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里的老街——十八梯 作者:岁月无痕


 

 重庆城里的老街——十八梯   

重庆是一座不是山的山城。重庆城有上半城和下半城之分,高高的山顶台地叫上半城,长江边的低地叫做下半城。从长江边到山顶有众多连接上下半城的步道,十八梯就是其中之一。

十八梯老街全用石阶铺成,陡陡的,弯弯的,一截截的,共有十八截。它活象一架搭在悬崖边上的巨型梯子,把山顶的繁华商业区和山下江边的老城区连起来,“十八梯”这个名字叫得非常传神。

十八梯已经有600年的历史了,而如今这里是一条破破烂烂的背街,几乎是重庆主城区脏乱差最严重的死角----小摊小贩几乎完全占据了本就十分狭窄的街面,炉灰、垃圾乱堆在墙角,乱七八糟的电线在破旧的遮阳伞上面牵过,行人在嗡嗡的讨价还价声中穿行。这条街实在说不上街道,只是沿一坡石梯直上直下,整条街是个菜市场,热闹,脏,乱,到处一片忙碌,一片兴旺。街的下出口是漂亮的长滨路,沿梯而上,直达了重庆最繁华的商业区较场口,紧临万豪酒店,行百十米即到解放碑步行街。

十八梯隐藏在中兴路头一处仄仄的路口下,其最为醒目的标志是十八梯老茶馆,如果没有人指引,恐怕刻意去找也不容易找得到。站在路口低头看,只见无数石阶一路向下,年深日久,石阶表面都被鞋子磨得凹陷下去。在这长得走不完的石阶路上,向下走时只觉得膝盖酸软,向上爬时则喘得人气都要透不过来。

在这里有街边擦皮鞋的小贩,修脚师付沿街摆摊,在街边摆摊的织补毛衣的缝纫工,走街串巷卖糖葫芦的小贩……

然而就是这样一条破旧的老街道,却是重庆一处著名的老地方,是重庆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方,外地人逛重庆必定要看一看的地方。十八梯不是旅游景点,却是体验老重庆市井文化和老重庆市民生活的最佳去处,十八梯代表了纯重庆式市井文化,而且因为它靠近重庆时尚最前沿的解放碑商业圈,又显得那么地与众不同。常常有人来这里拍摄,记录老重庆的市井文化和老重庆的市民生活。

如今,重庆市政府已经重新规划,十八梯及周边地区正在拆迁中。作为一种老重庆的市井文化象征,十八梯即将消失了。有点遗憾,但更多的是期盼。十八梯的破旧与脏乱必定会以“宜居重庆”的城市理念所代替,十八梯人也必定会以“健康重庆”的生活理念延续下去。60多年的变迁,完全颠覆600多年的历史,十八梯,将随着共和国的欣欣向荣从此走进记忆,走进由文字与图片组成的历史深处……

到处都能看见大大的、红红的“拆”字。铲车在窄窄的巷子里困难地施工。搬运废弃建筑垃圾的大卡车在窄窄的巷子里艰难地爬行。

然而就是这样一条破旧的老街道,却是重庆一处著名的老地方,是重庆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方,外地人逛重庆必定要看一看的老地方。十八梯不是旅游景点,却是体验老重庆市井文化和老重庆市民生活的最佳去处,十八梯代表了纯重庆式市井文化和市民生活。

尽管在旧城改造中,十八梯及其周边片区已经开始拆迁,尚未离开的人们依然过得悠闲自得。十八梯的人们把老重庆的市井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

   
    十八梯片区现在已经进行旧危房改造,居民们开始外迁了。

   
    十八梯上边的街口就是热闹的较场口。

   
    这里是连接上下两个半城的通道,每天从这里上上下下的人不计其数。

   
    寒风中找业务的老棒棒。向上爬时喘得人的气都要透不过来了。

   
    小孩子骑着“马马肩”很悠然自得,只是爷爷有点辛苦。

   
    老奶奶站在写着“拆”字的家门前。

   
    在大红的“拆”字旁,在拆迁办公室的交谈声中,老板娘依然做着她的汤圆生意。

   
    小饭铺还在开,小面西施还在忙碌。铺子不拆,生意不止。

   
    走街串巷卖糖葫芦的老大爷。

   
    好吃的川味香肠,好吃的自制榨菜。拆迁归拆迁,年是要过滴,香肠是要吃滴!

   
    大爷在等着拆迁补偿。

   
    卖肉嘎嘎。你拆你的,我卖我的。

   
    豆花饭摊摊。

   
    再难也要向上攀登。


  更多相关图片欣赏请移步作者博客:

(1)http://blog.sina.com.cn/s/blog_6efe02a70100oegi.html

(2)http://blog.sina.com.cn/s/blog_6efe02a70100oei8.html


  岁月无痕文集:http://hxzq05.d68.zgsj.net/showcorpus.asp?id=191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