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律背反才是常态——重读邓贤《中国知青梦》之后的思索 作者:劳作坊


 

二律背反才是常态

    ——重读邓贤《中国知青梦》之后的思索

记得20多年之前,阅读邓贤著长篇报告文学《中国知青梦》是那么多激动,边读边流着泪,唏嘘再三。毕竟是同龄人与同命运人,对于“文革”后知青的遭遇与困境,有的是亲历亲为,有的是伙伴亲身体验,非我知青族类,概莫体会其中苦甜酸辣之味。所以,那个时候,对篇中人物予以深切的同情与感激。同时也感谢作者围绕“知青返城”这一命题,向全社会揭示了“文革”后云南知青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我今天重读这本书,则是列入2005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选编的《中国当代报告文学精品书系》的版本。这足以表明《中国知青梦》的时代价值与历史价值。

今天,我重读这本书,依然有一股冲动,即为当年遭遇不公平待遇甚至遭遇不幸的知青抱有同情之心,也为自己当年并不愉快地度过青春岁月而有一丝遗憾。但是掩卷之后,沉思一会儿,我觉得有话要讲。就是把我的思索谈谈何妨?

《中国知青梦》是一部杰出的报告文学作品,具备极强的感染力,引导着读者的思维方向。读完全书,大致有了这样一些印象:大多数知青的“上山下乡”是被动的或者是被逼的;大多数知青家长是无奈的被动的送子女离家远行;“上山下乡”所在地的基层领导好样的,书中没有谈,谈到的则是一些“人渣”与“堕落者”;知青在那个“广阔天地”里浪费青春、也浪费国家财物、搞一些建设(比如橡胶林)不仅得不偿失、难以见到有什么成就留下。

以上这些印象,不知其他读者有没有?是不是这样。

我在想,如此看待知青的“上山下乡”,是否陷入概念化的泥坑?或者作者看到的、亲历的、调查到的,都写在书中了,这是一部纪实性的文学作品。我们不能要求报告文学写成史论或史书,但我们可以议论报告文学的主观倾向性。

诚然,作者当年写这部书,是很有成就的,符合时代与社会的需求。不如此写,不足以带动读者阅读心理。可是过分地渲染某一种倾向,也是不公正的。

比如,当年很多知青是抱有真诚的愿望,去建设边疆与保卫边疆,才报名奔赴边疆的;虽然,这些人以后绝大多数返城了,并不要抹杀或否定他们早年的无私的青春激情。当年很多老一辈农垦战士或农民,在知青“上山下乡”之前,就已经为边疆建设付出心血,虽然囿于技术力量与物质基础,农垦成就因此微不足道,但也不必藐视这些老农垦或老农。今天的经济建设成就,孰不知包含过去的经验教训。当年的很多基层干部作风是好的,不脱离群众,不脱产,真正腐败堕落分子恐怕只是少数。当年的知青在农村起到了传播先进文化(虽然目前看来也不很先进)、改变原始农业状况,增强了当地的软实力(关于这一点,请各位对比一下,当前有没有知青身影的农村两者与知青来源地城市交往的活跃程度,就可以知道了)。当年知青的成就,并不由以下这些物化的东西所证明,比如当年所建筑的水坝有没有坍塌、当年培育的经济林有没有改植其他作物、当年试制的农药有没有废弃、等等。

所以,在我们需要论证“知青返城”合理性的时候,很需要《中国知青梦》。现在多少年过去了,我们在重新思考共和国新生代(50后)的人生价值时,我们不得不用包括《中国知青梦》在内的更多的一点书来诠释自己。

知青的青春无悔与追悔,是允许的。因为,通观很多历史事件的解释,二律背反才是常态。

                                                              2013-05-22


劳作坊文集:http://www.hxzq.net/showcorpus.asp?id=225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