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工人有力量》 作者:孙尔台


 

 《咱们工人有力量》

《咱们工人有力量》是一首老歌,多年不唱了,直到前两年的一次春晚,在一个民工的群体舞蹈中,我才又一次听到这首歌。但让人有点尴尬的是,这歌唱得似乎有点讽刺味道。因为按照现行的政策,城里各行各业的人都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唯独他们只能算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人的身份还在待定中。

要厘清农民工的问题就要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要从五十年代说起。因为建国后毛主席曾经说过,农民就是农民,都跑到城里来干什么。所以很多在城里工作的人就被清退回去。我有一个远房亲戚就是在铁路局当话务员的,还是单位的劳动模范,但她是1956年以后进城的,所以也被清退掉。从此以后户籍管理就开始严格起来,城乡的居民就不能随便流动了。

那个时候也没有农民工的概念,城里的所有工作,包括街道的清洁工和菜场里的营业员都是城里人,而且还是国营或是集体职工的身份。最不济的那种街道小厂,哪怕是糊纸盒子的,也只安排城里人。同时,人民公社的管束也很严,农民别说进城了,就连平时在乡下做个手艺活,赶集时卖点小鱼小虾都有限制。如果你不老老实实地在家务农,就有可能被当成破坏生产的坏分子。如果还敢做什么生意,那就叫投机倒把,可以把你抓去坐牢。所以那时候的社会治安也确实要比现在好,因为好人坏人都动弹不得。

有个年轻人就曾经问我,你们知青当年为什么不自己回城啊,傻呼呼地呆在农村干嘛。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现在人的思维不能套用到过去。我们下乡后城里又开展了一打三反运动,整治的对象就包括那些不服从上山下乡运动的坏分子,所以你回家就是去找死。再说那时候档案最重要,你的档案在公社你就跑不了。当然没下乡的漏网之鱼也是有的,我只能说是那些人的运气好。

如果不是粉碎了“四人帮”,我估计我可能也会成为一个民工的。但幸运的是后来知青全部返城了,而且还落实了政策,就是工龄从插队时算起。只是回乡的知青就没有享受到这个待遇,这在现在看来就是一种不公平,但过去显然意识不到。幸好我们生产队里的回乡知青当时都当了民办教师,后来又转成了公办教师,所以他们退休后的工资有四五千块钱,比我们在城里拿的退休金多多了,甚至多得让人有点嫉妒。

农民工的出现是从八十年代初的乡镇企业兴起时开始的,严格地讲,这是对体制的一种挑战。一些国有企业的干部就大声疾呼过,说国有经济的利益正在受到破坏,必须严肃制止。但没过多少年,这些国营和集体企业还是纷纷倒闭了。再发展下去,乡镇企业又变成了股份制企业,经济总量占到了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再后来就出现这个情况,一群农民工把《咱们工人有力量》堂而皇之地唱到了春晚的舞台上,实现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工农联盟。这就是民工兄弟唱响《咱们工人有力量》的过程,这个过程也代表了社会的一个进步。

现在有人抱怨大学生工资不及农民工,似乎很委屈。其实不然,因为人家是凭劳动凭技术吃饭的,这就叫按劳取酬。这个道理即使在国外也讲得通,蓝领的工资都有可能超过白领。而我们的教育理念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大学只顾扩招,特别是一些文科管理院系的扩招,搞得营销管理很泛滥,培养的MBA都只想坐办公室,只想当管理者,当人上人,没有多少人愿意到生产一线去创造价值,你说这个工资从哪里来呢。

                                                                          2012-07-30


 孙尔台文集:http://hxzq05.d68.zgsj.net/showcorpus.asp?id=136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