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红——台湾考察记行】之一:证严法师与慈济人·慈济精舍与大舍堂 作者:庄生


 

 【木棉花红——台湾考察记行】

1、启程

3月16日,我随“台湾的中华传统文化”学术考察团赴台,作九天参访。

这次赴台,正值两会闭幕。两天前,温总理两会答记者问,针对重庆问题,以一句掷地有声的“现任重庆市委市政府必须反思”,捅破薄薄窗纸;第二天,德江空降渝城,以一国之副总理,兼一城之书记,史所罕见,大概只有当年尉建行空降北京可比。曾经光芒耀眼的薄星,在政治天穹黯然滑落,历史又一次证明,只要权力不受制约,天使也会变成魔鬼;以个人独裁行运动之事,必然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早春北京,乍暖还寒,考察之旅由此开始。

原定搭乘下午的港龙航班经香港到台北,不想订票出差,13位团员只有9人拿到机票,没票的有团长,也有我。幸好当晚还有一班直飞台北的航班,只是起飞很晚,虽不再经香港中转,抵达台北也已是半夜。当我们拖着行李箱走出桃园机场,迎面看见台湾中华华夏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沈智慧女士,和七八位男士,在大厅恭候。

深夜的接站,美丽的花环,印有“热烈欢迎……”字样的红色条幅、亲切的问候、诚挚的微笑,如沐春风,宾至如归。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华传统文化的氛围,在踏上宝岛的第一刻就有了亲身体会。

飞机上看台湾史。台湾原住民属马来人种,其语言属南岛语系。荷兰人1624年进入南台湾,经营38年;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自号东宁;22年后,清朝派施琅率军攻占澎湖,郑克爽率东宁百官向清政府投降,自此清朝对台湾实施管辖,共212年。1894年甲午战争清朝战败,在马关条约中将台湾、澎湖割让日本,从此开始了日本统治时期,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台湾光复,由蒋介石政府接管。

大陆移民台湾有三次高峰,一在郑成功收复之际,二在清军占领之际,三在国民党败退之际。目前台湾约2300万人口,近98%是汉族移民,2%是原住民;移民中闽南人最多,占83.1%,其次是广东人,占15.6%。所以台湾民间文化基本上属于闽南民间文化,其方言就是闽南话;而闽南民间文化来源于中原,其语言是河洛的古辞古音,风俗是中原的古礼古仪,故台湾人自称“河洛郎”。

掩卷思索,台湾偏居南海,曾为蛮荒之地,开化不过几百年,和大陆五千年文明相比,源流不可谓长,根基不可谓深,条件不可谓优越,到台湾寻访传统文化,能有收获否?

听说台湾有句话:中华的传统文化在台湾,台湾的传统文化在宗教。要找寻台湾的中华传统文化,捷径就是去看台湾的宗教。此次考察,由花莲的慈济精舍起,至台南的宝光玉山止,从北向南,一路要访问大甲镇澜宫、正承佛院、中台禅寺、佛光山、神威天台山等诸多宗教胜地,行程很紧。首夜草草小睡,17日一大早便乘车赴台北车站去花莲。晨曦微露,凉风飒爽,汽车行驶中,忽见路边一排花树,形似玉兰,色如赤血,在霞光映照下蓬勃绽放。向沈女士打听,得知是木棉花。便记起有首歌叫《木棉花开》,“路旁盛开的木棉,依偎得那么缠绵,开了一遍又一遍,开了一年又一年,牵手依然不变,缠绵依然不变……”。恍惚间,那美丽的木棉仿佛正伸出双臂,要拥抱我们这些远方来客。


2、证严法师与慈济人

台湾主岛形状狭长,南北长约380公里,东西宽约20-150公里。三分之二是山地,三分之一是低平地。山地由南至北横亘东部,其间高峰连绵,险川断续。故台湾西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交通便利;而东部人口要少得多。台东山脉东临太平洋,在花莲市与台东市之间。由台北去花莲,要走很长一段山路。山崖上的公路狭窄曲折,上临千尺绝壁,下临万丈深渊,掉下去就可能被湍急的瀑流冲入太平洋。虽说地势险峻,但花莲却是台湾旅游的一个热门景点,除了看那奇峰峻谷,还要看慈济。

2007年我第一次去台湾,也曾去花莲参观慈济的大学和医院,虽只有半天时间,走马观花,却印象深刻。印象深刻的原因,既因那校舍和医院的建筑气势恢宏,也因那些服务其中的义工人人怡然自得的表情,更因那一切建筑和设施竟没有依赖政府投入,全靠一位比丘尼白手起家,率领弟子几十年奋斗,而得到的丰硕成果。

