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家船",渐渐远去的记忆 作者:郑德鸿 徐立文


 

"连家船",渐渐远去的记忆

原载《漳州广播电视》报2011年4月6日A5版

九龙江上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连家带眷生活在水上,以运输和捕鱼为业,他们的"家"是流动的,随着渔汛的变化和鱼群的迁徒而四海飘泊,他们被称作"水上吉普赛人"。九龙江上的"连家船"已经漂泊了几百年,但随着"连家船民上岸定居安置工作方案"的公布,"连家船"上的居民将逐渐迁到岸上定居,由他们所创造的独特船民文化也即将消失。


500年神像何处何从

农历三月初三(4月5日),停靠在旧中山桥下的一艘大"连家船"旌旗飘舞,爆竹声声。肩挑手提各种祭祀用品的人们,踩着摇摇晃晃的浮桥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这一天,是玄天上帝的生日。这艘大船的中仓有座袖珍庙宇,里头供奉着一尊有着500年历史的进法宫代天巡狩玄天上帝(王爷公)神像。

"连家船"船民常年漂泊在江海上,穿行于风浪之间,危险的生存环境,让他们打心底里祈望得到神明的庇护,几乎每艘"连家船"上都供奉有"船底尫"。每逢祭祀神明的大节日,同一宗族的"连家船"都要连成一片共同举办祭礼,场面蔚为壮观。

随着"上岸定居"工程的推进,许多"连家船"都拆除了,附近的渔民便都涌到了这艘"连家船"上的小庙"拜拜"。他们有的从南靖、平和搭车赶来,有的从龙海石码摇着小舢板来,无一例外的,每个人都带来了丰盛的祭品。各种糕点、美酒、鸡鸭鱼肉,金银纸、香烛,摆满了厅堂。由于人太多,整艘船拥挤不堪,执事的长辈,不得不在边上维持秩序,限制船民每人进三柱香。按照旧俗,农历九月初八到十五是送王爷公去外海的日子,"连家船"的船民这一天还要上岸,敲打哪吒鼓,举行踏火仪式,以祈求平安。遗憾的是现在踩火已失传。

这尊玄天上帝神像之所以能够历经500年沧桑,留存至今,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故事。今年68岁的郑拾字,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连家船"上。他早年以捕鱼为业,1966年进入市麻纺厂当工人。"文革"时期"破四旧",家家户户都要焚毁神像。身为"红卫兵"的郑拾字与几个船民,冒着极大的风险,把神像掩藏在一艘破旧的小渔船上,并将渔船搁置在九龙江中的一处无人的沙洲上,让人误以为是一艘废弃的船。为了应付当时的"造反派",他和族人还买了一些木雕神像,公开烧毁,蒙混过关。直到"文革"后国家实行新的宗教政策,这尊神像才重见天日。

每逢传统节日,郑拾字都会回到渔船祭祀神明,他的血管里,流淌着"连家船"民的血液,他觉得自己与"连家船",与这些神明,有着不可割裂的感情。"连家船"要拆除,这尊500年余年历史的神像该何处何从?船民们希望政府能就近拔付一块地建一座庙宇,让他们供奉神像。郑拾字还希望政府能保留这艘"连家船",让"神仙庙"继续留在水上。说不定哪天,这艘"连家船"就成了江滨一处独特的景点呢!


甘苦自知的水上生活

这艘大船是郑拾字的侄儿郑瑞滨的。船体为水泥浇铸,机电动力。船的前仓是餐厅,尾仓是卧室,中仓为客厅,船上冰箱、电视、热水器等现代家电一应俱全。这是"连家船"中较为豪华的一艘,大多数"连家船"为铁壳船或木船,生活条件简陋。

有些小型的船只,住舱面积仅有10平方米左右,渔民睡觉的时候只能侧身屈膝。甲板上空间狭小,摆不下椅凳,只能盘腿而坐,也因此,"连家船"的许多船民膝关节是外曲的。

郑瑞滨家中有12个兄弟姐妹,早年生活极其艰难。船小人多,夏天的时候只能睡在甲板上,有时半夜下起暴雨,都无处躲避。一家人常年生活在水上,寒冬腊月冻得骨麻皮裂,炎炎夏日晒脱几层皮。为了多捕点鱼,夜间仍还要与风浪博击,抛布渔网。有一年临近春节,他的大哥与父亲去天宝捕鱼,遇到暴风雨,气温骤降,回到家时已被冻得浑身僵硬,连衣服都无法自己脱下。捕鱼虽然辛苦,但较自由,不用看别人的脸色吃饭,所以,一家人也乐在其中。郑瑞滨的大哥直到晚年才上岸生活。

郑瑞滨的这艘水泥船面积约100平方米,如果同意拆除,政府将按每平方米500元的价格给予补偿,他可以拿到约5万元补偿金。另外,政府还将提供经济适用房或廉租房。郑瑞滨和他的兄弟们,计划上岸居住,但继续以捕鱼为业。他们听说,政府还将在洋老洲附近建一处港口,作为渔船的专用停泊点。

"连家船"的年轻后生,大多数都住进了商品房,从事别的行业。在年轻人眼里,船上的条件再怎么好,也比不上陆上的生活。他们不像父辈那样留恋"连家船"。

祭拜结束后,有些老渔民还舍不得走,他们站在船舷边,静静凝望着波澜不惊的九龙江,眼中流露出些许不舍与希冀。江畔新修的江滨公园,春色正浓,远处高耸的楼房,一幢连着一幢。移居上岸,是漂泊的结束,还是幸福的开始?


"连家船"文化应加以保护

"连家船"的拆除,结束了以往江边杂乱无章的现象,给江滨公园腾出一个美丽的江面,为市民提供一个优美的休闲场所。虽然这次政府为拆除"连家船"做了大量的工作,投入一定的资金,为船民以后的生活提供一定的保障,船民对上岸居住也较满意,但是,对船民来说,在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的同时,精神上的寄托也是不容忽视的。对此,政府相关部门可规划出一块地,以便另建一座庙宇供奉神灵,让船民有个祭拜的场所,也使这一船民文化得以传承。

"连家船",一道独特的风景,即将消失,但"连家船"所承载的是厚重的历史,将载入史册。"连家船"曾经对城市所做出的贡献,是应该永远铭记的。"连家船"作为一种文化,更是应该得到保护的。在"连家船"拆除,船民上岸定居后,应该保存一些有代表性的船只,以作为景观,这不但是对历史的负责,也将是九龙江上的一道新风景。


郑德鸿文集:http://www.hxzq.net/showcorpus.asp?id=47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