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后现代主义      

 文/林子

后现代主义是九十年代初迅速崛起的思潮,虽然其风行的范围主要是在文学界、艺术界、文艺理论界,但影响很大。

 

中国的后现代主义是一种“舶来品”。是原产于欧洲,后在美国学术界、大学校园得到发扬光大的一种学说、一种思潮。其首先发端于建筑、绘画、诗歌、小说中的一种实验性的、新奇的反现代主义风格,后来扩展到文化批判和社会批判。其本身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解构主义”、“后马克思主义”等等具体内容。——可以说,它是西方后工业社会中全面反叛性的思潮:即反现代化。(所谓的“后”,即“在……之后”,所以可直接译为在现代化之后对现代化的批判)

 

⑴出现之背景

一是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及思潮的影响。八十年代的新启蒙运动中介绍了许多西方理论与学说。其中有名的“文化:中国与世界”丛书就引进了不少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的著作(如福科、德里达、加达默尔、杰姆逊、丹尼尔·贝尔等)。后现代主义在西方出现有很大的合理性,其从人文主义价值立场出发,对现代化过程中人性、价值和意义世界的失落,充满了文化上的忧虑。——正是这种“人文主义”的色彩,很容易诱惑中国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知识分子)。所以,即使在九十年代初,国内尚未出现全方位的世俗化市场社会,后现代主义就以一种学理层面上的人文忧思出现了。

 

二是在对八十年代的反省立场上形成的反西方主义趋向。后现代主义就是一种反西方主流文化(现代化文化)的东西。

 

三是随着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市场经济的急剧推进,国内逐渐形成全方位的世俗化的市场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导致的人性、价值和意义世界的失落等现象,似乎也在中国普遍出现(有人认为九四年的“人文精神”讨论便是一反应),会令人误以为中国已经掉进了“现代化”的陷阱,(现代科技的困境等等),而应该批判现代化、放弃现代化、回归传统、回归原始自然……

 

⑵立场与基本论点

后现代主义的立场就是:反现代化、其核心是对现代性本身,以及孕育、支撑现代性的思想观念进行质疑和攻击。

在反对西方近300年来的主流文化方面,它与“文化民族主义”是相同的,然而比文化民族主义走得更彻底和极端:

 

文化民族主义主要是宣称,现代化并不是西方独具的优势,西方有的我们有,西方没有的,我们也有。——这种态度的问题是拒绝学习别人和反思、清理自己。

而后现代主义,则干脆否定和放弃了现代化这个标准。

 

基本论点:

.否定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后现代主义的一个特征就是对西方“主流话语”进行“解构”——通俗地说,就是“抑强(势)扶弱(势)”。他们对西方的文明、传统、启蒙思想、现行体制乃至一些基本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念都作了无情的批判和否定。认为已没有存在的意义,而该进入“后现代时代”了。

 

.否定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发展的价值与意义。

在他们看来,今日中国所走的道路,只是亦步亦趋地追随和模仿西方,已失去了民族文化的自主性。认为中国无非是跨国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中最容易得手的地方。甚至暗示,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成了西方新的殖民地。(“后殖民话语”)诸如“与国际惯例接轨”、“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等都是殖民话语。认为在人权问题、市场经济为体、知识产权等问题上,中国应有自己的标准,以便“从根本上去挑战和拒绝西方权势话语”。

 

“五四”以来一直作为正面价值倡导和追求的科学、民主、理性等观念受到后现代主义者的猛烈攻击,被说成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中国知识分子对它们的追求被说成是对西方话语的臣服,自甘殖民地化。

所以,他们说中国当前的事情是要消解“启蒙心态”,克服“现代性危机”。甚而主张用“中华性”代替现代性。

 

.追随西方的解构主张,否定诸如“历史进步”、“人类真理”等所谓“宏大叙事”的价值;否定诸如“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光明与黑暗”、“精英与大众”的“二元对立”范畴的意义。——也就是说,任何历史事件,只是文本、符码,供后人从任何的角度去解读、解构、阐释,而不能把上述的诸如进步与落后、真理与谬误、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等等价值加在它上面。

批判现代科技的危险,讴歌自然的原始性。——这一点很受尼采、海德格尔等哲学家的影响。鼓吹人类应回返那个原始、自然、和谐、自由的家园。

 

⑶争议与评介

后现代主义的主张在中国颇有点惊世骇俗的震撼力,所引起的争议也很强烈。自然,从合理性方面看,后现代主义确实能让人对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危机有清醒的认识:例如对自然资源的过分掠夺、物欲膨胀而导致的人文精神价值的失落……等等。——它的批判精神对现代化发展有一定的制约意义。

 

但是,正如许多学人指出的,后现代主义的一个最严重的缺陷,就是完全忽视了中国的现状与西方社会完全不同:西方是一个早已现代化的、发达的工业、后工业社会;而中国还是一个处在从前现代到现代过度的社会。因而,在中国大谈、大用后现代主义,是否符合国情?

 

就是一位向中国介绍后现代主义的西方学者也警告性地说,后现代主义是不能模仿的,它属于复杂的、特殊的传统,西方文化主流的奢侈生活条件是后现代想象的基础,而对于还在追求温饱的地区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他认为“在中国出现对后现代主义的赞同性是不可想象的”。他把脱离生活条件的超前引入称为“画饼充饥”。

 

毫无疑问,现代化乃是中国目前正在追求的目标,这个价值取向应当肯定而不是否定。——就正如我们正努力做着如何能填饱肚子的工作,别人就警告我们填饱肚子后将有很大危机并主张我们放弃这种努力,这样做是有悖常理的。(西方的后现代主义者为什么也不会放弃文明生活,而到那些不毛之地和原始部落去寻找他们回归自然、回归原始的梦想呢?)

 

尤其是后现代主义对西方文化价值和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否定,不仅会造成人们对现代化观念及价值认识上的混淆,而且会造成某些反改革开放的守旧观念,会在一种时髦理念的包装下变得合理化。——这对于中国的发展命运是很有危险性的。

 

此外,后现代主义对真理、进步等价值的否定,将导致相对主义、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一切都无所谓真假、善恶、美丑、光明与黑暗、进步与落后之别,便不需要价值判断,而只有一种存在意义了)。在中国目前面临精神危机和道德失范的情况下,这种消解主义将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

 

        有人指出,在九十年代初对崇高、道德、理想极力否定的喧嚣声中,在以君子为耻、以痞子为荣的价值颠倒的恶浪中,某些后现代主义的极端主张就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此文不代表本站观点,只作网友交流之用。转贴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华夏知青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