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知识界”“思想界”概念的断想

 文/林子

上个学期,一位同学在考查作业里直言而道: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知识界远远比不上八十年代——这一说法,恰好也正是在整个九十年代期间,知识界,思想界的不断自我质问:

九十年代的知识界,是否只有沉默、躲避、平庸、堕落?而没有了思考?没有了思想?

何谓“社会思潮”?

社会思潮指的是在某一个历史时期内,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往往均以知识界的人为代言)对社会现实所作的思考,由此而形成的思想倾向、 价值观念和理论体系。

所以,这里所言的“社会思潮”,也就是中国知识界、思想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也有人界定为“人文思潮”。(或“文化思潮”)

又何谓“知识界”、“思想界”?

其实,“知识界”是一个广义的涵义:知识分子所涉及的所有领域(包括教育、科研、新闻、文学、艺术、……等等)。

而“思想界”,则是一个有特定含义的领域。

 一般认为,当代中国社会实际上存在着三个与知识分子有关的“界”(领域):

理论界——即“主流意识形态”领域(或称“国家意识形态”,“官方意识形态”)。着眼于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意见,生产意识形态权威。

学术界——即“学科的,专业的”领域。着眼于本专业、学科的研究和建树,培养学术权威、专业人才。

思想界——即“思想领域”。进入这个领域的知识分子,一方面,既超越了意识形态,——他们总是抗拒主流意识形态的束缚;另一方面,也跨越了学科的、专业的壁垒——他们并不满足狭隘的专业分工。

 知识的良知和道德责任感,逼迫他们要去关怀更广阔的领域——关怀公共的知识、公共的文化、公共的道德和公共的社会制度——一句话:关怀社会,关怀现实。他们视这种“关怀”为一种不可推却的责任承担, 也因此,他们总是试图要以独立自由的姿态,去坚持一种社会批判的精神。(这一立场决定他们在学术研究中也同样表现出强烈的“思想关怀”和“问题意识”。)——他们认为,也只有进入了这一领域, 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分子”      


此文不代表本站观点,只作网友交流之用。转贴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