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岁月】:(十)买鸡蛋;(十一)节日会餐;(十二)画境框 作者:大漠秋月


 

【逝去的岁月】:

(十)买鸡蛋

在兵团期间,每年开春后到立冬前,是吃肉的淡季。这段时间正是家畜的生长期,无论是当地人还是兵团连队都不会无缘无故宰杀牲畜。在地方旗县一级的国营副食店里,货架上也是空空如也没肉可卖。就连我们现在早市上司空见惯的鸡蛋也很难买到。在连队逢五一、八一、十一还能杀个猪搞搞会餐,在我们石灰窑就没那福气了,食堂养的一头猪还要留到立冬上膘后才能宰杀。

已经很长时间没沾油腥了,肚子里一点油水都没有,一到开饭的时候,食堂端出的不是素炒土豆就是素炒圆白菜,实在没的做干脆就端出自己腌的大咸菜。为了给职工改善伙食,我赶上小驴车下了四意堂,看看能不能买上几斤鸡蛋。

正是农忙时节,村里人都下地了,街道上冷冷清清少见人影。咱是头一次做这个买卖,不好意思大声吆喝,只是赶着驴车在村里瞎转悠。偶尔碰上个人赶紧凑上前去,把嘴放甜些:“请问,您家里有鸡蛋吗,我想买点。”那时没有养鸡场,农民自家养上几只鸡下了蛋留着自己吃,有时也拿出一斤两斤的换点零花钱。

就这样东家收几个西家收几个,转悠半天才收了三、四十个鸡蛋。那时的鸡蛋个小,一斤能称十二个,大点的也能称十个。这些鸡蛋归了包堆也就三四斤,将够一顿吃的。

转来转去转到村东的合作社。别看四意堂是个大队,合作社的门脸可不小,一拉溜五大开间的门市,门市后面还有个大院子,院子的北面是一栋高大的库房。由于经常的四意堂买东西,店里的几个售货员都是半熟脸。进了合作社我东瞅瞅西望望,踅摸着买点什麽能解解馋。

店主任趴在柜台后面:“来啦,想买点啥?”“你这有鸡蛋没?”“有哇。”“在哪?我咋没看见?”“后面库房里。”“能不能卖给我点?”店主人没有正面答复我,朝我使了个眼色,转身从后门出了门市,朝库房走去。我不知他是什麽意思,相跟在他的身后。

若大的库房多一半都闲置着。在库房的西北角放着几只装满了鸡蛋的木箱子。“你要多少?”主任问我。“你给我称上十斤。”称好鸡蛋,主任嘱咐我:“到外头别说。”我奇怪地问:“为什麽?”“这是按指标收上来的鸡蛋,本来应该交到旗里的,不能随便卖的。”“怎麽没交出去哪?”“一来是没有汽车来拉;二来就是有车来拉,就这坑坑洼洼的破路,到旗里也都颠的碎了。”

我明白了。看来店主任也是好心,怕鸡蛋放长了都娄了,给公家造成损失,能处理点就处理点。得,这次就算让我捡个便宜吧。

 

(十一)节日会餐

在兵团时最盼望的就是过节。过节时既可以好好休息休息又可以吃上一顿丰富的大餐。

兵团的现役军人除了把部队的管理和作风带到兵团,还把部队逢节会餐的优良传统也带来了。记得那时,全年有五大节日连队必定要会餐:元旦、春节、五一、八一、十一。在这五大节日,各连炊事班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据我所知,在我们团二连的会餐搞得最好。这是因为连队领导对食堂重视(据说我们连指导员是司务长出身),每到节前,连队的司务长总要想方设法采购点副食品,连里还要杀口大猪。再有就是连里有一个好厨子—刘老头。据说刘老头曾在巴盟行政公署的干部食堂做过饭,烧得一手好菜。

每次会餐刘老头都要做上十来个菜,什麽烧茄子、炒鸡丁、红烧豆腐、回锅肉,其中最受兵团战士欢迎的是米粉肉和四喜丸子,这两道菜每次会餐必做。会餐在连队的大食堂里,每个班围成一圈蹲在地上,把菜一碗碗的摆在中间。开始大家还有点文明劲,等菜上齐了班长发话才吃。后来这点斯文也没有了,往往是菜还没上齐,一些人就跟饿狼似的不管不顾,冲着肉菜就招呼上了。看那吃饭的架式,用风扫残云来形容一点都不过份。

时间不长,二连的伙食在团里就小有名气了。每到过节时,总有一些外连的战士到二连来看同学。其实看同学只是一个借口,想饱饱口福才是真的。

 

(十二)画境框

过去在农村,有一种走村串户专靠给人家画物件为生的人,老百姓把这种人称为画匠。

画匠一般主要画三种东西:油布、墙围子、镜框。

油布是一种类似于床单的东西。那时塑料布还未广泛应用。很多家庭在炕上铺一块油布,为的是耐脏、好擦洗。有小孩子的家庭,在炕上铺一块油布,小孩子炕上拉了、尿了,别担心会把油布下的炕褥子弄脏,清理起来也简单,拿块褯子在油布上擦擦就干净了。

油布是用白平纹布做的。先把平纹布四周扎出一个半寸多宽的硬边来,再把布用米汤浆了,晾干后把布挂在墙上,在布上作水彩画,最后再刷上几道桐油,油布就做成了。记得我小的时候,家了有一块可炕大的油布,上边画着金鱼、荷花和荷叶,好看极了。那块油布是我姑姑画的,我家用了十几年。

在内蒙古的河套农村,几乎每家的炕围子都画着漂亮的风景画。有天安门、颐和园的佛香阁、三潭印月等等。画炕围子之前要先把炕边的墙上用白灰抹平,再用铅笔在炕围子上描出要画的景物,然后涂上水彩,刷上清漆就成了。

画镜框就更简单了:先用白纸把要画的景物描好,平放在桌子上,把一块与镜框大小相同的玻璃压在白纸上,依白纸上景物的线条用水彩在玻璃上描出来即可。把画好的玻璃镶在镜框上,一个漂亮的水彩镜框就完成了。那时老百姓家里没得挂,挂上两个这样的镜框家里也显得有点生气。

1972年秋天,石灰窑来了一个画匠。几个家属让画匠给他们画油布。我住的屋子空间较大,画匠就把我的屋子当作工作间了。于是一有空闲我就主动给画匠打打下手,帮着调调色,刷刷漆。几张油布做下来,我基本上掌握了制作油布的全过程。油布做完后,家属们又让画匠画镜框。于是我又跟着瞎掺和。画匠临走前,我独自完成了一幅“三潭印月”的镜框。虽然色彩不那麽鲜亮,但挂在墙上也能唬人一气了。


大漠秋月文集:http://www.hxzq.net/showcorpus.asp?id=200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