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鉴绝不可忽略——重看电视剧《潜伏》想说的(外一篇) 作者:劳作坊


 

史鉴绝不可忽略

    ——重看电视剧《潜伏》想说的

天气大热,心烦伤神。打开电视看到一连串的怪异新闻:中南部数地苦命农民遭遇大旱、德阳大米千万不能吃、超级国际大都市高法众官显现人渣原形、卖婴妇科大夫岂有人性、洋奶粉玄机重重,看到这些更是心烦意乱。什么世道?当然,理性告诉自己:新闻的放大效应,是互联网的功耶!过耶!

不看新闻,索性看电视剧吧。近日,我在电脑上重看了30集电视剧《潜伏》,(起因是上海电视剧频道在重播该剧)。边看边琢磨该剧之所以吸引人的地方,果然看出不少该剧不同于其他历史剧的长处;当然也看到一些破绽——按照逻辑关系不应有的情节。在此我不想一一说道,只是想说一点、在心灵中感触最深的一点:上行下效,社会风气都是由当局带好或者带坏的。无论历史上的哪个封建朝代、或者近现代的哪个历史阶段,无不如此。

《潜伏》揭示国民党政府在三四年内从失败到崩溃的短暂过程,根本原因是国民党当局自乱,自乱的根源在于腐败(极端的自私)。上行下效,己不正焉能正人,不败才怪。看看当前反腐的紧迫性与严峻性,不能不毛骨耸立,坐立不安。装有腐肉的身躯,无论穿着多么华丽或者厚实,解开外衣,一按一个洞。怎么办?必须从执政党自身抓起,从高级领导干部抓起,正人者必须先正己。

如果再想得远一点,回顾过去三十多年的历史,不能不感慨纠正文革极左路线之后,对右倾思潮警惕不够,党内领导干部的自律与他律远不如以前(毛泽东时代)。所以,在70年代末期与80年代初期的干部平反过程之中,就开始从物质上过度照顾曾遭受委屈的平反干部(包括干部子女),“官倒”与“官二代”开始滥觞于当时。

在此我不是说文革如何好、毛泽东如何神圣,而是讲毛泽东时代的干部(起码是大家熟悉的农村基层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比较近、参与第一线劳动的时间比较多、物质待遇没有拉开多少差距。这几条,正是当前党中央开展群众观念教育活动的关节点,但是成效如何,是令人担心的。假如这个理念——“想发财的,不要进公务员队伍”,能够成为信仰与行为准则、假如社会舆论更多地关注社会基层、假如社会大众对违法事枉法者嗤之以鼻而不是羡慕之效仿之、假如看到碰到伸张正义的时点上大声地喊出来、假如家长都对自己子女少关心一点物质待遇多关心一点精神追求、假如有过历史经历亲身经历的年长者多对晚辈讲讲幸福是什么?让后代分享自己晚年的甜美回忆(如同《潜伏》剧中男一号说:“对呀。要有孩子,可以对他(她)讲讲我们的故事”),都是我的愿望。

我想说的,声音很轻,但是我很用力了。

                                                           2013-08-07

 

大的成功必须有大的代价

    ——看电视剧《寻路》有感

花了很多时间跟着央视一台看48集的电视剧《寻路》,昨天终于结尾了。央视一台每天播两集,很吊人胃口。我是从20集之后才跟着电视台看的,(之前播的19集,从央视网上补看),在这么多的天里,边看边有感慨。

一是感觉到这部电视剧不同寻常,在政治层面上,敢于揭示中共领袖人物的历史经历,不论是个人的聪明才智,还是道德行为,比较讲究细节,不避讳各自的不足之处。比如朱德与陈毅在井冈山早期斗争中,对毛泽东的主张不很理解,在军事上不免犯有小的过错;彭德怀更是比较鲁莽,勇气有余,预谋不足;项英则是端着“钦差大臣”的架子,专拿帽子扣人;周恩来儒雅大度,但是“寻路”的自觉性不够。如此处理,虽然打破了以往中共第一代领袖人物“高、大、全”的形象,但是可看性比较强。至于与历史的真实性很有多大的距离,则是学界关注的问题。所谓普通观众,还是在观看过程中,接受了一次党史教育。

二是感觉毛泽东的形象比较圆满,尤其是他老人家“寻路”的自觉性超强,而且有超强的自信,敢字当头,不迷信“国际”、不畏惧“学历”(无论是留学生还是军事院校高材生)、不盲从“舆论”(不顾身边的人极力反对)。当时,他所首倡的“路”无疑是正确的——无论中国历史书上、还是世界历史书上都是极为辉煌的一个篇章。这正是我们这些人热爱毛主席的根本原因。

三是感觉凡是大的成功不得不付出大的代价,无论是成功的过程还是失败的过程都将是对衬的。当年的民族解放、当今的民族振兴,都是一样的。没有成功的标志,不可能有动力继续艰难卓绝的过程;但如没有失败的教训,也不可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坚定地前进——因为正确的道路,往往是比较痛苦且缓慢的。比如文革后期否认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也是很困难同时也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如今,我们国家的领袖们指引一条实现中国梦的道路,坚持从国情出发,也不拒绝国外成功地经验,避免大的过失,少付一点代价,还是合情合理的。

联想到最近我们知青群体都在忆旧——回顾知青生涯,假如不是仅仅只考虑个人的得失,而是从大的历史空间去考虑知青经历的真实价值,就会产生乐观的情绪:知青一代人所付出的代价,已在过去、并将在未来不断地换回收获。

                                                            2013-07-18


劳作坊文集:http://www.hxzq.net/showcorpus.asp?id=225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