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卫兵祭——“八.一八”四十年随感(附:红卫兵研究的定义) 作者:乔海燕


 

红卫兵祭——“八.一八”四十年随感

今天是2006年8月18日,距1966年8月18日,整整40年。

现在,有不少人不知道8月18日是个什么日子,就像不知道5月16日是个什么日子一样。这就是不尊重历史,不讲历史的结果。不讲历史的结果,不光是使相当一批人不知道长征,不知道南京大屠杀,他们也不知道8月18日,也不知道“四人帮”。历史就是这样,它是事实而不是工具,任何人都不能挑选历史,只能承认它、尊重它。

但是,我相信也有不少人知道并且记住这一天。知道这一天的人中,有不少年轻人,他们也在认真的思考这一天的意义。我向这些人致敬!在一个中国近代思想史座谈会上,有海外学者问与会的大陆学者,你们能够说出哪怕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家吗?就在全场静场时,一个大陆学者缓缓站起来,说,我们有,顾准!

波澜壮阔的红卫兵运动,不管现在的人们怎么评价它,它必将作为一段历史写入中国近代史中。回避这段历史是没有用的。回避,除了说明历史的残缺外,还说明修史的人浅薄。而残缺和浅薄的历史,不叫历史。

红卫兵是文化大革命大规模群众运动的先锋,始于1966年5、6月,兴于7、8月,盛于9、10月。红卫兵不单单是一种学生参加政治运动的组织形式,它本身就是一个运动。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红卫兵运动带有一种独有、特定的思想,这种思想引发的“造反”思潮,至今仍在继续。

在文革中的所有群众组织,可以称之为有“思潮”的,只有红卫兵和工人组织,除此之外,都是乌合之众,包括干部。因为,只有这两部分人,能够在中国历史上找到其思潮上溯的源头和发展的脉络。

红卫兵虽然是自发的学生组织,但是发展成为运动,却是被造就的。造就这个运动的那些人精通历史,娴熟于政治斗争,尤其醉心和喜欢驾驭权力内部的斗争。这些人很快就将这些热血青年拉到自己的政治战车前,以“拜将”的方式,将挽梢和车轭交给他们,沸腾他们的热血,张扬他们的旗帜,鼓励他们的口号,赋予他们使命。因此,在文化大革命中,其实有两种红卫兵,理想主义的红卫兵和政治工具的红卫兵。在整个红卫兵运动中,最初的理想渴望总是与政治派别的利益诱惑交织在一起。

这种交织所产生的矛盾,是红卫兵运动悲剧的深层原因,同样,也是他们在艰难的度过“知青”岁月后新生的基础和动力。

红卫兵这个运动,这个思潮,这个组织,最大的特点是没有权力要求。这是区分是否真正意义上的红卫兵的唯一标准。

看起来,红卫兵的“造反”思潮好像是在一夜间爆发,其实,引领这个思潮的思想,需要一个经年的培养过程。这种思潮发端于“五四运动”,到一九四九年以后,因为历史的原因中断了。但是,思潮的基因并没有灭亡,也没有断裂,而是籍着历史和文化的思想细胞保存下来,到一九六六年,它又恢复了。红卫兵的“造反”思潮虽然在形式上与“五四运动”有区别,但是,在思维方式以及由此朝向的目标上,非常一致。那就是对旧秩序的否定,对一个新的、理想社会的渴望与冲动。

我绝对相信,有这样思维方式的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宝贵财富。

再也没有人像红卫兵那样对毛泽东怀有极其复杂的感情。真正的红卫兵,对毛泽东无论如何是恨不起来的。

是毛泽东缔造了红卫兵。文革前17年的教育,“毛泽东思想”已经完全溶化在青年学生的血液中,每个人的思想都打上深深的烙印。所以,毛泽东给清华附中红卫兵写信,就是看到自己培养的结果了。

