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杂感 作者:咣啷


 

  知青杂感

(1)

六十年代末,我们曾走上街头,慷慨激昂地宣传"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殊不知那正是为自己唱的挽歌。随之竟然身体力行,只不过有主动与被动之分。

七十年代初,感到有些不对劲儿:我怎么落到了这步田地?难道真的要在农村呆上一辈子吗?一些先知先觉开始蠢蠢欲动,力图改变命运。八十年代初,反思文革历程,加上几个振聋发聩的事件,终于明白:所谓"上山下乡"原来是一场大骗局,大批知青纷纷逃离。九十年代,大部分回城知青挣扎在城市的最底层,抚老养小,背上了重重的包袱。二十一世纪初,步入老龄,万念俱灰,唯时时不忘教育儿孙--万不可相信国家。如今,大家纷纷回忆当年知青生活,成自慰情结。殊不知这正是一个人走向衰亡的征兆,不过是嗜痂成癖。

(2)

中国的等级制度比比皆是,连下乡插队也不能幸免:一兵团,二内蒙,三山西,四陕北;按出身分批放逐。当年的军训团说,再不走,比这还差。这使我想起了皇权下的充军发配。

(3)

知青们读得最熟的就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因为出身要对号入座,马虎不得,只恨分得还不够细。他们总在琢磨;"城市贫民"与"贫下中农"有什么相同之处,"小业主"和"资本家"有什么区别。填出身时煞费苦心:宁愿填"商人"也不填"资本家",不得不填"资本家"的,也要填为"民族资本家",因为伟大领袖曾说过民族资本家是团结对象,究其实,在当时也就是九十九步与一百步之别。估计如今还要填出身的话,情况恰恰相反。真不明白"出身"在当时为何那样重要?"资本家"的概念和划分标准又是什么?如果当初真有那么多资本家的话,中国还用得着改革开放吗?

(4)

那个年代"户口"很可怕,"粮食关系"更可怕。它使所有知青都明白了一个道理:什么事最大?吃饭的事最大。

(5)

当年的知识青年安置办公室是文革带给各级官员们的一个良好机遇。他们吃知青、喝知青、玩知青,堪称新中国最早的腐败机构!搁今天,不知要枪毙多少人呢。

(6)

知青返城后成了"多余的人"。据说一个烧锅炉的位置就排了五十多人等待录用。本以为返城就能改变命运了,回来后才知远不是那么回事。

(7)

1977年恢复高考,裙带风,拉关系,走后门,弄虚作假……随之产生。神圣的教育事业从一开始恢复便被污染,真不明白,为什么中国的每件好事都伴随着一批蠹虫产生。

(8)

文革闹剧之后,"好汉"和"混蛋"们又处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只不过各自又背上了新的思想包袱。终于,有些"好汉"变成了"混蛋",有些"混蛋"也成了"好汉"。大家方才明白:原来世事是不断变幻的,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也。况且还用不了三十年。

(9)

唯一感谢下乡插队的,是造就了一副好身体。如今提倡的低油、低脂、绿色、无污染、吃粗粮、多运动等,我们早在四十多年前就践行了。

(10)

知青与火车有着不解之缘,从革命串联,到插队下乡,再到探亲、回城。至今还没听说有哪个知青返城探亲坐飞机的。所以其间便生出不少"火车的故事"。记得当时超载串联师生的火车停在安亭站三十多小时,进不了上海。如今想来,从那里走路进上海也用不了几个小时。当时的革命师生确实傻的可以。

(11)

文革留下的唯一财富,就是红宝书、像章、小报、邮票等在旧货地摊上不断升值。

(12)

单纯的思想往往能产生优秀的音乐作品。当我们唱起四五十年前那些好听的歌曲时,我们会感谢那个年代。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歌曲,如今还有吗?


 咣啷文集:http://hxzq05.d68.zgsj.net/showcorpus.asp?id=186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