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师者风骨 作者:海迪


 

为师者风骨

我因病住院一个来月。出院时朋友说,走吧。我们出去走走。我说,行。那是一片沙滩。我们来到一个海岛。我没想到的是,这是在漳埔一个地处国家命名为“漳州滨海火山地貌”国家地质公园的岛屿。也就是说那个岛在一个古火山口边上。我们在那里听了太平洋的涛声,晒了半天纬度极佳的太阳,身心放松到一种纯自然的忘乎所以的境界。

我们几乎完全融进那一片沙滩、海浪和阳光之中。

那个岛过去是个全岛,后来成了半岛。本名叫整美岛。因为这个岛地处古火山口地貌,也叫火山岛。这个岛有一个奇妙的景观,那就是岛上有七个突出的小山头,人们叫作“七星坠地”。其中两个密林葱笼的小山头人们俗称“皇后乳”,极像两只丰美的女性的乳房。

这是一种农民的恶作剧。怎么能拿“皇后”的奶子来比喻两个山头呢?不过这里据说是真的出了个妃子。妃子勉强也可以算得是“皇后”了吧。

可我在那里听到了一个传说。那个传说并不是说那个岛怎么从全岛变成半岛,也不在于那两只“皇后乳”如何丰胰?如何诱人?那个传说是有关一个在远逝的岁月里,一个老私塾先生郁郁不得志,却以高亮的风骨传承于世的故事。足于说明中国文化师承的不可割裂性和持续性,师者风范终将发扬与被传承。可那个故事几乎埋没民间。

那私塾先生号梦鲤,世称碧沙先生。明未的一个秀才。可是碧沙先生虽然科举不弟,却在边岛乡下“议论证据古今,入出经史百子,踔厉风发。”(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语)设帐讲授,著述颇丰。因其理喻皆陈,谆谆善诱。莘莘学子,争拜为师,其中更有两位门生一位学成后官至二品,一位印封户部郎。故传万历皇帝朱翊授于先生“理学乡贤”美称,流传至今。

那两个门生一个叫江环,一个叫赵范。

江环字缙云,官居翰林,为二品。另,漳埔有一处被央视拍为文物风光片,而闻名四方的历史文化遗址赵家堡。据考是南宋赵家皇室后裔所居。赵家堡虽为土楼,却大有皇家气势。赵家堡即为碧沙先生的门生赵范之所建。赵范本是赵宋王室后裔,举进士后,官至知州并及浙江按察司副使。

可是这个培养了两个明代大员的私塾先生却清贫至极。一家多口,连栋象样的房子也没有。有时为了糊口,还得脱下长衫,亲自下海,于滩涂中抓捕些小鱼小虾,以充家口食用之物,弄得灰头土脸,浑身泥泞。

这是一个传说。据说赵鸿台(赵范号)有一回到江口探望先生,路上看见一浑身泥浆老者拦道坐于路口。一看竟是先生,连忙下轿迎请先生上轿,将一台朝庭大员的轿子弄得污渍斑斑。后一问才知,先生一者跟老伴师娘拌气,曰:试试门生赵大官人见他与不与让轿?二者也谓赵按察使来访,家中确实无物款待,故于滩涂中捉捕,翼或有鱼虾所获?

赵范之不禁为先生为人之至诚,家贫之至此动容。

碧沙先生年老育有五子,可他虽然风范有传,却连一栋象样的房子也没有。仅有一处四墙三屋居室,可见拥挤至极。杜甫所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之窘况也不过如此。后也是在赵范之的资助下,将四墙改六壁,解决了一家多口居住的问题。

据说杨梦鲤除了师道有传,著述亦丰。据其后人说,碧沙先生一生著作千余,可惜大部分失传。有一著作《诗经衍义》刻本被蓝鼎元称“为士林所崇,有裨后学甚大”。此作因有其门生江环作序,故志书史料中有所记载。但也因为两位师生关系甚笃,世事纷杂,记载中也有将此书的著述错认为江环者。但事情已经年过往,后世者均一笑了之。可以江环当时御使之尊,为其布衣先生著述作序,其实也是文士之间的一个美谈。想想一个边野之士,一生勤于执教,且又无声耕耘。作为后人,心中自然肃然起敬。

我们在江口村旁找到梦鲤先生的墓碑。那是在一棵新生的大榕树下,枝繁叶茂。树根已把碑石盘绕掩藏,似先生生前不事张扬,隐身埋名一样。此碑文也是门生赵范之所撰,可见师生情谊至深。赵范所题碑记对杨梦鲤大有赞誉之美,称其为“庠储魁”。索字解义应为,碧沙先生虽为草野人士,实为民间不为人知之文魁。只是这个碑记仍然令人有点心冷,这种文以人扬名,师以生为贵,毕竟冷落了真正论世著述之人。

从沙滩上归来,两耳还灌满远海的涛声。我们看了杨梦鲤新建祖祠。蓦然间回首,好象看到那“七星坠地”与俗称“皇后乳”的山野边陲之间,有一长衫老者默然相望,心里不禁有了一个什么触动。

难道真的自古文章皆贫寒吗?


海迪文集:http://www.hxzq.net/showcorpus.asp?id=195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