我记住了那比丘尼的法号叫证严。

回京后,在网上搜索“证严法师”,得知她的大概经历。

证严俗名景云,1937年出生于台中,父亲早逝,母亲多病,促成她接触佛法。年轻时转辗台中、台东四处挂单,最后在花莲县秀林乡的一个小庙普明寺住下,1962年她25岁,没有剃度师父,自行落发,走上修行生涯。

1963年2月,她只身到台北市临济寺受戒,却因没有剃度师父而无法报名。就在报名截止前一个小时,她在慧日讲堂请购《太虚大师全集》,巧遇台湾高僧印顺大师,她以一颗谦卑恭敬之心,请求拜印老为师,竟获应允。印顺在简单的皈依仪式中对她开示说:“你要时时刻刻为佛教、为众生啊!”并且为她取了法名“证严”,字“慧璋”。此后证严顺利地受了三坛大戒。32天后,证严返回花莲,就在普明寺后,由一位老居士为她搭建的一间简陋的木板小屋中修行,日夜于屋内诵经、抄经、拜经,少食少眠,过着清修的生活。

1964年春,证严法师开端在花莲慈善寺讲授地藏经。她立下不化缘、不做法会、不赶经忏的自修清规,坚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她与最早随她出家的四位弟子及追随她修行的僧众们,在普明寺后的五分地耕种花生,还买水泥袋,把袋拆开擦拭干净后,改糊成小纸袋,再卖给饲料店或五金行,或者将裁缝店不要的碎布拿来缝制成婴儿鞋,以贴补生活所需。

1966年,法师到一家诊所探望病人。从病房区走出来,看到地上有滩血。旁边有人告诉她,是一个山地妇人小产,由四个年轻的山胞从丰滨轮流抬着,走了七、八小时的山路,才到这里,因为交不起医疗费与保证金,又抬回去了。”法师十分悲痛,她想:不知道是两条命还是一条命?是活还是死?难道这就是生命的无奈吗?

没多久,有三位天主教修女来向法师传教,她们讨论了天主的博爱与佛陀的慈悲。修女离别前,提了一个问题:佛陀的慈悲确实很伟大,但是,我们天主教在社会上建教堂、盖医院、办养老院,你们佛教有吗?

法师心情顿时沉重起来。佛教徒本就有一种谦虚的观念,为善不欲人知,大都各做各的,潜藏的力量很大,只是没有组织罢了。修女的话触动了她的灵机,也加强了她的信念,她决定把这些力量组织起来,从救人做起。那年,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就在法师与四位弟子和三十位信徒的愿心下组织起来了。

最初的资金筹措,是由法师与四位弟子每人每天多做一双婴儿鞋,一个月平均多七百二十元;而三十位信徒,则是每天节省五毛菜钱。法师将竹子锯成三十个存钱筒,发给信徒一人一个,且坚持要他们每天存进五毛钱。信徒们觉得奇怪:为什么不干脆每个月缴十五元呢?法师说:“我希望你们每天提起菜篮即投入五毛钱,临出门前就有一颗救人的心,节省五毛钱,既是培养节俭的心,也是培养爱人、救人的心,两个心存一筒,力量是很大的。”证严法师组织慈济功德会的消息不胫而走,参与的人愈来愈多。第二个月慈济便救济了一个大陆来台、孤苦无依的老太太,每天有人送饭给她,为她打扫卫生,直到她往生后安葬为止。一桩艰辛、伟大的济世工程就这样默默地开展了,那年法师29岁,正式出家只有4年。

13年后,证严发下宏愿,要在花莲建一所医院,能够为穷苦人看病的医院。那时的花莲还是穷乡僻壤,唯一的一条苏花公里还是单行道,去一趟台北要八小时车程。不靠政府投资,以民间力量在花莲建一座现代化医院,不啻天方夜谭。但在证严号召之下,不论市井小民还是大企业家,人人奉献爱心,集腋成裘,1986年8月,佛教慈济医院矗立于花莲。几十年来,证严法师筹集了逾百亿新台币的善款,把慈善、医疗、教育和人文四大志业扩展到全球,慈济人的足迹遍布47个国家,设置了345个工作点,并且成为第一个在大陆合法运营的台湾宗教性质的慈善组织。

读了证严法师的经历,不禁赞叹她的毅力与恒心,在她那瘦弱纤细的身体里,是怎样一种力量,支撑她创造如此宏伟的事业?


