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人的教育及人文主义运动比什么口号都有用 作者:三叶虫


 

塑造人的教育及人文主义运动比什么口号都有用

说实话,以前对韩寒那小子挺反感,但自打看了他的革命民主自由三部曲后,刮目相看了。感觉这小子的确是个标标准准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而不是那些二混子或精英文人等小丑类人物。很多观点不谋而合。

他说:“我和各种各样的人聊天,他们普遍对民主和自由的追求不如文化界想象的那么迫切,他们对强权和腐败的痛恨更多源于为什么不是我自己或者我的亲戚得到了这一切,而不是如何去限制和监督,只有倒霉到自己头上需要上访的时候才会从词典里捡起这些词汇来保护自己,只要政府给他们补足了钱,他们就满意了。”精P之至!

当然还有对知识界文人新闻界人士的天真或自私的洞悉可谓入木三分,说到痛处。我很感奇怪这小子哪来的这些成熟得不能再成熟,深刻得不能再深刻的观点?

鄙人一贯以为最应关注的不应是政治,所谓民主自由云云(都是谁在那穷喊?)。最应关注的也不应是所谓底层民众的呼声云云(这些是一切弊病的最合适的土壤和温床及直接源泉)。最应关注的更不应是官贪(几千年了一直如此,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前赴后继乐此不疲)。

那是什么呢?鄙人以为是传统文化或文明的痼疾,这才是民族人种跟不上时代的最根本的原因。

没有信仰,没有生活目的,不会真正享受人生,低级趣味,只对钱感兴趣,实际得可怕,对人际关系以外的自然宇宙根本无丝毫兴趣(其自我发展再花上几千年上万年也不会有汽车飞机,甚至连四个轱辘的公共马车都不会有),热衷于坑蒙拐骗,尔虞我诈,自宋元以来一直如此,一千年来都没有丝毫改变,生民依旧,民风依旧,山河依旧,明月依旧。而青史流传下来的说教却比什么都好听都有道理。可以这样说,咱民族的历史的核心的核心就是一个字:钱,一切都是围绕着它展开的。可谓好话说尽,丑事做绝。中国的社会几千年来都一样,都是有国家无社会(于是只能拿出虚无的所谓“江湖”来说事)。

有种精神,有种高尚,有种由衷的感动,有种源自内心的敬畏,有种泛人类的东西,咱从未真正有过,有人会说了,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什么呢?那舍生取义是什么呢?其实它只不过是忠君爱国的典范操守而已(与现今的普世价值不可同日而语),而忠君爱国仅是为了杨名立万,光宗耀祖,青史留名,过上比大众优越的日子。此为忠。

南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有段“舍生取义”的典故:“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所谓舍生取义,义薄云天,士为知己者死。它也是虚拟的社会“江湖”的最高行为准则,此为义。

还好历史上还有个春秋战国,于是就有了义的文化和道德标准,于是人们将此道德标准应用到了各方各面,成为人际关系中的最高行为准则,就连做生意也得如此,说来也好笑,中国历史上的生意场中从无订过一条律令,那靠什么维系钱物交换过程中的信用呢,就是义字,所以将义的人格化关羽做为顶礼膜拜的最高信条来约束行为。

咱的文明最为令人感动的也就是此忠义了,何曾感动于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知道吗?倭奴兽行也被他们称之为忠(效忠天皇),土匪施暴也被他们称之为义。这忠义其实是没有是非标准的。

忠义历来是咱的最高操守,有了它才有德,所以什么以法制国其实都是扯淡,不合中国的实际,还是以德治国吧,就连毛泽东思想不也是适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吗,否则就行不通。可笑现在的所谓的普法教育呀嘲笑违法的人不懂法呀等等,都无意中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点:说得比做的好听。是不懂法吗?这法是订了不老少,可关键还得人去解释去执行吧,得,又到了人治了(很多问题都不是普法的问题而是执法的问题),还不如德治呢。不责怪执法而光热衷于普法和谴责不懂法,这不很能说明我们的法是针对受法的大众而非执法的官僚吗?咱传统文化就不象西方那样对法律有种教条主义和权威主义的天生敬畏和一视同仁。

一直相当困惑,主义、思想、理论、代表、观点等这些是法呢还是德?不是法的话,它们与法孰优先?是否可凌驾于法律之上?