由于文革前17年教育、宣传的原因,形成红卫兵“造反”思潮的思想细胞里,已经被注入“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行动”的基因。这个基因内,带有浓烈的中国几千年历史的信息。这种历史信息,经过多少专家、学者、老师,经过教育界“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筛选和系统化,已经成为“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红卫兵从来没有怀疑过毛泽东。但是,一旦他们怀疑了,马上就会发现,如果不创造一个崭新的社会来容纳这个怀疑,那么,怀疑将成为罪恶。不要说社会不容许这怀疑存在,连他们自己也不容。可能有一部分人退却了。但是,还有一部分人向前走过去,他们创造了,而且成功了。

冉阿让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开始审判上帝。上帝是他的造物主,是使他成为“人”的那个“主”。审判上帝是需要精神上的勇气和力量的。红卫兵在“九.一三”以后开始审判毛泽东。因为“九.一三”确实让他们走投无路了。整个社会在“九.一三”前举起了它们的问号。

那是一段多么惊心动魄的历史啊!几千万年轻人,彻夜难眠,在心里默默的审判自己精神上的生父。“为什么?”他们仅仅就提出了一个“?”,心中的全部精神大厦顷刻倒塌。当多数人心中的信仰之火渐渐灭寂时,那是怎样的一种社会悲剧啊!

多数人完成的只是审判的第一步,“他为什么是这样?”并且得到了各自的答案。他们一句这答案重新开始生活。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开始了对毛泽东的第二步审判,提出“我为什么是这样?”的命题。等到这个命题完成,得出答案后,这部分人真正获得了新生。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毛泽东造成了这种审判的环境。他是有意,还是无意?已经无从考起。有时候,历史往往需要绕一个大圈子来解决它本身的痼疾。看《角斗士》,你能想到最后的结局是老国王临死前的安排吗?

红卫兵与上山下乡是一个整体。没有上山下乡的红卫兵运动,是不完整的。同样,没有红卫兵的上山下乡,根本无法体现其深刻含义。

在这个意义上讲,真正的红卫兵,只是“老三届”,即,66、67、68届初中和高中学生。因为只有这批人,经历了红卫兵运动的兴起和覆灭,进而转入农村、部队,靠自身的力量,完成了走向新生的改造。其它人,都没有这个经历。

上山下乡,到底对不对?个人自有说法。而且,参与者根据自己的经历,也会得出完全相左的结论。我以为,毛泽东当时就看出,如果中国社会按照他的设计往前走的话,那么,当时的教育制度完全不能为他的发展模式培养人才。尤其到了1968年8月,他更看出,这些自己极力赞赏的孩子们,原来是不服管教的“孙悟空”。该收拾他们了。

中国的历史在一次歪打正着的错误中,成就了一片挺拔的松林。

 

红卫兵研究的定义

对红卫兵的研究,应该先从概念的界定开始。“红卫兵”作为研究题目,这个概念应该有其定位。不能泛文革中的造反派组织统而称之为“红卫兵”。

红卫兵是文革中的中学生群众组织。中学生的概念在红卫兵研究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从严格意义上讲,不是中学生的群众组织,不能称其为”红卫兵“,理由如下。

一、红卫兵成立的动机是“保卫红色政权”,是一群中学生感到中国当时的共产党政权受到修正主义威胁,整个国家受到资本主义复辟的威胁,因此酝酿成立一个自己的组织,保卫这个政权,捍卫这个国家的红色性质。

二、在红卫兵成立的动机中,没有“夺取政权”的概念。夜就是说,红卫兵从成立之初,就没有经如政权的概念何动机。这也是以后红卫兵走向悲剧道路的重要原因。

三、红卫兵是个运动,是一种思潮。这个感念,要历史得康,向前、向后看,就比较清楚。

四、红卫兵运动与十七年教育和上山下乡密切相关,形成一个研究体系。

红卫兵的这四点定义,有规定性。在这个定义框架内,称得上红卫兵,否则,就不是。

大学生成立的红卫兵组织不能称得上是“红卫兵”,只能算一般群众组织。而且,正因为是大学生,组织就更有群众的概念。

因为中国的大学生,入学即工作,就是国家干部了。毕业分配只是形式。所以,大学生在组织“红卫兵”时,无论是否有明显的意向,他们都有“进入政权”或“夺取政权”的意识。而中学生没有。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


作者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824470527


乔海燕文集:http://www.hxzq.net/showcorpus.asp?id=230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