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鹿鸣《接头记》引起的连翩浮想…… 作者:海宽


鹿鸣《与banjin接头记(2)》中有一句话讲在饭馆吃完饭后,“…于是在打架似地买了单之后(猜猜谁打赢了)…”我想,首先要猜为什么打架,是为争“买单”还是争“不买单”。今天社会上经常“打架”,还常常打到法庭,几乎都是为了争“不买单”。
  不管是出于“虚荣心”也好,出于“假道学”也好,我历来是深以自私为耻的。
  我一个队插队的一位朋友曾说:“我与几乎所有人吃饭都是我掏钱,只有与海宽吃饭是他掏钱”。另一个在北京以豪侠出名的经商朋友曾说:“几乎所有好朋友都花过我的钱,只有海宽没花过;我几乎从没花过别人的钱,只花过海宽的钱”。
  我感到,插队生活对于许多人来说,使他们衣装之后的真实的东西得以表现,也使他们看到了一些他人衣装之后的真实的东西。许多东西,在平时城市的同学、同事关系中是很难见到的。在那“浩劫”的年代,尽管实际上在自私方面人的个别差异很大,有些人比较自私,有人好些,但所有的人在口头上、心理上都自认为不自私。算命的大多是心理学家。那时候,街头算命的总是会首先说一句“你这人不自私”。一句话就让本来疑虑重重的顾客刮目相看。经过几年共同的下乡生活,谁比较自私,谁好些,大家心中大多有一把秤。也正因此,“插友”的关系格外不一般。有时候,巨款不敢托付亲戚,却可以托付“插友”。
  自私是人的天性和本能。其表现方式是多样的。有人大事、小事都自私。有人大事、小事都不自私。有人小事不自私,平时很慷慨,但在面对入党、提干、招工、推荐上学等较大的事时,则很自私。有人小事可能较自私,花钱很小心,但在大是大非的事情上,即讲原则,又讲良知。我想,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不同类型的人。今天,许多知青最不堪回首的可能不是饥饿、疲劳、缺衣少穿、生活枯燥,而是在面对招工、推荐上学等机会时,由于缺乏合理规则而展现出的人性的种种特点,以我看应算弱点。不管是特点还是弱点,许多知青都会有一些伤心、痛苦,甚至惭愧的记忆。老胡,不知知青文学中是否有反映这一现象的作品?如果没有,我看你可以在这方面展开探讨一下。
  我感到惶恐的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自私已经变为一种荣耀。讲“我自私”,坦坦然然,却几乎无人再敢讲“我不自私”。说实话,若不是在知青论坛,我也不敢讲这些“假道学”的话。在这里,可能会得到知青网友的一些宽容和谅解。
  尽管社会早已进入倡导“实践标准”的新时代,我却固守以自私为耻的旧观念。
  20年来,我从不掩饰自己对于“实践标准”和“唯物主义”的鄙夷。在今天老百姓安居乐业的那些国家中,很少有人鼓吹这些东西。我不仅不以“自私”为荣,而且对“自私”有几分憎恨。记得几年前在我解决“正高”的过程中,由于存在竞争,匿名信写到中央、北京市许多单位又转回学校,揭露了我在单位工作会议上的反动言论,经断章取义后,可谓“恶毒已极”,足以至我于死地。其实,我知道写信者与我并无夙怨,内心甚至完全赞同我的言论,只是在面对职称这样的大事时,有些“自私”而已。
  因此,我偏执地认为,“批修”姑且不论,仅凭“斗私”二字,毛就可以在历史上不朽。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