3、慈济精舍与大舍堂

想不到四年后,竟有机会与证严法师相聚一堂,听她阐述慈济的理念。

证严年轻时因驻锡花莲,被百姓称作花莲师傅;如今慈济功德会的会众多尊称其为证严上人。与“法师”的名号相比,“上人”的称呼似乎更为亲切。

考察的第一站,就是慈济精舍。这是上人的起居和会客之舍,是上人与弟子的清修之处,也是慈济基金会的发祥地,当年那间简陋的木板小屋就在此处。仲春时节,风清气爽,走进花莲的新城乡,遥见一栋体量不大但庄严素雅的建筑,飞檐翘角,迴廊曲折;灰白色的屋顶,倚着连绵青山,衬着蓝天白云,面向一望无垠的太平洋,正门上镌刻着“慈济精舍”四个大字。没有一丝尘世的喧嚣,有的只是鸟语花香;山海相映,天地相交,让人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会客厅不大,摆设也很简朴。见上人的第一眼,感觉她身材有些瘦小,但目光炯炯,透着睿智,神情亲和又有威严。一袭灰色僧袍,裹着她纤弱的身躯,与影视屏幕上的身披红色袈裟,膀大腰圆的高僧法师相去甚远;但其古稀之年却能站如松坐如钟,思维敏捷谈吐清雅,宛然大师风范。

上人向我们介绍了慈济的起因、发展和志向。她并没有讲自己几十年来的奋斗经历,吃过多少苦头,遇到多少挫折,更多的是对慈济精神的解读,对佛法的诠释。“慈善事业不单是慈济在做;台湾有诸位法师,多个道场,都在用心地去做,用心地弘扬佛法。”她谦虚地说。“如果说慈济有什么特色,可能我们更注重佛法的生活化、菩萨的人间化吧?”“佛法生活化、菩萨人间化?”我们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

上人微微颌首,向我们娓娓而谈:

“的确,佛法是人性的教义,是人道精神的一个方向。虽然台湾不大,但佛法在台湾很昌盛,慈济只是众多道场之一,不过多做了一点入世的工作。

我对佛法的见解比较浅,我认为在这个社会,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佛陀的教法就是四无量心,就是要有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之心。这慈悲喜舍不是用嘴说的,而是要身体力行。天盖之下,地载之上,人与人、人与天地都是生命共同体。人是小乾坤,宇宙是大乾坤,大小乾坤紧密相连。人生苦难偏多,天灾是大自然的不调和,战争是人心的不调和,于是有了天灾人祸。在这百年以来,两次(世界)大战造成了人世间的苦难,再过来,天下也是纷纷扰扰,无不是内心的无明,人心的不平衡。

既然天灾人祸都会造成人世间的疾苦,那佛教就是从解困济世的教义着手:菩萨所缘,缘苦众生。菩萨不是在寺庙供奉着的,佛法是很生活化的。因此,我们一直在提倡人人能做好事,人人就是菩萨;众生有苦,菩萨就随着苦难的众生出现。所以,佛法应该踏入人间;人间的疾苦,要由世人伸出双手,拥抱抚慰,这就是佛法。

灾难越大,爱就要越大。世间最大的力量是爱,唯有爱可以化解人心的悲恸。以人间为道场,通过慈悲善行,平等地爱护一切众生;通过医疗悲心,体悟生命之无常;通过环保工作,感悟人与自然的涵融无碍;通过教育人文,守护慧育与爱心。最终达到大慈无悔,大悲无怨,大喜无忧,大舍无求。这正是数十年来数十万慈济志工和全球数百万慈济会员的共同精神,希望通过实践佛法,达到净化人心、祥和社会、天下无灾难之人间天堂。”听上人语,脑海中闪现一句话:关爱与尊重。对天地自然,对生命万物,永持关爱与尊重之心,这或许就是人间菩萨之心吧?

在其后参观慈济医学院时,一个生动具体的事例,向我们诠释了何谓关爱与尊重。我们听到一个新名词:“无语良师”,那是在参观“大舍堂”时听到的,这个名词与遗体解剖有关。

提到解剖,有件往事一直难忘。当年插队回城时,有几个同学上了北医医士班,一次去北医看他们,插队睡一个炕头的张颐带我去看他们上课用的解剖室。那是个冬天的下午,天本阴沉沉的,那解剖室又像是在老楼的幽深之处,楼道昏暗让人恐怖。未到门口,先有一股刺鼻的气息从门缝中穿出。进到屋内,苍白的灯光,照着解剖台上的尸体,似乎都缺胳膊少腿,由于福尔玛林的浸泡,大都变了形。“这都是些什么人呀?”我问张颐。“谁知道?大多是没主的,或是死囚吧?好人家谁肯送给我们大卸八块的?”张颐说。

几十年过去,那个阴森恐怖的记忆至今不忘。

参观台湾慈济大学时,我们来到了宽敞明亮的二楼。洁净的走廊摆着美丽的花卉,墙上挂着一些人的照片和生平简介。“这些都是我们的无语良师”,引导志工告诉我们。

原来,慈济医学院成立后,学生上解剖课需要尸体,但当时可供解剖的尸体很难找,于是慈济向社会呼吁,人们死后捐献遗体给医学院;证严上人给遗体捐赠者起名为“无语良师”,这是个多么贴切而感人的名字呀!

