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书籍及出版物(影视)介绍

 
中国工人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曾经出版过影响巨大的知青题材力作《血色黄昏》,时隔13年,该社经过厉兵秣马的准备,于新世纪初,又推出更加具有精神容量、历史容量和还原知青本真灵魂的长篇纪实丛书《中国知青民间备忘文本》,首批6种:《落荒》、《无人部落》、《泣红传》、《羊油灯》、《狼性高原》、《审问灵魂》,刚刚上市,便引起强烈反响,半个月内两次加印达两万套。这批作品,拒绝拜金和拜权,拒绝表述记忆的僵化、矫饰和圆通,提倡记忆的精神品性、灵性、个性及血性。
     

著 者:野莲 著
出版商:中国工人出版社

著 者:杨志军 著
出版商:中国工人出版社


著 者:吴传之 著
出版商:中国工人出版社

     

著 者:逍遥 著
出版商:中国工人出版社

著 者:刘汉太 著
出版商:中国工人出版社

著 者:成坚 著
出版商:中国工人出版社

华闻影视中心
江苏海外集团信业文化有限公司 联合摄制
南京音象出版社 出版发行

主编 休斯敦知青联谊会
文汇报出版社


范文发 著
珠江出版社



武汉音像出版社 出版发行


厦门老三届知青书刊

1991年 《厦门文学.蓝海洋红土地专号》(厦门知青作家专辑)
1992年 《人生三昧》知青作品丛书 包括《岁月的隐秘》(谢春池)和《心灵的回声》(林祁)两种。
1995年 《厦门文学》中国第一本知青专号
1998年 《我知道,我是一个永远的知青》文集
1999年 《告诉后代》文集
2000年 《大同文集——〈最后的母校〉》
2000年 《大同文集——〈中学时代〉》
2001年 《震撼与反响》文集
2001年 《命定——厦门老三届知青人生纪实》影集
厦门其他文艺样式
2001年 老三届知青文化论坛
2001年 厦门老三届知青老照片展
1996年 厦门一中老三届捐资创作巨幅浮雕“青春.生命”
1996年 厦门一中老三届会歌《共同的家园》
1999年 双十中学老三届捐资兴建“老三届亭”


更多的书刊介绍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 池莉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出版日期: 2001年3月
版次: 第一版
国标编号: 7-222-03139-1/I
丛书名: 金收获丛书
作者国家: 中国
页数: 274

内容:为我们描述了另一种知青生活,这与以往以知青为题材的作品相比是截然不同的。但我们无法怀疑它的真实性。

作者:阿城


白蛇.橙血
作者 严歌苓
春风文艺出版社

 

出版商:春风文艺出版社
著 者:严歌苓 著
ISBN号:7531319519

内容:以六七十年代西南辽阔而荒芜的草地为背景,围绕“女子牧马班”放牧军马的故事,通过对执着忠贞的将军之女沈红霞、流浪的社会问题青年小点儿、憨直野性的少数民族姑娘柯丹、各具情态的女知青老杜、毛娅、充满传奇色彩的指导员“叔叔”等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以及对她们在草地难以想象的艰难严酷的生活环境的描述,真实地展现了那个特定年代中的青年们庄严而又荒谬、虔诚而又愚昧的忠贞、激情和义无返顾的、带有宗教色彩的奉献精神。

     

著 者:郭小东 著
ISBN号:7536035349
出版商:花城出版社
内容:
小说描画了众多命运多艰的知青群像。旷世的荒谬和市井的琐屑,无言地胶合成风华正茂的一代——那是鬼哭狼嚎的一代,那是在红旗下战斗的一代,那是美丽的忧郁和残酷的浪漫的一代。二十三个年青的生命长眠于海南岛的丛林中,她们集体牺牲于一九七零年十月十七日零点。是她们的血点燃了这部小说的灵魂,点燃了千百万青年流放者心中惊天的大火。

绝唱老三届
作者 肖复兴
印刷版出版者
东方出版社



作者 梁晓声
ISBN号 7801273222
印刷版出版者
经济日报出版社,陕西旅游出版
本书被誉为中国“文革”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史诗。当年数以百万计的知青,一方面是一批热血沸腾的垦荒者,另一方面,是一些必须“接受再教育”的青少年。十年的青春经历,应将这一代人造就成善于思想的“石头”,铺往通向中国之未来的路。有思想的“石头”才不会再任凭上帝或巨神滚动,有思想的“石头”只应服从时代和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运用。    


《雪城》

梁晓声

1979年一批知青从北大荒被分回上海这座大城市。



《一个红卫兵的自白》

梁晓声

作者以诙谐的笔调对历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青年流放者》
(长篇小说)
郭小东著
中国工人出版社
1994年9月第1版


我是农民
贾平凹

《世运与命运》

著译者: 金大陆

关于老三届人的生存与发展
出版社: 上海人民
ISBN: 7208028605
出版日期: 1998-12-01
上架时间: 2002-03-26
印数: 1-5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
页数:
字数(千字): 433


主体的塑造与变化
---中国知青文学新论


高志远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内容介绍:七十年代初期,湖北地区有过几次大规模的招工,一部分老三届知青却因“血统”株连被剥夺了招工权利,被迫留在生产队,苦闷无望,形同弃儿。其间最具典型性的是主人公林菁菁,解放前夕,她还在母腹之中时,身为旧官吏的父亲己随国民党残部逃往台湾。面对自身不合理的境遇,知青们不约而同地以“病转”这一形式,向命运进行小心翼翼的不屈不挠的抗争,调动种种非常手段,以期达到曲线回城的目的。演绎了并不惊心动魄、却催人泪下的一幕幕故事。这中间,既有虚伪和倾轧,更有真诚与扶助,知青们走的是一条充满屈辱和辛酸的回城之路,在苦难的经历中,林菁菁终于走向了坚强的人生。贯穿这群知青病转过程的描述,小说为我们展示了湖北地区知青运动后期知青状况的真实写照。


我们曾经年轻
--武汉知青回忆录

编委合影

 
第一辑:满江红

---66-68届知青的回忆
目录
************************************************************************

永久的悔与无尽的念---------------------------------- 郭齐勇
失却恐惧-------------------------------------------- 廖世昌
草原之夜的暴风雪 ------------------------------------张雁宾
悠悠岁月-------------------------------------------- 姚荣国
我曾与寓平君风雨同行 --------------------------------纪念陈寓平烈士 黄景炎
底色-------------------------------------------------刘工
第二故乡的悲欢-------------------------------------- 黄道坤
回唐镇---------------------------------------------- 唐镇
回望青春-------------------------------------------- 朱德康
决堤------------------------------------------------ 杨淮海
路从这里开始---------------------------------------- 屠大华
茅棚诗篇-------------------------------------------- 董宏猷
梦牵鄂南山村---------------------------------------- 刘明恒
青弋江在诉说---------------------------------------- 刘晓航
人之初---------------------------------------------- 周积明
山寨婚礼-------------------------------------------- 李贺明
书友张君-------------------------------------------- 刘益善
我的知青岁月--------------------------------------- 卢建玲
我记忆深处的一幕----------------------------------- 李家容
无奈的选择----------------------------------------- 彭晓源
乡村婚宴乐手--------------------------------------- 胡发云
一幅画像------------------------------------------- 武新建
银杏树下------------------------------------------- 孙军胜
在路上--------------------------------------------- 彭大方
折翅的海鸥在飞--------------------------------------成平
知青生涯琐记--------------------------------------- 黄忠晶
只能使其颠簸,不能使其沉没------------------------- 方明
昨日的旧帐----------------------------------------- 叶圣煌