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篇】:秦晖·血统论·淡泊名利·57道路…… 作者:海宽


 

【感悟篇】:

感悟1525

在“爱思想网”看到秦晖在台湾清华大学人社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程上的一段谈话,题为《对文革的四种判断》。从中可以看到,关于文革和反右,秦晖是有突破的,他的谈话有一定的新意。

他以“体制”和“文革”两个维度来归纳概括关于文革的4种基本观点,其中之一是“反体制肯定”。

他说:“在北京的很多高校,这种观点是相当有市场的。很多人都希望再来一次文革。他们对当权派有相当的反感。”关于反右,秦晖说:“我认为毛一开始并没有想到后来,他一开始的确是真心希望群众给党提意见的”。

秦的这些说法,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感悟1526

在一个微信群中,看到这样一段话:“1949年后,最贫穷的农民进城当了管理者,现在身居中、高位的依然是从农村中打拼吹拍上去的。两股浊流又斗又拉,同流合污,天朝社会早已是斯文不在了。通过阶级斗争,于是一代代的卑贱者永远翻身压在高贵者的身上。天朝自49年后就已无中华了。下层进到上层更可憎,在毛思想长期教育下,这点人们一般不敢讲。”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一股颠倒了正负号的新的“血统论”在蠢蠢欲动。1966年的“血统论”是“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是“老子革命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今天的“新血统论”是“老子高贵儿高贵,老子卑贱儿卑贱”。这种“新血统论”在一些自由派“精粹”中获得了一定市场。对于这种“新血统论”,需要保持警惕。

博主在底层插队务农11年,又在大学中教书30年。聪明绝顶的普通百姓,一脑袋浆糊的“教授”、“博导”,博主都见得多啦。博主曾在发表于2004年12月8日《中国青年报》的《相比之下,还是“盖大楼”好一些》一文中写道:“一大批满脑子‘三七二十二’的人,凭借自己人际关系方面的功夫,已经在亲朋好友把持的刊物发表了一篇篇颠三倒四的‘论文’,已经在亲朋好友把持的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本东拼西凑的‘专著’,已经摇身成为了‘教授’、‘导师’,已经让那些尚明白‘三七二十一’的人抱头鼠窜,望风披靡。”博主认为,智愚与贵贱之间,没有一毛钱关系。

为了抑制这两种不同方向的“血统论”,确实需要从小注意发展学生的审辩式思维(critical thinking)。


感悟1527

有人曾对博主说:“我反对高高在上的淡泊名利之谈”。

我想,他关于“淡泊名利之谈”的“高高在上”的感觉是非常准确的。

确实,“淡泊名利”属于极少数吃饱了肚子的人一种奢侈。

“淡泊名利”是一种心态。王路遥、莫言等都在自己的作品中对“饥饿”有过非常深切、生动的描写。饿着肚子的人,不可能产生“淡泊名利”的心态。

伴随人类社会的进步,饿肚子的人毕竟会越来越少。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一旦吃饱了肚子,许多人都可能有“向上走”的需要,都可能产生对爱情、友谊、音乐、舞蹈、艺术、诗歌、文学的痴迷,都可能伴随这种痴迷而出现“淡泊名利”的心态。


感悟1528

毛倡导的“五七道路”,毛倡导的亦工、亦农、亦学、亦商,其意义主要不在于“成才”,而在于“成人”,在于摆脱马克思所说的“蜕化”(alienation,现在一般被译为“异化”,很费解),在于享受索罗斯所说的“多于生存的生活(the life more than survival)”,在于追求联合国所倡导的教育理想“学会生活”(learn to be,曾被普遍翻译为“学会生存”。不准确,并不是learn to survival)。

40后和50后中的许多人,曾经为吃饱饭而奋斗,他们的生活几乎全等于生存,他们蜕化为锄头的附庸,机器的附庸,电脑的附庸。许多人像莫言一样,饥饿的记忆对他们刻骨铭心。但是,未来属于没有挨过饿的60后,70后,80后,属于我们的儿子一代,孙子一代。他们不会像我们这代人中的许多人那样存在强烈的饥饿记忆,他们会产生许多吃饱了饭才有的想法和志趣。他们会想:“我不一定要干太辛苦的工作,不一定要挣用不完的钱,不一定要去买那些本不需要的东西,不一定要去取悦那些自己并不喜欢的人”。他们会去追求丰富多彩的生活,他们会去追求更丰满的人生。在人民币之外。他们还会去追求友谊、爱情、音乐、诗歌、文学、艺术……,他们之中甚至还会有一些人“吃饱了撑得”地关心环境保护,关心生态,关心物种的多样性,关心文化的多样性……他们中的一些人会欣赏毛所倡导的“五七道路”:亦工、亦农、亦学、亦商。

2013年6月21日,在天则研究所组织的研讨会上,我的好友陈子明先生说:“毛泽东在文革中讲过五七道路,亦工亦农,这都是后现代的。所以毛泽东完全有资格成为后现代主义的先驱”。

我认同子明的这个看法。这也是经过近40年时间的淘洗之后,毛仍然对许多人充满魅力的重要原因。


海宽文集:http://www.hxzq.net/showcorpus.asp?id=10


 


华夏知青网不是赢利性的网站,所刊载作品只作网友交流之用
引用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有版权问题请与版主联系
华夏知青网:http://www.hxzq.net/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