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存稿】:扎根边疆倡议书(1974)·入学申请报告(1974) 作者:老边


 

【下乡存稿】:

 扎根边疆倡议书(1974年)

1974年的8月至10月间,我在27连工作组。与27连的部分知青,向全团知青写了一份倡议书,表示把上学和招工的机会留给别人,扎根边疆,“夺取坚持乡村的伟大胜利”。

我保存了这封倡议书的三种字迹的底稿。但遗憾的是,每种底稿都不完整。


稿一:

在此,我们向党委表决心,向扎根乡村、铁心务农的模范知识青年高崇辉同志学习,扎根务农,坚持乡村的伟大胜利。我们深知,工农兵上大学,是文化大革命的新生事物,是革命的需要,我们热烈祝贺上大学的同志为革命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但我们也深深知道,党需要更多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做坚持乡村的促进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更需要有志气、有抱负的知识青年去建设她。因此,我们决心,把上学的机会留给别人,把招工的机会让给其他同志,同千百万知识青年一道,夺取坚持乡村的伟大胜利。同时,……

(下面是原稿扫描件,本来以为是吴芙蓉的笔迹,但经与她核实却不是。她说,很像时任组织股干事范嘉奎的笔迹)

     


稿二:

……二、夺取坚持乡村革命的伟大胜利

几年来,我们同全团知识青年一道,在边疆火热的战斗生活中经受了考验,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几年的斗争实践,朱克家、高崇辉等先进典型的榜样,使我们逐步认识到,坚持乡村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是一场激烈的斗争,是无产阶级伟大事业的一部分,是一条洒满阳光的金光大道。因此,我们坚持乡村,坚决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不仅对我们自己来说是必由之路,而且还是革命的需要,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当然,我们当中的一些同志,可能因为革命需要离开农村,离开边疆,但这毕竟是少数。无产阶级革命需要大多数知识青年坚持乡村。面对这种需要,我们这些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有责任、有义务,为党为革命坚持乡村,在这场同旧的习惯势力斗争中打头阵。上大学和坚持乡村都是革命的需要。工农兵上大学是文化大革命后的新生事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更是几千年来没有过的翻天覆地变化。党需要更多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做坚持乡村的促进派。因此,我们决心把上大学的机会让给其他同志,扎根边疆、铁心务农,同千百万知识青年一起,夺取坚持乡村革命的伟大胜利。同时,我们倡议全团知识青年立即行动起来,迅速掀起向高崇辉同志学习的新高潮,做坚持乡村革命的促进派。

(下面是原稿扫描件,本来估计是王金英的笔迹。但经与吴芙蓉核实却不是。她说,估计是薛秉实或吴刚的笔迹。谢谢吴芙蓉与薛秉实和吴刚核对,最后确定是吴刚的笔迹。)

     


稿三:

……看清了党和人民赋予我们这一代青年的历史使命;看清了共产主义事业——我们终生奋斗的目标;看清了毛主席指出的与工农相结合的革命道路,并在这条洒满阳关的大道上迈出了比较扎实的第一步。第一步迈出去了,下一步迈不迈?我们决心:继续前进,绝不回头!

我们清楚地知道:在我们的周围,始终存在着两个阶级争夺接班人的激烈斗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把高举马列主义继续前进的希望寄托到了我们这一代人身上;腐朽没落的地主资产阶级,把复辟资本主义的希望寄托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斗争的焦点,就是要不要与工农相结合。请党放心,我们决不辜负党的嘱托、阶级的期望,用扎根边疆的实际行动粉碎阶级敌人的复辟迷梦!

我们深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如何,直接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而我们现在的生产水平距离党和人民的要求又是那样的远!在这个广阔的天地里,我们决心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和辛勤的劳动,为描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壮丽图画添上小小的一笔。

我们都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从加入组织的那一天起,我们就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党。今天,我们不带头扎根农村,谁来带头?我们不坚持乡村革命,谁来坚持?我们不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谁来响应?我们不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毕生精力,谁来贡献?

基于这些认识,我们向党表示决心:向高崇辉同志学习,自愿放弃上大学等一切机会,扎根边疆,铁心务农,夺取坚持乡村革命的伟大胜利。

“你们这样干是没有前途的。”不对!我们把自己的一切融合于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这样的前途最光明,这样的理想最远大!“你们这样干是不愿学习。”也不对!农村也是大学。我们把进专门学校学习的机会让给其他同志,对我们自己来说,学习任务不是轻了,而是重了。“你们这样干是一时冲动心血来潮。”更不对!这一行动,是党和人民对我们的要求,革命前辈对我们的期望,同时也是我们自己长期思想斗争的结果。“你们不通情达理。”说得不够了!可爱的先生。对于剥削阶级私有观念之情,对于地主资产阶级在我们身上搞复辟之理,岂止不通,我们还要把它们批到斗臭!总之,我们决心冲破一切(包括自己头脑中存在的非无产阶级思想)障碍,同旧的传统观念实行彻底决裂!

