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知青都是一本书·生活是一首歌 作者:在陋巷


 

每个知青都是一本书

据查,文革中全国上山下乡的知青总数达1600多万,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到了农村,这是人类现代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农村的人口大迁移。全国城市居民家庭中,几乎没有一家不和“知青下乡”联系在一起,甚至有一家出去三四个的。

在国家最艰难的岁月,是我们用自己稚嫩的肩膀、用自己的辛劳和智慧,同当地人民一起,支撑着共和国大厦。与幸运地未曾下乡的同龄人相比(一九六六届、一九六七届有“四个面向”:面向城市,面向工矿,面向农村,面向边疆),我们更多一些对人生艰辛的感悟,更具有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知青”二字,已经不仅仅是单纯字面上的含义,更多的是那段特殊经历赋予我们的一种——“资格”。

在“随感(之二)”中,我历数了我们在北大荒所遭受的磨难,其实,这与我们实际所遭受的磨难相比,实属九牛一毛、挂一漏万。

每个知青都是一本书,每个知青都有讲不完的故事。

上海-黑龙江,八千里路云和月,三千六百五十天,我咬牙坚持了下来,全仗着当时年轻。说得好听点,当时,我们的确是满怀一腔热血,不知天之高地之厚;说得难听点,套用当地一句歇后语,那就是——

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

                                                                 写于2010.6.13

 

生活是一首歌

这几天,有荒友、网友问我:“审看你的博文,所写大多都是三十几年前、甚至是四十几年前的事了,为什么还记得那么清楚?”这个问题有意思。

静下心来,我也问过自己:1979年回上海,从1979年到1989年,这十年,我所经历过的事情是不是还会像下乡时记得那么清楚、是不是还会像下乡时记得那么多呢?从1989年到1999年、从1999年到2009年,又是两个十年,我所经历过的事情还会记得清楚吗?还会有那么多吗?

我的回答是否定的:记忆既不会像下乡时那么清楚,也不会像下乡时那么多。

现在有很多事,明明时隔不久,回想起来都觉得要搜肠刮肚,真的感觉岁数不饶人,老了、记忆力差了、不中用了。

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亦真亦幻难取舍,悲欢离合,都曾经有过,这样执着,究竟是为什么?“三十几年前、甚至是四十几年前的事了,为什么还记得那么清楚”呢?

我想,大概有这么一些原因:

——是亲身经历的;——是刻骨铭心的:——年轻,记忆力好。我是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北大荒;如果说,当时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现如今已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如果说当年是意气风发,现如今已经如霜打的茄子。二十来岁的后生与花甲老人的记忆力不可同日而语;——从学生开始走上社会,接触、处理的许多事都是第一次;——社会处在剧烈动荡、变革时期,是许多重大事件的经历者、见证者;——从大城市来到农村,从南方来到北方,城乡差距、文化差异发生碰撞;——肯定还有一些其它原因。

如果,生活像一潭池水,连一点涟漪也没有,能留下印象、值得回忆的东西肯定少;十年下乡,我个人感觉,劳动艰苦、生活单调等等是一个侧面;另一个侧面,却又可以说是多姿多彩的。

《苦乐年华》这首歌,我觉得它仿佛就是为知青度身定做的,不仅歌词写得好,曲调也具有浓浓的乡土气息,爱听。现特将歌词转抄如下:

生活是一团麻,
    那也是麻绳拧成的花;
    生活是一根线,
    也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
    生活是一条路,
    怎么能没有坑坑洼洼;
    生活是一杯酒,
    包含着人生的酸甜苦辣;
    生活像七彩锻,
    那也是一幅难描的画;
    生活是一片霞,
    却又常把那寒风苦雨洒;
    生活是一根藤,
    总结着几颗苦涩的瓜;
    生活是一首歌,
    吟唱着人生悲喜交加的苦乐年华。

                                                              写于2010.8.9  


在陋巷文集:http://www.hxzq.net/showcorpus.asp?id=223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