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家长总相宜--——读《讲给孩子的百年文学经典》有感 作者:冷明


 

 孩子、家长总相宜
    ——读《讲给孩子的百年文学经典》有感

侯会老师经历过兵团炼狱般的生活,插过队下过乡,回城后经过奋斗,晋升教授,著作等身,无论能力资历似乎都可以歌颂一下那个“火红”的年代,为《讲话》涂脂抹粉,为权贵歌功颂德,是许多教授、大师的拿手好戏,也可以奉命唯谨,既让领导高兴,又可以赚些银两,写写什么知青啊兵团战士啊青春无悔啊。我们看到的却是他不辞辛苦,续《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和《讲给孩子的世界文学经典》后,出版发行的《讲给孩子的百年文学经典》。三书共五册,合起来,介绍了古今中外600多位著名文学家的数千部经典文学作品。

什么是文学经典?百度说:经典文学作品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文学作品。最能代表这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

看看读者怎样评介此书。这是为青少年写的一部中国文学史,以深入浅出的流畅口语写成,刚好适合非文学出身如我者来阅读。它虽然是文学的,但更是基于史学源流的叙述,读它,有一种“归乡”,“回甘”的感觉。台湾台东育仁中学校长王锦升如是说。

我很纳闷;家里有几书柜文学书籍,上中学的儿子从来不翻,有了相关问题,只翻这本书,而且总能查到要找的东西——书都给翻烂了。大学教授柳俊杰说。

我儿子就读于一所中学名校,在理科班名列前茅。可读了此书后,对文学产生极大兴趣,非闹着改变文科——他后来学的是广告传媒,毕业后还挺有出息。一本书改变他的人生,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北京一读者说。

古今中外文学经典如浩瀚的海洋,想让孩子读遍谈何容易。即便如我辈,没机会进高等学府深造,又想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精力有限的生命里读遍圣贤书,面对多如牛毛的经典也不知有何捷径。《讲给孩子的百年文学经典》功德无量,胡适、郁达夫、周作人、朱自清、徐志摩、闻一多、冰心、沈从文、张爱玲、钱钟书……司汤达、雨果、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该书将中国、世界的文学经典一网打尽,受益的绝不仅仅是孩子。

请各位家长,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扪心自问,你读过几本名著?不要说有些人从不读书,更不要说有钱打牌没钱买书,即便如文学爱好者的我们,又读过几本名著?曾记得对俄罗斯文学巨匠托尔斯泰仰慕已久,没看过他的《战争与和平》岂不成了笑话。多少次拿起这本沉甸甸的史诗巨制,里面踢里突噜一长串俄文名字让我头晕目眩。说实在的,我读懂了《战争与和平》,还是在这本给孩子的书里,P384:炮声惊动四大家族、战火中的爱恨情仇、空前的最伟大的小说。薄薄数页,聊聊数笔,把《战争与和平》的故事梗概及作家的生平轶事讲述得一清二楚。

“三·一八”惨案,北京民众在天安门前举行反帝集会,接着又到铁狮子胡同的执政府门前请愿。军阀段琪瑞的卫队竟朝请愿群众开枪,当场死伤二百多人!鲁迅悲愤极了,挥笔写下《纪念刘和珍君》。他说:“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第一次发的博文被删,是不是因为这些敏感词?)现在热播的电视剧《知青》引来骂声一片,宣传主管部门严格掌握着“文革”、“插队”题材的“尺度”,量梁晓声及编导们没有突破这个“尺度”的勇气。影视作品、教科书充满了谎言,讲话那样的垃圾都要重新祭奠,我们却奢望太平盛世涌现出经的起检验的经典之作。

幸亏还有不朽的文学经典。闲暇的时候,清茶一杯,晚上睡前,捧书夜读,都是莫大的享受,不必每时每刻与电视较劲。读着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怎能不心生感慨;读着徐志摩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怎能不心清气爽安然入睡,走进甜美的梦乡。

                                                                        2012-06-10


 冷明文集:http://hxzq05.d68.zgsj.net/showcorpus.asp?id=92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