强令她撤离南京城的好意,请命为学校留守。在她的努力下,校园成了收留妇女儿童的安全区。金女大难民的数量最高达到过13000多人,魏特琳是南京妇女眼中的“观音菩萨”。

由于专门收容妇女,金女大成了日本兵的目标。在学校的大门口,魏特琳手执美国星条旗阻止日军进入。日本兵不但用带血的刺刀在她面前晃,恼怒之下还会扇她耳光。1937年12月17日,两个日本兵前来滋事,魏特琳在前门挡住他们发生争执,事后发现中了奸计,她被困在前门,其他日本兵从后门闯进楼里轮奸了3名妇女,还抢走了12名女孩。她在日记里对这件事抱憾一生。

大屠杀结束后魏特琳回到美国接受精神治疗。1941年5月14日,正是魏特琳离开中国一周年的日子,她选择这一天,打开公寓厨房的煤气,结束了自己的生命,55岁。美国密歇根州她的墓碑上,苍劲的隶书以竖行刻着四个汉字:“金陵永生”。下面是英文:“明妮·魏特琳,观音菩萨,到中国去的传教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不仅是南京人和南京妇女,凡中国人都该知道拉贝和魏特琳。

魏特琳自杀27年后的1968年,张纯如在美国新泽西州出生,1998年出版的《南京屠杀:被遗忘的大屠杀》让张纯如一举成名。这是英语世界第一本完整揭露1937年底到1938年初日本军队在南京所犯下的罪行的历史读物,张纯如用英语发表出来,让它超出了中国和日本历史的范围,进入一个更宽泛的历史意识中。正是张纯如,不但发现了《拉贝日记》,还发现了魏特琳的日记。张纯如在她的书中对魏特琳这样描述:“在一个几乎变成虚构的传奇中,由于天天面对日本人的残暴的行为,一个脆弱的、疲惫的女人永远无法恢复其身心所受的创伤,这一切很少有人知道。”同为女人,从魏特琳的日记出发,张纯如为寻求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奔走,她像魏特琳那样将自己深深沉入到南京屠杀的黑暗深渊中,感同身受那一幅幅人神共怒的悲惨画面,纪录片《张纯如――南京大屠杀》采取了双重回忆的方式,一重是对南京大屠杀的回忆,另一重是对张纯如追求真相过程的回忆。

2004年11月9日,美国加州的一辆汽车里,张纯如用一把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崇拜魏特琳,选择了同样的方式毅然告别这个世界,36岁。

对这两个奇女子的最终选择,世界一以贯之的解释是抑郁症,似乎用“有病”就可以说明她们的选择是不正常的。然而,如果我们追溯到屈原来看的话,相传屈原自沉前曾对一个渔父说: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如果我们用时下最时髦的换位思考来看的话,——究竟是这两个奇女子不正常呢,还是这个世界不正常?究竟是这两个奇女子有病呢,还是这个世界病了?

                                                                         2011-09-21

 相关图片请移步作者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b8e6f90100xk79.html


 田小野文集:http://hxzq05.d68.zgsj.net/showcorpus.asp?id=151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