在此,我们向全团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发出倡议:

一、认真读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书,同广大贫下中农一起,深入开展革命大批判,着重狠批林彪与孔孟长期散步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小人务农”、“读书做官论”、“下乡镀金论”、“变相劳改”等反动谬论。

二、向高崇辉等先进典型学习,坚持乡村革命,走在时代的前面,做新生事物的促进派。

三、努力学习,辛勤劳动,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充分发挥青年突击队的作用,不怕出大力流大汗,大搞科学种田,为实现我团“粮食今年超五年,明年超历史”的目标贡献我们的力量。

同志们,战友们,高崇辉同志能办到的事情,我们能不能办到?我们坚信,有党组织的正确领导,有贫下中农的热情关怀,只要我们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三大革命斗争的实践中改造世界观,坚定不移地走毛主席指出的与工农相结合的革命道路,就一定能够排除万难,夺取坚持乡村革命的伟大胜利!

(稿三是我写的。下面是其中一页的扫描件。抱歉,字写得很柴。)

     

后记:

下乡8年中,写这封倡议书的1974年,大概是我的思想最左、最激进、也是最纯粹的时期。那时,真的是打算放弃一切机会,扎根边疆了。这份倡议书,是我们那时的思想情绪的真实写照。不是应景,不是工作需要,不是图谋私利,而是真正的献身精神。那些天,内心平静、坦然,没有杂念、畏惧,没有一点患得患失。

那样的内心感受,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时隔三十多年还没有被忘却。虽然,那或许是宗教式的虔诚,不应效法;但那却是我最值得珍惜的精神记忆。

今年春天在上海与老战友们聚会,朱戬仁(吴芙蓉的先生,时任15团宣传股干事)说,当时团政治处领导在看到我们的倡议书时,很激动,吩咐他立刻下发各连队。但朱戬仁说,上学、招工也是党的需要,倡议书的提法不很恰当。于是倡议书未被散发。

 

 入学申请报告(1974年8月9日)

党支部:

我报名参加今年的高等院校招生工作。

今年的招生工作,是在批林批孔运动深入、普及、持久地发展的时候到来的,是在无产阶级对上层建筑各个领域实行全面专政的形势下到来的。几年来,遵照毛主席“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的伟大教导,工农兵学员迈着豪迈的步伐,闯进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一统天下,占领了剥削阶级的世袭领地,击退了地主资产阶级的种种反扑,使大学回到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手中,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了。但是,斗争远远没有结束,地主资产阶级的复辟和无产阶级的反复辟斗争将集中表现在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中。不坚决地击退地主资产阶级的猖狂反扑,不牢固地确立无产阶级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全面专政,我们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就不能持久,无产阶级专政就不能巩固,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就有可能被重新推进那苦难的深渊!因此,我这次报名,是要“上大学,管大学,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我报考法律专业,是要为巩固和完善无产阶级的专政贡献力量;我报考拖拉机专业,是要为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技术队伍贡献力量。总之,我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确立无产阶级在上层建筑各个领域里的全面专政贡献我的毕生精力,为坚持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贡献我的毕生精力!

因此,我决不会因为留在边疆闹情绪。因为,安心边疆建设与上大学是一回事,都是在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因此,我也决不会因为上级分配我学其他专业而闹情绪,因为各行各业都要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斗争。

我知道,不管学哪门专业,都要遇到很大的困难。但是,几年来的实践使我坚信:只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只要坚决地依靠党组织和广大群众,只要时刻牢记阶级的委托,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我也知道,我自己身上还存在着许多缺点与弱点,可能会在一定的条件下出来捣乱。但请党组织放心:我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大目标是不会变的,坚定地执行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决心是不会变的。自己身上的缺点和弱点一定能够在三大革命斗争的实践中被改造,我也一定能成为合格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最后我重申:我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献给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

附:第一志愿:北京大学法律系;第二志愿:吉林工业大学拖拉机系


后记:

现在,连我自己都很难想象,在三十多年前的文革期间,写一份参加高校招生的报名申请书,还要如此“政治挂帅”。那时,真的就是这样想的。认为自己就是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就是要到大学去“占领阵地”。虽然并不否认学习知识的强烈渴望,但我自己也知道,要想上学,就必须特别强调申请入学的政治目的。

那时,我在团机关工作,能否被批准上学,是团领导决定的事情。团领导不同意,就一点希望也没有。如果在连队,虽然还要经过群众推荐的“关口”,但毕竟还有些希望。好像就是在1974年,我们商业股的哈尔滨知青小宋被选送上大学,我当然就毫无希望了。我从工作组回机关后,就是接手小宋的工作。


 老边文集:http://hxzq.net/showcorpus.asp?id=206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