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文学的守望者——记《中国知青纪念文集》主编龙国武 作者:谢昆搜集


 

 知青文学的守望者
         ——记《中国知青纪念文集》主编龙国武
                                 
《邵阳日报》记者:朱迪婧  刘敏  杨玉泉

这里绝不像一间编辑室,你在这里看不到任何现代化的编排设备。一间小得像鸟笼的房间,风总是从沟沟缝缝中钻进来;临窗架着一张写字台,摆满了各色书籍;倚墙放着一个木柜,小心地上着锁,似乎藏了不少“宝贝”;一张小木床摆在角落里,随意铺放的棉被显然历史悠久。

然而,这里就是编辑室,散落在这个房间各个角落的那些手稿已经证明了这一点。2012年2月6日,龙国武正埋首用红笔在手稿上修修改改。正是在这里,他十几年如一日,亲手编写出一本本知青文集。

知青,生命的烙印龙国武与新中国同岁,曾是邵阳市第六中学的高材生。1968年11月7日,随着上山下乡的浪潮,他插队到湘西南的绥宁县白玉公社,和全国1700万同命运的人一样有个名字叫“知青”。

用那时的话说,龙国武“出身不好”,在那样的年岁里,其命运可想而知。白天要辛苦劳动挣工分,晚上只能孤身住牛棚。苦自不必言,最让他难以忍受的是漫无边际的寂寞。对知识的渴望,对群体生活的向往让年轻的他倍感煎熬,唯一能给他些许慰藉的是书本。藏在行李中带去的《唐诗三百首》早已反复读过多遍,他甘愿冒着被批斗的危险向其他知青借书来看。始料未及的是,当年对知识的渴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的一生。

如果说那个特殊的时代改变了龙国武的人生,那绝不仅是身份的改变。知青生活像把烙铁,将那一代人特有的吃苦耐劳深深烙进他的生命。尽管身患肺结核,经常咯血,龙国武仍坚持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忍饥挨饿也从无怨言。他的正直与坚忍赢得了众多知青和当地百姓的敬佩,也和他们成为莫逆之交。

文学,痴心的追求在绥宁插队10年零54天,1978年12月底,龙国武终于返城,进入邵阳市塑料厂,从最底层的小工干起。自幼受父亲熏陶而形成的对文学的偏好从此时开始引导他在工作之余走上文学之路。1984年,他参加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自学考试,凭借天赋与努力,渐渐在文学界崭露头角。

上世纪90年代起,龙国武以知青生活为题材陆续在地方及中央的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数十篇。1998年,身为工人的他写出散文《没齿难忘战友情》,与梁晓声、叶辛、张抗抗等知名作家的文章一起被收入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知青老照片》一书。10年的知青岁月成为他文学创作的不竭源泉,他将那段特殊时代中的爱恨情仇全部化作感人的文字,点滴记录在案。

正当创作之路越走越宽时,龙国武毅然止笔,转而投向另一件更有意义的壮举,编写知青文集。自1999年编写邵阳知青回忆录系列始,10余年来,他参与编写了关于邵阳、湖南乃至全国知青的7本文集,共计300余万字。其中,耗时3年才得以完成的《我们这一辈:中国知青纪念文集》堪称知青文学的里程碑。

这一卷文集分上下册,共收录300余位作者的作品。在人手与资金极度缺乏的情况下,龙国武不仅和知青好友筹集16万资金,还亲自精选编辑每一篇作品。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累了就伏案休息或在长椅上打个盹,案头那堆尺余高的手稿上布满他的笔迹。然而,这凝结着龙国武全部心血的成果几乎被人断送,最终因他惊人的毅力和决心在最短时间内得以重新编写。2011年底,该文集终于付梓,并得到了界内知名人士的高度评价,有学者称之为“当代《史记》”。龙国武的努力没有白费。

故乡,不渝的眷恋翻看龙国武所编写的每一本知青文集,浓浓的乡土情扑面而来。当年插队的地方无疑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在书稿的字里行间总不难读出他对那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的特殊感情。他说,这是知青所特有的情愫,那种对土地和对农民的深深热爱。

编写中国知青纪念文集,龙国武还藏着一份“私心”。当年的1700万知青遍及全国各地,然而“我是邵阳人,由我来编写可以为邵阳做宣传,打造邵阳的文化品牌。”在他所主编的文集中,关于邵阳、关于他的第二故乡绥宁的文章图片占据了一定的篇幅,他藉此向世人介绍家乡这座湖湘文化底蕴深厚,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

龙国武有个宏伟的目标,将邵阳打造成全国知青群体纪实文学的领头军。曾经的知青如今已经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知青文学占据文学领域中的重要一席,以文化促发展,是龙国武想为家乡做的最重要的事。

为着这个宏伟的目标,龙国武仍在不懈努力中,目前他已经开始了中国知青纪念文集的另外三卷的编辑工作。依然在那间极其简陋的编辑室内,龙国武忘我地投入他的事业当中,就像黄昏时密涅瓦的猫头鹰,守望着他的精神家园。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