我们看到慈济的解剖室,如同其它教室一样,窗明几净,没有一丝异味。被尊为“无语良师”的遗体都装在不锈钢尸屉中。并非所有人都有资格躺在这里,犯罪、自杀、身体不完整的都不能入选。为了保持尸体的完整,也为了方便学习,慈济大学用价格昂贵的药物,通过静脉注射防腐,遗体可以保存三年。

学生的解剖课安排在第三年的四月。四人一组,解剖一具尸体。上课前一学期,四人小组及无语良师的名单已经定下。这个学期中,四位同学要去拜访这位无语良师的家属、同事,了解他的生平,并将他的照片和生平简介裱好挂在走廊上。

正式上解剖课前,他们要举办一个肃穆的追思会,家属和出家师傅也一起参加。学生代表向无语良师和家属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让家属做最后的告别。此时,在学生们眼中,那不再是一具没有生命的尸体,那是他们满怀感激的良师;他宁愿学生们在自己身上划上千刀,也不愿学生们今后划错一刀。所以,每位学生在解剖尸体时,都以感恩的心,认真细致地划下每一刀,仔细辨别每一片肌肉、每一条血管,唯恐辜负了良师的遗愿。解剖完成后,学生们会细心缝合遗体,再用洁白的布袋包裹起来,最后举办庄严的火化仪式。家属和学生们肃立一旁,出家师傅念经祈福。火化后将骨灰分成两份:一份交给家属;另一份装在一个晶莹剔透的琉璃盒中,永久地存放在慈济大学的大舍堂中,供后人瞻仰。仪式结束后,每位学生都要写一篇心得,记录这段与无语良师共处的日子,文章会装订出版。

学生们还会精心准备一个感恩会,为良师家属表演舞蹈、歌曲等。许多家属都被深深地感动了,他们也纷纷签下遗体捐赠意向书。据引导志工介绍,目前台湾已有两万多人和慈济医学院签订了遗体捐赠意向书。因此,慈济大学的尸源非常充足,解剖课根本用不完,还可以用小部分遗体做模拟手术使用。模拟手术是为高年级学生准备的。在无语良师往生后的24小时内进行速冻,不用药物,遗体可维持三至五天,皮肤弹性接近正常人。高年级学生在模拟手术室,在这样的遗体上学习动各种手术,而不用在病人身上划第一刀了。

中国传统,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活时如此,死亦全尸入土为安。“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是中学就学过的。虽说大陆现在也有许多人志愿捐献器官,但愿意将自己的遗体供学生解剖的人恐怕还是凤毛麟角。为什么台湾会有那么多人踊跃地向慈济捐赠遗体呢?

我想,根本原因是慈济对遗体及其亲属表现出来的关爱与尊重。这种人文关怀体现在遗体保存、解剖、火化的每一个细节中,除了上面所说,还有很多例子。譬如那些一时用不上的无语良师,就躺在解剖室隔壁的房间里。每个人都有固定的位置,写着他们的名字。房间有一个很大的玻璃窗,窗外是画着飞天造型的精致木头移门。家属都知道他的亲人现在在哪里,想念的时候,随时可以推开移门,隔窗相望。

而无语良师奉献自己给学生解剖,又何尝不是对学生的关爱呢?在解剖课过程中,学生们不单学到解剖知识,更学到了做人的根本;所谓医德,就是对人的尊重。对死者尚且如此,更何况对活生生的人呢?学生们在与家属、同事等的交流中,了解无语良师的人生轨迹,领悟生命的价值,对自己的人生之路定有启迪。同时通过学习汇报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能歌者歌之、善舞者舞之、会画者画之,他们的综合能力和艺术修养也得到很大的提升。

关爱与尊重他人,反过来就会得到他人的关爱与尊重,一个和谐社会,不正需要这样的良性互动吗?


 相关图片欣赏请移步作者博客:
    二、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61467b01012mxh.html
    三、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61467b01012qz4.html


 庄生文集:http://hxzq05.d68.zgsj.net/showcorpus.asp?id=157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