忠义逾越了法规而规矩了人们的读书当官或经商赚钱。人生就是如此,至于其他的真正的高尚的精神和信仰,那就只能是停留在说教上,所以中国文明就是说得比做的好听。于是虚伪就成了中华文明的精髓。

这样的文明熏蒸出来的人种去到世界,只有被人看不起,却自我感觉良好,甚至老是埋怨人家歧视。中华文明浸淫出来的中国人在世界上是什么形象?这不用讲了,看看国外文学作品即知。对著名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的一篇《头颅的代价》的小说印象中颇深,描写一个莫姓中国人:“卡来卡(太平洋群岛土著人)没吭声,只盯了他一眼。有那么一刻,他的灰暗的眼珠中闪动出奇特的亮光,活像十尺深的海底里鲨鱼冲你眨眼。混血儿(贪恋对方珍珠的中国人)的调子立刻变成了小声咕哝。”瞧,就这么短短一笔,贪财奸诈虚伪胆小的中国人形象跃然纸上,在国外的许多作品中,中国人就这德性,是种族歧视吗?您还甭说,世界上,中国人的表现大多如此。难怪现在连菲佣都看不起咱。

我一直以为,比起抗争游行或挺毛或空喊民主自由来说,实实在在的人文运动比这些都实际,比什么都重要,革新乃至革命均必须得有群众基础嘛。比如学校教育,就得将假大空的政治课去掉,换上实实在在的公民行为操守及健康的审美能力等内容,从小做起,从日常小事细节的规范化讲起,包括如何吃饭挤牙膏,如何在公共场合不挡别人的路,如何在饮食起居时保持良好的习惯和仪态,如何在公众场合替别人着想,如何遵守交规,男子小便须紧靠便池,不能随地吐痰丢物或随地大小便,饭店影剧院或公园广场甚至公共厕所间里不能大声喧哗,如何面对自然和社会的各种现象,如何培养胆识,不畏强暴,敢于挺身主持公道,如何培养高尚美好的对艺术作品及各种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等等等等。通过这些具体的培养人的教育甚至比培养能力的教育更为重要(现在高学历的精神匮乏者普遍存在就是从小缺乏最基本的全方位的教养之故)。记得我的外甥小时在德国学骑自行车是在警察指导下进行的,于是交规的意识就自然而然地融于今后一生中的骑行驾驭之中,驾驭和规则形成了他人性中不可分割的一种素质,行为能力和教养是自小点滴积累融合而成的,日常行为小事会集腋成裘积少成多地形成行为习惯,而每个人的行为习惯即会改变人种和民族的精神面貌,那种高贵、真诚、善良、勇武、感动、开朗等等自然就孕育其中且油然而生。目前咱国人的一些陋习的原因并非素质(素质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而是从小根本就没有人告之他各类行为举止的生活细节。特别是出生农村的(并非看不起农村人),他根本就想不通家门以外的地方又不是哪一个人的,为什么就不许吐痰或扔东西呢?而我们的官僚阶层(甚至教育界)均大都来源于农民或农村,学校社会和家庭又缺乏和看不起这些举手投足的日常生活细节规范的教育,这国民的素质和精神风貌能好起来吗?现在中国人有钱了却还是被老外看不起被视为暴发户就是缺乏起码教养(而非教育)之故(看国人外游的表现即知)。最基本的精神面貌都如此,遑论更高级的民主自由了。越过前者直达后者只会产生一个怪胎社会(如一些非洲国家)。欧美民主自由也并非是在中世纪后一蹴而就的,也是经人文主义运动后长期艰难摸索到的。

民族的高贵精神比什么都重要,元清的野蛮落后民族的高压奴役一代一代地固化而形成了我们民族的奴性和各种猥琐形态及性格。春秋养士,秦汉养武,唐朝养艺,两宋养文,均形成了那时独特的国民精神和国家风貌,而自蛮族入主后至明清则养小人,至使现在奴才多小人多汉奸多马屁精多。所以现在就得从改变民族性格着手,来一个类似于当年欧洲的人文主义运动比什么都有效(他们是复兴希腊,我们则应复兴秦汉以前),而且这场运动得润物细无声地至少持续三四代人。至今都觉可惜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多好的社会发展和社会改造契机呀,生生被后来的爱国主义和共产运动给修改了,致使孔家店到现在不但没倒,还要隆重地重新开张。我可怜的祖国,可怜的民族!

如今遭阉割的文人阶层又开始来劲了,挤进主流社会的弹冠相庆,同流合污;没挤进的遂成了左右两派边缘人群,狂喊乱叫,愤愤不平,何止为国为民,实在是只为既得利益耳,一旦他年我若为青帝,即刻报与权贵一处开。还是小韩那句话:“一切能用钱解决的社会矛盾都不算什么矛盾。”达时也好,穷时也罢,都能用钱和利益摆平,于是乎,今后的任务是把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于民。多聪明的口号呀,要知道无论达穷,他们实质上都是一伙的。

                                                                  2013-01-17


叶虫文集:http://www.hxzq.net/showcorpus.asp?id=28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